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夏侯弃子>第351章 时代的落幕4

就在众人离去的时候,曹操又将曹叡和夏侯信两人留了下来,在这最后的时刻,似乎还有一些话想要说,或者单纯就是想要让他们两人陪着。

“怪不怪我今天突然之间就将这事拿出来?”

曹操看向了曹叡和夏侯信。

“岳丈此举,必然有深意。”

“好,能够这么想就是好事情,这些时日以来,我一直都在考虑,原本想着让仲元来放你出来,可有人却不这么想,所以就想趁着我这把老骨头还在,把你这事情解决了,今日之后,也算是对之前的事情做一个了结。但你却不要忘了,他们还是会拿着这些事情出来说事的。”

曹操直接就对夏侯信和曹叡抛明了形势,也是让夏侯信知道,他自己应该依靠谁。

除了曹叡,也就只有几个老家伙会支持他了,至于宗室内的其他年轻人,眼下就已经将他当成了对手。

这人啊,一旦对某个人,某件事形成了看法,那么这个看法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很难改变,尤其是这种利益之争,更是不可能妥协的。

“抬着我出去,让我再看看这洛阳城,就你和仲元两个人抬。”

曹操对着夏侯信吩咐,夏侯信听完这话,立刻就出去让人准备抬曹操的轿辇。

随着这一道命令,整个院子又动了起来。

————————

“仲元,即便心有不甘,你也得接受眼下的局面,这些人想着不让子义进中枢,想着让他去边地,最好是那孙权或者诸葛亮他们攻打荆州的时候,顺道将他解决了,也算去了心头大患。再说了,凭借着子义的能力,即便是去了荆州,他也能做出一番事情来,说不得,陇西的那一番场景,也会出现在荆州也说不定。”

“莫急,莫急,你既然要承继了我的位置,那么所有的人都将会是你的棋子,作为棋手,就应该专注于棋局变化,而不是棋子的感受,你不能因为这颗棋子摸起来舒服,就舍不得让他死了。”

“祖父?!”

“这天下便是如此,你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就要去做一个棋手,更要做一个好棋手,难不成你最后还要沦落为他人的棋子么?你是无法改变的,”

“孙儿明白了。”

曹操也不管他是否真的明白,直到外面传来了呼喊声,说轿辇已经准备好了。

————————

正街一片空旷,四周也是一片静谧,唯独有的,便是沉默的脚步声。

夏侯信和夏侯惇站在前面抬着,后面则是夏侯渊和曹洪,至于曹叡,跟在曹操的身边步行,另一侧则是许褚那魁梧的身影。

至于轿辇的后面,则是一众的文武大臣跟随,就这么默默的走着。

不管如何,轿辇上的那个男人,凭借着逆天的运气和自己不懈的努力,统一了北方,若是老天再给他十年时间,恐怕这天下就会被他收入囊中。

可是临死之前,他还是要求自己的墓碑上刻“汉丞相曹侯之墓”,至少他一生都是为了光复大汉努力,至于后面的事情,那也只不过是阴差阳错,因缘际会罢了。

一路走过了天街,从权贵的居住区,一路走到了平民区,不时还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大过年的,大晚上居然还有这么重的脚步声。

莫不是几个月前的大乱又要来一次么?

可是一看到这样的仪仗和护卫,再看看那些顶盔冠甲,高冠博带的大官,再看看轿辇上的那个老人,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可这些人胆子小啊,硬是不敢走出家门一步,生怕就被人当做刺客。

一行人就这么登上了洛阳城的城楼。

“放我下来吧。”

曹操见到了地方,就让人将自己放下来,又在曹叡的搀扶下,攀着女墙朝着外面望了望。

“江山,如此多娇,只可惜,老天爷给我的时间太少了。”

曹操看着城外的一幕,那冰天雪地中,影影绰绰的能够看到一些星火,在这冬日里散发着黄色的光芒。

猛然间,曹操又用力推开了曹叡,又拔出了许褚的长剑,在这冰天雪地里挥舞起来,并高声唱歌。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规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所有人,就那么静静的看着那个老人,在雪地中不断地舞着,唱着......

