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长安无所有>第3章

  【-】

  “辞官?”裴渊原本还在感慨,顾长安忽然一句辞官,惊得他没回过神:“长安出什么事情了?老师怎么会辞官?陛下肯放您走?”

  顾长安堂堂丞相,辞官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这么突然,一点风声都没有?

  “咳咳……咳咳……”顾长安掩着嘴又咳嗽了几声,咳得脸都红了,淡淡道:“没什么,长安没什么事情,我只是心力不济,做不动事了。”

  裴渊脑子里千回百转想了一通,心里电光火石——傅东夷前不久来过碎叶,他说他离开长安的时候,赵承钰和顾长安之间不知为何剑拔弩张了好一段时日。且他上个月才收到一封在路上辗转了三四个月的信,是春天的时候顾长安写的。

  那信上说:“过往问候之语众多,然秋生未回一言。”

  顾长安说他过去的五年“问候之语众多”,质问裴渊一封信都没回过,但裴渊一封信都没见到。

  唯一收到的一封信,不是官驿送来的,是从行商手里捎来的。

  若不是傅东夷代陛下行赏,带了顾长安几句话,之后又有行商送来的一封信,那他和顾长安这五年,便是从头到尾杳无音讯。

  顾长安说写了,便必定是有,那么信必定在半路被人拦截了——放眼天下,是谁敢拦截顾相的信件呢?

  裴渊一点都没留情面,直呼天子之名,语气不善径直便问:“可是赵承钰做了什么事情?”

  按理说也不应该,赵承钰做了那么多事情都是为了赶走自己好独占顾长安,怎么会逼顾长安辞官?

  “放肆!咳咳……怎可,怎可直呼陛下姓名。”顾长安斥了一句,但是语气虚浮,丝毫没有严厉的感觉,语气是不愿提起:“陛下……”

  原本想要维护赵承钰,只因为他是天子,他们是君臣——天子即便犯了错也不该被他们议论和指责。可他对着裴渊,粉饰太平的话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有没有,他们都心知肚明。

  裴渊原本就是为赵承钰所害。

  赵承钰不是小孩子了,裴渊和赵承钰都是自己的学生,为臣要忠君,为师却得公平,他如今先把自己摆在老师的位置上,没理由回护赵承钰。

  沉默良久,顾长安出声:“我今年才知道,那年科举舞弊,与你从头到尾都没有关系……对不起,秋生,是老师昏聩,没及时查明真相,叫你白白蒙冤这么多年。”

  裴渊因为这一点迟来的谅解,确实有了一点动容,但其实他并不在意那年的冤案,他被发配到碎叶来守这一片黄沙,也是他自愿的。

  就算赵承钰没有借故将他驱逐,他也会自请离京,因为他怕,怕自己满腔的野火烧的太旺,终有一天会铸下大错——他必须离开长安,远离他心向往之却不敢沾染的因果。

  况且就算是要道歉,顾长安又凭什么道歉?构陷自己的人明明还恬不知耻坐在龙椅上。

  “你受委屈了。”顾长安又说。

  那人爱怜又愧疚地坐在面前,轻轻抬起了手,似乎是想要抚摸自己,但他的手只伸出一半,便又缩回去了,仍是愧疚。

  “不委屈。”裴渊克制住扣住顾长安手的想法,语气莫名:“老师肯原谅学生就好。”

  原谅我不辞而别,原谅我动不该有的心思。

  “你没做错,何须我原谅?你在碎叶这么些年,为大梁征战,你是大梁的功臣,要说原谅,也应该是你原谅我……怪我偏信承钰……”

  顾长安越说越自责,裴渊并不想提起当年的事情,又见他因此如此自责,便岔开话题,道:“傅东夷上次来碎叶,捎来了老师的东西,老师赠我的长安春色,我很喜欢。”裴渊说着从腰上解下平安符,交还到顾长安手里:“老师给我的平安符也很有用,我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多谢老师挂念。”

  顾长安拿着送出去又回到自己手里的平安符滋味万千,上面的针脚已经很旧了,这是傅东夷要来碎叶的时候,他便托傅东夷带给裴渊的。

  他摩梭着平安符褪色的锦缎外壳,有些怀恋:“已经送你了,怎么又给我还回来了?”

  裴渊注视着顾长安苍白的脸,仰视神明。

  像是祈愿一般,裴渊道:“我如今一切顺遂,老师也要平安顺遂。”他在求神明,也在求顾长安。

  “……裴渊啊。”顾长安叹着气不知如何作答。

  他怎么总是这么叫人心疼?

  顾长安心想,若是可以,他自然是想平安下去,可他这辈子,注定短寿,该怎么答复呢?

  最终顾长安默不作声收起平安符,温言问道:“战事如何了?”

