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日月同归>第44章 百年古刹

  “什么?”非道置若罔闻。

  折礼醒过神:“我喊错了……”是了,非道的声音他太过熟悉,不会听错,这个声音决计不会属于非道。

  “你要取那火核?”非道问。

  “嗯。”折礼回答,“我总觉得,我可以取。”

  觉得……

  非道意味深长地看向他。

  少年无神的双眼中映出火核的模样,他看不见,却又仿佛能看见。

  非道握住折礼的手,凉意自前臂传入手掌,似乎是得到了默许,折礼慢慢地伸出手,朝那热量之源伸去。

  中指是最早接触到火核边缘的,也就在那一瞬间,灼热感沿着中指烧上心头,折礼皱起眉头,非道警惕地盯着他的手,直到他慢慢触到火核真正的实体,非道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我摸到了。”折礼露出笑容,他轻轻扭动那火核,它便如一颗普通的石头一般,落入了折礼手中,“成了!成了!”

  非道却肉眼可见的并没有带着多少喜悦,他只是看着折礼手上的火核,想到一些事。

  “先生,这个火核……”折礼将万年铁举到非道面前。

  非道瞧了一眼,平淡地说道:“正好打一把像样的武器,给你自己。”

  “这万年铁珍贵,我……取之有愧……”

  “你既能取它,便当无愧。”非道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收好,我带你出去。”

  风自耳边灌过,秋日雨后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木香扑鼻而来时,折礼知道,他们已经离开了鼠精的洞府。

  一路不知飞了多久,隐约听到佛寺幽远的钟声,折礼有些奇怪:“先生,我们这是去哪啊?”

  “去治伤。”冷淡的声音传来,非道已携着他落了地。

  折礼不由在心中揣测,难道这位萧先生是这佛寺的僧人?

  他言行有些冷淡,倒挺像师傅的,不多时,一个顶着师傅脸的冷酷僧人形象跃然心头,折礼不由有些暗自发笑。

  似乎是站在一片松林之中,清幽的松香味混杂着香火气,风吹动松针,飒飒作响。

  远处传来交谈声。

  “周夫人,只要这圣女像香火不断,便可保你们母子平安。”浑厚而略有些苍老的声音传来,想必是庙里的大师。

  “有劳大师了。”妇人的声音饱含恭敬。

  非道的目光落在那衣着华丽的周夫人身上,她身怀六甲,正捧着一尊惟妙惟肖的圣女像,仔细地交给身后身形伟岸的男子。

  夫妇二人辞别住持离去。

  送走那两位之后,道衍站在原处,混浊的目光投向旁边的小道。

  松林之中,正站着一位如松似柏、气质不凡的仙门子弟,身后带着位蒙眼的少年。

  “阿弥陀佛。”道衍慈眉善目地笑道,“两位施主。”

  折礼还在愣神,非道已拉着他,来到寺门前。

  圣泉寺已立寺百年,位于佛石山腰,山顶有一圣泉,泉水引入寺中,故名圣泉寺。传闻此圣泉之水,能治病救人,延年益寿。

  因时候不早,道衍提议明日再行治疗,便交代寺中沙弥带非道和折礼去往精舍,将二人安顿好。

  夜里,折礼躺在榻上,思及喜儿,起身问:“萧先生,你睡下了吗?”

  非道自然没入睡,便问他什么事。

  “我想请你代为书信一封,寄给……寄给家里人……”

  非道有些讶异,家里人?

  他铺陈纸笔,便听折礼念道:“嗯……就写,一切安好,勿念吧。”

  非道写好后,便问:“寄往何处?”

  “落枬境内,肖家湾,客如云客栈。”折礼回道,他说罢抱着胳膊裹了裹被子,“怎么突然变冷了,这天气,还真是多变。”

  非道没说话,默默以灵力将信纸送了出去。

  次日醒来,折礼觉着待在房中无趣,他便缠着非道陪他去庙中逛逛。

  圣泉寺香火鼎盛,往来香客如云,许多人慕名前来求一罐圣泉之水,由此盛名在外。

  二人逛到大雄宝殿,折礼被那香火薰得头昏脑涨,明明是整座寺庙的核心,折礼却总觉得有股如芒在背的不适感。

  他正要遁逃,便听得旁边忽然吵闹起来。能在佛门吵闹,应当不是小事。

  非道向宝殿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老头正与寺中沙弥理论。

  “先生,那边出什么事了?”非道不爱热闹,正要离开,折礼扯住了他的衣袖。

  四周很快围上去了看热闹的人群,差点将折礼挤倒在地。

  非道带了他一把,将他扯到自己身前,退了两步,到人群之外,只见那老头情绪十分激动:“自从我儿子在你们圣泉寺拜祭,便整日魂不守舍,终日于寺中流连,还死在寺中,你们还说与你们无关!你们还是人吗?你们供奉的,究竟是地狱的恶鬼,还是天上的神佛?”

