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居近日来可谓是客流云集,后院的两个烤炉,时时刻刻的烧着,鸭子一炉刚出就立马售空,供不应求。

  楼上楼下坐满了客人,外头还排着好多。

  怕人大夏天被晒着,好味居专门搭了两个大凉棚,给等待的食客提供免费的冰镇酸梅汤。

  这举动极大的降低了客人们因天热,又长久等待而产生的燥火,对好味居可谓是印象极好。

  孙宜和自从在好味居吃了顿家常菜后,便隔三差五的来吃一顿。

  如今他的好友们,也都在他的推荐下,成为了好味居的忠实顾客。

  听说好味居又上新菜,孙宜和自然不会错过。

  他与好友们早早过来排队,拿了号牌后,在凉棚里下了近半个时辰的棋,才挨到他们。

  进去后六人就先点了三只烤鸭,不是不想多点,实在是好味居的鸭子数量有限,每人甚至都只能点半只,都不能拥有一整只。

  半只烤鸭一两五钱银子,属实不便宜。但即便是高价,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

  六人坐进好味居,点了菜后,又是一番等待。期间伙计先将其他的菜上齐,让他们先吃着。

  几人都期待着烤鸭的味道,怕吃饱了后没肚子吃,有意想吃的慢些。

  可好味居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入口后就停不下来,不由自主的就加快速度,埋头苦吃。

  “客官!烤鸭来嘞!”

  伙计的报菜声终于让六人从碗碟中抬起头,视线落在油亮的烤鸭上,眼都不眨。

  伙计放好烤鸭,介绍了一遍吃法后,见客人点头说明白了,这才离开。

  孙宜和第一个拿起筷子,一手托着柔软的荷叶饼皮,夹一片带着脆皮的烤鸭肉,蘸上浓香酱汁放在饼皮上,又放上白嫩嫩的葱丝和嫩绿的黄瓜丝。

  卷起饼皮后,张口咬下。

  涂抹了蜂蜜酱料,用果木炭烘烤过后的鸭,表皮微甜隐约有果木香。

  这鸭肉也是极好的鸭肉,不仅不柴,脆皮油脂丰富,鸭肉鲜嫩多汁。而酱汁咸香四溢,又有黄瓜丝的清爽脆甜,葱丝的微辛回甘。

  口中味道丰富,孙宜和被这烤鸭香的都说不出话,怎么会有这样好吃的鸭肉!和他以前吃的那些鸭肉完全不一样,好味居的鸭肉,实乃大雍第一!

  另外五人也全都吃了起来,忍不住的在心里感叹,好吃啊!怎么这么好吃!

  他们以前吃的鸭肉是什么?肉都没有好味居的烤鸭一半好!这鸭肉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鲜嫩多汁!肉质紧实的啊!

  ……

  随着烤鸭和鸡汤的名声越来越响,好味居靠着瑾初农庄的菜蔬和鸡鸭,又有厨子本身就好的厨艺加成,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这段时间赚了不少,裴家家主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在丰水县周围的另外两个县,又开了新的分号。

  且还将瑾初农庄剩下的鸡鸭,全部包圆了。

  农庄的鸡鸭全部加起来,卖了近千两。同时在裴家翻身后,府城的一家仅次于有客来,好味居的大酒楼聚味斋,也派人来瑾初农庄订菜了。

  这段时间,开酒楼饭馆的人都在盯着好味居。之前被压的龟缩一角,突然翻身而起,定是有助力。

  而经过他们的观察后,发现这一切都是在瑾初农庄给好味居供菜后开始改变的。

  好味居后面出的所有菜品,原料也都是来源于瑾初农庄。

  他们开酒楼饭馆的,店里是有招牌菜没错。

  可还真没有一道菜,能传出县里,传遍江州府,并且还吸引人不顾路途遥远,也要来尝尝的。

  好味居的鸡汤和烤鸭,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招牌菜该有的样子。

  这段时间里,他们隔岸观火的同时也明白,顾客的支持与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好味居不就是个好例子,因为有足够多的顾客喜欢,现在的吴家和裴家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都没能再将裴家按下去。

