亲宝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景泰大帝>第809章 刘吉回来了

“朕现在希望你能多和朕说说,当地的气候如何,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吸引十团营的那些士卒过去抢的,例如......金银。”

朱祁钰此言一出,顿时将徐承宗和沐璘镇住了。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从大明皇帝的嘴里听到抢这个字。

这还是那个民间传扬的那位圣君吗?

朱祁钰也看出了他们的疑问,笑着问道:“怎么了?感觉朕不应该说出抢这种字眼是吗?”

徐承宗和沐璘不禁有些尴尬。

他们的心思被朱祁钰猜出来,这怎么能不尴尬呢?

徐承宗点点头,有些尴尬地答道:“陛下,臣原以为陛下是很在乎圣君的名声呢。”

朱祁钰笑笑,说道:“圣君不圣君的,朕不是很在乎,朕在乎的是文臣能否名传青史,文臣能否建功立业,大明天下能否太平,百姓能否吃饱饭有事做,他们怎么称呼朕,这个朕的无所谓。”

“哪怕有人称呼朕为暴君,只要目的能达到了,天下自会有人替朕说话的。”

“陛下圣明。”徐承宗和沐璘齐声恭维道。

其实也不能算是恭维,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逻辑,皇帝说的对,如果天底下每个人都能完成自己梦想,那天下才能够真正的安稳,那个时候即便有人称呼朱祁钰为暴君,那暴君也会成为一个褒义词了。

“好了,继续说说缅甸吧。”朱祁钰将话题拉了回来,示意沐璘继续说。

沐璘继续说道:“要说缅甸有什么好东西?这个臣的确是有些想不出来,那里是有一些黄金的,但是并不算多,如果派大军过去抢的话,估计也就将将维持住出兵的费用,就连战后抚恤都不够。”

三人都是沉默。

安南最起码还有田地,可以盛产粮食,但是缅甸那地方都是密林,想要将密林开垦成田地,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

朱祁钰对于那地方也不太了解,只记得国军战败之后有人跑过去当了军阀,拥有独立的政权,各方面的设置和国内一模一样,开会一样是横幅和白瓷杯,校服一样是丑到爆的运动服,就连打电话都是一样,往昆明打是市内通话,往缅甸打是国际长途。

要说缅甸特产的话,也许只有各自独立的军阀和打不完的电信诈骗了。

朱祁钰冥思苦想,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问道:“沐爱卿,缅甸是不是有玉?”

沐璘立刻点点头,回答道:“的确是有玉石,还有翡翠,据府上人说,缅甸的翡翠品质还很好。”

朱祁钰一拍大腿,道:“那就行了,有黄金有翡翠,这样出兵就有足够的利益了,回头朕再将万安调过去,让他在云南收翡翠转卖,事情就算是成了。”

“这样,你们两个先别走,在京师待几天,回头朕召集群臣一起商量一下出兵缅甸的事情,只要拿下了缅甸,就可以进攻天竺了,那里可是有不少好东西呢!”

徐承宗和沐璘对视一眼,齐声恭敬答道:“臣遵旨。”

不过他们二人等了好几天,朱祁钰都没有召集群臣开会,因为,出使倭国的刘吉回来了。

是的,刘吉回来了。

他这次出使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倭国待了半年,帮助倭国的后花园天皇重新掌权,换来的是三座金银矿和一座佐渡岛。

等开采之后刘吉才知道,朱祁钰为什么点名要石见银山和佐渡岛了。

石见银山是刘吉用那些死忠于幕府的战俘开采的,仅仅三个月时间便开采出了可以熔炼出两百万两白银的银矿,直接堆成了一座高山,这还是石见银山刚刚开始开采的结果,刘吉都不敢想,等到一年之后石见银山可以全力开采的时候,每年的产量得有多高。

结果更让刘吉意外的是,当他要求严启盛带着船队运输银矿石的时候,严启盛却直接拒绝了他,理由了佐渡岛的金矿运不完,刘吉仔细一问才知道,就在这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严启盛居然利用岛上的罪囚开采出了十万两黄金。

十万两黄金,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岁入就只有四千万两白银,折算成黄金也就是四百万两,如今严启盛只是在三个月时间便开采出十万两黄金,那佐渡岛一年岂不是可以产出四十万两黄金了?

一座矿就可以顶得上大明岁入的十分之一,这可真的是太吓人了。

这个佐渡岛可真的是一座金山啊。

有了这些黄金白银,大明的户部再也不必担心国库空虚,要用钱的时候拿不出钱来,大明的工部去修黄河也不用担心没有钱了,开垦荒地也不用多考虑朝廷的能力,甚至刘吉还想到了,那些擦屁股都嫌硬的大明宝钞都极有可能被朝廷收回,渐渐失去作用了,毕竟这玩意就是因为金银铜钱不够才出现的,现在有了海量的金银,谁还用这玩意啊!

