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35章 继承人不以嫡以长,只以贤以能

嗯,确实有那么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急切。

然治大国如烹小鲜,断不能一蹴而就。越想越觉得自家母后真知灼见的朱祁钰一揖到地:“听母后一席话,胜读儿子书。儿子受教了,日后定小心在意。”

吴太后愣:不是,我只是护着乖孙,不让你小子胡乱迁怒啊!

咳咳。

或许还有点踩朱祁镇的意思。

谁让当年孙氏自持身份与宠爱,没少磋磨她呢?

如今形势逆转。

孙氏本人身死,被废后,只以御嫔礼下葬。她那好大儿更是连帝号都没保住,还被除了宗籍,孤零零以平民礼下葬,偌大墓坑里只有王振那香木雕像为伴……

种种凄惨,吴太后虽嘴上不说,心里却不免窃喜。与儿子儿媳相处时,隔三差五就要把孙氏母子当成反面典型举例一二。

汪皇后知道婆婆这点恶趣味,也同样恨死了孙氏母子。

婆媳两个特别默契。

满脸心照不宣。

朱祁钰笑,横竖不管怎么着,母后寥寥几句就让自己认识到了大问题。

该夸,该孝敬的,还是不能落下。

知道两次海贸,好大儿腰包鼓鼓。吴太后也不跟他客气,不但自己大肆挑选一番,还帮儿媳妇、大孙女与龙凤胎都挑了好几样好物件。

独独略过了皇长子朱见济。

对此,吴太后也特别坦荡。表示并非不疼长孙,只是嫡庶有别,她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让皇长子母子存了什么不该有的念头。

毕竟当初自家儿子孟浪,没等着正妃进门就闹腾出庶长子。

作为庶长子生母,杭氏也定然存过念头的。吴太后现在就要狠狠打击她这念头,免得因而生乱。

为了自家儿子的后院不起火,吴太后也是付出良多。

哪料臭小子听罢就满脸不赞同:“不患寡而患不均,就算嫡庶有别,母后这也别的太严重了些吧?”

“是是是,您都是为了儿子,儿子没有不领情的道理。只是……”

朱祁钰轻叹,言说当年懿文太子朱标身故,群臣为立嫡立长争论不休。太祖爱屋及乌,也为坚持嫡长子继承制。不惜大开杀戒地将朱允炆扶上帝位,结果呢?

建文削藩,太宗靖难。

还有那位被废掉的正统帝,当初皇考为了能让他既嫡且长拼着无故废后,被诟病千载。

后来呢?

吴太后皱眉:“些许小事,偏你长篇大论扯这么多。怎么着,哀家身为圣母皇太后,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喜好了么?”

与儿子儿媳相处时,吴太后一向随和。

从不以哀家自称。

现在连圣母皇太后的款都摆出来了,可见怒气之重。

朱祁钰秒怂:“能能能,怎么不能呢?有儿子在,您自然能随心肆意。”

吴太后不说话,只给他一个‘既然如此,你还废那么多话’的嫌弃眼神。

朱祁钰:……

娘,亲的。

还能怎么着?只能小心翼翼地试图讲道理:“好母后,儿子知道您是为我好。生怕乱了嫡庶,为日后留下隐患。可是……儿子若还是郕王便罢,总归嫡子亲王、庶子郡王,都能荣华富贵到老。”

但不是啊!

正庶人不争气,给了他机会。

让他登基为帝成了新君,他这继承人的位置就与天下兴亡有关。

必须以贤以能,而非以嫡以长。

否则的话,建庶人与正庶人的前车之鉴不远啊!

总而言之一句话:嫡子若成才便罢,否则的话,他是不会拿大明江山开玩笑的。

朱祁钰抱着自家小儿子,眉眼温柔却坚定:“皇后嫡出与龙凤胎之一的出身不是他护身符,才华与能力才是。母后若是真疼他,就别当溺爱孙子的祖母。”

“自小从严教导,让他能扛起肩头重任来。否则的话,就是给他江山,他也坐不稳当啊!正……”

正庶人就是前车之鉴的后话还没说完,朱祁钰怀里就一空。

再抬眼他家母后抱着孩子,恶狠狠瞪他:“不会举例就别举,没得拿我们见淏跟那不成器的玩意比!”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太祖朱元璋在时,就为皇四子朱棣一脉排下来的字辈。

龙凤胎该从见从水。

介于朱家子嗣繁茂,可用好字都被占了个七七八八。梦里好皇兄那些子嗣的名字朱祁钰又嫌晦气,正经思忖好久,才定了见淏二字。

他的龙凤胎姐姐被命名为见沅,长姐则名见汐。

姐妹两个都随皇子一道用‘见’字,也是难得一见的殊荣了。

皇后汪氏常以此自得,觉得帝后和谐,孩子们又都圣宠非常。日后,必然是不愁以后了。哪料想皇爷与太后婆婆扯几句闲篇的功夫,还能把自家儿子储位给扯不稳了呢?

但事情已经发生,多说无益。

她能做的,也只能规规矩矩跪下,表示自己绝对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意思。只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将孩子们抚养长大。

朱祁钰笑着把人扶起:“梓童不必多虑,朕没有疑心你的意思。只是既然提起这个话题,不免多解释几句而已。”

“到底在其位谋其政,朕身为大明之主,就有责任为江山社稷、国祚与万民选出一个最合格的继承人,而不是最名正言顺的。”

当然,若是两者能合二为一,他也乐见其成。

毕竟嫡子若即位,一般不会太苛待庶子。而中宫嫡子、龙凤吉兆之一的见淏若在,继位之君则大概率会如梗在喉。

为了不让这等凄惨在现实中发生,朱祁钰一定会对儿子严加管教。

而有了今天这么一场,相信不管是他母后还是皇后都得被狠狠震撼一波,再不会成为他严父路上的绊脚石。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打这以后,吴太后跟汪皇后宠归宠,严厉也真严厉。

尤其是在小见淏学业上。

任由他如何撒娇甚至哭嚎,也坚决不肯放松一丝丝,豆丁点儿大的小人儿就开始学习大明律。

是的,没错。

因为小家伙们抓周时,二皇子朱见淏一手亲爹的龙纹佩,一手大明律。

所以这东西就代替三百千,成了小家伙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