  看明白这些,聪明点的自然会第一时间找上瑾初农庄。

  有生意上门,云怀瑾当然不会拒绝。

  聚味斋的陈掌柜亲自来谈的生意,对方想要照着好味居的货,定一样的。

  云怀瑾表示定不了,“蔬菜倒是可以,但是鸡鸭全都被好味居预定了。”

  陈掌柜闻言有些失落,但也没说要加价,让云怀瑾将要给好味居的鸡鸭,改卖给他聚味斋。

  “不过我们庄子的大鹅可以卖了,陈掌柜要是想要,可以定。”

  云怀瑾道:“正好还能和好味居避开,出个不一样的招牌菜,百花齐放嘛。”

  陈掌柜闻言喜笑颜开,是啊,他何必非要和好味居的一样?

  他们聚味斋自己弄出一个不比鸡汤,烤鸭差的招牌,不是更好?

  这样的话,反而能走的更长远。

  陈掌柜由衷道:“多谢云庄主提点。”

  商定好了要定的菜和肉的种类后,便是要定数量。

  这位陈掌柜也是个有魄力的,知道庄子大鹅出栏,没有只定一点回去试水,而是直接全定了。

  聚味斋和好味居,都没有足够大的地方,一下子养下这么多家禽。

  因此聚味斋也不是一次性就将大鹅都弄去府城,而是和好味居一样,隔三日来进一批走。

  会另外给饲料费还有场地人工养殖费,期间若是有几只无意死亡,庄子不负责。但超过一定的量,庄子会负责。

  裴家消息也灵通,府城的聚味斋也在农庄定了菜还有大鹅,他们很快就知道。

  也明白,从现在开始,瑾初农庄给他们的额外加持就结束了。不过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也积累了足够多,可以很好的应对。

  想到以后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对手,在瑾初农庄定菜。

  好味居开始更加卖力的研究菜色,提高服务。想尽可能的多留住些客人。

  而聚味斋陈掌柜在听了云怀瑾的话后,想想是真的觉得没必要非要和好味居争的头破血流。

  因此,他没有让厨子做好味居才有的家常招牌菜。

  而是尝试将农庄的菜蔬,作为配菜分在他们聚味斋之前的招牌菜里。

  然后发现用了农庄菜蔬做配菜的,就是比没用的味道要好。

  虽然比起直接全是农庄的菜,做的那些家常招牌菜味道差些。

  但不可否认,他们聚味斋的招牌菜,换了农庄产出的菜蔬做配菜后,味道真的更好了。

  陈掌柜欣喜不已,这些招牌菜与好味居的家常招牌菜根本不是一个菜系。两者不搭嘎,就能在各自领域做的更强。

  他们聚味斋的招牌菜,以后一定会卖的更好。

  同时也让厨子开始研究怎么做大鹅,要打造一个和好味居的鸡汤,烤鸭一样爆卖的菜品。

  聚味斋的后厨大半夜的忙了起来,菜成之后溢出挡都挡不住的肉香。

  鹅菜一共做了两个,铁锅炖鹅,卤水鹅肉。陈掌柜本来是想在这两个里选出一个来推的。

  结果炖鹅浓香酱赤,鹅肉炖的能直接脱骨,却并没有过分软烂,带着鹅肉紧实多汁的味道口感。那鹅肉裹着汤汁,能连吃三碗大米饭。

  卤水鹅肉的卤水加了些花椒辣子,鹅肉卤的红亮油汪,切片后哪怕不再另蘸蘸水,入口也是麻香入味,肉质细嫩。

  陈掌柜和厨子们尝了两道肉菜,实在是各有各的好,分不出上下来,干脆两个都卖。

  府城的聚味斋出了新的招牌菜,铁锅炖鹅,卤水鹅肉。

  不仅出了新的招牌菜,之前的招牌菜,味道也提升了好多。

  一时间,去聚味斋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好味居的客流也一直居高不下,两家酒楼客人众多,倒愈发衬的有客来冷清。