  “刘施主……”那小沙弥颇着急,又拦不住眼前蛮横的老人。

  “我儿虽是个书痴,但邻里都知道,他素来身体康健,偏生在你们这住了一日,便害了痴病,日渐消瘦,不思饮食,他死的蹊跷,死的无辜!”那老头说着,痛哭起来。

  道衍很快便拨开人群来到了老头面前:“阿弥陀佛,刘施主,老衲之前替刘公子所请大夫已然说明,令公子的确身患癔症,但与我寺并无瓜葛。刘公子常年沉浸书中,是以封闭精神,才患此疾……”

  “你别胡说,他就是你们害死的!自他来了你们寺庙,才总说那些痴话!”老头情绪激动。

  道衍口念佛号:“施主莫动气,不如我们到禅院细说吧。”

  “谁要跟你去禅院细说?!就在这说。”

  闹了一阵,道衍终于说动了老头,将他请走,那老头吵闹着跟随道衍离去。

  “唉,又闹一场。”

  折礼耳尖地听到身边的中年人叹了口气,旁边那人问他怎么个事情,那中年人便娓娓道来。

  “这老刘是山下的猎户,原本有个儿子,儿子神神叨叨的,自小就喜欢钻书堆里,身上书卷气很重,大家都叫他刘书生。上个月吧,刘书生读书读出癔症了,总说书里有什么颜如玉,人也越来越奇怪,天天往山上跑。”

  “大家都以为是读书读傻了,也没多管。到半个月前,刘书生便死在了寺中,据说身上瘦的已经是形销骨立了,不知是得了什么恶疾。”

  “刘老头就这一个儿子,在庙里死的不明不白,他一个穷种地的,什么都不懂,就觉得是庙里有人害了他。”

  “唉,这老人家也怪可怜,你说他不知道自己是胡闹吧,他兴许是知道的,道衍大师的善名远播,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可他若不来给儿子讨公道,好像也就没什么活着的寄望了。”

  折礼听得唏嘘,非道倒是还好,没什么反应。

  热闹看过之后,小沙弥过来寻折礼,带他去净泉。

  小沙弥领着折礼来到后院一处石台坐下,此处灵气充沛,有清脆的水滴声传来,想必就是净泉所在了。

  他小心翼翼取下折礼脸上的布,观他双眼红肿,目中无神,便以玉叶引泉,蘸于折礼双目之上。

  “唔,”折礼只觉凉丝丝的,十分舒适,又问道,“小师傅,我的眼睛伤得重吗?它如今是什么模样?”

  “有些红肿。”小沙弥认真地说,“其他倒与平常无异。”

  给折礼净眼之后,小沙弥又念了句佛号:“施主先在此处打坐片刻,待晚些时候,您的朋友会来接您。”

  随着脚步声逐渐远去,四周恢复寂静,水滴声、风声、树叶沙沙声、鸟啼声……草木的清香萦绕在身旁。

  折礼逐渐入定。

  不知入定多久,待他醒来,有人正踏着落叶缓步而来。

  他停在折礼面前,仰头朝漏下些许阳光的树荫看去,一只灰衣麻雀站在枝头,左蹦右跳,偏着头瞧他。

  “萧先生?”折礼出声询问,毕竟有个人站在他面前不言语,总叫人觉得阴森森的。他在看什么?看自己么?

  非道垂下头,在他身旁坐下。

  将手上的东西搁在身侧。

  宽大的衣袖落在水池边,袖口以银线绣制仙鹤,正笼在秋日余晖之中,宛若要展翅高飞。

  “别动。闭眼。”非道将折礼的脸掰到自己面前,挑了药膏,仔细地涂在折礼眼睛上。

  淡蓝色的膏体轻薄而令人舒适,其中所含清淡的不知名香味,冲淡了折礼鼻腔中属于萧先生的味道,那味道令他有片刻的恍惚。

  “先生身上的味道有些亲切。”

  非道的动作顿了顿,自然地瞧了他鼻翼一眼:“亲切?”

  折礼笑了笑:“像某位长辈。”

  非道不再搭茬,抹完药后,又取干净的白布为他敷好。

  一日两次,次日晨起,折礼已觉眼睛能感光了,他不由得欣喜若狂,心头巨石终于落地。

  至第四日,照例是敷了药后不久,折礼抬手将白布掀开一条缝,便瞧见外头阳光正好,葱郁的林子里,小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看得见了!虽然还有些许模糊。折礼大喜过望,直奔到窗外盯着外头的树、草、花、鸟看个尽兴,以前从未觉得耳聪目明是种幸福,可此时,他却意外地觉得幸福,非常幸福,幸福得快要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