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初清醒了一些,随口敷衍了几句宁王,告别了陆景时就跟着大部队继续出发了。

  他们出发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平阳县的百姓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说他们要离开了,百姓们不约而同的聚集在城门对他们夹道相送。

  应有初骑在马上,看着路两旁乌泱泱的百姓,感动得眼眶泛红,在马背不停的挥手示意,激动得“同志们辛苦了”这六个大字差点脱口而出。

  姬景璃面对百姓的夹道欢送倒是没什么反应,依旧的面无表情,将皇家的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

  应有初和姬景璃两人对百姓的态度简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等一行人在百姓的簇拥下出了城,应有初还意犹未尽的搓了搓手,原来被百姓爱戴这么爽呀。

  姬景璃往后斜睨了一眼应有初,看到他兴奋得脸颊微红,眼里尽是鄙夷。

  一点都不如他端庄。姬景璃暗想,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容,然后打马上路。

  他们一路南下,天气逐渐变得湿热起来,南方多瘴气,姬景璃带着五十多号人穿过一个必经的树林后,不少人都被南方的毒蚊叮咬,起了一个个大包,样子看着十分惨烈。

  应有初还好,他本就出生在南方,反应不大,不像北方人刚到南方会水土不服,又加上被毒蚊叮咬,这时身体很容易出现高热。

  他们队伍中已有好几个随行的士兵发烧,好在他们年轻且平时身体健壮,在老军医的照顾下,并无大碍。

  应有初给所有人分了些蚊香,一行人这才有惊无险的来到目的地,时间也不知不觉到了六月份。

  崇林州,是一个沿海的地州,下面管辖着四个县,其中有两个县靠近大海,这里气候宜人,基本上一年四季都保持在二十度以上的气温。

  这边日照足,盛产瓜果,各类水果香甜可口,但苦于瓜果保质期太短,交通又不发达,所以崇林州的水果大部分只能自产自销,导致了当地的水果价钱低廉。

  除了水果外,崇林州的织造业也很不错,百姓的衣物多为亚麻布,服饰鲜明很有当地民族特色。当然也有用丝绸做出来的服饰,只是不多而已。

  不是说崇林州不适合养蚕,相反,这边的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能养蚕,至于为什么丝绸产业不发达,还是因为丝绸价格昂贵,一般都是些有钱人才穿得起。

  寻常百姓家生活重点都放在农活上,只有极少数的百姓家里才会购置织布机,并且也是以织亚麻布为主,织丝绸的话还要从养蚕做起,太耗费精力。

  而亚麻布轻薄透气,上身也很舒适,关键是价格亲民,衣服弄脏了也不会太过心疼。

  不是丝绸穿不起,而是亚麻更有性价比。

  当地的服饰应有初嘴上说着太过花俏,身体却很诚实的买了很多套,打算回京的时候带给家人。

  他一边仔细地叠衣服,一边想象着俞安穿上这民族服装的样子,俞安在穿着上一直都很素净,除了成亲那天,俞安穿过一次红色的喜服外他就没再穿过这么艳丽的衣服了。

  应有初至今都记得那时俞安穿着喜服,额间描有花钿,粉腮似羞的样子。

  想着想着他心中一阵悸动,身体燥热难耐,他团了团手中的服饰,按在身下,一边想着俞安,一边手上动作不断。

  释放过后,应有初对俞安的思念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甚之前,他深深地蹙着眉头,面无表情的擦拭干净。

  他将脏了的衣服丢在角落,转身出门。他得找点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才行。

  应有初恍恍惚惚的走到院子,远处传来一声大喊,他仔细辨别后听清了,是白辛在喊,让他快躲开。

  应有初深感疑惑,但还是照做了,闪身躲到院子的门后,房门关上的刹那,院子里响起一声巨大的爆破声。

  由于他离爆炸地点较近,房门都被震得抖上一抖。

  应有初面色痛苦的掏了掏耳朵,缓过因爆炸声带来的耳鸣后,对着躲在远处白辛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大傻春!你在干什么?!!”

  应有初快步上前,对着白辛的后脑就是几个大逼斗,“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不允许在宅子里做这么危险的实验!老子交代的事,你个□□崽子是一点都不听啊!!”

  白辛低头知错的任由应有初对他又打又骂,待应有初骂不动了,他才小声的开口,“对不起师父,是我错了,刚到崇林州,我对周边还不熟,在外面我没找到合适的实验地点,我又看到这院子挺大的,所以才……”

  “所以?”应有初照着他的后脑勺又狠狠地来了一下,“所以个屁!老子差点命都没有了!”