  吴权仁听着手下人的汇报,一个头两个大。他何尝不知这两家酒楼,都是因为瑾初农庄种的菜,养的家禽而起来的。

  可他因周庄,已经和瑾初农庄翻脸。有客来哪怕想要从瑾初农庄定菜,那云庄主怕是也不会同意。

  吴权仁没办法,只能写信骂周合,怪他手下人连菜都种不好。

  周合看到信里的内容时,气的直骂吴权仁是老匹夫,自己没能力压下其他酒楼,就知道在他这找问题。

  但他也就只敢关起门来骂给自己听,万万不敢当着吴权仁的面骂他。

  吴,周二人如今谁看谁都不顺眼,若不是周合还有些理智一直忍着。叫吴权仁知道周合骂他的话,两家早就散了。

  云怀瑾最近忙的都没空过问周庄的事,工坊彻底开工之后,庄子里的原料又有些不够。不过目前还能撑,后面要是再来些商船,就不一定了。

  于是只能又选了块地,直接耗费大笔银钱,搭建暖房。

  用的还是原来搭建工坊的那批人,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来。而是让沈大郎先面试,选出踏实肯干,不耍滑头的那些。

  这样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又快又好的把暖房弄出来,不耽误他后面生意。

  扩建暖房的时候,正好也秋收了。

  打短工的村民们回去秋收,进货的商船也卡在这个时间点来了。

  云怀瑾庆幸当初扩建了,不然这次怕还真出不了货。

  这次来的商船比上次多,要的也是老三样,豆浆粉,草莓酱,蔬菜干。

  量还都不少,工坊投入使用时间尚短,目前存货不够。

  云怀瑾没办法,只能问工人有没有愿意加班的,当日开双倍工钱。

  云怀瑾话音刚落,安静听他说话的人群就爆发出一阵呼喊,“东家!我加那啥班!”

  “东家!我也是!”

  “我我我!我来!”

  云怀瑾站在长凳上看着激动的人群,心里也松一口气。他都做好了临时招工赶进度的准备了。

  “加班的都和你们的管事报名,工坊会一日供三餐,晚上回去也会派专人护送至县城门口。”云怀瑾补充了刚刚没说完的话,就在方三爷的护送下离开了工坊。

  工人们听到说一日供三餐,晚上还会派人护送回去,都高兴傻了。

  护不护送的他们不在意,本就都是结伴来的,都有熟人一起回去,倒是不怕走夜路。

  他们在意的是一天给三顿吃的,还有多一倍的工钱,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旱年之前,他们家中偶尔能一日两餐后,加一餐。

  旱年开始,一日一餐都是好的。眼下,他们也是为了省口吃的,一日只吃一餐,不过会比之前吃的饱一点,不然干不了活。

  他们怎么也不敢想,竟然能有机会一日吃三餐!

  工人们想着那一日三餐的承诺,一个个的情绪都激动的很。

  农庄工坊做工的人,按着云怀瑾说的,不论男女还是哥儿,年老年少的也都有。

  乡下人家没有那么多的男女哥儿大防,又不是孤男寡女寡哥儿共处一室,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养家,哪里能和大户人家一样,女子和哥儿只能在屋里养着?

  不过工坊也没真把这些人混一起去,而是分了区域。

  男子一个区域,女子和哥儿一个区域。

  云怀瑾走后,工人们就各自回了各自做活区域内,去找了负责他们的管事,说要报名加班。

  第二日,工人们早早的来到工坊,都特意空着肚子,将自己的那口吃的,省下给家里的孩子老人吃。

  到工坊后,各组管事就带着一群人去外面排队领早饭。

  工人们以为庄子里供的三餐,最多也就是杂面窝窝,这也已经很好了,至少顶饱。他们在家吃的,也差不多都是杂面窝窝和豆饭。

  然后他们就闻到了一股咸香。

  巨大的木桶里,装着杂面弄的面片汤,里面放着蔬菜碎,还加了盐。

  由于煮面片汤用的水里面是加了灵泉水的,这面片汤的味道格外的香。

  工人们闻着咸香,上前接过碗,由专人给他们打一大碗的面片汤。

  一时间,工坊里全都是喝面片汤的声音。

  工人们顾不得烫口,哪怕是烫到,也舍不得吐出来,而是张着嘴散热气。

  喝面片汤的时候,有工人想着,也不知道庄子里怎么做的面片汤,竟然这样的好喝!

