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清以往运粮下江南都是在江南省江宁府(今南京)落的脚, 他家行粮食生意,江南这边与他打交道的也多是粮商。

  蒙清将北地寻常南地不常见的粮食运到江南, 转卖给当地的粮商, 然后再从当地的粮商那里收购江南这边的粮食回北地,分销给京城一带的大中小各个粮店,自己则从中赚取差价。

  这一趟南北之行虽说来回得个小半年, 但是蒙清这一趟赚取的利润可不少,且江南的粮商多是固定合作伙伴,双方之间一般不会出现钱款拖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好的情况。

  与往些年时候一样, 前年秋天蒙清运粮前往江南依然是在江宁府落的脚, 本来十二月初他已将所有事情交接处理完毕, 妻子尚在家中待产,他惦念着家里, 想着早些日子动身,年前正好赶回家里。

  可偏偏其中一个与他打交道的商人盛情相邀, 邀他前去他家中且住几日。

  这个商人名叫佟子昂, 家住苏州府,是做织锦生意的。要说蒙清一个粮商怎么会与做织锦生意的搅到一起。

  却原来是江南盛产织锦, 蒙清想着这不是马上就要过年了吗,正好买些江南时下时兴的锦缎回去给家里人做衣裳。

  与他生意上有合作的一个粮商听说他要买锦缎,便给他推荐了佟子昂这家。蒙清来到人店里精挑细选, 选了一大批时下时兴的锦缎,期间与这家店的老板聊了不少话。

  佟老板听蒙清说他姓蒙,这个姓在他们这里可不常见,不过还挺巧的, 佟老板的父亲也姓蒙, 而且与蒙清一样, 祖上也是京城人。

  佟老板便开玩笑说,蒙清与他父亲该不会是本家吧。蒙清却没当回事,全京城姓蒙的可不只他们一家,哪里那么巧合与他们就是本家了。

  两人年龄相仿,说了不少话,佟老板见蒙清为人实在,出手也阔绰,在他店里买了不少锦缎,便有心与他结交个朋友。

  于是便邀蒙清到苏州一逛,他家住苏州府,他们佟家的绸缎铺子总店开在那里,品种多样齐全,比江宁府的要好太多,要蒙清过去再选上一番。

  只蒙清一心惦着家里,哪里有那闲工夫到苏州去逛,忙找理由给推脱了。

  可这佟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灯,生意人嘛,一般都会精打细算,他念着蒙清从京城而来,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今日他先把蒙清这个朋友交下了,万一他佟家以后向京城扩展生意,也好有个落脚的地方,若是再能通过蒙清结交其他行业的权贵,那真是再合算不过。

  打着这样的主意,不管蒙清如何推脱,佟老板都不应允,只说苏州离江宁府不远,来回一天就够了,蒙清去他家玩个两三天,然后返回江宁府,再乘船北上,不过半个月便能到达京城,并不会耽搁他回家过年。

  蒙清见这佟老板实在太过热情,一时推脱不掉也就不好再推脱,正好他也想看看佟老板家在苏州府的锦缎庄,便跟着人去了苏州。

  来到苏州之后,佟老板并没有立马带蒙清去他家的绸缎铺子,而是带人来了他家里。

  蒙清在这里见到了佟老板的父亲,先时蒙清还纳闷佟老板怎么不跟他父亲姓,了解之后果然与他想的那样,佟老板的父亲是倒插门进了人佟家。

  因为两个人都姓蒙,蒙清便与佟老板的父亲多聊了几句,聊到祖上几代时,两人都震惊不已,二人竟是一家人。

  这个佟老板的父亲正是蒙清的一个堂叔叔,两人是叔侄关系。

  说起这个堂叔叔,蒙清忍不住想起他这个堂叔叔的爹,也就是蒙清的堂爷爷,当初就是他那个堂爷爷将他太爷爷打下的粮庄折成票子跑路,害得他爷爷苦苦找寻多年不得结果。

  如今堂爷爷的儿子给人做了上门女婿,且在人家里并不受待见,蒙清还听这个堂叔叔说,他那个堂爷爷一家现在过得并不太好,蒙清听了非但没半点同情,还暗骂他们是活该。

  偷将自家的粮庄折成票子跑路,害得家里人破产担心,自己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不是活该是什么。

  蒙清心里对那个堂爷爷厌恶的不行,连带着对这个堂叔也没多少好感。本想着在佟家住两日便离开,可堂叔的儿子佟老板知道他俩是叔侄关系后,非但不放他走,还硬留下他在这里过年。

  蒙清怎么推也推不过,只好给家里写了封信说明回不去的原由,自己则留在佟家过完了年才归家。

  却说这佟家不只佟子昂这一个儿子,佟家两子一女,佟子昂是长子,接管了佟家祖上的衣钵在外面行生意。

  次子名叫佟子昇,年二十,前年院试中考中了秀才,在苏州府的府学进学。

  因为蒙清在人府上住了二十来日,所谓礼尚往来,在佟家提出将来乡试时若他家子昇考中举人,来年京城举办会试,且让他们家子昇在他们蒙家多住些时日。

  蒙清想也不想便应了下来。如今过了不到两年,那佟子昇竟真就考中了举人,佟家人还给他来了封信,说佟子昇已经从家里出来,若无意外,十月中旬便可到达他们蒙家。

  蒙家人就这么等了半个多月,十月十七日下午时候,一家人坐在蒙真院子里聊天消磨时间,门子突然跑过来报:“老爷,门外有位年轻公子来访,说是从江南那边过来的。”

  众人一听,这江南过来的年轻公子不就是佟子昇吗?

