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景泰大帝>第807章 当年的父皇果真比不得燕王一脉啊

老者摇摇头,用苍老的声音说道:“算了,叫将士们放弃抵抗,留下一条性命吧,没必要再为那虚无缥缈的梦想拼命了。”

“怎么能是虚无缥缈的梦想呢?”黄先生顿时就急了,说道:“那可是殿下的皇位啊,当年要不是燕王起兵谋逆,先帝也不会郁郁而终,死了都不能入葬凤阳皇陵。”

“臣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奋斗半生,殿下怎能轻易放弃呢?”

“不放弃又怎么样?”老者叹了口气道:“如今咱们这种情况,你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咱们逃去抚仙湖,然后从抚仙湖向南,去缅甸宣慰司寻找机会,我在那里也有一些布置。”黄先生立刻回答道。

老者仍旧是摇摇头,道:“缅甸王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前不久刚把大明的死敌思任发最后的儿子思机发交给大明,咱们这种人,你又如何保证缅甸王不会把咱们绑起来交出去呢?而且大明还用一座城池交换了思机发,交换咱们,大明又要付出多少城池呢?那可都是太祖打下的基业啊!”

“可是......”黄先生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老者打断。

只听老者低声呵斥道:“黄轩,你还是不是太常寺卿的子孙?太常寺卿可没教过他的后世子孙可以和蒙古人勾结,和缅甸王勾结,出卖大明的利益。”

“我不想多说,只想问你一句,你降是不降?”

说完便背过身去不再理他。

黄先生踟蹰了一会儿,看着老者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着已经所剩无几的死士说道:“将士们,都放下武器吧。”

这些死士都是他豢养的,听到他的命令,纷纷放下了武器。

沐府的士卒们赶紧冲上来,将这些人捆绑了起来。

魏燕走上前去,拍了拍黄先生的脸,问道:“怎么?放下武器了?”

黄先生不说话,扭过头去生闷气。

那名老者则是出声道:“这位大人,你不要再羞辱他了,放下武器是我的决定。”

魏燕自然你知道这位老者肯定是个重要人物,毕竟能让黄先生护在身后的人,身份地位肯定要比自己高,于是转过身去面向他,双手作揖,恭敬问道:“不知老丈是?”

老者活动了一下身子,挺直腰杆,朗声回答道:“朱文奎。”

魏燕有些不敢自己听到的名字,再次深揖到底,恭敬问道:“您说是谁?”

老者淡淡答道:“太祖曾孙、建文皇帝之子朱文奎。”

现场顿时便鸦雀无声,连个呻吟的声音都没有。

抓到了朱文奎这个意外之喜后,魏燕连忙将朱文奎请去了澂江府衙,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同时快马将消息送回了京师,报告自己的这个大功,顺便请求朝廷派出得力人手押送朱文奎,防止路上出点什么意外,他魏燕承担不起。

舒良得到消息之后也是惊喜万分,连忙入宫向朱祁钰报功,东厂抓到了隐太子,这可是滔天的大功啊,必须让朱祁钰第一时间知道。

朱祁钰得知消息之后也是有些震惊,刚开始还对舒良上报的消息感觉难以置信,东厂不是去探查西北宁夏中卫指挥使王勋了么?为什么会查到西南去?而且还破获了钦差被杀案,抓到了隐太子?

东厂这是个什么套路?他们是怎么调查到那么远的?

不过对于朱祁钰的这些疑问,舒良是一问三不知,他的确是派了魏燕出京调查,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魏燕居然会调查到云南去,舒良只得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

对于舒良的疏忽,朱祁钰倒是没有在意,如今的他还震惊在朱文奎的消息之中。

那可是朱文奎啊!

朱祁钰必须尽快把他弄到京师里来,但是派什么人去接便又成了一个问题。

思前想后,朱祁钰想到了一个人——胡濙。

胡濙自从上次被朱祁钰招到京师里之后,就一直没走,因为他要留下来给朱见济治病解毒。

朱祁钰之所以选择他,是有两点考虑。

其一是胡濙最开始就是负责搜寻朱允炆行踪的,虽然最后找到了朱允炆,但是却只找到了一具尸体,所以胡濙虽然面上不说什么,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遗憾的,这次抓到了朱文奎,朱祁钰派他过去,也算是让他有机会弥补一些遗憾。

另外一点更简单,胡濙是建文元年中的进士,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朱允炆的臣子,让他这个臣子去接太子,也算是名正言顺一些。

而且胡濙做了几十年的礼部尚书,不论从身份地位还是资历上来看都是最适合的那个人,朱祁钰派他过去,也算是恰如其份。

哪想到自己和胡濙一说,胡濙便疯狂摇头,拒绝道:“陛下,如果是接隐太子,臣不合适。”

朱祁钰奇怪道:“哪里不合适?你最近身子不是没问题吗?”

