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山河静阔>第88章 圈套(2)

  康公公颤着胆子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那是任公公。

  “这是……”康公公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声音还是控制不住地变得尖锐:“怎么回事儿啊这是?”

  说那是血人,一点儿都不过分。任公公赤身裸体地伏在地上,身上没有一块好肉,大片大片的皮肤被撕下来了,只有脸上是完好的。空气中的血腥气很重,还有一股臭味,不知从何而来。

  那卫兵队长贺信也没有见过这般情况,腿肚子还有些发抖,“卑职也不知道啊。”

  “怎么发现的?”

  天启楼外围是个很小的院子,卫兵们从来都只在天启院外头把守,每次周舟来都是独自进去院内,没有人靠近过天启楼。

  约莫半个时辰前,里头突然传来声响,卫兵们面面相觑,贺信也觉得奇怪,但没有国师的命令,他不敢下令让人进去查看。

  又过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里头传来喊叫声,喊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贺信在第一声叫喊响起时便派了人往国师居住的清心阁去。

  “就在公公您来前一刻,这门自己开了,里头都是血腥气,我们才斗胆进来了,然后就看见……”

  贺队长脸色很不好,想必开门后的场景对他冲击不小。“欸,话说康公公您怎么的来得这么快?”

  “国师大人让我来的。”

  贺队长敬重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康公公眼皮子一撩,往天启楼敞开的大门里看了一眼,里头黑漆漆的,他站得远,什么也看不见,门口还有个血淋淋的东西不停翻腾着,他只好别开眼,让人把任公公速速抬走,请了太医过来给他保命,又问贺信:“你进楼看过了吗?”

  “卑职不敢。”

  康公公点点头,“是得问问国师的意见。”

  等送消息的小公公匆匆踏进泰和殿,把事情经过一说,周舟和陈茂对视一眼,在彼此眼里看到了忧虑。

  天启楼是皇家重地,守备森严,任公公虽是那副骇人的模样,决不是独自进去的,必定是有人把他扔进去。

  而凶手把天启楼当做行凶地点,闹出这么大的事,会是无意的吗?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进楼,务必把人抓到!”陈茂冷声道。

  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抓住此人的最好时机,如果在里面传出异样时贺信就带人闯进去,想必可以抓住对方,但凶手吃准了这些卫兵不敢。

  贺信和康公公一起进了天启楼,里头黑漆漆的,贺信擦亮一只火折子,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蜡烛,整个天启楼,一个灯座都没有。

  手下们小心翼翼地递了火把进来,然而没有人敢大肆翻查,楼里寂静无声,加重了他们心里对天启楼的敬畏。

  没有人知道楼里有什么,但是他们相信国师,相信他通天的本事。

  “这歹人这般手段,残酷不仁,是对天意、对皇上、对国师的大不敬。”康公公眼见众人都放不开手脚,心中着急,出言鼓舞士气:“捉住歹人,刻不容缓!”

  卫兵们接令,大着胆子往楼里走。不一会儿,前面便传来抽气声。

  “出什么事了?”

  “启禀大人,这里,有……有一截舌头。”

  舌头?贺信猛地想起方才只听过几声惨叫,最后一声尤其凄厉,却戛然而止——这位四十岁的壮汉顿时停住了脚步,对着前头的黑暗不想再前进。

  楼里有只有血腥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变淡,康公公一直用手帕捂着嘴,眉头紧紧锁着。

  “启禀大人,这里有一地的人皮。”

  “启禀大人,楼中间是几块碎石,并无异样。”

  “楼上呢?”贺信举高火把,看了看上面,天启楼四层高,内里确是中空,两边有楼梯,上去后是沿着墙建造的走廊,走廊没有扶手,人走在上面,不觉得心里发慌。每层都有一段廊道通向空荡荡的半空中。

  “启禀大人,什么也没有。”

  卫兵们甚至仔细地敲打墙面,然而这座像塔的楼里,竟然什么都没有,甚至有些家徒四壁的意味。

  天启院里也没有发现,不知道歹人如何来,又在何时走。

  查了一夜,完全没有头绪,康公公和贺信盯着青黑的眼圈去复命。而王太医也携着太医院的几位太医,神色犹疑地徘徊在泰和殿门口。

  陈茂几乎一夜未睡,正等在殿内。

  “启禀皇上,任公公的伤势十分严重,舌头断去,皮肤尽毁,十指骨碎,腿筋断裂,内脏重伤,脾肾破裂,尔等回天乏术。”

  王太医说着,偷偷打量了陈茂的神色,见他没说话,便接着道:“现在任公公口不能言,手不能写,腿不能行,神智也不大清醒了,怕是熬不过今天。”

  陈茂点点头,没有说话。

  “国师到——”门口传来通传声,周舟穿着层层盛装,面上戴着面具,身后跟着同样装扮的小童。

  太医们和贺队长还是第一次见到小童,有些好奇,但眼前的气氛谁都不敢开口。

  周舟一本正经地行礼,小童有样学样:“参见皇上。”

  “免礼。”陈茂朗声道。

  出事后周舟当机立断回了清心阁,依周舟的推测,任公公既然是少数知道国师与帝王隐秘的人,对任公公下此毒手的人必定也知道了,现在周舟和陈恪都做好了十二万分的准备,等着迎接暴风雨。

