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良妃重生记[清]>第307章 十三福晋

  惠嫔和章佳氏之间的小动作,没几个人注意。大选进入殿选倒计时,很多人都将目光放在了大选上面。

  一来是看皇上要指多少人入后宫,二来也是看十三福晋花落谁家。

  别说别人了,云果对此也挺好奇的,虽说她知道上辈子皇上给十三阿哥胤祥指的是兵部尚书马尔汉之女兆佳氏,可这辈子和上辈子那可完全不同了。

  说实在的,十三阿哥胤祥出生的时候真的有些尴尬,上辈子还好一些,这辈子就着实有些那啥了。

  他要是早几年出生,如上辈子的胤禩那样,那个时候皇上长成的儿子少对惠嫔和大阿哥胤禔还算不错,而且也没因为明珠打着大阿哥胤禔的旗子搞出来的大千岁党生气,还能因此得到些圣恩。

  若是晚几年出生,如十五阿哥等人,年纪小,对皇上对几个年长的兄长都没威胁,皇上也乐得单纯宠爱幼子。

  可偏偏,十三阿哥胤祥就在这么尴尬的时间里出生了。

  偏偏是皇上厌恶了大千岁党厌恶了惠嫔的时候,他出生了。

  而现在十三阿哥胤祥又刚好到大婚的年龄,按照规矩皇子大婚后就可以上朝议政皇上指派政务,而这个时候又是朝堂上最暗潮涌动的时候。

  这种时候,十三阿哥胤祥的婚事,实在是包含了太多本不应该包含的含义。

  皇上或许会因为要消弱大阿哥胤禔这边的势力,所以给天然的大千岁党十三阿哥胤祥指一个家世较弱的嫡福晋。

  也可能如上辈子那样,为了分裂大千岁党,所以给十三阿哥胤祥指一个家世不错的嫡福晋。

  至于上辈子的十三福晋兆佳氏,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云果觉得有些小。

  为什么?

  因为马尔汉算是皇太子一党的人。

  马尔汉是顺治十一年的翻译举人,初授工部七品笔帖式,然后混了差不多近三十年都还在五品小官里打转。

  直到在康熙二十六年的时候马尔汉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被索额图提携授理藩院司务,然后和索额图一起去和俄国谈判,因其辞辨明析使俄国人折服。

  皇上听闻此事后,一方面是因为求贤若渴,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出于淡化索额图功劳的原因,对马尔汉大肆表扬,直接提将其拔为正五品户部郎中。

  别看都是五品小官,但从实权上看,户部郎中可是掌管钱粮实权,这一步可谓是低阶官位迈向高阶官位最重要的一步。

  也就是因为户部郎中的差事马尔汉干得好,所以皇上在康熙三十三年将其升职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没几个月又迁为兵部侍郎。

  三十八年迁左都御史,再迁兵部尚书,充经筵讲官、议政大臣。这升官的速度简直开了挂。

  马尔汉虽说明面上从来没有表示自己是皇太子一党,也没有和索额图等人来往密切,但他迈向高官最重要的一步机缘就是索额图给的,这点毫无疑问无法反驳。

  所以马尔汉可能不是索额图那样铁杆的皇太子一党的成员,但他必然在行事上会偏向皇太子一党一些,哪怕不会同流合污,也必然是对皇太子一党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就是没良心的白眼狼,在官场上没法混开。

  不过上辈子十三胤祥跟着雍正混,而雍正在一废太子之前一直都是明晃晃的皇太子一党,所以皇上这个赐婚在上辈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这辈子就完全不同了,但考虑到上辈子皇上给胤禩指婚郭络罗氏,或许皇上是真想底下的儿子都和皇太子胤礽沾亲带故,别和皇太子胤礽争皇位老老实实当贤王,辅佐皇太子胤礽将大清江山社稷搞得红红火火呢。在这这情况下,皇上也可能给十三阿哥胤祥指婚兆佳氏。

  所以云果在好奇十三福晋花落谁家的同时,也想看看皇上现在的想法,到底皇上现在对朝堂上皇太子一党和大千岁党之间的争斗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看法。

