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这场雨在云怀瑾一行人抵达小雨村后才往下落。

  一开始只是几滴雨滴,没一会就开始变大。雨幕之下,小吏敲了小雨村村长家的院门。

  他们年年都要去雍京送贡品,每次也都会在小雨村修整,对村长家自然是熟悉。

  很快院门被打开,来人是个高瘦的汉子,他头上戴着斗笠,身上披着蓑衣。脚上穿着一双破旧草鞋,裤脚溅着泥浆。在近距离瞧清了小吏的模样,认出来人,这才松一口气笑着将人请进去。

  “各位官爷快快请进,我爹还念叨着这几日官爷们怕是要来,住处已经收拾好,就等着诸位前来。”

  一行人被请进小院后,本就不算大的院子,更显逼仄。

  夏嬷嬷撑着伞扶着宋玉春,叮嘱她小心脚下。云怀瑾也带着云初和云风从马车上下来,方三爷和大山各自给两个孩子撑伞。云怀瑾自己举着沉沉的油纸伞,跟着小吏们一起进了院子。

  雨滴落在地面,溅起泥坑,泥浆四迸,几人干净的鞋面和衣袍下摆都染了脏污。

  这次来的人有点多,还有孩子,有女子有哥儿的,并不能与汉子一起混住。

  村长家里住不下,需要在村子里再找住的地方。

  小吏们和领队的徐大人让云怀瑾几人住在村长家里,他们去村子里重新找住处。

  云怀瑾考虑到孩子和宋玉春,点头接受了他们的好意。

  开门的汉子是村长家的二儿子,他也知道这么多人肯定住不下,见徐大人和小吏们要去村子里重新找住的地方。他说道:“我带着诸位大人去找吧,有几家合适,就在不远处。”

  徐大人没有推辞,让赵二郎带着确实能更快找到。

  村长家一共准备了两间屋子,之前也一直是这样。因为带着贡品,队伍不敢分散,所以之前徐大人都是和小吏们在一起挤挤。

  两间屋子加上打地铺,睡倒是够睡的,就是挤得慌,睡不太好。

  这次是云怀瑾带着两个孩子睡一间,宋玉春和夏嬷嬷一间。

  方三爷还有大山,跟着小吏们一起。他们也有点功夫在身上,还能一起护着贡品。

  赵二郎很快就带着小吏找到了能住的地方,没有在一家,是三家。

  谁家也没多余的空屋,哪怕是村长家,也是自家人好几口挤一间,才空出两个屋子来供他们住的。

  不过三家连着,倒也还好。

  因为没有马厩牛棚这些,装着贡品的马车需要露天停着。好在马车早做了防雨处理,有厚厚的干稻草盖着,还盖了几层的竹席,每层又有许多油纸隔着。

  这马车就停在中间那一家,要是有什么,两边的人都能第一时间听到动静。

  赵村长家,云怀瑾给云初和云风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和鞋子。免得穿着湿的久了,最后再感冒了。

  两孩子正换着,外面传来了一声敲门声。

  “谁啊?”

  云怀瑾边问边开门,打开有些破旧的木门后,外面站着一名局促不安的瘦小妇人。

  她头发有些乱,也很枯燥。脸上褶纹有些深,肤色偏黑,说话时不由自主的弓着腰背,声音也有着颤颤的。

  “大人,需要用灶台生火做饭不?”

  云怀瑾看出妇人有些害怕,他的目光在对方破旧不堪的衣服上掠过,点头道:“需要的。”

  妇人听了云怀瑾的话后,又小声的说:“大人要是需要生火,我可以帮忙。”

  云怀瑾对土灶的火势掌控确实不太行,因此他没有拒绝妇人的提议。

  他在两个孩子换好衣服后,将他们送去隔壁宋玉春那,自己跟着妇人去了灶屋。

  农家的灶屋很小,一个土灶,台面嵌着的也不是铁锅而是陶锅。灶台上很干净,有两个小小的陶罐。一个装着有些黑的盐巴,一个装着已经见底的油。还有豁口菜刀,一摞各有不同破损的碗碟。

  灶台边上堆着满满的柴火,都是劈好的。

  他让妇人帮忙生火,自己去马车里取了挂面,肉菜和调料来。

  想到灶屋里的那把豁口的菜刀,破损的碗碟,云怀瑾又拿了他自己带的菜刀和碗碟。

  把东西都拿去灶屋后,云怀瑾问正在烧火的妇人,“你家中可有鸡蛋?”

