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郎婿欺我>第52章 五十二:私会

  本来能趁着凉快时候去登高游湖, 这一病倒,人也只能认命般卧在床榻上。病情好转便能起身在几个院里来回串门,大多数时候都烧得昏昏沉沉, 身子骨遭受着万千捶打,酸疼不堪。

  大抵是心事重重, 身子才会病得这般彻底。

  崔沅绾生病的消息不知怎么传遍了汴京城。为着她自个儿,为着她郎婿,为着她娘家夫家, 前来探望送礼的人多得几欲要踏破晏府的门槛。原家、林家、尧家与公主府都送来了礼,外男自然无法与她见面, 不过福灵公主却执意要见她。

  一番口舌相劝,崔沅绾乘着檐子,戴着帷帽到了公主府。烧是退了, 身子还乏得紧。福灵揣手站在门口, 见崔沅绾下来,忙前去迎接。

  福灵手里拿着白狐羽斗篷, 赶忙披到崔沅绾身上。恰巧崔沅绾穿得素,这斗篷披到她身上, 倒衬着她气色清冷,恍如仙人下凡一般。

  “快随我进府。我书信里好生苦求一番, 晏学士才肯放人出来。”福灵唯恐她冷, 又叫女使拿出汤婆子供暖。

  毕竟还不到冬日, 一场雪都没下来, 崔沅绾觉着公主多此一举,可见她执著于此, 也无心再管。

  “我病的时候, 来往书信都会先经家姑的手, 她觉着无误后才会交给我屋里的女使,念出来叫我听。”崔沅绾跟着福灵走在连廊上,左右瞥几眼,总觉着公主府比从前冷清磕碜些。仔细看,花草树木半分未挪动,想是错觉。

  “可老夫人不是时而痴傻么?府里的事都是你在管,书信交由她过目,岂不是白白搁置了?”福灵问道。

  崔沅绾摇摇头,“家姑的确不管事,只是所谓形式礼仪还是要有的。我生病这几日,家姑竟无一日清醒,时常凑到我屋里说着听不懂的话。她信巫卜,这般三教九流事上不了台面,她也只敢趁着没人时,拿铃铛和彩布行事。”

  福灵觉着瘆人,“怎么听着像苗疆那边的术法。你可还记得我提过的蛊毒,那便是苗疆产物。苗疆境地不开化,活人祭祀是家常便饭。巫卜盛行,当地人生病不找大夫,都是靠做法解除病灾。”

  崔沅绾附和着,“那岂不是要白白死去?本来几株药草就能治活一个人,巫卜盛行,无人信医,不该死的人也都死了。”

  福灵说是,“先前听爹爹提过一嘴,朝廷早派官员去治理了,这巫卜术法早不见人施行,都压在了那个偏僻地方。也不知老夫人是如何得知这些事的。”

  “先前我也打听过,家姑自小长在天子脚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过有个表妹,精通下蛊与巫卜,想是跟她学的。府里的老养娘又说,那表妹五年前就走了,死相凄惨。按道里的话说,是懂得太多,巫卜夭寿。”

  两人一番攀谈,说罢都觉着身子一凉。明明是青天白日,却觉得周围结了霜一般。

  “快别说了,今早我叫那三位小官人出去准备物件去了。原本哥仨不想动,一说是崔娘子要来,为崔娘子所用,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二人往景茗斋走去,在莲池竹林之后,绕过一方凉亭,是公主府里最僻静的地方。

  景茗斋里陈设大气简洁,棋盘上黑子静静摆着,白子还未来得及下,棋局戛然而止。

  “是六郎与八郎在下棋。方才不是说把人支出去购置所需物件了么,临走时六郎还不乐意。”女使并未跟过来,福灵端起茶壶给,倒了一盏冒热气的茶水。

  “到底是天生聪明,六郎一面联络着地下探子,一面还有心破这残局。”屋里热气缭绕升腾,崔沅绾的心也静了下来。

  福灵不以为然,“记得从前他虽是机灵,可并未如现在一般智多近妖,常常叫人摸不透心思。若说是多年未见生疏了许多,也说得过去。只是六郎的生活习性竟也大变。我叫三位住在府上,七郎八郎常早起练武,唯独六郎,静默站在一隅,怔怔盯着四处。叫回神后,他还是那般内敛安静。虽有疑惑,我也没往心里去。”

  崔沅绾也没把这事记到心里去,“公主公然叫外男在府邸里居住,若传出去,可是对公主大有不利。”

  福灵说她是思虑过多,“打我及笄,搬到府里住,爹爹便不再管我的私事,反而对我的学业抓得紧。他不会管我与几位小官人有何牵扯,只会计较默写或背诵诗赋时,我写错几字,少背几句。嬢嬢管着后宫的事,手自然也不会伸到公主府里。爹爹嬢嬢不管,纵是旁人有天大的怨气,也怪罪不到我的头上来。”

  既然她坦荡,崔沅绾也不会多嘴管事。

  “官家当真是开明。”崔沅绾叹道,“若非如此,公主养面首的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我早熟悉爹爹这脾性了。”福灵凑到崔沅绾身边,神色激动,“爹爹用人也是如此。朝廷不养闲人,庸才或是无才之人,早被贬到天南海北去。现今能入朝面圣的都是各方面的能人。爹爹常说,奸才也是才,好过一群碌碌无为的老实人。夏长史不就是上好的例子么?”

