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王爷失忆之后>第39章 

  说下,本文HE,攻受相识后都未曾有过其他人。

  临近除夕, 皇宫里的年味越来越浓,和寻常老百姓一样,窗户贴上福字,屋檐下挂上灯笼。腊月二十八,早朝也停了,朝臣沐浴,小皇帝也不用上课, 谢玄礼一年到头也只有这么几天清闲日子。

  雪连续下了几天,天终于放晴,太监一大早就拿着扫把在门口扫雪。这皇宫虽大, 正经主子却没几个,以前的皇子都成了王爷,在宫外有府邸,皇上年纪太小, 后宫里除了几位太妃只剩下皇后。常住在宫里的谢玄礼勉勉强强算一个主子,他已数月没回王府, 在过年之前,还是得回去一次的。

  得知谢玄礼要回府,桥雨早早地就在门口等候。他和凌铮,盛永安虽同为谢玄礼的心腹, 但相比于在外头打打杀杀,执行机密任务,他更爱就在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王府里, 替谢玄礼打点好一切大小事务。

  王府比宫里还要冷清一些,谢玄礼以前并不觉得,可当看到餐桌上满满一桌菜肴,只有自己享用时,又确实觉得这屋子里少了一些人味。

  桥雨见他半天没有动作,忐忑道:“王爷,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谢玄礼缓缓摇头,“你可曾用了饭?”

  “回王爷,还没有。”

  “那你坐下,同本王一起吃吧。”

  桥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道谢之后在谢玄礼旁边坐下。他今日穿着银白色的衣衫,唇红齿白,眉眼精致,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也不知那位西域的公主,是否和他一样?

  桥雨吃得如履薄冰,只夹眼前的菜,他听到谢玄礼问:“桥雨,你今年多大了?”

  桥雨愣了一下,答道:“十八或是十九,属下也记不清了。”

  谢玄礼想起桥雨的身世,当年把他从前丞相府里救出,他还是一个孩子,好似转眼间就成了面前亭亭玉立的样子。

  “王爷,有什么事吗?”桥雨小心翼翼地问。

  “你一身本事,不该拘在王府里,”谢玄礼淡淡道,“等年后,就去天机营报道罢。”

  桥雨脸色骤变,放下筷子,在谢玄礼跟前跪下,“王爷,桥雨想在王爷身边,不想……”

  “桥雨,”谢玄礼冷冷地打断他,“本王不喜欢同样的话说两遍。”

  桥雨咬着嘴唇,眼中噙着泪水,一时没忍住,道:“王爷要把桥雨赶走,是不是因为要娶王妃了?”

  谢玄礼面上冷意更甚,“本王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来过问。”

  “桥雨……知错。”

  谢玄礼再也没了吃饭的心情。突然无所事事,他反而有些不习惯,在书房里找了几本闲书,都只翻开了几页就再也看不下去,总觉得有什么事情盘踞在他脑海中,轻飘飘的,抓也抓不住,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入夜之后,他望着投在窗前自己的身影,大概明白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

  他大概是,真的有些孤单了。

  “来人。”

  一个侍女推门而入,“王爷。”

  “今夜……送个人到房里来。”

  侍女立刻明白了谢玄礼的意思,“王爷想找哪位姑娘呢?”

  谢玄礼张了张嘴,一个名字都说不出来,“后院里都有谁?”

  侍女说出几个名字,谢玄礼基本都没有印象,这些大多都是太后赏赐给他的美貌女子,他收是收了,之后把人养在府里,见都没有见过,打算过几年再把人嫁出去。

  谢玄礼随意点了一个名字,“就她吧。”

  不多时,那位名叫婉儿的姑娘就被送入谢玄礼的卧房。她正值妙龄,有着一张白皙的鹅蛋脸,举止温婉,眼中却暗送秋波,饱含风情,一看就是特意调/教过的女子。

  谢玄礼问:“你是……谁送来的?”

  女子的声音也是娇娇柔柔,“回王爷,是护国公。”

  “你入府多久?”

