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36章 给唱反调的家伙们狠狠上一课

自从认识到自己步调过快,很可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欲速则不达之后,朱祁钰就有意放缓了步调。

不但没有借机把清屯之事辐射全国,也没顺势而起,把改土归流事全云贵川与两广推行。

而是以荆襄之地为试点,稳扎稳打。

争取两三年内能够彻底解决流民问题,也验证一下土地国有与私有的优劣性。

为以后可能会有的全国推广提供坚实数据支持。

清屯一事也如此。

不求快,只要认真彻底,最好从根子上类似事情的再度发生,不让朝廷对军士的优恤成为某些人贪渎的手段。

原本还想劝劝他,别操之过急的于谦、胡濙等都老怀大慰。

不止一次暗暗夸奖。

陛下虽然临危受命,全无执政经验,也没受过半点相关教育。却难得踏实谨慎,勤勉好学。为了当好大明的家而兢兢业业,上下求索。

比那个正……

呸呸呸!

亵渎了,亵渎了,怎么能用那么连人字都够不上的类比自家皇爷呢?

皇爷虽有些过于仁善,但大是大非上从不出错。

有君如此,简直大明列祖列宗保佑。

但事有两面,没有人能十全十美。

群臣心中的好皇帝朱祁钰也一样逃不过泰半宗室怒骂,甚至还有人往南京太庙去哭。

跟太祖爷说他如何不讲亲亲之意。

没办法,海贸太赚钱了!

尤其拥有全大明最豪华进货渠道的皇家船队,每次都赚得不止盆满钵满。

那些先上船的、后上船的船队成员都真金白银分红。只有他们,捧着土地求加入都要被一次又一次婉拒。

而且,朱祁钰那缺德玩意儿还专门派人往他们各自封国查强买强卖、非法圈占土地事。

鼓励各宗室藩王封国、封地的百姓有奖举报。

凡是敢于站出来揪出这大明毒瘤,为自己跟所有受害百姓出一份力的。经查证之后,都能得到数额不等的奖励。

且会被安排着离开原地,去往富庶之地附籍。

丰厚奖励加上无后顾之忧,还能不响应如云?

一时间,检举揭发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什么强买强卖、强取豪夺,甚至为了一些良田沃土害人全家性命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

朱祁钰震怒,朝堂上差点把檀木镇山河敲碎:“混账,真是混账!世受皇恩,食朝廷俸禄。不思尽展其才努力报效也就罢了,竟然还拿着朝廷给予的权利横行霸道、鱼肉乡里?”

也是那些人所为太过。

再加上朱祁钰时刻不忘凹人设,尽管想干的事情都干了,在群臣眼里也依旧是个仁善太过的。

需要他们实时帮着警惕。

唯恐君王一个信守承诺,将储君之位都便宜正庶人后嗣。

能惹得如此仁君大动肝火,那些飞扬跋扈、无视律法威严之辈还不得从严从重处罚?

陕西大灾,百姓们一句愿得陈公活我,就让左都御史陈镒远赴千里之外。

如今的左都御史是王文。

朱祁钰的铁杆支持王文,梦里梦外,都是第一个上书要求让他名正言顺的。

坚决支持他。

所以梦里朱祁镇成功复辟后反攻倒算,二话不说就送他和于谦都去陪了代宗。

梦里都这般支持拥护,现实中他只会更维护自家明主。

这不就第一个站出来,把那些个违法乱纪之辈参了又参。甚至主张无视太祖爷曾经立下的,宗室皇亲便犯如何重罪也最高削籍为民旧例。

严格执行皇爷所说的功必赏,过必罚。

因为事涉宗室,襄王这个宗人府宗令自然也得在场。闻言悠悠地加了句:“便宗室皇亲也概莫能外!”

大公无私到满朝侧目。

襄王殿下昂首挺胸,一脸义正词严:“正统十四年秋,正庶人不顾满朝劝阻,执意御驾亲征。结果几十万精锐尽丧,贼兵虎视眈眈。”

“朝野震荡,天下哗然。亏得陛下临危受命,在诸位贤臣的帮助之下力挽狂澜。顺利守住京城,而后又计赚瓦剌。开海禁、抚流民……”

“桩桩英明国策将被正庶人祸害得不轻的大明皇朝重新焕发生机,渐有再登巅峰之意。如此欣欣向荣之景,绝不允许任何宵小鼠辈破坏!”

哪怕那人姓朱,是正经的皇室宗亲。

“襄王殿下所言甚是,臣附议。”于谦郑重行礼:“恳请皇爷严肃法纪,重罚相关人等。止恶之余,也为所有人等敲响警钟再不敢将贼手伸向田亩之利。”

“恳请皇爷严肃法纪,重罚相关人等。”

震耳欲聋的恳求声中,朱祁钰咬牙:“那是自然!太祖爷布衣起家,历经千辛万苦才创下如此家业。永乐、洪熙、宣德几代人共同努力,方有如今盛世。”

“从中破坏者,自然要做好事败身死的准备。”

至于太祖爷写在皇明祖训里,反复强调的亲亲之意?

朱祁钰眨眼,表示会给他们寻个好点墓地的。俭办葬礼,免他们有被盗墓之忧。再火焚尸身,以瓷坛装着下葬。

省得那些苦主们过于愤怒,刨坟鞭尸,毁损其遗骸。

接到相关消息的诸宗室藩王们:???

听着好像处处为他们着想,可实际上,难道不是要从严从狠的办。最严重者不但要夺爵、除籍,连条命都保不住。

还挫骨扬灰,连个像样葬礼都没有么?

边哭边往亲哥心口上捅剑,还落得个仁善之名的皇帝果然不简单!

直接挑行事最过的几个附赠挫骨扬灰套餐。

子孙全都变成庶民,辛辛苦苦侵占来的家产田亩也都尽数充公。且不论与皇室关系远近,一旦触犯就绝不通融系列。

如此这般雷厉风行几次后,不但百姓喜大普奔。

各种夸奖今上确实是个好的,比那些戏文里唱的还要好。国有此君,大明必然繁荣昌盛。

那些被震慑的‘猴子’们也都战战兢兢。

一个个向襄王学习,将大明律纳为必修课。早晚研读,各种规行矩步。

就怕一个不慎成了下一只鸡,成了其余猴子们的震慑工具。

原本笑话旁人的他们成了最大笑话,各种悔不当初。

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