  也有工人想,东家也真舍得放盐啊,做这么多人喝,都能喝出咸香味道。

  一碗面片汤下肚,空荡荡的胃有了食物,人也有了力气。

  碗筷是他们自己在水盆里清洗,洗干净后放在箩筐里就行。

  上午干活的时候,工人们一个比一个卖力。

  中午的时候,管事又来喊工人们去吃饭。喊的时候工人们还愣了一下,觉得自己刚吃没多久,咋又吃了呢?

  不过肚子也确实饿了,工人们放下手里的活,跟着管事去打饭。

  中午的饭菜丰富些,不仅有杂粮饭,还有一个菜。

  排在最前面的工人看一眼菜桶,以为只是白菜炖红薯粉丝。谁知道打饭的小厮一勺子下去,竟然还夹着肉片!

  他们有多久没吃过肉了!

  这猪肉还是云怀瑾昨天从衙门手里买的。

  丰水县如今没有猪能出栏,而这一批肉猪是衙门掏钱从邻府买的,不是丰水县自产的猪。

  这批猪也是刚从水里到丰水县没多久,林县丞特意派心腹来问云怀瑾要不要猪肉。说可以给他匀两头。

  云怀瑾当即就说要,准备明天给加班的工人们,先弄点肉片吃。

  上午说完要,下午那来传话的小吏就赶了两头猪来庄子里。

  云怀瑾对猪挺满意,问了小吏要多少钱。

  衙门这次肉猪进的多,都够县里吃一段时间了,怕是花了不少钱。云怀瑾以为定价会贵,结果听小吏说价格后,发现还挺便宜,就比旱灾前的肉价贵了几文钱。

  云怀瑾听小吏报价,以为是亏本卖他呢。让小吏告诉他真实价格,不用给他便宜。

  小吏知道云怀瑾误会了,这才说:“买猪衙门没花钱,是林大人从吴家家主那弄来一笔银子。大人体恤百姓久无荤腥,便全拿去买猪了。

  本就是为给百姓补补荤腥,价格自然不高。也正因要给百姓买去吃,这才最多只能给云庄主匀两头。”

  云怀瑾闻言便说只要一头,这猪全身都是宝,都能吃,骨头都能熬个骨头汤呢。

  一头也够工坊里的工人们这七日的加餐了,另一头不如投入市场,让更多的百姓能买到肉。

  小吏对云怀瑾的决定也不意外,他收了钱后,又把赶来的两头猪,又赶了一头回去。

  工坊的工人们吃上了久违的肉,虽然每人只有三四片,那也是肉啊!

  杂粮饭也管饱,用汤汁浇一浇,混着白菜粉条搂进口中,一样香的不行。

  这一顿饭吃的工人们更满足了,干活更加卖力。

  晚上的时候每个人发了三个杂面馒头。

  这馒头吃着不像自家做的那样干硬,反而软软的,还有些甜味,搞的工人们都以为里面加了糖。

  有不少人吃了半个或一个后就不吃了,剩下的都留着想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加班七日,终于完成了出货量。

  工人们结束了加班,心里还特别失落。

  他们没有双倍的工钱,也没有工坊里供的饭吃了,家里老人孩子也等不到他们带回去的,又软又甜的杂面馒头了。

  第一个空着手回去的晚上,看着孩子们也一样失落的眼神,做父母的心里也难受。

  好在这个月月钱多些,便安慰孩子们,等发月钱,就去衙门那边的肉摊割肉回来吃。

  衙门进的那批猪肉为了让更多人能买到肉,每天都是限量卖,一人能割一斤肉,足够一大家子尝个荤腥了。

  孩子们听说能有肉吃,那点失落也不见,满心欢喜的期待着吃肉那天早点到来。

  工坊加班赶工结束,秋收也进入了尾声。

  今年瑾初农庄的庄稼长的特别好,除此之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数十亩被烧了的上等田,长势竟然最好。