  肉和菜蔬在这样的天气根本没办法往外带,都是在路上一路补给。今天早上的时候刚买了些新鲜的肉菜,还剩下一些,不多但正好够晚上做个肉丝面。

  鸡蛋容易磕碰,都是吃多少买多少,因此没有多余的。

  云怀瑾见村长家有鸡,想来是有鸡蛋的,便问了一句。

  妇人连忙点头,“有的有的。”

  “我需要十个。”云怀瑾道。

  妇人听说要十个,面露些犹豫,但很快又起了身说:“我这就去给大人拿。”

  那鸡蛋就在灶屋唯一的柜子里,柜子的门把手被用布绳给扣住,妇人解了许久,才将这布绳解开。

  她小心翼翼的从柜子里取出十个鸡蛋,用衣服兜住,随后关上柜门,给云怀瑾送过去。

  云怀瑾用自己带的刀快速的切了肉丝,用水清洗一遍后,加了调料拌匀先放在一边。又开始清洗蔬菜。

  妇人送了鸡蛋后,便继续给云怀瑾烧火。

  锅里的水开了,云怀瑾下了挂面。半熟的时候倒入了肉丝,卧了十个鸡蛋,最后才放菜蔬进去。

  妇人闻着面香裹着肉香,忍不住的吞咽口水,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好香啊,她都许久没有吃过白面面条了,上次吃肉也还是在过年的时候。

  这味道闻着都这么香,吃起来该有多好吃啊!

  云怀瑾挑了五碗面,每个碗里两个蛋,又加了肉丝和蔬菜。

  夏嬷嬷知道今晚吃面条,估摸着时间快好了,也去了灶屋,准备端面。

  孩子们都在宋玉春那,正好宋玉春住的那间屋子有一个大木箱子,可以充当桌子吃饭。便想着将面都端到宋玉春的屋子里吃。

  妇人见二人没法端五碗面,便提议帮忙。

  云怀瑾谢了对方,“有劳了。锅里还有一些面,这面放久了就坨了,不介意的话,可以与你家人分吃了。”

  妇人显然没有想到云怀瑾会说这话,她听完后整个人都愣住了,“给,给我们吃啊?”

  云怀瑾点点头,“还有鸡蛋的钱,等我们走的时候,记得算进住宿的账里。”

  这下妇人更惊了,“还给我们钱?”

  云怀瑾被妇人的态度弄的有些摸不着头脑,“是啊,当然要给钱的啊。”

  不然白吃白住不成?

  妇人也被云怀瑾的话说的懵了,这个大人竟然给他们钱!

  小雨村在官道之上,来小雨村借宿的官府小吏其实并不少。但是这些人借宿,好一点的会在走的时候留点粮食,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住了什么也不留。

  有些比较恶劣的,不仅不给东西,还会倒拿农户的东西。

  江州府的官员是为数不多的会在走后留下粮食的,不过也就是这两年,以前也不给。

  说给钱的,还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遇见。

  妇人是又惊又喜,脸上的笑根本控制不住,“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她激动的道谢后,麻溜的端起两碗面条,从屋檐下走,避开了雨水,没有让其落在碗中。

  云怀瑾在观察妇人的反应后,大概能猜到或许之前没有人说过要给他们银钱的事。

  不管是多小的官,只要有个官名,哪怕只是小吏,那都是能压的平民百姓无法喘息。

  官与民之间,隔着的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云怀瑾突然想起妇人拿鸡蛋时的那一抹瞬犹豫,他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看错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妇人应是以为他也是白吃白拿的。

  等三人将面端去宋玉春的屋里后,妇人很快退了出去,她步伐很快,冒着大雨去了主屋。

  她要将自己听到的好消息告诉家里人才行!

  主屋是赵村长家里最大的一间屋子,住着赵村长夫妇。但现在屋子里不加妇人和赵二郎,一共挤了六人。三个大人,三个孩子。

  赵村长家不过也只有三间能住人的屋子,他正好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一间房。现在另外两间房给别人住了,他们一大家子自然是只能在这主屋里挤着睡。

  “春花啊,你遇着啥喜事了?咋笑成这样?”

  赵老太瞧着一脸苦相出去的大儿媳,回来的时候满脸笑意的,这前后差别太大,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许春花脸上的笑更深,对她婆婆道:“娘,咱们家这次来的大人,他说要给咱们钱哩!还做了白面面条,里面有肉有菜,剩了一些说吃不完,说要咱们去分了吃!”

  躺在床上的赵村长这时也看了过来,“那大人真说要给钱?你没听错吧?”