  脱下官服,夏昌过得有多乱,官家自然清楚。可那又如何?夏昌依旧是枢密院的一把手,主管全国军政。夏昌武将出身,当年也上过战场,不过入枢密院后愈发散漫,成了眼下这般邋遢样。

  什么歹事他没做过,不过是官家念他劳苦功高,叫人把事都压了下去。

  福灵说罢,见崔沅绾怔住,以为她心里吃昧,忙说着晏绥的好话。

  “晏学士更是爹爹的心头肉。当年连升三级,爹爹怕他遭人忌惮,才给了他资政殿大学士的名位。学士不过是虚名,晏学士不到而立便任参知政事,位列三相。有才能且不说,他私下作风干净,若不是碍着家族原因,有晏学士在,还有夏长史何事?”

  这话太过放肆,崔沅绾忙捂着她的嘴。

  “当心隔墙有耳。”

  “放心罢,放心罢。”福灵两眼懵懂,觉着崔沅绾当真是小题大做,把她的手掰了下来。

  “我说这番话,也是想宽崔娘子的心。新法势在必行,晏学士前路光明着呢。”

  福灵靠在崔沅绾肩头,不免叹声气。

  “要是三郎也跟晏学士这般上进便好了。”

  崔沅绾也不知福灵为何蓦地说到了原行遮身上,碍着原行遮是福灵意中人,崔沅绾说话也斟酌着词,“大抵世间男郎并非都心在朝野罢。原小官人心在山水,有先人风骨。原家人也支持他,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在就好。”

  说是如此,可福灵心里还是不畅快。

  “若他愿意入朝为官便好了。他的才能定能支撑他高升馆阁,他的仕途定是顺风顺水。若是可以,三郎或能成我的驸马呢……”

  福灵的声音小了下去,说罢才觉着这话别扭。她当着崔沅绾的面说想与原行遮结为夫妻,而原行遮心里的人是崔沅绾。

  虽说崔娘子嫁为人妇,与他再无可能,可福灵还是觉着别扭。侧目见崔沅绾神色坦然淡定,福灵心中骂自个儿狭隘。

  不过崔沅绾倒不知她这小心思。少女心事早不是崔沅绾能想到的地方,她心里对福灵满是欣赏。福灵常依偎在官家圣人面前,纵是再无心,对朝堂上的事也比她这个常居宅院的人清楚。

  福灵几句话就能叫她清楚官家的脾性,也解了心头疑惑。

  崔沅绾原以为,官家对夏昌做的腌臜事一无所知。如今想来,是她把官家看得太低,想得太小家子气。官家任由夏昌兴风作乱,待他暴露过多,一网打尽。官家用计谋骗了天下人,殊不知小人早已落入网中,只待来日收网。

  官家心意已决,胆敢挡新法的人,都会死在道上。旧党逍遥自在的日子不多了。

  “我与原小官人没见过几次面,对他的印象都是从旁人口中听来的。想来女追男隔层纱,公主若是喜爱得紧,与其隔岸观望,不如大胆一回。”

  “你是叫我去追求三郎么?”福灵坐直,满脸认真。

  崔沅绾:“公主心里犹豫不决的时候,已经给自个儿选好路了。原小官人尚为婚配,公主身边驸马之位也有空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若两人有意,这桩婚事岂不更好?”

  重来后的每一日,崔沅绾都过的如履薄冰。上辈子福灵是为原行遮耽误一生,可那时的福灵胆小懦弱,身边有小人挑唆,一步错步步错。可眼前的福灵,机智勇敢,天真灵动,她有自己的想法,与崔沅绾先前听得的风闻那个疯娘子,判若两人。

  “世间好儿郎千千万,追不到也没事,这么多小官人等公主来怜惜,公主可不能只在一棵树上吊死。”

  福灵显然是把她这话听了进去,细细品味,只觉这话当真是真理。

  “我又不是崔娘子,怎会有小官人喜欢我呢?”福灵莫名羞涩起来,低头扣着手,不知所措。

  “有啊,怎么没有?”崔沅绾抿唇轻笑,在福灵耳边轻声说了个名儿,惹得福灵瞪大了眼。

  作者有话说:

  下章没写完,今晚写完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