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山河静阔>第99章 战事(6)

  徐清风不知道。

  他当然不会知道!生死石中的时间流速竟与外界不一样?!

  三天,陈恪肯定很担心,徐清风反应过来后便急着要回去,同时又觉得奇怪,他消失了三天,等在这道门外的竟然不是陈恪?

  “王爷呢?”一瞬间脑子里划过不好的猜想,让徐清风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天问连忙拉住徐清风:“别急!王爷已经随大军去前线了……”

  徐清风猛地顿住脚步:“前线?现在什么战况!”

  “你别慌,是王爷让我守在这等你的,就怕你慌乱……”天问缓声安抚,又觉郁闷般嘀咕:“谁知道三天过去了,你才出来……”

  徐清风忍不住催促:“你快说啊。”

  天问看徐清风是真的急了,便告诉他:在徐清风去寻持律大师的当天,曹家七军便抵达了小茂才村,而第二天一大早,曹家八军的首领陈易云则赶到了居延河城,宣读了圣上的口谕:命仁王携众军抵御外敌。

  在周舟说出战事将起的预言后,陈茂便传了密信给千里之外的陈恪。

  因为兄弟俩事先通了气,当战事爆发后,陈恪便显得十分冷静,陈易云会来半途改道居延河城,也是陈恪的授意。当天陈恪便跟着陈易云前往小茂才村。

  天问说得有些颠三倒四的,徐清风还是听懂了:“王爷两天前就走了?”

  天问点点头,“还有一件事,就是阿满找到了医治关大哥眼睛的办法!”

  “是么?”徐清风欣喜,脚步却依旧匆匆,“这里到小茂才村只需要一天吧?”

  “你现在就要去吗?”天问紧跟着徐清风的脚步,几乎是小跑着,“你还是休息一下,明天跟关大哥一起走,还有阿满,阿满医术高明,可以充当军医,王爷让他们几个陪着你一起去。”

  徐清风听到陈恪没有禁止他去前线时松了口气,脚步放缓,方才太紧张,此时眼前有些发黑。

  “徐清风,你没事吧?”

  徐清风摇摇头,说没事,站在原地歇了会儿,才和天问一起继续往前走。“那战况呢?你还没有说前线的情况怎么样。”

  “这几天都没有再打起来,似乎先前重创了地方呢。”天问说去这个有些兴奋,但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我也不太懂啦,我都是听他们说的,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现在两军对峙,皆按兵不动,曹家军趁机请求援军恢复元气,但地方未尝不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而且北边是否也会开战尚且未知。

  空气绷得紧紧地,天问听不懂大人们的讨论,但是徐清风却敏感地意识到,乌齐氏的大院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乌齐的那些兵,是不是被王爷带走了?”徐清风问。

  天问点头说是,见徐清风没有说话,眉头紧锁,天问也跟着紧张起来,脸上写满担忧:“徐清风,怎么了吗?”

  徐清风伸手安抚地摸摸天问的头,“没事……”

  天问并没有因此放心,还想再问,却直觉徐清风不会跟他说太多,就像阿满,说话柔柔的,却把他当小孩子看,乌苏里大叔跟着王爷走了,乌须里婶婶问她什么她都说不知道,还有关大哥和左大哥,他们都把他当小孩子看待。

  天问抿着嘴,心里的想法都表现在脸上,一会儿苦恼,一会儿生气,很是生动。

  徐清风看着天问,心里划过一个念头,斟酌一番便开口道:“持律大师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八月中前要到达这里?”

  天问迷茫地抬起头,“啊?没有啊。”

  “乌苏里大叔也没有说过吗?”

  天问咬了咬唇,露出有些不安的神情:“没有……怎么了吗?”

  徐清风本不想解释,但看着天问饱含紧张和期待的眼睛,徐清风心思一转,开口道:“只是有些想不明白罢了,持律大师既然这样要求了,总有他的理由吧。”

  “一定要有理由吗?”天问内心挣扎了一下,反问道。

  徐清风却没有立即回答,直到天问抬起来,眼里的不安暴露无遗,徐清风才浅笑着道:“没有应该也可以吧。”

  天问看起来有些憔悴,想来也是担心他,不知道在门后守了多长时间,徐清风心里又是感激又是心疼。

  天问不过十岁,在这里的大部分人眼里他不过是个孩子,没有人知道天问的经历,感受他的感受,同龄的孩子也被家长勒令禁止「打扰」天问。在他们看来,持律是神人,是大师,天问则是不亚于持律的「小师父」。

  天问很孤独,比在雾山寺的时候还要孤独得多,不只是没有玩伴,也没有亲人。

  持律大师日日待在那草棚里,可以看出这位大师对同门的小师侄并不亲近。

  想到初见乌苏里的场景,徐清风很是不解,到底为了什么,需要天问在八月前赶来居延河城?