直到一曲唱完,那人手中的长剑却再也握不住,直接掉落在了地上。

“大王!”

“大王!”

.......

公元219年,曹操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

“他终于死了,他终于死了,终究还是我赢了,还是我赢了。”

一座宫殿之内,一个人疯狂的跑着,可是,他无论怎么跑,也没能跑出这座宫殿,他也永远都只能在这座宫殿内转动。

不知道跑了多久,他站了起来,想要走出去,想着这么多年来,始终压着自己的那个男人终于死了,自己终于可以解放了。

不知不觉的,他跑到了门口,想要出去,可回应他的,是冰冷的长枪。

刘协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看着门口两个尽职尽责的护卫,不由得清醒过来。一阵冷风过后,原本因为跑动出的汗,也在瞬间都收了回去。

自己还是一个傀儡,光复大汉,真的不可能了。

————————

曹操的丧事,按照了王爵的礼制办理完毕,可国不可一日无君,曹操刚刚下葬,曹叡就在夏侯惇和钟繇的扶持下,登上了那个王位。

曹操临死之前,将夏侯惇、钟繇、王朗、曹洪四人任命为辅命大臣,负责军政大事。

曹叡刚刚坐上王位,就面对了一个大难题,原本想要找夏侯信商议,可此刻的夏侯信已经打包完成,按照钟繇等人的要求,带着曹清踏上了前往荆州的道路。

以华歆为首的一群文臣,在曹叡的第一次朝会上提出了让曹叡称帝的请求。

“来了。一切都按照祖父和姑父两人预测的那般,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我称帝取代汉室,然后希望我能够大封功臣。”

曹叡面上不动声色,嘴上说着:“孤方继王位,年少德薄,恐难以担负天下,也怕失生民之望,何况先王至死都以汉臣自居,孤方登位,就代汉自立,实乃是大不孝,此事莫要再提。”

“不然,还请大王听臣一言,值此天下三分之际,大王进位称帝,可以明正朔,振人心,向天下昭示我大魏一统天下的决心,先王在世之时,念念不忘的就是一统天下,大王进位称帝,正是承继先王遗志,实乃是大孝。”

华歆却不肯就此罢休,对于曹叡借用曹操说事,自己也是立刻就用曹操生前的希望来说事。

“此事休要再说,若是孤代汉称帝,这天下都会认为我曹氏早就包藏祸心,乃是反贼逆臣,那和董卓、袁术等人又有什么区别?此事万万不可。”

说完了这话,曹叡就宣布了退朝,直接朝着后面走去,对于接下来的议题也不再理会,留下了一众文武在朝堂上面面相觑。

没有人多看华歆一眼,或许有的人还在内心耻笑华歆,但是谁都知道,汉室不可复,眼下曹叡称帝是必然。

————————

“三位叔祖,你们说,他们要推举我称帝,这事,是真是假?”

即便曹叡心中已经知道,士族推举自己称帝,必然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可是他还是想听听军方的意见,这个意见,只能是在私底下问,军方的三个大佬,还是族亲。

“唉,仲元,要我说,该称帝就称帝,这么多年来,我私底下也和先王说过,让他称帝,可他死活不肯。”

曹洪大大咧咧的,直接就说着自己的想法,却被夏侯惇推了一把。

“唉,元让,你推我干嘛?”

曹洪看向了夏侯惇,有些诧异,可夏侯惇却不理会曹洪,自顾自的和曹叡说了起俩。

“大王,这称帝,有称帝的好处,正如方才华歆说的那样,明正朔,正人心,告诉天下人,天命已经改变了,至于说那些浮言?这么多年来,先王在世的时候,骂先王乱臣贼子,国贼的人就少了么?这取天下,在力在德,至少这北方中原之地,是先王带领我们这些人一点一点打下来的,我们曹氏和夏侯氏的族人,为这大汉,这天下,流的血已经够多了,即便真的坐了这天下,也是应当。何况先王生前也说过,此时也是应当进位称帝。”

看来曹操还是将许多的事情和夏侯惇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