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眼儿媚>第157章 番外(一)

  四年后

  洛阳

  傍晚的洛阳城是那样绮丽, 各色花灯竞相逐艳,茶寮瓦肆热闹极了,士子文人议论着当今新圣人的推行的新政, 品评如今炙手可热的朝廷新贵,好不热闹。

  忽然, 街上缓缓行来十几辆马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引起一片议论,谁家有这样的排场?

  眼尖的立马认出来,这是左府的车驾。

  盈袖独自一人坐在车里,她懒懒地歪在软靠上,手轻抚着已经九个月的大肚子。

  饶是到了深秋十月,她额上还是热汗津津的, 手推开车窗, 一股凉风吹来, 让人浑身舒爽。

  四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尤其是有了孩子。

  她和左良傅第一个孩子今年两岁半,是女儿, 闺名是舅舅取的, 叫银笙,乳名叫颜颜。

  四年前的初秋, 她嫁给了左良傅, 把吴锋送她的嫁妆全都捐了出去,救济了不少因洪灾流离失所的百姓, 一时间,小袁夫人的名头在洛阳还挺响。

  那年冬天,魏王果然出手了。

  同对付前几任刺史一样, 先是诬陷左良傅贪赃枉法、与越国暗中相通,将常平仓的粮和税量折价卖掉。

  紧接着就是制造民变,说百姓吃不上救济粮,又被官府以丈量土地为由,强行侵占良田,怨声载道。

  最后,以阁臣——户部侍郎姚瑞乃左良傅恩师为由,联合东海王、楚王等地方势力,打出清君侧的名号,叫嚷着起兵。

  朝廷为避免大乱,果然派人给左良傅送来了赐死毒酒。

  魏王大喜,这一年多,他在左良傅手底下明里暗里吃过太多亏,必要亲手了结这死对头。

  还记得腊月二十九的深夜,府外火光冲天,剑拔弩张,魏王扬言,要斩杀祸国殃民的贼子左良傅和夜郎西。

  当时,左良傅穿上了银鳞铠甲,手里拿着长刀,将她连推带搡地藏入地窖,说:陈砚松到底是你父亲,必会保你,你,你以后别想着给我报仇,好好活着。

  她不愿,一定与他共进退。

  这男人急了,直接打晕了她。

  得亏当时荣国公带兵出面,说左良傅乃罪臣,必须由荣家军押送回长安,交给陛下处置。

  魏王不敢轻易得罪荣国公,只能同意。

  想到此,盈袖不禁打了个寒颤。

  当时左良傅出事,陈南淮不止一次找上门来,让她赶紧和离,保住自己为上。

  她没理,同囚车一起奔赴长安。

  一起上路的,还有表弟世清、谢三爷、荷欢及杜弱兰父女。

  正月里风雪大,路上寒风刺骨。

  因押送左良傅的是荣家军,所以她一路能照顾他,陪在他左右。

  果然,在快出云州的时候,涌现无数杀手。目标再明显不过,就是左良傅,当时杀声四起,白雪被鲜血染红,他以一敌十,锐不可当。

  可忽然有杀手拿住了她,逼迫左良傅自尽。在千钧一发之际,吴锋出现了,西域第一杀手果然名不虚传,快刀割断那杀手的脖子,救下她,局势瞬间逆转。

  再往后,就顺利了。

  到长安,陛下将左良傅软禁在府宅,对外宣称将左、夜等人全都下了召狱,要彻查此案。

  安居在家,百无聊赖。

  这坏透了的男人没事做,那双贼眼睛成天到晚盯着她,说这下有空闲,能专心和媳妇儿造小人了。

  数数吧,都在哪儿做过?

  绣床、浴桶、大铜镜前、桌子、地上……还有假山那个黑洞子里。

  没多久,她就怀了颜颜。

  端午前,陛下重病垂危,东宫摄政。

  魏王再次打出清君侧的名头,起兵作乱,剑锋直指长安。

  太子不再采取守成态度,调兵遣将,一方面启用左良傅等人,一方面写信去宁州,让袁文清务必说服荣国公的次子—谢子献,守好关中最后一道防线。

  端午节的那晚,各将士从长安出发,奔赴前线。她和弱兰、荷欢一起去送,紧赶慢赶,拿着平安符走去城门,发现他们早已绝尘而去。

  他不在的日子里,她每天都提心吊胆,挺着肚子去道观、佛寺烧香。

  因行军事关机密,他没法写家书,通常给朝廷奏报的时候,总会在最末写一句话,烦请殿下给吾妻带句话:为夫一切皆安,你以照顾自己身子为上,勿甚念。

  这句话,她每听一次,就揪心一次。

  她大着肚子,行动不便,便开口喊吴锋——吴叔,请他去照拂一下良傅和世清。

  当时吴锋听见这两个字,眼睛红了,什么话没说,立马收拾行李,奔赴云州。

  谁知,弱兰那丫头担心世清,女扮男装,偷偷跟了去。这下把杜大爷急坏了,带了大福子等人,赶忙去追。

  这下好了,弱兰是找到了世清,杜大爷竟莫名其妙成了随行军医,治伤不必说,那是国手的水平,开的方子治好了军中兴起的疫病,朝廷缕缕嘉奖,杜家不仅吃上了宫廷供奉,而且又成了御前红人。

  长安虽安,可亦人心惶惶。

  战起的半年,各大酒楼茶寮最是热闹。士子阔论,处士横议,所说都是战场。

  一开始,魏王联合东海王和楚王,兵锋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但我方的几位将军也颇有手段,让敌军吃鳖无数。

