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9章 霸气国公,徐振倒台

大宁帝国,柱国公府。

“逆子,逆子啊!谁让他去飞扬跋扈的?谁让他草菅人命的?这也就罢了,还得罪到徐天华那个小王八蛋头上。”柱国公脸色愤然的大骂道。

一众下人战战兢兢,不敢言说。

“老爷,英国公来了。”管家小心翼翼的说道,不时抬头望向国公爷,生怕被暴怒的国公爷打死。

“世英兄不必生气,徐天华这条小狐狸有分寸,不会过分得罪我们勋爵一脉。而且镇国公现在手握四十万镇北军,没人能让我们这些功勋老臣为难的。”英国公张英神色平静的分析道。

“唉,我就是生气,一些耍笔杆子,玩嘴皮子的人都能拿捏我们,老夫感到悲哀啊!想当年老夫在战场上,身负十七箭,仍杀敌十五,现如今被陛下软禁也就罢了,连儿子都不能保全。唉,憋屈啊!憋屈啊!”柱国公咬牙悲愤道,他是真的不甘心啊!

“哈哈哈,世英兄啊,当年你不过一个小兵卒,如今的爵位都是一刀一枪拼来的。世人都觉得你宠爱幼子,可他们不知道你的长子为国戍边战死。”英国公神色激动的说道。

英国公三分笑意,七分凄凉,曾经的他也是沙场悍将,兵中锐卒。可惜如今年事已高,被圈养起来。

他的话语中似是安慰,又似是自嘲。

“唉,不管如何,我要为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走一遭。”柱国公脸色舒缓叹息道,终究是儿子落在人手里,任人拿捏啊!

见柱国公想开了,英国公神色凛然,大声说道:“好,我也和你一起去会会这位吏部天官。”

天气转凉,秋天就这么不请自来了。

徐天华此时正在庭院喝茶,几位侍女在为他摆弄点心水果。

徐天华很享受这种舒适,当然,如果没有权势,恐怕很难维持这样的生活。

什么?你说有钱也行?哪天当权者看上了你那三瓜两枣,再有钱也扛不住权力小小的一任性。

一位吏部官员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封奏折。

“大人,齐同位上奏,请求对浙省的地下帮派进行一次清理。”吏部左侍郎躬身汇报道。

接过奏折,看了两眼。

徐天华冷笑一声,当地青帮白莲帮不知死活,不仅不交纳徐天华之前定下的维稳费用,还勾结言无忌,肆无忌惮的攻击其他“合法”帮会,借此扩充势力。

没想到一段时间没管小言公子,就搞出这么大动作,还真是高估那群青皮流氓的格局和智商了。

“批准齐同位的请求,另外浙省按察使年龄大了,给他体面,让齐同位补上缺口。”徐天华微闭双眼,倚着躺椅说道。

吏部左侍郎心下一寒,浙省按察使这次没有及时汇报言无忌的情况,恐怕大人是动了肝火,生怕连累的到自己,连忙去办理这件事。

突然管家来报,两位国公爷来了。

徐天华微闭双目,让管家告诉他们说自己病了,不见客。

吃了闭门羹的柱国公,火冒三丈,差点闯进去,还好英国公及时拉住了他。

连个兵权都没有的国公爷,徐天华甚至懒得应对,捞不到好处。

这些年除了笼络军中将领,安插心腹外,徐天华还秘密养了不少私兵,死士,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他的系统还没开启,该死啊!这次事件过后,他必能登上相位,开启系统。

金陵府锦衣卫千户所。

“刘昊,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锦衣卫千户李天涯神色肃穆的说道。

“请大人指示。”刘昊似笑非笑的说道。

“别和我嬉皮笑脸的!最近因为你的事,知道我给你扛了多少雷吗?从金陵府知府,到苏省锦衣卫都指挥使,再到刑部主事……我的千户所眼瞅要被拆了!”李天涯脸色发怒道,他这些日子过得如同天天蹦极一样,压力山大。

“大人,可也是我们的机会啊,毕竟是那位大人的指示,这可是我们一步登天的机会。大人也不想一辈子困在苏省吧,总要进京谋求发展吧?可是大人的家族撑死就帮大人走到苏省,再远就难以企及了。”刘昊眉毛翘起,神色激动的说道。

