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其它小说>他看不见我们的耳朵了>第8章 礁石

  “不好意思,我还是不明白你想说什么,”我越来越不耐烦,我又不是专程来听传奇故事的,“现在重点是大哥的事怎么办?他没有投海,他是遇到了意外。你跟我走吗,去见见大哥?”

  老张摇摇头。他仍然答非所问:“你知道为什么现在投海的人变少了吗?”

  我说:“因为经济条件好了,生活质量上去了。”

  他笑了,说:“我不是问你为什么寻短见的人变少了,而是,为什么投海的人变少了。”

  “这不一样吗?”

  “不一样啊,”老张叹气道,“我告诉你原因吧。你说和经济条件有关,其实也确实有一点关系。现在条条大路通向全国各地,人们生活结婚也不局限于附近的村子县城。那些家庭的子孙越来越分散,血缘越来越稀薄。都说近乡情怯,可如果你一辈子没见过也没听过故乡的事,你就根本不会思乡,对不对?”

  “嗯,所以呢?”我说。

  老张说:“这么多年我一心一意调查这些,虽然没有查到什么好结果,却逐渐明白了一件事……不仅我会思念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会思念父母。”

  这不是废话吗……我望着他,寻思着他是什么意思,是想跟我去医院吗?和这个人说话太费劲了。

  他接着说:“这是无法避免的,无法阻挡的。”

  我以为他又要长篇大论了,还等着他呢,但他说完这句话却只是低头看着地板,久久地沉默。

  琢磨了一会儿他的话,我说:“看来你不想见他,也行吧。既然你不想见他,又何必把我叫来一趟呢?就为专门找个人听你说这些?”

  老张说:“虽然你不是我的孩子,但你是她的孩子。你应该知道这些事。”

  我站了起来,再问一次:“你真的不去看看他吗?”

  他摇头:“不去。而且如果你说的都是实话,那我去了也没用,他看不见我。”

  说得对。如果大哥的症状还没消失,那他肯定认不出父亲。

  即使让他父亲主动与他相认,他能感觉到的也只有惊悚,绝没有温馨。

  我此行的目的不是非要把这男的带回去,而是打探他的精神问题,看看对大哥的症状有什么帮助。可是照现在的情况看,我也打探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事。

  我没有收获,只有不适。我只想赶紧离开这里。

  我简单和老张告别,转身要走。老张起身跟了出来,我说不用送了,他却坚持要跟着。

  他说:“这么晚了,你也没法立刻回县城,这附近有个小宾馆,条件肯定没城里好,但住一晚上没什么问题。我带你去吧?”

  “您告诉我在哪就行。”

  “我带你去吧,”他坚持,“晚上不安全。你人生地不熟的,别出事。”