  应有初骂得口干舌燥,自己也骂不动了,对着天长舒一口气,“滚远点,这几天我都不想看到你。”

  白辛愧疚得头都快底到□□里了,委屈巴巴的转身要走。

  “把我上次给你的经书抄十遍,五天之内抄完交上来。”应有初罚完白辛后还不觉得解气,对着他的屁股又踢了一脚,“以后再这样冒冒失失的,就不要认我这个师父了。”

  白辛自知理亏,乖乖认罚,夹着尾巴似的走了。

  应有初按了按跳动的眉心,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收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徒弟。

  自他造出神机箭后,白辛对他的态度大变,天天都跟在他屁股后头,恰好那几天朱阳被他安排去学武了,然后就让这小子有了可乘之机,每天见缝插针的讨好他,什么脏活儿累活儿也从不抱怨。

  又逢姬景璃受伤,应有初坑了这小子一把,良心上过不去,就时不时指点一下白辛,没想到这小子还真的有这方面的天分。

  他只是随口教了白辛用火药怎么做个小型的地雷,没想到还真让他做出来了,不过杀伤力不大,但从此之后,白辛对着他满口师父师父的叫。

  应有初见人嘴甜,有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就上供给他,姬景璃也有意让白辛跟在他身边学习,于是他就顺水推舟的收了这个徒弟。

  要是他事先知道这个徒弟这么艺高人胆大,他说什么也不会收的。

  应有初被折腾得十分头疼,但还是得出去办公。

  崇林州底下有四个县,如今已经将重桑的文书下达到各县,同时将翰林院编写的《农桑辑要》发放给官府,让官府的人强制性的让当地学子阅读学习。

  除了这些基本的手段外,姬景璃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他会打广告这件事,于是崇林州底下四个县的宣传都交给了他。

  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家!应有初忿忿不平的想。

  应有初可能不知道,姬景璃在去年秋猎的时候就将他调查了个底儿朝天。

  事实证明,姬景璃调查他是对的,不然他也不会知道应有初在收买人心上还这么有天分。

  要是应有初知道姬景璃是怎么想他的,他肯定会为自己辩解,那不叫收买人心,那叫洗脑,啊,不对,是宣发到位。

  不管怎么说,给四个县宣传桑种和织丝绸的活儿交给了应有初,而姬景璃则是主要负责推行政策的一些强制手段。

  应有初用一天的时间就制定出一套鼓励百姓桑种的方案了,想让百姓多养蚕织布,那首先就得让百姓彻底了解这个政策,让百姓知道这个新推行的政策是有利于他们的,是从他们的利益上出发的。

  其次就是织布机和纺纱机的普及必须到位。

  最后,官府在推出一些鼓励桑种织布的条例,比如免费提供制作织布机和纺纱机的教程和材料,还有当下购置织布机或纺纱机的百姓可以到官府领取相应的补贴等等。

  姬景璃那边强制官府执行,而应有初这边利诱百姓,两头恩威并施,效果出奇的好。

  崇林州的百姓突然掀起一阵织布的狂潮,家家都派了一名代表到衙门里学习制作织布机和纺纱机,等学会后,大家回到家做好机器后,还能去官府领取一定的补贴金。

  起先大多百姓对衙门都存了一些恐惧心理,但在第一批人得到补贴金后,这批人一传十,十传百,补贴金的真实性得到证实后,逐渐的大家放下戒备心,原本大家平常都要绕道走的衙门,也变得人来人往了。

  百姓们都十分配合官府推出的新政策,恨不得多做几台机器,去官府那里多领几份补贴金。

  新做出来的织布机和纺纱机操作简单,效率又高,得到了一众百姓们的喜爱。

  应有初还不知道,这个新政策的顺利推出,竟然还无形间提高了女子和哥儿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因为原本女子和哥儿嫁人后一般在家都是洗衣做饭,不然就是做点农活,他们挣不到钱,难免会被丈夫瞧不起。

  而新政策推出后,家里的女子和哥儿可以挣钱了,也慢慢开始有了话语权和多了选择权等等。

  但这都是后话了,现在应有初他们在崇林州推行政策十分顺利,随后开始前往下一个地点推行政策,依旧是按照他们在崇林州的推行计划进行。

  这趟南下推行政策的旅途比预期的时间还要提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