这时李天涯也给刘昊倒了一杯茶,示意他坐下说。

刘昊坐下后,也没了顾忌,大大方方的说道:“大人,反正我没背景,不攀上这个京都高枝,哪怕我立最多的功也没用,抵不过大人物挥挥手。大人,我太想进步了。”

李天涯深有感触,刘昊这些年破了许多大案,在他的帮助下,不过是个锦衣卫百户,正六品。

在金陵府都不够看,何况放眼整个大宁。由于金陵府的特殊性,金陵府知府一般是高配从三品,而一般的知府大多是正四品。

因此,金陵府一些官员的官阶都很高,一般提拔都是往六部去。

就像上任金陵府知府安道全,就升迁到工部担任左侍郎。

李天涯有着家族帮助,不过才是个千户,官阶不过是个正五品。

还是本土优势,他老爷子是苏省锦衣卫都指挥副使,从四品。

老爷子退下来后,朝廷给了个明威将军待遇,算是补上正四品遗憾。

就这,还是看在他家老爷子当年给苏省巡抚徐天华办过事的情面上。

当年,抚台大人初来苏省,严打青帮地痞等黑恶势力,导致地痞流氓报复。

而他家老爷子当年是锦衣卫千户,得到线报后,抢先捣毁了地痞流氓的阴谋。

得到抚台大人的青睐,不过半年便升任锦衣卫都指挥副使。

后来科举舞弊案爆发,徐抚台本意让老爷子处理,好把他的副字摘掉。

结果,当天他们家就来了一位不得了的大人物——当朝礼部右侍郎。

他代表言相爷和京都锦衣卫指挥使的来劝老爷子放弃追查,老爷子当年怕了,又不敢得罪徐抚台,只好告病。

徐抚台很失望,启用了当时一个小千户查案。

后来那个小千户,现在是锦衣卫镇抚使,正三品,在锦衣卫里位极人臣,甚至架空了锦衣卫指挥使。

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当年老爷子错过的事,他不想再次错过。

而且,那位京都的大人物给的情报如此详细,不闹个天翻地覆很难收场,说不定还能借此搭上镇国公这条线。

所以,李天涯决定顶住所有压力,让刘昊放手一搏。

通过神秘人的帮助,他联系到了李德胜的女儿李兰馨。

对于当年这场旧案,她比谁都想翻案。

因此积极配合查案,提供有效线索。

刘昊和李兰馨在天香阁见面。

李兰馨放下茶杯,神态自若的说道:“为了等这一天,我等的太久了。”

刘昊叹了口气,说道:“我能理解。”

“小伙子,你不会懂我们女子在这个时代有多么无助。”

“所以,我拼尽一切全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同时,在那年也做出了一个赌博。我前往了边境,我在大宁和九渊前线打得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投军了。最后,我赌对了,那一战,大宁赢了,我也获得了那位的青睐。”李兰馨神色平静的说着,仿佛那个经历重重磨难的人不是她一样。

李兰馨放下了茶杯,对着刘昊说道:“小伙子,放手去查吧。我的身份你也清楚,需要帮助就知会一声,我与吏部的徐尚书有些交情,该有的帮助一点不会少。”

刘昊顿了几秒,立马回应道:“好,有了您这句话,下刀山火海也要把案子翻过来。无论是为了还受害者一个清白,还是为了我自己的前途,这件事我都将全力以赴,拼上性命。”

看了看认真的刘昊,李兰馨便准备离去。

她知道,这件事靠刘昊是成不了的。

说实话,靠镇国公也有些悬,这次要不是那位点头,她还真没有翻案的勇气。

毕竟,徐振现在可是一国宰相了!

十天后,镇国公府。

“好大的胆子,我看是谁敢草菅人命到我夏侯轩的泰山头上,来人,传我军令,调集三千铁骑前往金陵,我倒要看看有什么牛鬼蛇神!”夏侯轩面色愤怒的说道,一身杀伐之气让大营的温度都降低不少。

接着,夏侯轩便带着三千铁骑和李兰馨前往了金陵府。

徐天华得到消息后,顿感镇国公才是真男人,冲冠一怒为红颜啊。

不过,要是没有的协助,镇国公再勇,也不一定能斗得过徐振。

文人墨客的手段,可是比这些当兵的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一个拥兵自重的大帽子扣下来,谁都吃不消。