  “过一月就三年了。”

  谢玄礼点点头,“去床上罢。”

  女子玉体横陈,肤若凝脂,艳情得恰到好处,婉转吟哦,风情万种。谢玄礼坐在床边,衣冠楚楚地看着她。他的身体确实有反应,可不知为何,却迟迟提不起兴趣。

  女子爬到谢玄礼身边,“王爷,请让婉儿来伺候王爷……”如葱的手指伸向谢玄礼的腰带,后者眼眸一沉,猛地推开女子,正在此时,不知谁喊了一句“有刺客”,随机门外传来一阵拳脚打斗之声,谢玄礼替女子披上一件外衫,匆匆开门,只见王府的一群护卫正围着一名男子,那男子虽然身手不凡,以一敌十也颇为吃力,更别说站在最前的桥雨就能和他打个平手。

  待看清这位刺客的容貌,谢玄礼心下一惊,呵道:“住手!”

  众人立刻停下,拿着武器把男子围在中间,如临大敌。

  谢玄礼按下心中的悸动,“不知世子深夜拜访,有何贵干?”

  沈予风弯唇一笑,“王爷府上果然人才济济,好在王爷及时相救,不然我今天可能就要交代在此处了。”只几日未见,沈予风似有消瘦不少,但他看起来精神不错,言谈举止之中似又恢复了往日的潇洒肆意,远远地瞧过来,嘴角微弯,双眸璀璨,煞是风流。

  “王爷不让他们退下?”

  谢玄礼平静道:“世子有话在此处说吧。”

  “王爷与我既是君子之交,又为何连一杯践行酒都不愿与我喝?”沈予风朝谢玄礼走近,明明面上平静,步伐却是急切,最后在他几步之外停住了脚步。

  谢玄礼微微怔神,“你……要走?”

  “我身为南疆世子,总不能一直待在京城,还是说王爷想留我做质?”沈予风悠悠道,“我已经和太后说了,明日一早就启程。”

  谢玄礼静了静,道:“你现在赶回去,怕也赶不上过年。”

  “终究还是要回去的,再不走,就要赶上……”沈予风突然不说了,倏地轻笑了笑,那样子让谢玄礼莫名地觉得胸口一窒。

  “本想让太后转达,又觉得还是应该亲口向你此行。去了太兴宫,徐公公又说王爷已经回府,等我出宫,时辰已经不早,无奈之下才夜闯王府……”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解释得如此详细,一口气说这么多,就好似以后就再无和谢玄礼说话的机会一样,“还请王爷恕罪。”

  谢玄礼轻一颔首,“那……望世子一路顺风。”

  沈予风凝视着他,眼里逐渐升起一股悲凉,嘴角却依旧带着笑意,“王爷的大婚我怕是参加不了,在此就先献上薄礼一份,还望王爷笑纳。”说着,他扔来什么东西,谢玄礼伸手接住,还没有细看,就听到他道:“王爷,后会有期。”

  沈予风轻功不俗,一眨间就没了身影。谢玄礼看着手里的锦囊,缓缓收紧掌心,“桥雨,你并非不识他身份,为何还要同他动手?”

  站在一旁的桥雨振振有词:“无论是谁,夜闯王府,万一威胁到王爷的安全……桥雨都不敢放任。”

  谢玄礼扫了他一眼,懒得戳穿这小小把戏,吩咐道:“把屋子的人送回去吧。”

  桥雨眼中隐隐有些笑意,“是。”

  谢玄礼正欲回房,又想到了什么,问:“对了,看你的身手竟和沈予风不分伯仲?”

  桥雨困惑道:“属下也觉得奇怪,以前在红灯门中,沈公子的武功远在属下之上,除了宫夕,无人是他的对手。今日与他交手,却没有感觉到他半点内力。”

  谢玄礼静默半晌,似喟叹,似自语:“也好。”

  *

  只在王府里住了一日,谢玄礼就回了宫。路过海晏殿时,看到几个宫女正低着头扫着雪,不由地停下脚步,微微失神,总觉得那里少了什么。

  大年三十,谢玄礼起得很早,带着小皇帝前往勤政殿,开笔濡染翰墨,看着他一笔一划用墨笔写下“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太傅教导有方,小皇帝年纪不大,字却写得大气磅礴,苍劲有力,颇有当年武帝的风范。写完之后,小皇帝仰起脑袋看着谢玄礼,“小叔,朕还有其他愿望,可以写下来吗?”

