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不由得对李世民刮目相看——或者说是不得不正视了这个第二子出众的才华。

  原先为了尊崇立嫡立长的规矩,李世民的才华就算是看在眼里他也全当没看见,但是现在这可是独苗了,而且天幕的溢美之词也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李世民。

  李世民挺直胸膛,正在品味着天幕所透漏的未来。

  【不过这也不是都一帆风顺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武德九年太上皇李渊传位于李世民,至贞观十年,在这个时期内,贞观所独具的那种清明政治之风发挥了它的作用,唐太宗虚心接受臣子的谏言,臣子也为大唐的治理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也是贞观之治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时光。】

  后面的内容李渊没太听清,他就听见“武德九年太上皇李渊传位于李世民”,感到了非常的迷茫。

  “太上皇……传位?”

  朕身体还好着呢?为何要将皇位传给李二?

  李渊怀疑人生的时候,李世民后背也出了薄薄一层冷汗。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在李渊和李建成面前导演出这一幕和“玄武门之变”截然不同的场面来,依靠的不过是三方手中的情报差。

  李建成不知道李元吉给他捅了娄子,李渊也不知道李建成所说的玄武门之变是真的会发生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才得以安安稳稳地站在这里,准备成为新的太子。

  现在李渊产生了疑惑,李世民连忙道:“儿臣不敢,按此天幕所言,儿臣日后的功绩也都是仰仗父皇的荫蔽……”

  李渊忽然觉得有些力乏,他摆摆手,不再言语。

  两个儿子都要反了自己,如此神迹也在告示着自己应当退位……

  也许这正是上天的旨意。

  李世民大概也没想到,李渊没有怀疑到他头上,甚至还因为天幕的神降性质,认真思考起退位之事。

  李渊也的确很难猜到其中复杂的真相,谁能想到,这天幕给兄弟二人同时开直播呢?他还以为这是那被压入大牢的前太子带来的神迹之物。

  【贞观十年前后,对李世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首先是太上皇李渊的逝世。

  前十年中,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勤勉于政,一方面是他的个人性格和抱负,另一方也有李渊的功劳。

  他的皇位是李渊退位给他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这个老父亲亲眼看着,这也无形之中成为了李世民肩头的压力。

  这是一种良性的压力,李世民在这样的驱动下,会更加勤勉,想要给父亲看一看自己将大唐治理地多好。

  而贞观九年,李渊的离世就意味着李世民少了来自长者的注视。】

  就像每一个在天幕中得知了自己寿数的人一样,李渊心中也难免涌现出一种惊讶和命定的悲凉来。

  他不可避免地想到,如果李世民不是在武德九年接手皇位,那天幕所描绘的这种贞观图景是不是可能就不复存在?

  【再等到贞观十年的时候,又走了一位重要人物,那便是文德皇后长孙氏。】

  听到这里,李世民陡然一震。

  “观音婢……”他不敢置信地喃喃道。

  他的观音婢今年不过二十有五,尚还是青春年壮之期,怎会仅在十年后就撒手人寰?

  【在初唐时节,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她们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长孙皇后就是其中一位。

  她克己谦卑,但绝不仅是深宅里妇人。李世民治期内的贞观之治,也有她浓墨重彩的一大笔功绩。

  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处于最高的那个位置,他当然不是与生俱来这种虚心纳谏的气度,万人之上要能做到这个地步是很难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追随效仿的后世之人。

  是长孙皇后,站在他的身后,为他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例如贞观年间最著名的谏臣魏征,他直言上谏,触犯天颜,常常惹得李世民很不开心,又一次还赌咒发誓要把魏征杀了解气。

  是长孙皇后在看见李世民发火后,问了其中的缘由,然后换上庄重的衣服,称要祝贺李世民。

  李世民不解,问她这样的原因是什么,长孙皇后道:“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这就叫高情商的回答,她用柔软的话语,巧妙地将魏征的直谏转化为对李世民的称赞,委婉地点醒了李世民,调节了君臣矛盾。

