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1129章

荀灌娘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荀灌娘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荀灌娘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正是晋朝的谢道韫。

晋代王、谢两族,世代簪缨,朝廷倚之为柱石。

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

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又状写出人事沧桑,令人不胜感慨。

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家风范,在她身上表露无遗,长大后嫁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门当户对,传为佳话。

典故“袒腹东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相传,太傅郗鉴在晋室东渡以后,派遣门人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都璿提亲。

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婚嬅高门的难得机会,一个个神气端肃,扭捏作态,惟独王羲之毫不在乎,依旧袒腹而卧在东窗床上。

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少年郎,从而为后人留下“东床快婿”的佳话。

王羲之的夫人,为他生下了七子一女,一个个都成了东晋社会的名流。

王羲之以书法冠绝古今,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传其衣钵,功力虽然略逊其父,却也颇得真谛,后世合称“二王”。

谢道韫的叔父,就是“淝水之战”的东晋政权中,使得国家坚如磐石的谢安。

晋室东渡之初,谢安与王羲之同寓居在风光明媚的会稽,游山眺水,饮酒赋诗,放情丘壑,兴寄烟霞。而谢安在谢氏诸子弟中,似乎特别欣赏侄女谢道韫的聪颖与才情。

有一天,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

谢道韫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吉甫,就是周朝的贤臣尹吉甫。“吉甫作诵”指的是尹吉甫写的丞民之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帮助周宣王成就中兴之治。该诗辞清句丽,传诵不衰。

谢安也不无同感,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深致。

还有一次,在北风怒吼,雪花纷飞的寒冷冬天,一家人围炉闲谈,谢安问大家:“大雪纷纷而下,像是什么样子?”

谢朗应声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为之击掌赞叹,因此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才堪匹配的好丈夫。

为侄女择婿,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王家的儿子。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三十二章 谢道韫临事不乱

最初,谢安本来颇为属意王羲之的长子王徽之的卓尔不群。

但王徽之的一件事,使谢安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来,在一个雪夜,王徽之独自饮酒,突然渴望会一会老朋友戴逮,于是立即泛舟刻溪,到半途意兴阑珊,又立即驾舟回府。

有人问起,王徽之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怪!”

谢安认为他恐怕不是那种贯彻始终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弟弟王凝之。

王凝之禀性忠厚,文学造诣极深,草书隶书也写得很好,笃信道教,行止端方。

当时王羲之正担任会稽内史的职务,全家大小都住在这个远离战火,风光秀美的地方。

正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春暖花开的时侯,名流雅集。

在一次兰亭集会中,大家即景赋诗为文,王羲之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大大地感叹人生,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哀叹。这篇序文,关健还在字美。

据传唐太宗将它随葬,后来唐太宗墓被盗,就此失传。

谢道韫嫁到王家以后,克尽妇道,温、良、恭、俭、让,样样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