  我心想,我一个大小伙子能出什么事?但我没有强硬地拒绝,还是让老张跟着我了。

  不知怎么,在养殖场仓库外我还很有自信,可是当我们来到外面,站在黑漆漆的小路上,嗅到不远处隐约的海洋气息,我却没来由地起了鸡皮疙瘩。

  如果一个人在这种地方走夜路,我确实是会有点怵……算了,怂就怂一点吧。这个老张脑子很怪,但我能看出他不是坏人。

  从母亲的态度上,我就能感觉到老张并不坏。

  我母亲是怨他,但主要是怨他脑子坏掉了,没法正常生活了,却从没指责过他的人品。甚至偶尔母亲心情好时,她还会提起他们年少时的青春岁月,那时她眼中没有怨恨,只有怀念。

  老张带我走了没多远,上了一段坡,来到了一个灯火明亮些的区域。这条路上有村里唯一一家饭馆,虽然已经关门了;还有唯一一家小宾馆,夜里倒是也开着。

  我走向宾馆,老张对我点点头,以示告别。

  我走进玻璃门。宾馆前台有个小姑娘蜷缩着玩手机,这会儿抬起头来招待我。

  我回头看向外面,老张还在原地的路灯下。

  他没有看我,而是望着大海的方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

  入住之后我简单刷了一下牙,用水搓了搓脸,懒得洗澡,就这么合衣睡下了。

  或许因为前一天舟车劳顿,我入睡很容易。相对的,我醒来也很早,天还没亮就自然醒了,一看手机才四点多。

  这会儿也没事干,出去也没车坐,我就躺着玩手机。

  之前我关注了好多讨论游艇事件的博主,也收藏了很多论坛帖子,现在我又打开了那些页面,看看是否有什么新话题。

  这件事的热度降下去了,各个网站上相关内容越来越少。今天我打开微博,却立刻被一条很靠下的本地话题吸引了目光。

  “游艇事故受害人衣物被找到”。

  我点进去详细看。是昨晚出的消息,那时候我没看手机,所以没能第一时间知道。我不认识其他受害人,所以警方当然也不可能第一时间跟我说这个。

  说是受害人衣物被找到,其实也没找到所有人的,只有其中三个人的部分衣物。

  衣服并不是从海里捞起来的,而是出现在A市附近一处不对公众开放的海滩上。那个区域不是沙滩,而是礁石滩,衣物似乎是被潮水带了上来,落潮后挂住石头,就留在了滩上。

  新闻很短,没有深入描述,也不知道衣服具体是什么情况。

  不论如何,反正它们只是衣物,不是遗体。

  论坛上传出了很多难辨真假的消息,有人自称认识什么相关部门的人,能拿到第一手消息,说衣服上有血迹,但血液成分不明,不属于衣服的主人。

  这东西真假难辨,我也不全信。看了一堆各路消息后我特别清醒,才五点多,也睡不着回笼觉了。

  我决定干脆起床出去吧。这个小宾馆确实不太行,房间里有股潮腥味,而且非常湿冷,还没外面舒服。

  前台小妹走了,现在换了一个老大爷。他比小妹健谈得多,可能因为我明显是外地人,这又不是旅游区,他实在对我好奇,我退房时他一直问东问西的,我基本都敷衍过去了。

  我马上就要出门时,他叮嘱了一句“别去海边”。我问为什么,这次他倒没有夸夸其谈,而是只说了一句“特别冷”。

  其实我是打算去海边的。我还没有看过这一带的海,现在去车站也没车,我还能去哪呢。

  要找海边也不难。这一带道路起起伏伏,我站在比较高的坡道上,就能直接看见海面在什么方向。天已经亮了,只要看准方向走,很快就能走到。

  这里不是景区,没有能供人游玩的沙滩,我当然会注意安全,不会走上礁石滩,只是站在堤上远远看一下而已。

  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里,大海这个东西通常有两种常见形象,一个是热情美丽,一个是深沉愤怒。人类要么与它拥抱热恋,要么与它抗争,然后在它的怀中死去。

  此时,我面前的大海既不美丽,也不愤怒,它展开一片厚重的深灰色,躺在晨曦的薄云下。

  我想起昨天老张讲的故事。故事里那些年轻女孩,媳妇,丫鬟,采珠人,女儿……如果故事是真的,她们应该也都见过这样的大海。

  而且她们多半没看过其他关于大海的作品,文学绘画都不太可能看过,现代影视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她们没有见过热情的恋人,也没有见过愤怒的死神。

  她们遥望着的一直是此时这样灰色压抑的大海,它稳定而成熟,沉默寡言,微微发出呼吸的声音。

  这种大海像什么呢?热情奔放的词汇用不到它身上,它也没有显现出任何暴怒或危机的迹象。

  要说它给我的感觉像什么……我觉得更像是城市,就是我住的地方,我家,我生活了几十年的、熟悉的、毫无新鲜感的城市。

  如果我是个小学生,在作文里用这种方式来形容海,可能没有几个老师会认同吧。但这就是我此时最真实的感受。

  思绪神游时,我忽然察觉到余光中有什么东西在动。

  我把目光投向那个方向,依稀看到很远处一个小小的礁石动了。它动几下就停止了。

  我继续眯着眼看,太远了,光线也不是很好,看不清。

  估计那不是礁石,是什么杂物挂在了礁石上,被水流推着动了吧。

  正在我想转回头时,余光又捕捉到了颤动。

  我再次盯过去,没错,不是错觉,那边确实有个会动的东西。

  它和礁石的颜色差不多,像自带保护色似的,它先是伏在一块大些的礁石后面,左右各探出来一次,又升高了一点,把什么部位探出礁石,然后再缩回去。接着它一蹿离开了大石头,斜着换到了另一块石头后面。

  我不知有什么动物会在这一带活动。接着我想到,可能不是动物,是人吧?