  徐清风若有所思,天问心里翻涌着不安,他知道徐清风要问什么,可是他真的不知道,也不敢问,不敢问持律方丈。

  跟着徐清风回到徐清风的住处,天问便跑走了,说时还有功课未成,步履匆匆,像有人在后头追他。

  徐清风好似不在意,径直朝床榻走去,枕头上有徐清风熟悉的味道,扑进被窝里,就像扑进陈恪的怀里。

  徐清风迷迷糊糊地睡过去,生死石中的经历让他疲乏不已,失去意识前,徐清风模模糊糊地想:睡醒了就去找陈恪……像是看见了陈恪惊喜的神情,徐清风怀着笑意陷入沉睡中。

  小茂才村……

  这是个荒废了数年的村子,村子一里外有片矮矮的小树林,枝丫稀疏,却比这个村子看起来有生气得多。

  村子中完善的屋子仅有二三,陈恪一来,当仁不让地住进了最好的屋子。但就是这最好的屋子,还是四面漏风,光线不足,地上一层厚厚的沙土。

  全公公看着这居住环境,幽幽地叹口气,让人取来厚实的帐布,沿着墙面围了一层,再按照原本窗户的位置劈开布,让空气得以流通,想了想又想办法寻来地毯铺下,再布置床榻、桌案,再以屏风隔开一道里间……

  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全公公自豪又满意,不好好布置怎么能行呢?他伺候的可是两位主子呢。

  陈恪走近屋子时也只是脚步一顿,没有过于惊讶,想必也是对全公公的能力习以为常了。

  但跟在陈恪身后进来的曹家三军统领曹定坤、曹家七军统领陈易凯和曹家八军统领陈易云心里就有了些想法了。

  ——这果然还是王爷,真是会享受。

  ——宫里出来的能不金贵吗?

  ——啧,你们注意点。

  ——知道了知道了,啊,王爷在看你。

  ——是看你。

  ——别闹了!都正经点。

  陈恪面无表情地看着三人在自己面前互使眼色,等着三人都收起漫不经心的表情看向他,陈恪还是保持着冷峻的表情,并不急着开口。

  仁王的声名在外,突然驾临边疆,尽管有宣德帝的口谕,但也挡不住纷纷乱乱的猜测,此刻站在陈恪面前的三位便各怀心思,陈恪也不指望几句话就能让三人臣服于自己,略过那些没有意义的虚与委蛇,直接谈公事。

  “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曹定坤、陈易凯和陈易云面面相觑,仁王这般直接干脆,与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虽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草包,但来了一个「凶星」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因着陈恪先前的计策,曹定坤对陈恪的印象好些,朝着陈恪躬身,恭敬地抱拳行礼,清清嗓子朗声道:“启禀王爷,末将驻守边疆已有四年,卡泽亚多族是沙漠里的大族,他们的主城在莲河藩,过了疆线五十里还要往西的地方,多年前那里是央人的居住地,后来被卡泽亚多族所占领,莲河藩是个宝地,卡泽亚多族近年来发展得很好,军队强健,马匹高壮,粮草也充沛……”

  曹定坤的话听着有些控诉的意味,但粮饷至今未抵达,这是不争的事实。曹定坤说着偷偷观察陈恪的神色,陈恪却无动于衷,示意曹定坤继续说。

  “呃,依末将看来,粮饷不足,便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还有呢?”陈恪又是淡淡发问。

  曹定坤额角冒出汗来,这时开始感受到这位仁王的可怖了,“没有了……”

  陈恪便把目光转向陈易凯和陈易云,示意两人该他们说了。

  此三人都是常年在外历练的将门家子,幼时历练,成长后便远赴边境,少有接触京中贵族的机会,陈易凯和陈易云虽姓陈,但也只比曹定坤多听说过一些秘闻罢了,算不得对仁王有多了解。

  陈易凯胆子更大,心思也更细腻,与蓄了络腮胡的陈易云站在一起,看起来更白净些,“启禀王爷,七军此行前来共两万人,八军三万人,三军一万六千人,加之乌齐氏的两万人,共有八万六千的兵力,粮草只能维持七天,七天后朝廷的粮饷或许可以到,或许不行,而卡泽亚多族先前不到四万人,两日前他们也开始增派援兵,沙漠里的第二大族部米部、还有科尔喜多部的援军预计有八万左右,还有三日便可抵达。”

  “彼时八万对战十二万,又在粮草不足、兵器老旧、马匹负伤的情况下……”陈易凯吐字清晰,就怕陈恪听不明白一般,缓缓道:“依末将看来,怕是——很难以少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