  果不其然,大家来到大门口一看,这位打江南过来的客人正是佟家的小公子佟子昇。

  佟子昇之前见过蒙清,便先与蒙清打了声招呼,之后在蒙清的介绍下,又与蒙家其他人员照了个面。

  “表伯好!”佟子昇面挂微笑,向蒙真见了一礼,蒙真听着这称呼说不上来的怪异。

  紧接着是蒙鸿,佟子昇对人唤了一声:“二表兄好,小弟初来乍到,以后还请二表兄多多关照。”

  佟子昇今年二十岁,与蒙鸿同岁,却因小了人几个月而称蒙鸿一声“表兄”。

  蒙鸿对这一声称呼并无多大感觉,只点头应下:“佟表弟既来了我们家,那便是我们家的上客,我们自然要尽好地主之谊,好好关照你才是。”

  佟子昇与蒙鸿招呼完,又与蒙澈和蒙渊见了个面,由于这俩还是个孩子,他便显得有些不上心,随意叫了声“四表弟”、“五表弟”之后,由蒙家人领着来到蒙真院子里。

  佟子昇这次来只带了个年轻的下人,这一路走走玩玩,二人也是第一次出远门,且水路行的多,二十来日的行程十几日都是在船上度过的。

  这不出门不知道,出来了才知道自己竟是个晕船的,佟子昇因着晕船,这一路上可没白受罪,即便这会儿到了蒙家,他头依旧有些晕,况北地气候与他们江南大不一样,这边天有些干燥,佟子昇嗓子不舒服,一时半会儿还适应不过来。

  蒙清见人面色不大好,赶紧着人将其带到事先收拾出来的西六院休息。

  这人一路舟车劳顿,又是从大老远的江南那边过来,蒙清常年在外行生意再清楚不过,这人行了远路,身上正是疲乏的时候,得好好歇上一觉才能缓过来。

  待安顿好佟子昇主仆,蒙家父子几人又聚在蒙真屋里说话,说的最多的也是关于这位江南来的客人的。

  蒙鸿说这南方人跟他们北方人确实不一样,不只外表文气,看着也很灵性。

  蒙清便接道:“人年纪轻轻便考中了举人,能不灵性吗,哪像你,整天就知道在外面瞎逛,没个正经样子。”

  蒙鸿都好久没与蒙清拌过嘴了,蒙清这抬高他人贬低自己亲弟的行为让蒙鸿很是不爽,但他懒得跟蒙清争执,蒙清看他不顺眼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反正不管他做什么都入不了蒙清的眼,索性闭嘴不发声,由蒙清一个人唱独角戏去。

  “而且人佟子昇都成家了,比你还小几个月,你呢?还得等上一年。”

  本来蒙鸿心情已经平复下去了,偏蒙清跟拱了火似的,没一句让他中听的话,这都哪跟哪,怎么又扯到婚事上去了,他不是已经定了亲吗,不过推迟了而已,怎么这也能被蒙清拿来做文章。

  “爹!”蒙鸿喊了一声,“我还有点事先走了,等晚点儿我再过来看您。”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蒙鸿不想与蒙清起争执,决定溜之大吉。

  然而蒙清却不打算放他走,将他拦下,“你要去哪儿,这里挤不下你了,你在躲什么。”

  “蒙清!”一直坐在二人身边的蒙真终于看不下去了,他觉得蒙清有时候很是莫名其妙,这蒙鸿也没说什么,蒙清怎么就一直抓着人不放,简直不可理喻。

  “爹……”蒙清开口叫了一声。

  爹真好!蒙鸿心想。

  就在这时,带佟子昇主仆去西六院休息的下人跑进来禀说:“老爷,几位少爷,佟公子刚喝了几口茶水,突然就呕吐起来,而且鼻子流了好多血。”

  在座几人皆是一惊,蒙清更是大惊失色,他赶紧着阿青去请个大夫来,自己则领着其他人往西六院急急赶去。

  作者有话说:

  清朝时候的江南省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这些地方。清初时,江南省地域广大,政务繁重,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么大的地方(清初内忧外患,政局不稳,怕江南这么大地方发生动乱),顺治帝将江南省划分为江南右和江南左,到了康熙帝时,又将江南右改为江苏省,江南左改为安徽省,江苏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安徽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

  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所以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就是说江南很大很富有,才子也多,是个好地方哈。

  以上出自百度。

  感谢在2022-05-18 23:55:50~2022-05-20 02:08: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没有鱼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