  小雨村这边官道刚修好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路过的商人,会过来借宿。

  那时候商人会给留宿还有使用灶屋的钱,他们多多少少也能赚一些。如果商人想要吃鸡鸭,还会花钱买他们的鸡鸭杀了吃。

  只是没几年后,这些商人就不来借宿了。

  再往前走有各地的商会,在商会中住宿肯定比在他们这小村落里要好很多。

  除此之外,也是因为其他路过借宿的各地官员。

  商人们不缺钱,他们缺的是新鲜的吃食。因此在遇到能买新鲜吃食的地方,他们花钱并不心疼。

  可官府的人花钱是有定数的,超过那个钱,花的就是自己的银子。

  没超过的话,那剩下的,就能入自己的口袋。

  正因如此,官府的人在村子里借宿,几乎是不会给银钱的,只会拿一些粮食出来。

  除此之外,他们也一样想吃肉。可商人早早就拿钱买了,他们哪怕想买都买不到。

  村户人家养一些家禽也是不易,不可能大规模的去养。而且商队的人,基本上都很多。

  他们一进村子,几乎就是将村子能挪出来的空房都给包圆了。

  这样一来,官府的人就没有地方住。

  一来二去的,官府的人对商户越来越不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官府的人会拔刀威胁住下的商户离开。

  有一就有二,渐渐的,商户就不再来小雨村里住宿了。

  后面能来的都是路过官道的,各地官府的人。

  从那之后,赵村长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住宿钱和买他们东西的钱。

  许春花连连点头,“是哩!没听错!那大人本来问我要鸡蛋,一下要了十个。我那时还心疼,这是要攒着给爹看病买药的。”

  “结果那大人和我说,不要忘把鸡蛋钱算在住宿的钱里。我当时也不敢相信,还问了是要给我们钱不,大人就说是要给的。”

  “这可真是太好了!咱还是头一次遇见给钱的大人。”赵老太欣喜道。

  赵村长也高兴,不管给的多还是少,至少给了不是。他想了一下后对大儿媳说:“那大人既然说了剩下的面条叫我们吃,你就和四叶带着孩子去装来。”

  “不然大人去灶台看着锅里东西没动,我怕大人以为咱们不听他话,会不高兴。正好晚上就喝了点稀粥,也不顶饱。吃了还能睡了好觉,不怕半夜饿醒了。”

  许春花听到公公发话今晚就吃了那面条,高兴道:“那大人弄的面条闻着可香了,咱这就去装了端过来!”

  赵二郎的媳妇四叶是个哑巴不会说话,但是她听力没有问题,能听懂人说什么。

  在听说住在家里的大人会给他们银钱后,也是一脸的喜色。

  这会公公说要去装面条,立即站了起来,带着三个孩子跟着她大嫂一起去了灶屋。

  云怀瑾面条下的多,锅里还剩下一半。

  许春花挑面之前以为没多少,等她装出五碗的时候,也是吃惊。

  这五碗装出来,许春花又分了一次。

  她男人出去干活了,家里现在有八口人,五碗肯定不够分。

  分了八碗之后,面条看起来少了不少。许春花没有浪费面汤,用竹勺添加了面汤后,看起来就是满满的一大碗面。

  锅里剩下的面汤许春花也没有浪费,找了个木盆舀了进去,一起端过去。吃完了面,还能再分两碗面汤喝喝。

  三个孩子跟着两个大人后面,闻着面条香喷喷的味道馋的直咽口水,不过他们都没有吵着要吃,而是只安静等着两个大人装好面条后,帮着端了面条去主屋。

  许春花将两碗肉丝多一些的面给了公婆,还有三碗有肉丝的给了三个孩子。另外的三碗只有面条,是她和四叶还有赵二郎的。

  肉丝本来就不是很多,大家碗里都有的话,就会没几根。

  婆婆身体不好,公公摔伤了腿,孩子们要长个子,他们都需要吃点肉补身子。

  赵二郎还没有回来,他那碗就先盖了起来,等他回来的时候吃。

  白面面条对比于粗粮来说,本来就好吃,瑾初农庄的挂面味道更是一绝。赵家人在吃到挂面的那一瞬间,都震惊了好一会,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样好吃的面条。

  一时间屋子里只有吸面条还有喝汤的声音,一碗面条下肚,赵家人意犹未尽。好在许春花装了面汤来,一家子在吃了一碗面条后,又喝了些面汤,这才解了馋。

  不过在闻着空气中没有散去的面条香气,还是会想再吃些面条就好了。

  就在一家人吃完面条喝了面汤,准备收拾碗筷的时候,外面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开门!”

  叫门的声音听着也不像是赵二郎,大雨落下的声音,夹杂着敲门声与人的叫门声,让赵家人忍不住的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