  甚至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这个耐着性子听谏言的李世民。

  不信你看,长孙皇后死后,没有了小棉袄,贞观原本的那种谏铮之风也就不似从前了。

  再到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这个最愿意给李世民说真话的人一走,加上政局逐渐稳定,那种清明之风更是急转直下了。

  综合来看,唐太宗执政期间,总体是培养了一种良好的风尚,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也完成了统一,一定要找出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那就是后来在继承人的选择,和出征高句丽上有一些争议。

  有人将唐太宗和隋炀帝作比较,认为唐太宗幸而是活得不算久,如果在2给他几年,也有可能会出现隋炀帝那样的大乱。

  主播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唐太宗是一个知道反思自我,寻找问题的人,后期虽然不可避免地犯了历代君主修缮宫殿,讨伐远征的老毛病,但是他是明确地认识到其中错误的,唐太宗会及时修正高句丽的出征策略,而隋炀帝则是在对高句丽的征伐上一意孤行,不听劝告。

  同时,隋炀帝失了人心,不能团结好关陇集团、江南氏族和山东氏族集团。唐太宗就做得很好,他和臣子们相处融洽。

  再说回高句丽的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对此抱着一种全盘否定和嘲笑的态度。

  首先,李世民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任期内解决这个未来的祸患,给自己的子孙们留下一个更完美的大唐。

  而在实际的攻打过程中,唐军不断地总结经验,灵活改变作战方略。即便是广为诟病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其实也不是输了。

  与之相反,其实这是一场漂漂亮亮的胜仗,唐军缴获了三万匹马,五万头牛,粮食更是有十万石之多。

  李世民说自己这一次亲政是失败的,其实是没能把高句丽彻底地、全部地给打下来的意思。大概就是优等生考了九十分,这其实已经是高分了,但是他还不满,想要追求满分,并未自己没有得到满分而感到叹惋。

  后来也是及时地在冬天来临前撤军,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针对了后续的新计划。

  除了高句丽外,李世民还谣传有一个“污点”。

  这是来源于《资治通鉴》的说法,大意是说李世民是第一个公开看记录自己的史记的皇帝。

  但是这一段在新旧唐书中都没有记载。司马光距离李世民的年代也过来三百年,这一部分描写的来源没有其他史料互相佐证,其真实性难以考证。

  而且看了也未必会作修改,你想想历朝历代担任史官的都是些什么人啊,比的就是谁更有骨气,有司马迁这样受宫刑的,有不愿意避讳以至于丢了性命的,个个都是浑身上下只剩骨气的贤臣。改?不改!

  再说,李世民会是一个修改历史的人?按理说他登基前和李建成李元吉的争端不好看吧,可是所有这些,他都坦坦荡荡地要求写进史书,没有要求修改。

  不知怎么会被讹传为他是一个修改历史、心胸狭窄之人,这与我们在信史中解读出的人物形象完全不同。

  再说到最后一个,这也是唐太宗本人心中最深沉的伤疤。

  那就是他的儿子们争夺皇位时的一系列争端,和太子李承乾的衰败。

  也许是命运的馈赠早已标定了价格,也许是在李渊和李世民这一辈的交接上就没有做好表率,上一代人的争端在下一代的身上几乎是重新演绎了一遍,令人唏嘘。】

  天幕这一段内容的信息量之大,李世民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他向李渊报告一声后,便匆匆从案几上取了笔墨纸砚,匆匆摘录这天幕的内容。

  李渊、长孙皇后、魏征的死期、高句丽的战况……这都是重中之重的讯息,一个都不能放过。

  李世民强压下心中因观音婢之死的预告而带来的悲伤,在宣纸上笔走龙蛇,记录着这一切。

  直到听到最后一段,继承人们的争夺时,他顿住笔,有些愣神。

  “下一代……重新演绎了一遍?”

  --------------------

  高句(gou)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