  收割的长工心里想着,看来东家的那药肥是真管用啊。

  另一边,村民们收割自家租的田地时,也隐隐觉得不对劲。他们是庄稼地的老把式,地里有一点的变化,他们都能感觉到。

  这次收割,他们总觉得佃田里的庄稼不仅长得好,似乎量还多了不少。至少比他们自家的地,产量肉眼可见的多。

  不过这事大家只在私下议论,没有称重之前,可不好胡言乱语。

  终于等到秋收完统一称重的日子,村民先称的佃地里产出的粮食。

  他们看着称上的点,惊讶发现,佃地里的粮食,比旱灾前增产了一倍。

  而他们自己地里的粮食,比旱灾前少一点。

  毕竟土地干旱一年,减产也是正常。

  村民们盯着佃地里的粮食,想到他们在佃地开耕时候,东家给他们弄了药肥放水里浇地肥地。

  他们自己的田是没有的。

  如今浇了药肥和没浇药肥的地,产量如此明显,村民们也是十分震惊。

  在丰产的喜悦时,村民们不可避免的想问云怀瑾买药肥肥地。但在想到听说药肥的药材很贵时,又打消了念头。

  而且,东家因为要肥庄子的地。他们又因为佃了些地,也跟着占了便宜。哪怕没有药肥去肥自己的地,他们的整体收获也比其他村子高的。

  这样已经很好,知足了。

  瑾初农庄增产的消息,不出意外的在秋收后传了出去。

  两村的村民们也不是刻意往外说,只是他们各自在其他村子里也有家人,在家人面前说一嘴也是人之常情。

  就这样,你说一嘴,我说一嘴,消息就这么传出去了。

  赵县令听到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找了林县丞,想让林县丞去一趟农庄问问药肥的事情。

  结果就听林县丞说他早就知道,也问过了。

  林县丞将之前问药肥时的话给赵县令说了一遍,赵县令闻言也是无奈叹息,太可惜了。

  原来林县丞早知道这药肥百姓用不起,怪不得他听到药肥没反应呢。要是有用,怕是都不用他叫,人直接去农庄了。

  衙门没反应,周边的庄子却对这药肥很感兴趣。

  有几家也上门去问云怀瑾药肥卖不卖,云怀瑾知道庄子增产是因为浇了灵泉水,哪里有什么药肥。

  为了遮掩耳目采购的那些药材也是一笔大开支,云怀瑾哪怕卖“药肥”,目前除了让人更累外,利润方面并没有多大。

  因此云怀瑾便说:“药肥原料太贵且制作麻烦,不好再多量生产,因此不卖。”

  云怀瑾解释的详细,哪一条都是叫人没法反驳。

  周边庄子也没办法,人家不卖,总不能去抢吧?

  而且瑾初农庄现在生意铺的大,和衙门也有千丝万缕的瓜葛,就算是他们想抢,也抢不了,只好离开了。

  与这些被拒后便离开的人不同,周合在知道瑾初农庄有增产的药肥时,第一反应就是要去偷方子。

  周合早就打听到瑾初农庄新买来一个小孩,是个生面孔。

  也打听到了那小孩来历,之前是被卖去做了人猴的。

  周合想着这人猴吃这么多苦,肯定想过好日子。

  只要周庄许诺对方,会给他比瑾初农庄还要好的条件,给更多吃的用的,不怕他不动心。

  周合很有信心能策反这样一个饱经苦难的人,就是一直没机会。

  也不知道这人猴整天闷在庄子里干嘛,难不成在里面天天杂耍逗人乐,都没空出来不成?

  人不出来,周合只能一直等着。

  一直等到秋收后,知道瑾初农庄有增产的方子,也没把人给等出来。

  就在周合坐不住准备找人夜探瑾初农庄偷方子的时候,蹲守瑾初农庄的人回来禀报。

  “东家,农庄的那小鬼这次去枣沟村玩,身边还跟着个小孩。

  面孔很生,有点像异域人,小人猜八成就是东家要找的那人猴。”

  周合喜出望外,“快想办法去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