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裴娘子:这个案子我看刑>第92章 影梅庵中

  一旁的黄远道面露尴尬,忙道:“是我手下的人下手太重,我已经责罚过了。本来,百姓做错了事,挨几棍子也是有的,谁能想就打死了呢。”

  年轻男子被触及了伤心处,趴在地上,抽动着肩膀,可即便他想哭,干涸的眼眶都挤不出泪水。场景滑稽又令人难过。

  最后,年轻男子也只是重复了这句:“贵人,您就赏些吃的吧。”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总得继续活下去。

  裴约素到底是女子,面冷,心却软些,突然想起刚刚乘坐的骡车上,摆着些吃食,忙要去拿下来,被刘若竹一把按住。

  他低声道:“你现在帮了他,等于害了他,也害了你自己。”

  裴约素向不远处望去,越来越多的饥民向这边看来,目光赤裸裸的,饿得能吃人。若是自己将吃的给了眼前之人,怕是这些饥民会一拥而至。历来,民众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没能帮得了他,裴约素心中不痛快。

  她看到施粥棚后,一群人忙忙碌碌,有人不急不慌地往灶下丢柴火。那漫不经心的样子一下子触怒了裴约素,心中那股无法发泄的火气,终于有了宣泄的地儿。

  “你这么慢悠悠的,这锅粥要煮多久!”裴约素径直走过去,抓了一把柴,丢进火里。

  火一下子窜得老高,差点儿扑到裴约素身上。

  “哎哟,刘侍郎,您赶紧和您的侍从说说。要是按照他这样煮粥,一天得施两顿,我们的余粮哪里够哦。”黄远道急道。

  “余粮不够,我不是送来了么?”刘若竹凉凉地回道,一句话堵死黄远道。

  “这,这……”黄远道明显不乐意,但官大一品压死人。何况还不止一品,他也不能够说什么。

  只是,裴约素行事如此高调,怕容易被盯上。想到此,刘若竹亲自上前,将裴约素拉了回来。

  “走,我们去别的地方瞧瞧,这里就交给将士们了。”

  于是,黄远道只能陪着刘若竹,再次坐上了骡车,分别去了城北和城东。

  城北和城东的状况比城西略好一点儿,百姓们依旧饿得面黄肌瘦。但这些人似乎早已失去灵魂,麻木不仁,对刘若竹这样穿着体面的「生面孔」,没有表现出分毫的兴致。

  午时,黄远道做东,请了刘若竹和他几个得力的「手下」在城内最大的客栈——福来客栈吃饭,据说,黄远道给他们一行人安排的住处也是这里。

  城内闹饥荒,但这家客栈做的菜里,还能有鱼有肉,已经摆了七八盘,据说厨房还在忙活。

  黄远道举起酒杯,小心翼翼地向刘若竹敬酒,刘若竹自是与他虚与委蛇一番。但裴约素坐在一旁,却是怎么都吃不下。

  百姓在门外挨饿受苦,她却在门内大鱼大肉。这实在有违自己的良心。

  刘若竹总能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他趁黄远道去催菜之际,低声道:“你不吃,这些菜也到不了百姓的肚子里。你把自己饿着了,就更帮不了百姓了。”

  裴约素听了之后,果断地拿起筷子,闷不作声地吃起菜来。

  下午,一行人去了城南。

  城南住着不少富人,所以纵然排队领食物的人也不少,却大多是些下人,且各个穿着还算体面,不似难民样。

  裴约素大抵是不想自己白吃了这顿鱼肉,跑进了施粥棚内,拿起勺子,做起事情来。

  刘若竹也没拦她,而是静静地站在一处,边陪着她,边听黄远道禀报今日粮食的用量,以及剩余粮食的去向。

  「水寇」一事,令船上损失了几石粮食。于总数来说是小数目,于百姓的口粮来说,却是一笔大损失。现在想来,那些「水寇」像是故意的。不偷钱财,只扔粮食,让刘若竹对他们「水寇」的真实身份更加起了怀疑。

  “刘侍郎放心,我们仓库都是派重兵把守,不会出错的。此外,潭州太守钱良明日会赶来拜见刘侍郎。”黄远道继续说道。

  钱良?好哇,终于要正式和潭州这一片的官员打起交道了。

  另一边。

  裴约素才舀了几勺子,胳膊就酸得不行。她一边腹诽自己如今傍上了刘侍郎,生活过得好了,才短短几个月就这么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一边卷起袖子,继续撑着。

  “下一位。”

  “小,小娘子!”一道来自记忆中的熟悉声音自裴约素面前响起。

  裴约素乍一抬头,眼前这个瘦削的、眼窝深陷的,却还算得体的老人正用一种无比激动的眼神看着自己。她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他是谁。

  “万阿伯。”

  “小娘子,小娘子,我这辈子居然还能见着你,真是老天垂青啊!”万忠几乎是老泪纵横。

  后头排队的人已经露出不耐烦,裴约素忙将他拉到一边。怕他引起其他人不满,也怕他声音大了,泄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万忠是刘家的老奴了,外祖还是潭州都督时,就在刘家。后来阿娘出嫁了,外祖去世了,他就跟着舅舅一家。后来,阿耶出了事,自己捡回一条命逃回了潭州,舅舅一家不肯收留自己。再后来,自己遇到了养父养母,万忠悄悄来看过自己几次,每次都带了布匹和钱来,说是他看着自己阿娘长大。如今她不在了,他有义务帮着自己的。

  若非他心善,裴约素大约也记不起来这么一个下人。

  从他口中,裴约素还得知,舅舅一家这几年来,过得一点也不好。舅舅身子不爽利,就那一个独子在新任都督手下领了份差事,也做得不顺心。家中铺子生意难做,因了水灾,田地也赔了不少。家里不好过,这才将一些年纪大了,做不动活儿的下人赶出门去。

  裴约素摇摇头。

  原本,像万忠这样将自己的一辈子奉献在刘家的奴仆,刘家是该给他养老的,没成想,舅舅竟这样自私自利。

  刘若竹见裴约素跟一个难民聊得起劲儿,有些好奇,便独自走了过去。

  “这是……”

  “舅舅家的老仆,以前伺候过我阿娘,后来照拂过我,现在因年老体衰,被赶出来了。”裴约素见四下无人,便说了实话。

  刘若竹眉梢一抬,反应过来后,竟向万忠拱手道:“是我刘家对不住你,做了这没德的事情。”

  万忠脸上闪过一丝茫然。

  裴约素笑着介绍道:“这是刑部的刘侍郎,也是此次运输粮食的督运史,是我阿娘的叔叔,原刑部尚书之孙……”

  万忠还没等裴约素介绍完,便回过神来,向刘若竹深深行礼,“老奴拜见刘侍郎。”

  “快快请起,眼下不是叙旧的好时候。”刘若竹看了眼四周,低声道:“等夜深了再说。”

  他说着,甚至还伸手扶了一把万忠。

  其实,刘若竹对于万忠的客气,跟他在刘家服侍过一辈子有关系。但更多的则是,他对自己心心念念的裴小娘子有恩,这便是,对自己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