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东墙美人>第15章 拾伍

  重阳后,严府罕见地有客上门,倪府管家倪钧亲自送来一只红漆匣子,里面是周记书局的房地契和近两年的收支账册。

  严汐出面待客,兼着听倪钧说了半日生意经。

  周记书局是老字号,日常经营有固定的规矩,掌柜和伙计都是十几年的旧人,需要操心的事情不多。不过严汐是深宅里的小姐,连简单的经营也没有接触过,林含秋特意嘱咐倪钧多说一些。

  倪钧像教娃娃识字的先生,把经营中简单的道理都拆开来放在严汐眼前,其中最重要的是货和帐,让她尽量做到心里有数。

  严汐想想他说的话,再看着写满了蝇头小楷的账本子,说不清觉得是难还是容易,既有审慎的压力也有活泼的好奇心。末了再想一想,倪夫人把这么好的一桩产业交给她,当然希望她能好好地打理,和那句‘守住勇气和智慧’的话放在一起,就能明白其中的用意。

  倪钧见她沉思,以寻常女孩的态度去揣测,突然要放下清闲日子研究枯燥的账目,肯定会纳闷得很,笑着道:“严小姐不用觉得头疼,如果对生意有兴趣,周记书局是很好的入门途径,如果你不喜欢就那么放着,每年逢两季验收账目的时候,我会派人去打点。”

  严汐笑道:“我从小就在周记书局里进进出出,怎么会不喜欢呢?只是担心自己不够聪明,会辜负夫人的好意。”

  倪钧道:“小姐这么说,我就知道夫人的眼光不错了。小姐不够信心时也可以想想夫人,如今她一人统管着倪家各地几百号生意,也曾经和小姐一样是个门外汉呢。”

  严汐听了一笑,原来倪夫人那样自信的人,也是守着勇气慢慢走过来的。

  “等小姐有了我这把年纪时,就会明白世事无需过份担忧,顺其自然就好。”

  倪钧呵呵笑着,不久起身道辞。

  荷宣送倪钧出府,一跳一跳地回来时见她家小姐还在翻那几本账册,眉头皱着。

  荷宣不敢打扰她,坐在对面拿块软帕擦拭那只红漆匣子,等严汐看完后才问:“小姐,你真的打算学做生意?”

  严汐合上账册,轻轻一笑,“我也不知道,倪管家说凡事都要顺其自然,书局那么好的地方,就算每天坐在里面看看书,也是件乐事对不对?”

  荷宣点点头,“这倒是,那么多的书,一辈子都读不完吧。小姐,现在书局是你的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看看?”

  严汐道:“这件事要问问婶母的意思。”

  荷宣一想,可不是嘛,就算待在书局里不是抛头露面,也得过了婶夫人这关才行。

  顾氏心里记挂着这件大事,跟有感应似的,当天下午就来了。

  坐在厅里看过契书账目,顾氏一声叹息:她知道书册不便宜,不晓得书局能赚那么多银子。严汐的大伯,她的相公总是在外奔波,跟只野鸭似地难见上面,也扒拉不回来这些钱。老天有眼,囡囡这辈子可稳当了。

  严汐想问的话还没有提,顾氏先嘱咐了她道:“囡囡,你不要觉得麻烦,经常去书局里走走,多问问店里的事情。”

  严汐有点意外,“婶母让我学做生意?”

  顾氏摇摇头,“你是小姐,怎么能受那种苦!我是让你做个样子。倪夫人是有本事的人,肯定喜欢聪明能干的姑娘,书局里都是倪家用的老人,你多关心一些书局里的事,传回倪夫人那里也是个交代。”

  婶母的想法里有些投机取巧的意思,严汐虽然不赞同,也知道婶母都是为了她好,这件事就有了定论。

  挑了个晴朗日子,严汐穿戴得十分素净,选在书局开门前的时辰,第一次以所有者的身份走进周记。

  店里提早收到了消息,掌柜,账房和六个伙计,两名仆役齐整地一排等着,见过礼后都报了名字,每人都毕恭毕敬地有问必答,心里再明白不过:这位新东家虽青稚,背后却站着夫人。

  简单的几问几答后,伙计们就散了,掌柜留下来陪严汐熟悉各处。

  从宽敞的前堂里走出去,严汐才发现书局后面还有一大片庭院和阁楼,院子里种着高大的树木,角落里有两棵斜斜的红枫,整个回廊的基座是用白石雕刻的四季图,又厚又肥的苔藓趴在上面,像某种安静慵懒的活物。

  严汐看见庭院的尽头还有扇隐蔽的门,掌柜周泉告诉她:再往后面走是厨间和伙计们住的屋子。

  等周泉走后,严汐挑自己喜欢的地方和荷宣一起再去看了看,比如一间存放旧书的仓库,里面的书都有点残破,有些是严汐从没见过的孤本。她还喜欢阁楼上的一间小屋子,尖尖的形状,有扇尖尖的窗户,左右两面墙板上刻着古朴的花纹,靠窗放着一副空荡荡的桌椅,像一直在等着有人去坐下似的。

