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8章 牵连名单,苏省冤案

徐天华冷冷一笑,几个暗卫迅速出手,解决了小侯爷。

徐天华微微侧首,一改往日儒雅的形象,冷冷的说着:“本官受刑部尚书委托,协助调查女尸案,现在怀疑临安侯陆远有重大嫌疑,即刻抓捕候审,凡阻挠者,以同党论处。”

徐天华的声音很生冷,让陆远如坠冰窟。

见张冰等人还不离去,徐天华却轻微一笑。

“怎么,张将军也和女尸案有关吗?也想一起和我去刑部喝茶?”

似笑非笑的语气,令张冰毛骨悚然,两股战战。

吓得张冰连连告罪,急忙带人离开。

女尸案其实可大可小,但是现在闹得京都沸沸扬扬,涉及了朝廷的脸面问题,所有涉案人员,哪怕牵扯皇室,也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处罚。

更何况一个侯爷,这件事背后哪怕有个国公爷也顶不住。

就算名单没有他,也无非是徐天华写几个字的事。

刑部就是他的后花园,即便是证物都是可以随便改动的。

女尸案一方面是他用来干掉誉王身边心腹的手段,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苏省拖延时间,那件案子,才是真正能让他更进一步的阶梯。

看着名单上那一连串的名字。

徐天华露出一丝冷笑,旁边的刑部尚书更是战战兢兢。

这时候,誉王来到了刑部。

“臣等参见誉王殿下。”

“两位大人免礼。”

“不知殿下来到刑部,有何贵干?”姜天明率先发问道,他清楚三人定位,所以率先问道。

“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听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女尸案刑部有了重大突破。所以绕道过来,特意看看你们的进展。”誉王平静的说道,看似平静的面容下,眼神却有些慌乱,被徐天华敏锐的捕捉到了。

“这个还请殿下放心,我们已经拿到了本案的关键性证据。当年那所宅子的主人有一个管家,他当年为了记事方便,特意将所有参会人员的名单记录下来,并且把每一个人的爱好和特殊习惯也标记了出来。我们抓他的时候,他正要逃跑,扛不住两轮刑就全部交代了。”姜天明系统性的回答道,反正早晚公布案情,此刻说出来也无妨。

“原来如此,刑部如此迅捷就告破了此等悬案,姜大人统辖有方啊,待父皇痊愈后,我定上奏父皇,让他好好的赏赐予你。”誉王仍旧平静的说,但是眼神一直看着徐天华,仿佛有要事相商。

“徐师傅也关心这件案子吗?竟然没有待在吏部办公。”

“哦,此等大案牵动官场人心,我受刑部尚书的邀请,特来参谋参谋,毕竟我以前主政浙省的时候,也破过不少悬案和疑案。”徐天华客气的说着,脸上甚至没有一点变化。

倒是姜天明有些慌乱,连忙抢着说道:“没错,没错,下官正在向徐尚书讨教办案心得。”

誉王对他们俩说的话,那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他俩刚刚肯定又是在合计利用名单排除异己。

誉王也不揭穿,略微回了回头,便轻声说道:“姜大人,我的马车上有上好的极品燕窝带来给你品鉴品鉴,刚刚过来的时候忘记拿了,不知道你可否屈尊去帮我拿一下。”

作为官场老油条,姜天明哪里不知道,这只是誉王想和徐天华私聊的借口,但他还是识趣的离开了。

不管如何,姜天明表面上得过得去,连忙说道:“乐意至极,承蒙誉王殿下关照,还能带来如此美味的人间极品,下官又怎敢拒绝?”

很快,刑部内只剩下誉王和徐天华两人。

誉王一改之前的风轻云淡,脸色急切的说道:“师傅,怎么样才能放过詹事府詹事和大理寺卿?有什么条件,我们可以谈。”

徐天华嘴角微微翘起,似笑非笑的说道:“殿下说笑了,难道殿下真的不知道他们的罪行?大理寺少卿还好说,刘振国可是搞出了不少人命。”

誉王十分纠结,他在那天就知道刘振国不是个好东西。

可是刘振国毕竟是他手下为数不多的朝臣,如果不保他,那么其他刚刚归顺他的朝臣,恐怕马上会改换门庭。

那么即使他将来荣登至尊宝座,他的权势恐怕不会比历史上的秦二世强多少。

突然,誉王好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脸色自信的允诺道:“如果师傅能放刘振国一马,我可以帮你把徐振拉下马。师傅你要知道,就算他弟弟在这件事中犯了事,恐怕你也无法动摇他的宰相之位。但是如果师傅能放刘振国一马,我有办法让他丢官弃职。”

“殿下,微臣以前记得教过你啊,不要着急把自己的底牌打出来,这样在谈判的时候可不利呀。你拿这个把柄能救一个刘振国,那其他人怎么办?尤其是大理寺卿,他的地位可不是一个小小的詹事府詹事比得上的。”徐天华一副尽在掌握的样子说道。

“你放肆!”誉王气急败坏的说道。

徐天华盯着誉王,突然话锋一转的说道:“殿下,听说徐振有意向你靠拢,并且拿工部尚书的位置作为投名状,你这么做不怕他寒心?”