刑部已经收到金陵方面要求重审当年奸杀案的请求了,走的是锦衣卫路子,没经过金陵官府和苏省方面。

徐天华也是当即同意重审,并扩大规模到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联合重审,搞的沸沸扬扬。

徐振听到风声后,有些许慌张,连忙想抢主审官的位置。

徐天华以徐振当年为主审官为由,在政事堂会议,驳回了徐振的提议。

徐振来不及生气,马不停蹄的带人赶到苏省。

李天涯没想到对方来头如此之巨,连一国丞相都出动了。

刘昊则是知道徐振是当年的主审官,但并没有多少畏惧,事已至此,开弓没回头箭。

徐振到金陵府后,来不及客套,当即下令解除李天涯和刘昊一切官职。

一国宰相,权势惊人,很顺利拿下了两人。

徐振想杀人灭口,但是重审报告已经打上去了,如今只能用勾结倭寇,走私兵器等罪名处死那两人。

徐天华带着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恰巧”来到金陵。

徐振的计划漏洞百出,由于时间仓促,连伪证都没做好,只好被迫放出两人,恢复两人官职。

随着主要犯人的招供,徐振坐不住了,认为一个污点证人怎么能作为证人呢?毕竟他以前手上就有十多条人命,怎么能拿他的话当证据呢?

徐天华看着徐振垂死挣扎,正准备出手之时。

一阵马蹄声嘶鸣响起,一支千人铁骑杀到,令众人摸不着头脑。

徐振更是一脸疑惑,根本不知道来人是谁,他也不知道当年的一件小事,给他埋下了多大的雷。

镇国公肃杀之气袭来,众多人全都闪开。

这位威震边疆的大将军怎么来了?

徐振一脸懵,但是他也丝毫不惧。

等他回到京都,少不了弹劾一顿夏侯轩私自调兵,拥兵自重。

“今日有我给你撑腰,不要怕别人给你施压。”镇国公霸气喊道。

一众文官只觉得耳膜震得生疼。

刘昊便又再次传唤相关证人,拿出相关证据,最终证明当年那件案子误判了。

杀错好人了!

镇国公听的怒意四起,抽出剑就砍死了那个罪魁祸首。

“栽赃陷害我老泰山,杀你千百次不够。”

徐天华承认,他低估镇国公对李兰馨的喜爱程度了,已经不顾及影响了。

唉,又是一波利益交换啊,正好把徐振拿下。

镇国公看向徐振,盯得他一阵恶寒,但理智告诉他,眼前的人是当朝一品,国之栋梁,杀不得。

徐振早已经被吓傻了眼,招呼人保护他。

但是门口的三千铁骑又不是摆设,护卫官兵全被拦住。

夏侯轩越想越气,连自己女人的仇都报不了,还当什么大将军。

拿起旁边的水火棍,对着徐振一顿暴打。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经过这事,徐振一病不起,镇国公也联合一众勋贵要求罢免徐振这种误判冤案的臣子。

徐振的清流岂能罢休?单单是镇国公私自调兵,已经是重罪了。

言官们纷纷弹劾镇国公拥兵自重,藐视朝廷。

皇后刚想说点什么,礼部尚书便带着十几位老臣联合宗室大臣开始怒斥皇后乱政误国,违背祖训,道德沦丧,天理难容。

徐党众人见礼部尚书发了讯号,立马开始攻击徐振。

清流里的徐党,见风向转变,也不攻击镇国公了,纷纷调转枪口,怒喷徐振。

这时,病入膏肓的皇帝来到了朝堂,赶走了皇后。

一众老臣并不罢休,非要废除皇后的后位。

皇帝本就身体不适,加上镇国公和徐党等咄咄逼人。

只能罢免徐振的丞相之位,同时将皇后暂时关押在凤仪宫。

太监便宣布了散朝。

徐天华则通过锦衣卫镇抚使,对锦衣卫内部人员做出了调整。

苏省锦衣卫都指挥使渎职查办,擢升李天涯为苏省锦衣卫都指挥使,同时破格提拔刘昊担任浙省锦衣卫都指挥副使。

吏部也做出相应调整,回应案件进程。

金陵府知府渎职查办,刑部员外郎渎职查办,都察院右都御史渎职查办,苏省苏州府知府渎职查办,苏省临江府判官渎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