  尤其是那位袁世清,有万夫莫敌之勇,一路从小兵杀到了前锋小将,屡立奇功,深得大元帅的赏识。

  到了冬天,局势开始逆转。

  掌管魏王兵器、马匹和粮草供给的陈砚松忽然反水,不仅自损八千,烧毁了陈家囤积所有粮草和食盐,还暗中给我军传递魏王行军部署。

  而此时,魏王刚提拔重用的梅濂也投靠朝廷,联络荣国公长子谢子乔,一方面死死镇守住边关,莫让越兵和魏王里应外合,一方面四下招募富有勇力的健儿,向魏王后方杀去,同时还亲自和妻子去劝说东海王、楚王,让他们放弃与朝廷对抗。

  里外夹击之下,魏王兵败如山。

  次年的春天,朝廷的大军踏平云州,魏王自尽,紧接着,陛下驾崩,东宫正式即位。

  新帝上位,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封功臣。

  第一等,自然是世代忠良的荣国公谢氏,不仅封爵拜将、御赐丹书铁券,还将新帝的妹妹,月华公主赐婚给三公子。

  接下来,就是分封有军功的将领。

  封左良傅为平云侯,给她也封了诰命,封夜郎西为忠顺伯,亦给了荷欢诰命。封袁世清为骁勇将军,得新帝亲自赐婚之荣,国丧后正式让这小子和弱兰成亲。

  然后,就是抬举文臣了。

  先帝在时,弊症已多如乱麻,所以新帝还是太子时,就已经着手推行新政。

  第一批入阁的,自然是镇守有功的谢子献和袁文清。

  第二批入阁的,是此次平魏王之乱中,居功至伟的梅濂。

  袁文清自不必说,本就是东宫门生,那梅濂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有人说他不配入阁,可这几年他在曹县的政绩,谁敢说个不好?还有人说他曾是魏王的人,可给魏王心腹一击的,恰巧也是梅濂。

  大概真有本事吧,否则新帝怎么会这般青眼有加。

  最后封赏的,是陈家父子,赐免死金牌,赏银千两,陛下亲题匾额,以传子孙。

  何为荣,何为辱?真的很难说清。

  ……

  等左良傅回长安后,她已经生了女儿。

  可魏王虽死,云州未安,新帝让左良傅依旧镇守云州,并且催促地方豪贵迁至关中,其中就有陈家。

  左良傅去云州的时候,她又有了,这回害喜严重,什么吃不下。她想跟着去洛阳,这男人不让,说洛阳如今还乱着,伤着你怎么好。

  她不忿,故意笑他:“就是得跟在你身边,万一叫哪个野女人把你勾去怎么办?”

  他搂着她,哈哈大笑:“你亲哥和干哥都位极人臣,你弟弟又是将军,娘家太厉害了,我可不敢。”

  哼,她才不管了。如果这会儿不去,到时候生孩子、坐月子,没个一年半载,就别想离开长安。

  他前脚一走,她后脚就拾掇东西,挺着六个月的大肚子,带着大福子、乳娘和颜颜……还有吴锋,几乎把长安的家搬空,浩浩荡荡去了洛阳。

  一路游山玩水,先去宁州看了舅舅,再去永州看了荷欢夫妇。

  左良傅一听说她上路了,急得没法子,快马加鞭,往返在洛阳和路上两头,照顾她几天,赶紧回洛阳处理军政大事,然后再日夜兼程赶来,看她和孩子们都好不好。

  这不,一走就走了三个月。

  昨晚上他到康县接她,怕颜颜闹她,就抱着女儿坐在后面那辆马车。

  ……

  想着想着,马车忽然停了。

  盈袖扶住腰,掀开车帘,往外瞧。

  已经到平云侯府的后宅了,大福子叉着腰,指挥下人赶紧把东西往府里搬,千万注意,别把颜颜的小马桶弄坏了。

  而左良傅这会儿也下了马车,单手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娃,朝这边走来。

  “袖儿,咱到家了。”

  左良傅掀开帘子,笑吟吟地看着里面那个大肚美人,柔声道:“我早让下人烧好了水,赶紧洗洗,早些睡。”

  盈袖闭着眼,撒娇:“太累了,你抱我嘛。”

  “越发像小孩儿了。”

  左良傅轻轻拍了下妻子的腿,把女儿放上去,推了下女儿的小屁股,笑道:“快去拉你娘。”

  颜颜听见这话,迈着小腿,跌跌撞撞地冲到母亲怀里。

  “娘。”

  颜颜奶声奶气喊人。

  “哎呦。”

  盈袖轻呼了声。

  “怎么了?”

  左良傅大为担忧,半个身子探进去,抓住女儿的小脚,把女儿拉出来,忙问:“臭丫头是不是撞坏你了,肚子疼不疼?儿子没事吧?”

  “没事没事。”

  盈袖摇头笑笑,手伸过去,抓住男人的胳膊,艰难地起身下车。

  在长安的时候,杜大爷给她把过脉,说这胎是儿子,这下能凑成个好,一家四口,多和美。

  “我饿了,特想吃螃蟹。”

  盈袖手挽住丈夫空余的胳膊,娇声道:“十月的螃蟹最肥了,啧啧啧,蟹膏拌饭,一想就流口水。”

  左良傅抱紧要找娘的女儿,慢慢带着妻子,朝府门走去,笑道:“你想想就行了,那东西寒凉,孕妇吃不得。”

  “哎呦,你看我现在热的,满头的汗。”

  盈袖不依不饶地求。

  忽然,她看见巷子口站着个清俊挺拔的男人,特别眼熟。

  盈袖皱眉,眯起眼仔细瞧去,登时倒吸了口冷气,停下脚步。

  认识,是陈南淮。

  快三年没见,他倒是一点没变。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开始,写番外,大概三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