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裴娘子:这个案子我看刑>第52章 管中窥豹

  富贵儿就住在南山堂那一片儿,要寻他,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是这厮胆儿小,被不良人羁来,看见刘若竹和吴伯甫两位官员往那一坐,自己就吓得手脚哆嗦。

  “富贵儿,来玄之是如何指使你陷害裴小娘子的,你具体说一说。”吴伯甫并不跟他卖关子,直接开口道。

  听到「来玄之」三个字,富贵儿脸色苍白,意识到自己的反应露了馅儿后,忙慌张地低下头。

  “若我所料没错,来玄之给了你一吊定金,叫你去做这件事。但事成之后,剩余的钱,你就索要无门了。”刘若竹从牛大头的例子,摸索出来玄之坑人做事的套路。

  无非就是寻些被生活所迫,急需钱财的底层人民,先拿些私钱贿赂,再许诺重金,待人家给他将事儿办妥,他人早已下了诏狱。至于那些管家的族人,若非来玄之安排,怎能这么快抵达长安?来玄之这人,临死前,还要借伤害裴小娘子之由,恶心一把自己。

  富贵脸上是真的藏不住事儿,见两位官员将事实说了个十成十,以为他们早已掌握一切证据,便自己招认了,根本想不到是诈他的。

  “其实,其实,我也不想坑害裴小娘子的,起先,他们也没说。他们只说,叫我将管大夫写的信拿走,再将他们给我的填上。他们甚至还猜到了你们会如何查案,所以事先教好了我如何应对。”富贵说道。

  “他们是谁?”吴伯甫问道。

  “就是,就是来府的下人,之前我们都会约在南山堂后面巷子的桥边,但是后来我没再见过他们了。先前,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来家人,后来还是在告示上看到那人的画像才知道的。”富贵磕磕巴巴地回道。

  来家倒台,所有家眷入狱的入狱,被判流放的流放。一些下人连夜收拾了细软,打算出逃。但由于他们也参与了来家所犯下的诸多罪孽。所以大理寺画了画像,全城缉捕他们。

  “管大夫真的写了一封遗书,那就可以确定是自杀了。不过来玄之为什么会知道,他哪里来的未卜先知的能力?”刘若竹迅速抓住了关键,开口道。

  富贵很茫然地摇摇头。

  “我猜想,他是真的不知。”吴伯甫道。

  “我想也是。”刘若竹附和。

  富贵和傅辰良不同,一个胆小又目不识丁,还患病的人,自主作案可能性太小。何况他与裴小娘子还无怨无仇,只能是被幕后之人当靶子。

  “富贵,你诬陷良民,扰乱刑法。但念及你是初犯,且有病在身,本官判你服刑一年。”吴伯甫说着,就将签扔了下去。

  “多谢吴县令,多谢吴县令。”富贵本以为自己大难临头,但判处的刑罚却比自己想象中的,要轻得多,不禁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吴伯甫命人将他搀起来,然后带下去关押。

  “照理说,他得来的不义之财是要没收的,吴县令到底是心疼百姓。”刘若竹突然说道。

  吴伯甫看了眼刘若竹,心中吃不准他究竟是夸赞,还是嘲讽。

  刘若竹看穿吴伯甫内心的狐疑,故而笑得真诚道:“吴县令顶着压力,替我照顾裴小娘子,我发自内心感谢。”

  吴伯甫松了口气,他一副「不值一提」的表情,“裴小娘子乃我衙门仵作,她才华斐然,又勤奋好学,我实在不忍她身陷囹圄。”

  听到「勤奋好学」这四个字,刘若竹脑中出现的画面居然是,她坐在枣树下看一本包裹皮上写着「伤寒杂病论」的书,谁也不知,内里却是一段段秽乱不堪的描写。

  刘若竹一直想不通,表面一本正经的裴小娘子,为何会端出一副研究的神态,去看这样的禁书。

  这样的反差,这样谜题一般的表象,也是构成她吸引力的其中一点。

  吴伯甫见刘若竹不知想到什么,居然露出如此飘忽不定的笑容,不便也不敢多打扰,起身离开了。

  夜色渐浓,四下朦胧一片,府中四下掌灯。

  刘若竹刚到门外,见阿婆身边的婢女亲自提了灯笼来迎接自己,忙问道:“阿婆找我?”

  “是。”婢女说道,“县主叫郎君一回来,就去她院里。”

  刘若竹加快脚步,随着灯笼的一路亮光,他来到阿婆跟前。

  平寿县主应当是刚用了饭,此刻正抱着一只卷毛狗,坐在院子里逗它玩儿,见刘若竹回来,将狗交给一边婢女。

  “你今日回来挺晚。”县主说道。

  “刑部有些案子要忙。”刘若竹回着,移步到县主身边,蹲下身,给她捶起腿来。

  “南山堂那位大夫父子的案子吧,这应当不归你们刑部管。”县主接道。

  刘若竹捶腿的动作慢了下来,阿婆每日在深宅大院里养老,不曾想民间的一桩案子,竟能这么快传到她耳里。

  “嗯,纯属帮忙。”刘若竹遮掩地说道,“其实哪里分什么大案小案,就算是大理寺,也有鸡毛蒜皮的案子管呐。”

  县主看着一向乖顺的孙儿,终是忍不住点中叫他来的目的,“最近,有些风言风语的,传到了我的耳朵里。你与那位女仵作,是否来往过于密切了?”

  刘若竹一愣,心想:连来玄之都有所耳闻,这才引发了这场事故,这件事大概也瞒不住阿婆,不如索性坦诚了好。

  “阿婆,我……”

  “也是怪我。你年岁不小了,尚未娶妻,屋里也没个正经丫头伺候着。这样,先叫锦绣跟了你去,以后就专程服侍你。下个月,汝阳王妃举办牡丹花宴,长安城许多世家大族的小娘子都会去。你放眼挑挑,看上谁了,我替你上门求亲。”县主直接打断他道。

  锦绣便是刚刚挑灯笼来接自己的婢子,她比自己还要年长一两岁,早已是个老姑娘,一直没嫁人,在阿婆身边服侍着。但她做事稳重,见事明白,相貌也是清丽可人。阿婆的意思……是要自己收了她?

  这万万不可!

  “阿婆,锦绣一直是你的身边人,怎好拨给我?那孙儿也太不孝了。何况,我心中敬重锦绣,怎好辱没她呢。”刘若竹婉拒道。

  “我原本也是好意,锦绣做事我放心。你身边都是一些粗俗的男人,如何照顾得好你呢。”县主温言温语,却是不容拒绝的态度。

  刘若竹原本是想顺着阿婆的话,将裴小娘子重新介绍一遍,但阿婆没给自己这个机会。他能够理解阿婆,县主出身的她,门第观念极重。纵然裴小娘子在她眼中,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赏赐些金银也便够了,登门是一定无望。

  牡丹花宴?刘若竹心中很快又生成了另一个主意。

  眼下,暂且只能顺着阿婆的意思了。

  “那孙儿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刘若竹乖巧地应道。

  如此,平寿县主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