现在的刘吉只想赶紧回去,等他回到了大明,不知道得给朝廷中那群大员震撼到什么程度呢,至少政务院副理金濂和户部尚书陈循肯定是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如果有人敢因为别的原因弹劾自己,金濂和陈循能把脍炙人口这个词变成真正的事实,而不是像现在一眼是个形容词。

所以,刘吉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后花园天皇,登上载满了金银的海军大船之后,离开了倭国。

后花园天皇自然舍不得这么一个帮助自己重新掌权的大才,临走的时候看船上载满了金银,以为刘吉喜欢这个,便有送给他一大堆金银珠宝,刘吉还想以涉嫌受贿的名义拒绝,结果后花园天皇便立刻亲手写了一份文书,声明这是他送给明使刘吉刘大人的礼物,并非是刘吉贪污所得,请大明皇帝不要收走。

既然人家都给了,那就拿着吧。

于是,在刘吉的连声感谢和后花园天皇的依依不舍之中,船队正是起航,花了半个月时间回到了大明。

没办法,他们在倭国东面的大阪城登船,这时候倭国的洋流不是往南的,而是往北,严启盛费了好一番心思才回到了大明,最终在天津卫登岸。

果不其然,当刘吉和严启盛在天津卫登岸的时候,整个天津卫都沸腾了,守备小龙门口的天津卫都指挥佥事周晟立刻飞马向京师报信,同时派兵护卫,不许任何人靠近。

没办法,刘吉和严启盛带回来的金银实在是太多了,看得他有两眼通红,犹豫着要不要干上一票。

京师这边收到消息也是极为震惊,随即便是大喜。

有了刘吉和严启盛的这批金银,朝廷明年即便没有岁入也能过下去了,更何况钦天监说明年风调雨顺,没有什么灾祸。

众人立刻开始商议起来,要给刘吉、严启盛和石彪什么奖励。

石彪好说,他留在了倭国采矿,暂时不用考虑,而且他是大都督府的人,提拔一级官职便可以了,如果感觉不够的话可以给他个镇倭将军的头衔,应该足以犒赏他的贡献了。

让朝臣们为难的是严启盛和刘吉二人。

严启盛是海贼出身,虽然被朝廷招安了,但身份毕竟不那么光彩,名不正言不顺的,只能窝在锦衣卫里做一个镇抚,即便想提拔他都难,锦衣卫是皇帝鹰犬,属于皇帝的私人专属,提拔他到大都督府不太合适,好在朱祁钰发话,严启盛的犒赏交给他来办,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剩下的刘吉也比较难。

刘吉是正统十三年的进士,入仕只有七年时间,但是刘吉这七年时间立下的功勋可不少,这次为了出使,又把他提拔成了鸿胪寺右少卿,这已经是朝廷准重臣的行列了,如果继续在官职上奖赏他,那很有可能他在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就提拔到了六部九卿的位置上,这样的话让朝中那些五六十岁还在四五品的官员怎么想?

好在有人突然想起来,刘吉的父亲病重快死了,便建议将奖赏全都放到刘吉的父亲刘辅身上,也算是解决了问题,只是把刘吉简单提拔一级,给了个左少卿的官职。

朱祁钰还想亲自出京相迎,却被政务院诸人阻止,用王文的话说,如果这个刘吉只是弄到了一些银钱朱祁钰便亲自出京相迎,那回头石亨消灭了也先,扫平了草原之后,朱祁钰又要以什么礼节相迎呢?

想到自己还有这件必须做的事情之后,朱祁钰这才怏怏作罢,他还寻思着趁机出京游玩一番呢,自从他登基之后,他就一直被困在京师,最多就是上街转转而已,还没有出过京城呢!

于是,朱祁钰便派出了政务院金濂和户部尚书陈循亲自出城迎接,毕竟这两个人听闻刘吉带回来价值数百万两的金银之后早就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就想亲自去天津卫看看,好好夸奖一下刘吉这个功臣,顺便把那如山的金银收归国库。

这些金银一日不放到太仓里,金濂和陈循一日就不得安心啊!

好在金濂和陈循赶到了天津卫,和刘吉一说,刘吉便将金银全部交接给了他们,放到这两位掌握大明财权的大佬手里,刘吉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剩下的就是回京受赏了。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朱祁钰聊得最久的人并不是他,而是严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