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1105章

这位客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诗人袁枚。不久后,他辞官归乡,隐居随园,孙云凤连同两个妹妹,果然成了他的第一批女弟子。

孙氏姐妹的少女时代,随着四处游宦的父亲孙嘉乐,到过不少地方。近则长江南北,远至四川、云南,都留下过她们芳艳的足迹。

这不但丰富了她们的阅历,使诗情更加开阔,而且也使她们的诗篇传播到各个地方。

她们每居留一处,那里必掀起一阵闺门学诗的热潮。

一路行来,孙云凤细细观察着沿途的景物,品味着自己的内心感觉,写成了不少情景交融的行旅诗篇。

譬如,《晓行》诗云:“残月晓霜钟,马蹄黄叶路;日出不见人,溪声隔烟树。”

晨雾弥漫的天地间,只有一条铺满落叶的小路伸展在眼前;遥远的天际传来寥寥钟声,清脆单调的马蹄声,为行人敲出一片幽远宁静的心情。

短短二十个字,把旅人晓行的情景,描绘得出神入化。

离开江南妩媚地,西去陌生的蜀地,孙云凤心中有几分愁恨,又有几分新奇。

她惯于迁徙,不像一般闺中女子那样优柔怀旧,但毕竟是远走异乡,怎能没有一丝迷惘。

这种喜忧参半的心境,便在她的《征程》诗中展露出来:“春来江上雁知还,我尚驱车歧路间;芳草极天迷客思,白云何处是乡关。地卑城郭多临水,县小人家半住山;闻说西行多石径,喜无尘土扑征颜。”

在外转了一大圈,孙家又迁回了杭州城,这时孙云凤已过及笄之年,尚待字闺中。

杭州城内,名媛才女云集,孙云凤不甘寂寞,多次牵头发起闺友诗文会。

平日里寂锁深闺的姑娘们,欢聚在西湖的画船上,一边游湖观景,一边品茗吟诗,嬉笑打闹,难得的逍遥放纵,正是深闺淑女热衷的活动方式。

孙云凤的名声,很快就在杭州城里传开了。许多风雅公子常瞧准闺友聚会的时机,雇了船跟随在姑娘们的画航左右,争睹孙云凤艳丽如花的容貌,端庄大度的气韵。

上孙家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不过,孙家思想开明,婚姻大事上很尊重女儿的意见。

孙云凤别有见解,认为这些求亲的富家公子,多是外秀内空,不合心意,一心嫁一个才貌双全的如意郎。

乾隆五十五年,袁枚回杭州扫墓。孙云凤闻讯后,邀集了杭州城里所有的袁门女弟子,设宴西湖畔的风雨楼,为老师送行洗尘。

数十位名媛闺秀,济济一堂,钗光鬓影,脂粉香浓。大家饮酒献诗,燕语骂声,情景着实羡煞游人文客。

恰好有袁枚的七八位男弟子,也凑巧游湖到此。大家在楼上一同宴饮,暂时打破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

坐在孙云凤旁边的,是一位锦衣绣帽的俊雅公子。看他洒脱的举止,冷眼相观的神态,一定是个身份颇高的官家子。

他对孙云凤倒是十分殷勤,为她斟酒送盘,介绍菜肴,言语中满是热情的关照。

交谈中,孙云凤得知他叫程懋庭,果然是一位官宦子弟。

孙云凤向来是认才不认人的,纵使程公子百般示好,她却毫不动心,只是淡淡地应付着。

程公子似乎也看出了她的心思,在人们酒意阑珊,争相交流诗作时,他故作随意地从袖中摸出一帧诗笺,悄悄推到孙云凤面前,口称:“还望师姊指教。”

孙云凤见是一首字迹清俊的小诗,饶有兴致地拿起品读。这是一首《咏柳絮》:“白似轻霜软似绵,东风飘泊最堪怜;不如点入桃花水,化作浮萍转得圆。”

虽然是写寻常小景,字句亦似平淡,可一种明澈洒脱的情趣跃然纸上,颇有袁门“性灵派”的神韵,可算是好诗。

孙云凤将诗夸奖了一番,对程公子也不由得刮目相看了。

想不到这人除了锦秀外表之外,还有一份锦秀才情,在贵家公子中可是少见啊!

几天后,孙云凤独坐闺房闲索诗句,忽然有一闺友登门来访,欣喜地将她迎入房中坐定。

闺友神秘的道:“此行是负任而来,有人托我转送一帧诗笺给孙小姐。”说罢,小心地掏出诗笺递给云凤。

这是一贴素花笺,细看字迹,与那天在风雨楼上,程懋庭所出诗笺上的一模一样,孙云凤心里便有了数。

“可知是谁所托?”闺友故意戏问。

“莫不是程公子?”孙云凤老老实实作了回答,以免引出更多的调笑话来。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一十七章 虚有其表

闺友点头称是,孙云凤这才低头细读那首诗:“坐拥寒衾思悄然,残灯挑尽未成眠;纱窗月落花无影,只有钟声到枕边。”

诗句似乎只是轻诉闲愁,但是特意央人送到姑娘手中,其中便有一份特别的心意了。

聪慧的孙云凤,当然领会了个中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