誉王心下一颤,这么机密的事情他都知道,身边还不知道被安插了多少人。

徐振之前回去思考,最后又结合了当今朝内外现状,以及陛下龙体安康问题。

经过了无数番思考,第二日便和徐天华交换了利益,徐天华稍微一推一诈,便大概知晓事情的经过。

誉王和徐天华交谈了足足一个时辰,最后一脸阴沉的离开。

刘振国被当做弃子抛弃,换来大理寺卿外加大理寺少卿的投靠。

这场持续一月之久的京都女尸案暂时告一段,而名单里的魏王被徐天华不着痕迹的划掉了。

毕竟魏王比较懂事,拿八十万两白银外加锦衣卫副指挥使,禁军副统领,御林军副统领的位置保自己一命。

没想到平时低调的魏王势力如此庞大,要不是这次被他揪住了辫子,恐怕又是一个劲敌。

魏王识趣的离开了京都这个是非之地,前往了他的封地杭府。

徐天华知道他肯定不会甘心,说不定就是回封地准备造反。

但是这些都暂时威胁不到徐天华,即便魏王隐藏的极深,拉起一支数万人的队伍造反。

以徐天华目前的势力而言,剿灭他不过弹指之间。

重点是杭府在浙省,里面的风吹草动,完全避不开徐天华的耳目。

所以他暂时放过了魏王,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苏省那件事上。

当然,女尸案把徐振的弟弟徐国良送进了天牢。

徐振上蹿下跳,让了无数利益,才让徐国良免遭一死。

苏省,金陵府。

一位老人正在给几位京都的客人讲述金陵往事,最骇人听闻的是繁花似锦的金陵府在五年前发生的一起抢劫案。

金陵东关村民房发生命案,一名女子被强奸杀害,路过民房的李德胜听到呼救声,进入民房后发现被害女子衣衫不整且失去了心跳,李德胜不假思索立即报了案。

出人意料的是,金陵府衙役没有对真凶进行侦查,反而在对李德胜盘问完就直接将其关押,在时任苏浙总督徐振的指示下,直接认定李德胜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并进行了逮捕。

在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情况下,金陵府直接认定李德胜就是凶手,当地公堂在没有充足证据证明的情况下,便直接判处李德胜斩立决。

从案发到判决,时间仅用了短短的十八天,破案速度和效率骇人听闻。

而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徐天华通过琅琊阁得知,当时李德胜被路过民房时,已经有人闯了进去。

那人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流氓头子,现在更是发展成为了青帮大佬。

而这个青帮老大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手里光是酒楼、青楼的产业就有好几座。

根据琅琊阁线报的进一步挖深,他们抓捕了这个青帮老大的一个发小,也就是远大赌场的老板张东亮。

琅琊阁通过一些非正式手段,从张东亮的口中得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那个青帮老大王宏远,之前在东关村杀过人,就是现在身上还背着十几条人命。

通过这些线索,按图索骥。

当年的东关村奸杀案,极有可能是徐振误判。

得到这个讯息后,徐天华动用手里所有能动用的暗中势力,终于得到了这个案件的真相。

之前一直用女尸案拖延时间,就是为了从王宏远那里进行突破。

他还把当年抓捕李德胜的衙役,也就是现在的金陵府总捕头也控制起来。

当年他们将李德胜屈打成招的事情,也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证据,加上证人,还不足以动摇一个宰相的地位。

但随后他又了解到一件更劲爆的事情,当年李德胜的女儿嫁给了如今的镇国公。

如果把这些证据交给他女儿,想必以镇国公的为人,不把这件事弄个底朝天,就不是那个打个九渊抱头鼠窜的铁血将军了。

镇国公再加上徐天华,想必就算是陛下醒过来,想要保一保徐振都做不到。

人必须要为自己犯下的错买单。见义勇为反被污蔑为杀人凶手,连家人都忍受不了闲言碎语的攻击而纷纷搬家。

他的父母得知这件事后,哭的撕心裂肺,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干出这种事。

他们一把年纪,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当然,他们也曾多次向金陵府申诉,希望能够翻案。

但这案子毕竟是新来的苏浙总督徐振亲自督办的案子,也是他立威的案子,金陵府知府又怎么敢造次。

毕竟苏省除了徐天华的人以外,谁敢不给苏浙总督一个面子。

虽然后来斗法的时候,徐振惨败。

但即使是那样,徐振想要拿捏一个知府,还是轻而易举的。

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那么无奈,很多人可以为了政绩、功绩,就不把人命当命看。

毕竟他们高高在上,他们手握权力。

当年参与这个案子的人员均已高升,如果这个案子被翻,他们的命运恐怕不会比徐振好的哪里去。

但是当他们对一个普通百姓严刑逼供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这个任他们揉捏的蝼蚁,竟然会成为他们以后葬命的导火索。

所以说人在做,天在看,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有些事情不要做的那么赶尽杀绝,谁知道以后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

徐天华看着这满满一沓又一沓的证据,让琅琊阁的人设法让镇国公夫人知道。

这次他将以军方为刀,砍向徐振。

当然,他也准备好好给深宫里的皇后上上一课。

让她明白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

也让他知道老祖宗那句后宫不得干政,不是摆设。

他已经让礼部尚书写了一篇怒斥皇后干政的文章,联合都察院,御史台等诸多大臣进谏。

好好给这儿妇道人家一点颜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