  皇上果然没有放弃皇太子胤礽的想法,十三福晋还是花落兆佳氏的头上,而且还给大阿哥胤禔指了继福晋总兵官张浩尚之女张佳氏。

  看来皇上是先暗示索额图乞骸骨敲打皇太子一党后,现在又给了皇太子一党塞一颗红枣,顺便敲打一下最近跳得有点欢的大千岁党。

  对此,云果和其他人都没什么别的想法,最多也就是觉得皇上依然偏心皇太子胤礽,可惠嫔却气炸了。

  老实说,惠嫔虽然拿着十三阿哥胤祥大婚的事情用来威胁章佳氏,可惠嫔这人呀最会做脸,最好脸面,她是干不出来故意给十三阿哥胤祥选些歪瓜裂枣做嫡福晋的事情出来。

  那样不仅她自己丢脸,还会让皇上对她有意见,惠嫔不会干这种蠢事。

  更不要说这一次大选还要给自己亲生儿子大阿哥胤禔挑选继福晋,以惠嫔的心思,自然要挑选一个家世底蕴很好的继福晋给大阿哥胤禔,所以自己养子的嫡福晋家世肯定不能差太多,不然对比太强烈,傻子都能看出问题来。

  而且惠嫔也有用十三福晋之位当诱饵,想要利用这个位置拉拢些人为大阿哥胤禔所用。

  因此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讲,惠嫔给十三阿哥胤祥相看的嫡福晋人选都不是兆佳氏。

  如果只是兆佳氏还好,毕竟兆佳氏一族是没有多数底蕴,可马尔汉现在任着兵部尚书的位子,众所周知大阿哥胤禔上朝议政后,多数都在兵部打转,如果能将兵部尚书拉拢过来,对大阿哥胤禔日后的行事就有利了。

  而且没底蕴也有好处,不怕日后十三阿哥胤祥翅膀长硬了,靠着岳家脱离他们,甚至于在脱离之前还会反捅他们一刀。

  真正人惠嫔气炸的,还是大阿哥胤禔继福晋人选。

  惠嫔根本就看不上张佳氏,虽说在大选期间召见过她,但那不过是面子情而已。

  张佳氏的阿玛是正二品总兵官,听着挺厉害的,实际上大清的总兵官足足设有八十三人,并且伴随着战事这个数量还会增长。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总兵官可不稀奇。

  更重要是张佳氏不但是汉军旗,而且家族没什么底蕴,亦不是汉军勋旧三十三家之一。

  张佳氏的家世可以说是皇子嫡福晋里最低的,比兆佳氏还不如了,至少人家兆佳氏还是正儿八经的满洲八旗。

  无论是张佳氏,还是兆佳氏,都不是惠嫔挑选的,甚至于连惠嫔的入围名单上都没有,完全是皇上一意孤行,这让满心想要给儿子挑一门好亲事有个额外助力的惠嫔如何不愤怒了。

  上一次也是如此,皇上根本就没有问过她,直接给大阿哥胤禔指了伊尔根觉罗氏。

  比起其他皇子来甚是不如,让一向心高气傲的惠嫔怎么受得了。

  在对比一下当年皇上为皇太子胤礽挑选的太子妃瓜尔佳氏,这待遇,这差距就更明显了。

  惠嫔简直要气疯了,皇上也太偏心了些,她是真没想到皇上给了大阿哥胤禔一个难堪后,会再给大阿哥胤禔一个难看。

  之前的伊尔根觉罗氏没其他妯娌作对比,惠嫔都对其看不上眼,就更不要说现在还有其他阿哥的嫡福晋做对比,惠嫔如何不气炸?

  原本她虽然心里起来谋害皇长孙之心,可也是以一种唆使别人去搞事,最多她在关键时刻推一把的想法在行事,时间上并不急迫,主要以稳以安全为主,可现在怒火已经再一次的冲昏了惠嫔的头脑,让她迫切的想要搞点坏事出来,让皇太子胤礽那边哭,让毓庆宫明白凄凄惨惨,才能泻下她心头之火。

  “去,把章佳氏叫来!”惠嫔冷着脸吩咐道。

  另外一边,章佳氏几乎是第二时间知道十三福晋是兆佳氏的人。

  章佳氏不是家里没多少权势的人,而且事关自己儿子的问题,今年大选有哪一些贵女,各位贵女的家世背景如何,大致的章佳氏还是能打听出来。

  一听皇上给胤祥指婚兆佳氏,章佳氏就脸色一变,马尔汉的确现在是高官实权派人物,但他都多少岁了?五六十岁了,还能有几年可活?