  应该是附近的小孩子。小孩模仿大人赶海,去海滩上捡东西、挖小螃蟹什么的。

  那小孩动一动,停一停,一直是伏低着身体,估计是在挖东西。过了一会儿,他从礁石后探出头来,从这里看不见他的五官,只能看到小小的脑袋,看来确实是个孩子。

  他多半也看见了我。我就站在堤上,道路两旁空荡荡的,一眼就能看到这里站着人。

  可能是怕被大人发现,他迅速缩回脑袋,换了几个位置。我站得比较高,仍然能隐约看到他。

  那孩子沿着礁石缝隙移动,手脚并用,爬得很快。一开始他横向移动,我还以为他是为了躲我的视线,又观察了一会儿我才发现,他没有刻意躲我,而是在以之字形路径慢慢靠近堤岸。看来他是准备上岸回家了。

  随着他靠得越来越近,我忽然心口一紧。生理先于理智做出了反应。

  我猛地察觉到,这个孩子不对劲。

  他距离较远的时候不明显,现在他越来越近了,我就越来越能看清楚他自身的体积感。以周围的石头做参照物,就能对比出他的身形大小。

  他的大小不对。

  人的眼睛是很敏锐的。即使你的参照物是树木、沙滩、石滩,而不是人工制品,你也能粗略看出某个物品的大小。

  那个孩子有着人类儿童的大致体积,但头部太小了,太细长了,手脚也细长得不成比例。

  即使是瘦弱的孩子,瘦下去的也只是肉,而不是骨头的长短比例。

  早晨的光线太倾斜,天空还有薄云,所以我仍然看不清那孩子的具体样貌,只能看到他在沿着石缝移动,距离堤岸越来越近。

  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无法保持冷静,一股凉意从脚底冒起来,瞬间侵袭全身。

  从理智上来说,我不相信大白天会看到什么怪东西,那可能是身体畸形的孩子,也可能是过于瘦小的女性,或者是什么动物……我不了解的动物……

  但理智没能说服我。

  我转身快步走开,越走越快,最后跑了起来。

  听说人对很多东西的恐惧是天生的,不需要提前接受别人的预警和教育。

  比如有的人极端怕蛇,他可能从没见过真正的蛇,也没有被蛇伤害过,但他就是非常畏惧蛇,连蛇的照片也看不了,连玩具蛇也无法接受。

  还有人们恐惧黑暗,现代大都市的人们生活在不夜之城里,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较为平稳,并未遇到过什么恐怖的事,但人们还是打从心底里害怕着黑暗。

  理智一些的解释是,人们怕黑暗中藏有不法之徒,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原因,毕竟连尚无读写能力的婴幼儿都会畏惧或厌恶黑暗。人们基于“黑暗”编造出过许许多多神话鬼话,本质都是因为畏暗而向光。

  人们还恐惧高处。有个纪录片,片中学者安排很多志愿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刚学会爬行的婴儿爬过一片坚固、透明、高悬的平台,妈妈们在平台另一侧等着他们。婴儿还未能言语,也从未受过“高处危险”的教育,但当他们爬到透明处,他们都会迟疑,都会停下来。这时妈妈们会在对面微笑着鼓励孩子,有些婴儿选择相信妈妈,爬过了透明平台,也有的婴儿一直迟迟不肯动作。

  即使不用实践,我们也会本能地恐惧着某些事物。这是祖先留下的记忆,是藏在基因里的警铃。

  此时我所感受到的凉意,应该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我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甚至不知道是否只是错觉。但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警示我,在催促我:不能再看了,快离开。

  我越跑越快,一路上完全没有回头看。

  当我快要离开堤岸上这条路时,身后很远的地方传来轻微的“啪嗒”声。

  是非常非常轻微的声音,比我的脚步声、呼吸声轻多了,但我还是听到了。

  像是什么呢。像是有什么东西碰触到了堤岸的石墩……就像是用脚踏上去,或是用手扒上去……

  总之,我没回头。

  我跑向村子,跑向来的那条路,跑向首班车还没来的汽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