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32章 有太祖前例在,谁敢让百姓吃不饱饭?

不就是指点儿媳,被儿子抓住了正着么?

吴太后半点不虚。

还对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满脸不可置信的皇帝儿子冷哼:“闲着就赶紧进来,不闲就继续日理万机去,搁门口犹豫个什么劲儿?”

朱祁钰:!!!

犹豫倒是没怎么犹豫,只感觉龙凤胎出生后,自己在母后心中的地位一降再降。

以前只在孩子们后头,现在……

让他忍不住摇头,去看自家母后肘部位置。

这是嫌弃她胳膊肘往外拐?

吴太后冷脸,又给了他个大白眼:“不是我不分远近,分明你小子整天日理万机。全靠儿媳妇晨昏定省,日日看顾。我这糟老婆子才能稳居清宁,没被那些个拜高踩低的欺负了去。”

朱祁钰无语望天,得多大胆子,才敢在太后头上动土啊?

他不理解。

但很显然,吴太后并没有那个给他答疑解惑的雅兴。只连连催促,让他赶紧把事情解决了,别害尊贵的太后娘娘连自己宫殿都回不去。

提及这茬儿,朱祁钰就忍不住笑:“母后放心,有周王叔祖跟襄王叔、荆王叔等人在呢。其余人等就算再怎么,也别想轻轻松松过关。”

只能几经思索,又求到他这个皇爷面前。

而他?

而他一向最重情重义,重视朝野意见。自然不能无视公平二字,无端寒了人心。

总而言之一句话:想加入?拿地来吧!

唔。

既然董福汇这么不早不晚恰恰好地归来,无形中帮他把饵料下到了极致。那他当然得善加利用,争取把宗室们手里的地都钓出来啊!

而宗室的地都收归国有了,文臣武将们还会远么?

至于大小太监们……

虽然梦里头的后世将汉、唐、明并列为宦祸最严重的三个朝代。

但朱祁钰觉得,比起能废立皇帝、毒杀皇帝的东汉与晚唐,大明终归是要好一些。就连号称立地天子九千岁的魏忠贤,崇祯都说杀就杀了。

更何况,如今才是景泰年。

开启大明宦祸的王振与其党羽皆死,兴安被贬,曹吉祥也被处以极刑。而且借着曹吉祥伙同正庶人意欲弑君的引子,朱祁钰还狠狠清理了一下宫中。

本来他登基后就开始吸取正统教训,警惕宦官乱政。所有政务都亲力亲为,让司礼监秉笔太监的特权荡然无存。

这么一来,自然让宦官地位又降了不少。

朝中自然从文臣欢喜转变为武官雀跃,各地参镇守太监越权,不懂军务却还横加干涉。假借皇爷旗号肆意跋扈、贪污受贿的折子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吓得相关人等连连上书,各种赌咒发誓,就怕步了王振、曹吉祥的后尘。

当然,能混到一地镇守太监的,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陡然被坑,自救同时当然觉得反击一二。

不知道是谁的杰作?

那就把所有可能之人都攻击一遍!

真·睚眦必报。

对于这样的意外之喜,朱祁钰自然笑纳。并再派专人彻查,趁着清屯的机会也清清害群之马。

不管是镇守太监,还是依仗爵位、军职侵夺军屯中饱私囊的大小将领。

一经查处,绝不姑息!

吴太后可不知道这须臾间,皇帝儿子就心思电转想了这么多。她只一边逗孙子孙女,一边笑着点头:“你心里有章程就好。”

“把握好度,别把鱼给遛脱钩了。”

不然下一次,可哪找这么好的饵料去?

朱祁钰点头称是。

实则继续袖手旁观,看尽了各地藩王被周王等人奚落、痛斥甚至教训,却还不得不低眉顺眼各种恳求的笑话。

直到钦天监再度测算好了适合远行的好日子,他们也都还没争出来个上下。

只好一个个的,又求到他面前。

演戏,他可是专业的。

经过了前头那番区别对待,各地藩王也都醒过神来。

不愿牺牲自家田地去冒险的自觉不再上门,愿意搏一搏的则重礼上门。

上来就说自己短视欠考量,到底不如周王等忧国忧民,不配皇爷格外体恤。还希望您能看在亲亲之意上,给个亡羊补牢的机会。

咳咳。

另外几家,他们也跟都已经走动过了。

虽过程极为艰难,但胜在结果还是好的。那几位承诺但凡陛下赏脸,他们再没有不同意的。

这个时候,朱祁钰可就要表现出自己的绝对偏宠来了。

闻言便惊讶出声:“竟有此事?张诚,赶紧派人去请周王叔祖、襄王叔、荆王叔等人。朕要亲自问过几位长辈的意见,可有丝毫勉强。”

也豁出去名下土地意欲加入的几人:!!!

震惊又恼火。

断没想到自己低三下四至此,新皇竟不给颜面。

将他们这尴尬看在眼里的朱祁钰笑:“非是朕不肯带着诸位,而是……”

帝王轻叹,细说当日接到秦纮密折,知道荆襄之地流民问题有多严重时,他心里是怎么个战战兢兢法。

毕竟元朝末年就是天灾连连,民不聊生又兵变四起。太祖皇帝才不得不投入义军,九死一生间才有大明天下。

有此例在,他哪敢让百姓吃不饱饭?

正愁肠百结间,周王叔祖仗义疏财。四万顷地说捐就捐,如此忠心、如此大度,怎不让他感激至深?更别说荆襄之地的其余诸王也跟着先后响应,让他心头焦虑顿解了。

诸王体恤他这个皇帝,他这个当皇帝的自然也得为诸王考量一二。

这才有了皇家船队的诞生云云。

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说得来求情的几个赧然,周王等人热泪盈眶,直道陛下言重。自古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分内之事而已,您无需这般。

至于接不接纳纳那几个‘献地求带’的?

呵呵。

那都不仅周王等几只老狐狸,连朱祁镐都看清楚了:地,皇帝堂兄之所欲,一群听话又有用的宗室亦他所欲也。

既然早晚都要接受,何不再体贴一次呢?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朱有爝等人也都纷纷飙起了演技。把虽不愿,但为了陛下、为了大明就算从自己碗里往出分饭也欣然接受的心思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