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23章

  王梓钧也知道武侠的没落不可挽回,但却不像卧龙生几人那样有世界末日的感觉,他打气道:“我觉得这不是武侠的末路,反而是武侠振兴的一个机会!”

  刘兆玄不像古龙等人以小说和漫画为生,反而对王梓钧来了兴趣。他不经意地问道:“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机会。”

  其他人也端视着王梓钧,看他能说出怎样惊人的观点。

  王梓钧整理了一下思路道:“社会是发展的,不同时代的大众拥有不同的欣赏趋向。我敢问,诸葛先生的《一剑光寒十四州》和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相比,孰优孰劣?”

  诸葛青云是还珠楼主的私塾弟子,他的小说里到处是还珠楼主的影子,一听王梓钧发问,立即答道:“自然是《蜀山剑侠传》为佳作。”

  “那若是将《蜀山剑侠传》与《一剑光寒十四州》同时摆在租书店里,是租哪一本的多呢?”王梓钧又问道。

  古龙笑道:“当然是《一剑光寒十四州》。《蜀山剑侠传》虽然神妙,可是普通读者有几个会有耐心去看?”

  “这就对了。”王梓钧拍手道,“时代在进步,阅读习惯也在转变。如果各位现在还以平江不肖生和还珠楼主的写法去创作,读者肯定不会买账,这就是现在的武侠之于民初武侠在写法上的转变。”

  “你是说武侠小说该创新转变了?”古龙首先理解了王梓钧的意思,同时他也是身体力行者。不过他创新的出发点不是意识到武侠的危机,而是为了摆脱卧龙生、诸葛青云和司马翎三剑客的影响。

  “不错。台湾的武侠小说发展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但内容、行文却渐渐进入模式化,对读者的吸引力也是越来越小。前些年,那些无聊的政客对武侠小说制订条条框框,什么不能骂‘老不死’、不能谈‘贪官污吏’、不能提‘朝代兴亡’、不能‘引起思家、思乡’……侠客们无贪官可除,不能‘替天行道’,只好一个个去找‘秘笈’、挖‘宝藏’,台湾武侠也被人嘲笑为‘武而不侠’。可是近几年条件已经放宽,但大家心中的尺度却还在,创作依然是老样子。就算没有日本漫画和香港电视剧进来,我看眼下的局面也维持不了多久……”王梓钧越说越激烈,引得在场的大师们一阵沉思,只有古龙一阵欣喜,他发现自己终于有了同道中人。

  王梓钧伸出指头,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武侠小说想要继续,只有两个字——创新!”

  “创新不仅是内容形式上的创新,还有生存模式的创新。”王梓钧说着说着就站了起来,“以前民众的娱乐消费单一,只能选择看戏、看小说。可是日本动漫和香港武打片的进入,给我们浇了一头冷水。但不要忘记,小说和动漫、电视剧不是割裂的,武侠小说一样的可以改编为漫画、动画和电视剧,甚至是电影!所以我说,这不仅仅是冲击,还是一个机会,让大家的收入大大增加的机会!”

  刘兆玄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酒杯,吐口气道:“做产业链!”

  “对!”王梓钧笑道,“还有,一个行业要想持续发展,一是要有凝聚力,二是要有新鲜血液。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武侠协会,像金马奖那样,设一个武侠小说的奖项,什么最佳武打场面奖、最佳情节设定奖、最佳长篇奖、最佳短片奖、最佳新人奖,这样既增强了行业凝聚力,又给新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保持武侠小说的长期健康发展!”

  “好!”牛哥忍不住拍起手掌,笑道,“听小王这么一说,连我都想写小说了。”

  其实王梓钧来之前只是想和这些大师们合作办一个杂志,赚点小钱而已,直到听了牛哥的分析,才突来灵感有了刚才的想法。

  在座的都是有识之士,自然听出这个方法对于武侠小说的好处,卧龙生当即点头道:“计划要一步一步的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武侠协会成立起来。”

  王梓钧补充道:“还要办一本专业杂志作为平台,免得武侠协会成为无根之萍。这本杂志不会全部刊载小说,一切关于武侠的诗歌、杂文、论文、书评都可以刊登,包括介绍著名小说家和新晋小说家,旨在传播武侠文化、探讨武侠小说的写作技巧、分析武侠小说的发展方向!”

  王梓钧侃侃而谈,接着又说起了协会构架、奖项设置、杂志刊办等问题,让所有人都忘记了他还仅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

  “好,这个协会我加入!”诸葛青云等人一把年纪了,亦被王梓钧说得热血沸腾,纷纷响应。

正文 015【彻夜长谈】

  关于武侠协会的想法一说起来,大家都没了喝酒的兴趣。王梓钧叫来侍应生准备了一个大房间,便与其他人一起入房讨论相关事宜。

  最开始是确定协会的名称,司马翎提议道:“就叫‘台湾武侠小说创作协会’吧。”

  卧龙生摇头说:“不妥不妥,我看应该叫‘台湾武侠文化研究会’。”

  诸葛青云道:“你们说的都不行,我觉得协会的名字应该以人为主,叫‘台湾武侠小说家联盟’,管事人叫做盟主。”

  三人为这个名字争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于是转而征求古龙的意见。谁知古龙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王梓钧带来的书稿看得津津有味。听到三人的话,他摆手道:“一个名字而已,你们决定吧。”

  牛嫂一直没发言,见三大宗师相持不下,笑着说:“协会是梓钧发起的,不如听听他的意见。”

  王梓钧摇头说:“我是晚辈,才疏学浅,哪里想得出什么好名字。”

  若是一个小时以前,王梓钧说自己才疏学浅还有人信,可是他刚才在饭桌上慷慨激昂的一番说辞下来,谁还把他当做普通人看?

  “滑头!”卧龙生笑骂道。

  “那我就说说?”王梓钧笑问。

  “快说,快说,说不出好名字就拖出去砍头!”众人一起催促。

  “我觉得我们不该妄自菲薄,只定义台湾是不是小气了一点?”王梓钧拿着纸笔画着简易的世界地图,“首先,台湾和香港是武侠小说的重要基地,从这两个地方辐射出去,整个东南亚都有好多武侠迷。还有大陆,我相信两岸的关系不会一直这么僵下去,总有冰释前嫌的一天,大陆几万万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如此,我们就把大半个亚洲都囊括在内了,大家看‘亚洲武侠文化发展研究会’这个名字如何?等机制成熟以后,我们可以设立香港分会、新加坡分会、马来西亚分会……”

  牛哥吸了口凉气:“小王你胃口不小啊,居然想把协会做成一个国际性团体。”

  刘兆玄本来一直在聆听,直到王梓钧说到两岸关系的时候,突然抬眼盯着他,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看可行。”卧龙生等人被他描述的蓝图吸引了,一个个开口支持。若协会真有那么兴旺的一天,现在在场的每一个,都将会是整个亚洲武侠界的泰山北斗。

  协会的名字决定以后,作为漫画家的牛哥把会徽设计的活儿揽了过去。接着又讨论协会的章程和构架,初设理事长一名,总揽协会事务;再设副理事长三名,分别管理内务、外联和学术三块;再下设常任理事10人,通过会议表决,联合普通理事及会员,对理事长、副理事长进行选举、监督,负责制定协会相关规章制度;设理事若干,通过会议表决,负责选举、监督常任理事,可对协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意见;再往下是普通会员,只要发表过一本长篇武侠小说或者二十篇以上短篇小说,即可自己申请或由他人推荐进入协会,须定期缴纳一定会费。协会有责任和义务培养成员的写作技巧,帮助成员联系作品发表和出版,以及其他相关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