  国师与帝王的禁忌之恋、宣德帝至今空虚的后宫,到时候的局面究竟会如何,周舟和陈茂心里都没有底。

  其他人纷纷向国师行礼,周舟回礼,直言道天启楼此番被人闯入实乃大凶之事,他尚未去查看现场,请皇上做主尽快查明真相,又道天机有所指示,战乱将起,当下决定大陈未来的关键时期。

  周舟说完,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陈茂也适当地沉默了一下,先是看向王太医:“任公公虽然时日无多,但还请诸位暂且留下。”言下之意是此事调查清楚前,这些太医先被拘禁起来了。

  陈茂担心任公公的消息传出去,这不无道理,即使没有道理这帮子老头也不敢说什么,诺诺地应了。

  紧接着陈茂下令召大理寺卿杨卓闻和刑部尚书孙进入宫,由贺信配合其二人进行调查。

  然后陈茂又下了第三道命令:召严客卿、三公、三省六部等诸位重臣入宫议事。

  小童跟着贺信去了天启楼,康公公领着诸位太医去安置任公公,殿内一时只剩下周舟和陈茂两人。

  “一会儿主要由我来说。”

  “嗯。”周舟点头,他平日里一直不用上朝,与那些臣子没有交集,一会儿自然要维持他平日里孤高的形象,话不能太多,把战事将起的事提了,剩下的自有其他人与陈茂商讨。

  “或许你去天启楼那边会好一些。”陈茂道。

  周舟摇摇头:“要自然、坦荡。对方即使知道我们的关系,也不能贸贸然放出来,我一直以面具掩面,任公公已经「神志不清」了,他若不谨慎些也会暴露自己。他的目的,应该不是冲着我们来的。”

  这是周舟的分析,陈茂仔细一想,也有几分道理。

  天光彻亮的时候,人终于来齐了。

  十几人站在殿内,陈茂独坐书案之上,右首站着周舟,左首下立着严客卿,让人吃惊的是,陈度坐在轮椅上,也被人推着进来了。

  六皇子身体孱弱,幽居宁祥宫多年,突然开始参政,让不少人吃了一惊。

  严客卿倒是从容地问候,声音不卑不亢,维持着他一贯的良好风度。

  其他人心里讶异,面上却也不显山不露水,一个个都十分淡定,行礼问候,等着陈茂发话。

  这是一屋子老狐狸,陈茂和周舟也心思深沉,陈度最为年轻,也不敢贸然发言,连着两个时辰,一直坐着听。

  这两个时辰,这些人依着国师周舟说出来天机预警,分析起西、北边的情况,礼部又换了一位尚书,新上任的李珂与李克成虽都姓李,却没有什么关系。

  与李克成相比,李珂为人更为严谨仔细,最重要的一点——李珂是陈茂栽培的人。

  以李克成为线头,陈茂用关汉中查出的那些事换了一批朝廷官员,陈茂的动作不小,也不遮掩。

  毕竟那些罪证都是板上钉钉的,故而陈茂做得理直气壮,如今站在这底下的十七人,有一半是陈茂的,另一边看似中立,但怎么站队就不清楚了。

  陈茂下意识地看向严客卿,严客卿正专注地听兵部尚书卓尔和兵部左侍郎陆亿辩论,两人正为如何出兵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卓尔相当信奉国师,认为天道已经给了指示,应该立即起兵,在番族引兵大杀四方之前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而陆亿则认为我方先起兵便不能占理,应该寻个由头再派兵。

  “什么玩意儿?等你磨叽玩人家都到你家门口了!”卓尔讲话很冲,性格刚烈,瞪着大眼睛,用力向前挺了挺胸脯,显得瘦弱的陆亿跟小鸡仔似的。

  陆亿顿时脸就黑了,心里默念不跟这大老粗较近,侧过身直接向陈茂进言。

  陈茂听完没有说话,而是询问镇国将军曹刚秉和远威将军曹沥戟的意见。

  这两位都是跟着宣武帝的开国将军,年岁也不小了,他们的子嗣大多从武,正值磨砺的时候,都远派出去驻守边疆。

  说得好听是磨砺,事实上是宣武帝为了削减他们手中的兵权,变相将两位将军困在京中。

  此时听到陈茂询问他们的意见,曹刚秉和曹沥戟对视一眼,曹刚秉开口道:“若这仗不可避免,什么时候起兵都可以,边疆驻守的兵力并不少,然近年来天灾不断,加之那些贪官污吏,微臣比较担心粮草问题。”

  曹刚秉五十有四,身体却十分硬朗,征战生涯练就了他的大嗓门,一番有条有理的话让他说出来却带着几分火气。

  陈茂不在意,他清楚曹刚秉这人比表面上看起来的心思细腻得多。

  而粮草问题也正是他心中的大石,从陈恪送回了的消息中来看,西部不只是不发达、环境恶劣,农田的收成虽有,但百姓的生活因魔教肆虐而苦不堪言。

  而不少官员却关起门做白日梦,这是其一,其二是来往贸易不可断。

  但为了杜绝第二个青花会出现,如何规范、整治也是大问题。西部的乱,比他设想的要严重得多。

  一旦战事开起,西边军营的粮草可能撑不过半个月,而朝中一时也调度不出更多,等着西部接连失利,北方蠢蠢欲动的饿狼也会伺机而入。

  表面平静安宁的大陈江山,其实早已危机四伏,群狼环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