  严汐伸手摸了摸桌面,才打扫过的没有灰尘。她笑着拉开那把椅子坐下,试了试扶手和后背,然后朝微微撑开的窗户外面看看:因为位置高,下边街上的行人看起来有些微小,蓬头的柳树近得伸手就能揪住叶子,对面衙署青黑的屋顶上站着七八只麻雀,个个一本正经地缩着翅膀。

  忽然,严汐偏着头不动了,也不笑了,“阿宣,”她轻声地喊,听上去像怕惊飞了一只蝴蝶。

  在另一间屋子里的荷宣听见后跑过去,严汐指着窗外的某个方向道:“你看那是谁?”

  荷宣顺着指引用心一找,两株柳树间有扇黑乎乎的木窗,窗边坐着一个穿灰袍的年轻人,与他背对的是个样貌讨厌的干巴巴大爷……到底是谁?

  迎着她家小姐意外之喜的目光,荷宣十分茫然。

  “你看不出他是谁吗?”严汐很奇怪,“这么快就忘记了?”

  “小姐,”荷宣为难地哼哼,“衙署里的人我怎么会认识呢?”

  “穿灰衣服的那个,你再好好看看。”严汐提醒她,还是一副俏皮的神情。

  荷宣又努力了一下,好累地摇摇头。

  “他是我们在倪府别院里见过的那位公子啊,迷路的时候巧遇的……”

  荷宣难以置信地重新看了一次,根本不像同一个人啊,而且只是这样看个侧脸,她家小姐怎么那么肯定?

  “怎么样?没错吧。”严汐问。

  荷宣决定同意,她家小姐高兴最重要。

  王齐恩的右眼忽然一阵狂跳,于是他闭上了眼睛。老师曾经告诉他:如果有人在远处念叨你,眼睛就会跳个不停。王齐恩想:或许是姑母在催要银子。

  对于严汐正在周记书局的阁楼上念叨他的可能,王齐恩根本想不到,虽然严汐获得书局的逸闻已经传遍了大半个城郡,王齐恩对此也一无所知。

  重阳后,他还过着白天上值晚上扛包的生活,很少能见到严汐,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快乐。偷偷看着严汐的他,没想到也会被她悄悄看在眼里,以这样的相遇开始,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不用担心……我马上就走。

  为什么她觉得他需要照顾?因为严汐的体贴感到高兴时,王齐恩总是在反省。如果能在相遇时展现出杜司务那样的钢骨气概,应该才足够得体。可是他脸热得连自己都感到惊讶,并且几乎说不出话,王齐恩每回想一次就沮丧一次,如果这样还没有改正的觉悟,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怎样改掉紧张和脸红的习惯?王齐恩想了很久,决定从大声说话开始。码头上的搬工们,每一个的嗓门都大得惊人,脸红对他们来说是星星那么遥远的事情。

  于是每晚从码头回城的路上,王齐恩会一路大声的说话,其实只是背书。他发现,大声说的话越多,连笑一笑也变得更容易了。在夜色中露出愉快的笑容,希望下一次见到她时可以从容地这样做。

  右眼还在跳,王齐恩揉了揉眼睛。

  “王录事!”

  丁方水慢声慢气地喊了一嗓子,半侧过身道:“去年肖大人送呈州令大人的秋收奏报,你去帮我找出来。”

  “你说什么?”王齐恩响亮地反问。

  丁方水左耳里震得一嗡……这家伙,在存心和他作对呢!

  最近王齐恩的嗓门越来越响,腰板越来越直,见到熟悉的人会露出紧绷绷的微笑,这些变化让丁方水很不踏实。他使唤了王齐恩三年,王齐恩像件顺手的工具,丁方水不喜欢他有任何改变。

  “去帮我把去年的秋收奏报找出来。”

  从成堆的旧公文里找出一张或许还在或许已经不在的纸头,丁方水用这种苛刻的命令来验证自己的地位。

  王齐恩沉默地想了想,站起来。丁方水看着他慢慢走出去,心里十分舒坦。

  档房北边的一间屋子里存放着郡署几十年来的旧公文,平常有什么都往里面一堆,并没有合理的记录和分类。

  昏黄朦朦的屋子里有股呛人的灰尘味,乱七八糟地放着几十堆东西。王齐恩先挨个看了一遍,然后从某处开始,单膝蹲下开始翻检。

  灰尘扬起灰尘,粉面似地在一片昏黄中滚动,王齐恩垂长的眼睫上担了一层尘绒,像青麦间未融的初雪。默默无声的专注中,他翻动纸张的右手忽然一僵,立刻就被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