  裴渊顿了一会:“都好,我们很快就要打赢了,老师不必担心,好好修养身体便是。”

  他不想让顾长安为战事担忧,因此隐去实情,希望顾长安能安心。

  可顾长安又叹了一声。

  顾长安说:“我这一路走来,边关局势如何,你被逼到什么境地,并不是一点没听说……即便不是丞相我也还没眼瞎耳聋到这种地步。你以为我不辞辛劳赶来碎叶,是来叫你给我养老送终吗?”

  裴渊哑然:“我……”

  顾长安打断他的话:“还要蒙骗我吗?你是打算要我自己出去看吗?”

  裴渊不死心,仍旧道:“老师既然辞官了,这大梁如何都与你无关,老师何必再过问这些?”

  顾长安气的语结:“你……我辞官了,便不是大梁子民?百姓的生死我便不能插手,只能袖手旁观了吗?”

  “学生没那么说,但……”裴渊握紧拳头,不知道要怎么办,顾长安固执,要是打定了注意,恐怕自己再怎么劝说也没用。可他还是想跟顾长安讲讲道理:“您现在身体这个样子,便是来了又有什么用呢?这么一场病,要不是我及时听到消息,恐怕……”

  裴渊没说完,他不敢,也不想。他不想让顾长安和那个字沾染上一点关系。

  顾长安气恼:“你……咳咳咳……你是什么意思?是说我来了也没用是吗?”

  “学生不敢。但学生说的都是实话,老师身体不好,边关艰苦,气候也不好,等老师身体好一点,我便派人送你回长安。”裴渊温和独断给顾长安安排好了去处。

  “那我幸苦跋涉这几千里,是为了什么呢?”顾长安反问裴渊,目光摄人。

  不过两人说了太久的话,顾长安精力不济,其实已经虚弱到只能靠气声说话了。

  顾长安缓了缓,又道:“我冒死走了八千里,这路上沙匪横行,风暴肆虐,野兽穿行,难道只是为了让你同我说:‘你来了没用,我送你回去’吗?”顾长安气的胸膛剧烈起伏,终于将路上艰辛和盘托出,他死盯着不敢正视自己的裴渊,要他回答自己。

  裴渊听得心惊胆战,却还梗着脖子死硬着嘴:“老师既说你知晓碎叶如今是什么情况,若是老师笃定我打不赢这一仗,老师又凭何自信,自己留下就有用?”

  “裴秋生!你是我的学生,你能不能赢,胜算有几分?你我心知肚明,可我来,我便是有信心能赢!”顾长安用力咳嗽着,明明话都说不连贯了,可他自信满满:“你问我凭何自信?就凭我是顾长安!”

  “即便身体破败至此,可我还是顾长安,陛下舍弃了碎叶不派援兵,能救这座城的人,只有我。”顾长安虚弱说出掷地有声的话。声音不大,说出来的话却猖狂到没有边际。

  但裴渊知道,顾长安不是在说大话。

  他这么自信,叫他终于想起来,这人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自己面前的,是十六岁出使南蛮,少年封相,扶持幼帝登基,一己之力平定朝局的顾长安。

  他的老师有底气自信满满说就凭他是顾长安,顾长安这三个字放在这里,他便是有了胜算。

  这一天,顾长安像是找回了年少气盛的狂傲,走了八千里就为了用这副残破之躯铮铮傲骨站在裴渊面前说出这一句话:“裴秋生,我来了。”

  我来了,你便不是碎叶城最高的脊梁了,你的头顶有我,背后有依靠了,我会给你遮挡风雨。

  我来了,这里的土地,一寸都不会敌军被践踏。

  还有,我来了。

  顾长安的话里有千百重意思,裴渊都听明白了,顾长安意志坚定,不走就是不走,能赢就是能赢。

  他不再说拒绝的话,退开一些,脑袋俯下去,在开阔的地面上跟顾长安叩首,长长地叩拜他的师长:“老师,我替碎叶的百姓和我营里的兄弟们,多谢您!”

  地上这人背负着城里数万人的性命,也守住过了碎叶往中原这一道上最要紧的关门,他有他不能回避的责任,顾长安也有。

  他辞官之前,天下、百姓、大梁,这些原本也是他的责任,他辞官后,天下便与他无关了,他仅仅是牵挂着离家数年的孩子,他仅仅,是要帮自己的学生斩尽敌手,看他余生再无忧患。

  顾长安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毕生所学甚多,若有几分能救裴渊于为难,能帮裴渊功成名就,他身上这最后一点余温,便是散尽了也值得。

  顾长安安然坐着,坦然接受了这一拜。裴渊是他学生,他受这一礼,天经地义。

  而裴渊,他心里的想法则是:顾长安在这里,碎叶的百姓也在这里,这原本是一场需要死守的仗,现在便成了必须要赢的仗。

  碎叶不能丢,顾长安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