  谢玄礼摸摸他的头发,“晚上会在护城河边放花灯,你倒时候再写也不迟。”

  小皇帝眼睛一亮,抓着谢玄礼的衣袖兴奋道:“小叔小叔,把愿望写在花灯里,是不是就能实现了?”

  谢玄礼狠心地打破小皇帝的幻想,“能实现你愿望的,只有你自己。”

  小皇帝听得似懂非懂,垂着脑袋有些失落。

  王爷和长公主们在大年初一之后会陆陆续续进宫,除夕之夜,只有太后,小皇帝,谢玄礼和谢玄乐四人一起过。在皇帝居住的正明宫中,摆放着金龙大宴桌,四人依次入座。此情此景,几人都想到了去年除夕还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的谢玄文,相顾无言,眼看这顿饭要被吃的寡淡无味,沈芍蓉勉强笑道:“等明年玄礼娶了王妃,怕是不能和我们一起过年了。”

  谢玄乐立刻接茬:“皇兄你真的要娶那西域公主啊?”

  谢玄礼低头喝酒,看也不看他,“我不娶,你娶?”

  “别别别,”谢玄乐连连摆手,“我虽然喜欢美人,但还是想把延王王妃的位置再多留几年,万一遇到更美更喜欢的呢。”

  沈芍蓉被逗笑了,“说起来,哀家最近见了不少世家子女,闲来无事还列了一个排名,说起来徐尚书的千金不愧是京城第一美人,那姿色哀家见了也要自惭形秽,性情也是极好的,哀家本想留给予风,但予风毕竟还在孝期,再等一年也要耽误了人家姑娘。玄乐,你有无兴趣?”

  谢玄乐还未回答,谢玄礼重重地放下酒杯,面色不虞,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惹得他不高兴,却听他对小皇帝道:“阿彦,今日的《心经》抄完了吗?”

  “抄完了。”小皇帝乖巧地答道,“小叔您今早看着朕抄完的啊,您忘记啦?”

  谢玄礼面无表情,“恩,忘记了。”

  沈芍蓉和谢玄乐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终止了这个话题。

  年夜饭过后,夜幕降临,天上烟火竞相绽放,一些年少的宫女太监都走了出来,嬉嬉闹闹地抬头看烟花,不时地发出阵阵惊叹。

  四人来到湖心小亭,桌上摆着年糕,春卷,羊羹等过年独有的点心,宫女在一旁替两位王爷温着酒。不远处,太监放蜡烛放进一盏盏花灯中,投入河里,花灯随波逐流,渐渐点亮了幽深的河水。

  小皇帝看得眼睛都直了,缠着谢玄礼,“小叔小叔,你陪朕去放花灯好吗?”

  “好。”

  谢玄礼牵着小皇帝来到河边,小皇帝接过太监递来的纸笔,歪着闹到稍加思索,认真写下:愿母后与皇叔身体安康,平安顺遂。

  谢玄礼看着他,那总是无波无澜的眼里浮现出一丝极浅的笑意。小皇帝看得一愣,趁着谢玄礼不注意,又偷偷写下一句:愿与小叔长长久久,永不分离。

  写完之后,小皇帝亲手把纸放进花灯里,在众人的保护下,将之轻轻推入水中。末了,仍旧不尽兴,朝着闹着让谢玄礼也写一个愿望。

  谢玄礼看着塞到自己手中的笔,愣怔便可,才执笔写道:国泰民安,河清海宴。

  “皇兄你这未免太无趣了些!”谢玄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从他手中夺过笔,挥挥洒洒写下几个大字,抱着就去河边放花灯。到底是年少,谢玄乐玩心不减,放完灯还拉着小皇帝去看太监做出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花灯。谢玄礼看了他们一会儿,又要了一支墨笔,写下:愿君莫回首,暖色浮余生。他缓步走到河边,撩开冰冷的河水,轻轻将灯放下。

  不远处,传来小皇帝兴奋的叫喊:“小叔,你看我做的兔子灯!”

  这个年过得和往年并无不同,正月初一,谢玄礼牵着穿着崭新龙袍的小皇帝一步步走上皇位,接受百官,外国使臣朝贺,同时昭告天下,景暄三年,正月十九,摄政王迎娶西域公主为王妃,两国正式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