胡濙老态龙钟地道:“老臣的身子的确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老臣的年岁毕竟大了,身子骨没那么硬朗,隐太子如今远在西南,千里迢迢,老臣担心过去的时候耽误了押解。”

“更何况皇长子身上的毒还未彻底清除,老臣暂时还不能离开。”

涉及到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朱祁钰当然不敢怠慢,果断放弃了让胡濙去接。

区区一个朱文奎而已,怎么都比不上自己的儿子重要。

不过胡濙不方便去,自己还能派谁去呢?

胡濙这时候提出了一个人选:“陛下,老臣建议请魏国公徐承宗过去。”

朱祁钰一想,这个人倒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身份够高,魏国公是大明一等国公,距离够近,魏国公一脉世代镇守南直隶,云南正在其管辖范围之内,又有空闲,如今大明四海平静,就连也先都还在草原上舔舐伤口,没有精力南下,东南沿海又是大明海军的地盘,倭寇们也不敢轻易出海来大明闹事,让徐承宗过去的确是面前最合适的选择了。

于是朱祁钰点点头,说道:“胡老大人的建议不错,就派他去了,要不是朕不能轻易离京,朕绝对亲自过去看看,据说大理苍山洱海的风景可是真的不错呢!”

旨意送到了南京,徐承宗也是有些惊讶,但他还是立刻启程,出发去云南接人,而且为了让朱文奎可以安安稳稳抵达京师,徐承宗还带了南京城里最着名的大夫,甚至他还带着自己府上的一半厨子,让朱文奎这一路可以吃饱吃好,身体不要出了问题。

很快,徐承宗便把朱文奎接到了手里,带着魏燕和沐璘一起送到了京师,而且是直接入宫,让不知内情的百官奇怪无比。

这位老者是什么人?居然会让魏国公徐承宗护送,沐家的麒麟子沐璘陪伴,这种档次实在是太高了,看得众人心惊不已。

朱祁钰早就在宫中等着了,还特意沐浴净身了一番,看到朱文奎的时候,朱祁钰一揖到地,说道:“大明皇帝朱祁钰,见过堂叔。”

不过这种态度却把朱文奎吓了一跳,连忙闪开道:“不可,陛下不可,草民只是一介百姓,怎能当得起陛下大礼。”

朱祁钰要的就是这个态度,直起身子说道:“堂叔,你在云南躲了这么多年,为何不来京师见见朕和诸位先皇?太宗皇帝临死的时候都在担忧,说他起兵靖难,还得太祖血脉流落在外,实在不应该,好歹也得给你一个富贵,让你能够安稳度日不是。”

朱文奎恭敬向着北面躬身一礼,说道:“太宗仁慈。”

然后对着朱祁钰说道:“陛下,草民这些年的日子谈不上不好,没有风吹雨打,也没有颠沛流离,而是在福隆号做一个门房,每日里这需要开关一下大门,其他什么事情也没有,日子过得也算舒坦。”

“那就好,那就好。”朱祁钰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接着问道:“堂叔可有子嗣?”

这个问题好像是触碰到了朱文奎的痛处,只见他低下头,神情黯淡地说道:“没有,草民当年在逃出南京的时候伤了男根,来不及医治,等安全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抱歉。”朱祁钰提到朱文奎的悲伤之处,出声道了和歉。

朱文奎摇摇头:“无妨的,草民这些年已经习惯了,无后而已,我大明因为无后而除爵的藩王又不是没有,甚至草民有时候都感到庆幸,如果草民有后的话,还不知道要给朝廷添什么麻烦呢,草民也是太祖子孙,看到陛下将太祖打下来的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草民也很是欣慰呢!”

“堂叔过奖了。”朱祁钰摆摆手,谦虚了一下,说道:“朕也是太祖太宗的子孙,当初大明遭逢大难,朕临危继位,当时也只是想保住大明江山不失,没想到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也是谈不上什么功劳,都是朕应该做到的。”

朱文奎叹了口气道:“当年的父皇果真比不得燕王一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