  兆佳氏一族又不是什么满洲大族,全靠马尔汉一人撑门面,如果马尔汉去了,那兆佳氏一族一下子就垮了。

  这么一个儿媳妇,章佳氏自然有些不满意。

  且不说其他人,瞧瞧同是包衣嫔妃所生的五阿哥胤祐和十二阿哥胤裪的嫡福晋,都是满洲大家族贵女,而胤祥这里却是这么一个嫡福晋,章佳氏如何满意,自然是觉得这其中是惠嫔搞了鬼。

  【惠嫔!】

  章佳氏握紧了手中的手绢,心里暗恨道。

  家族虽然传话说那事交给他们处理,让章佳氏别管,他们直接和惠嫔接洽。

  可章佳氏又不是傻子聋子,还是看得出来家族并没有按照惠嫔的意思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十三阿哥胤祥被指了一个这样的嫡福晋,章佳氏必然会对惠嫔产生怨恨,而且也只能怨恨惠嫔。

  作者有话要说:PS:康熙给儿子嫡福晋的指人,细品之下很有意思,一直和皇太子对着干的大阿哥胤禔嫡福晋身份最差,皇太后抱养的五阿哥胤祺嫡福晋身份第二差,这两个指人,意思很明确,大家都想得明白。【皇子嫡福晋家世分析,请看第 185 章作者有话说~】

  ===

  但是胤祥也给指了一个家世差的嫡福晋,这……

  ===

  有意思的是,一废太子的时候,最倒霉的两个阿哥,一是大阿哥,二是十三阿哥。

  八阿哥是康熙发现群臣举荐他为太子后才倒霉的。而十三阿哥是之前就倒霉了,比大阿哥倒霉还早,这……啧啧啧~

  ===

  而且胤祥的岳父马尔汉还在康熙四十八年一废太子后乞骸骨了。

  ===

  时间上真是有点意思,反正我是各种阴谋诡计脑洞大开~

  ===

  胤祥是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十月初一日辰时生,按照满人传统,年满十三岁左右指婚。

  ===

  胤祥十三岁(虚岁)是康熙三十七年十月,这一年正好大选【按照熹妃进四大爷后院是康熙四十三年倒推回去算的】,不过大选一般都是六七八月举行,当时德妃和章佳氏都健在也没病危,不会破例,所以胤祥应该是在康熙四十年被指婚。

  ===

  然后……指了兆佳氏~

  ===

  再然后,康熙四十一年,皇上南巡,病了,让胤祥祭泰山。

  ===

  祭泰山的意义不言而喻。重点是,当时被册封为贝勒四阿哥胤禛就在皇上身边,皇上却让光头阿哥胤祥去,这……啧啧啧~

  ===

  反正我是认为康熙对胤祥的态度,完全没有某些小说写的那样看重喜欢。

  没指婚前,胤祥在永和宫也只是胤祯的添头而已,我才不信德妃乌雅氏会让胤祥爬到自己儿子头上去。

  【或许十三粉会喷我,但事实如此,以德妃的心态,大儿子压小儿子一头她都不愿意,更何况是养子】。

  ===

  这点从十三阿哥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出行是十二岁可以看得出来,除了十二阿哥胤裪外,十三阿哥胤祥跟随皇上出行是年龄最大的。

  ===

  真正得宠的阿哥,十六阿哥胤禄五岁就跟着皇上出行了,他弟弟十八阿哥、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都是六岁跟随皇上出行(所以我说康熙之前没准备把八阿哥胤禩当磨刀石了),十三阿哥胤祥在前期真不得宠。

  ===

  康熙三十七年七月,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一废太子发生前整整十年间,康熙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

  ===

  很多人以随扈定圣眷,这么看上去十三阿哥胤祥的确有恩宠,可是换个角度去想,这和胤礽一废复起后,又有什么区别?把你带在身边,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

  要知道被皇上看重的四大爷,以及一废太子前的三阿哥胤祉,可不是每次都去,有好几次都是留在京城和其他兄弟一起监国,这才是真看重儿子的做法,给儿子在朝廷上历练的机会,没有经过实操永远都是纸上谈兵,而纸上谈兵的后果参考赵括。

  ===

  反正胤祥在康熙朝的事,他到底得不得圣宠,和乾隆继后为什么被废一样,都是清宫谜团。

  ===

  看各种记载非常有意思,怎么理解都可以,可以说是宠爱胤祥,也可以说是忌惮胤祥。

  这方面我在本书不展开,毕竟局势完全不一样了,会在新开的《清宫重生要逆命》里面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