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逆君侯>第45章 诉衷情【二】

  东境巡抚直奏御前, 陈列杜陵郡守罪状及延东军大败乌首之功。

  东海大捷传回京城,引得朝野震荡。靖阳帝亲下谕令, 彻查杜陵官商私通一案,召延东将军及监军皇子入京封赏。

  雁荡关胡部战事胶着, 西疆蛮族动乱复起,如今正逢多事之秋,朝廷太需要一次大捷了。

  闻仕珍下了早朝并未直接回府, 反而乘轿去了临枢院。他避开衙前值守的官员, 径直往内院去了。

  钱彦泓也才从宫里回来,迎面便撞上了火急火燎赶来的闻仕珍。他早知闻相下朝后会来见他, 确认四周无人后,忙将人迎进院内。

  “皇上要彻查任季, 没想到这小儿还挺灵通, 听到风声便提前跑了。”钱彦泓抚须长叹, “当年力保任季出任杜陵郡府的是我, 这事若是连带下来,恐怕难辞其咎啊。”

  “钱大人已是三朝元老, 皇上自然不会多加怪罪。”闻仕珍道, “我来临枢院是想问阁老一句,东境直奏圣上的军报,可有提及我等与乌首往来一事?”

  钱彦泓一拍桌子:“提起这事, 还多亏了你闻家那小子!”

  闻仕珍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此事与闻玓有关?”

  “闻大人,你可莫要佯装不知,若不是经你授意, 他哪有那么大的胆量。”钱彦泓别有深意地看了闻仕珍一眼,“祝梁递来的军报非旦没提及闻府一字,反倒还将闻玓之功逐一道来。我听说闻玓在东境背着任季,将曾与杜陵府来往过的东家都引荐给了东海王。我原想他是受你指示,便未多加干涉。没想到东海王上疏皇上,称官商勾结之事皆为任季一人所为,将我等与乌首的来往撇了个干净。这一出金蝉脱壳,实在甚妙。”

  闻仕珍听到这儿,神色一凝。他很早便听说闻玓介入了闻家在东境的商路,却没想到他会与东海王合作。东海王初到东境,闻玓便拱手送他那么大的财路,难怪他愿为闻府开脱了。

  如今任季潜逃,乌首已亡,若再派一批人南下清除佐证,皇上怎么查都查不到闻府头上。只是白白便宜了东海王,能将东境这条财路据为己有。

  官道私营并非长久之计,如今京城风声紧,已到该收手的时候了。至于杜陵府这个烂摊子,便仍给东海王去操心。

  想到此处,闻仕珍对钱彦泓笑道:“阁老言重了,闻玓不过就是耍些小聪明,您又不是不知,他从前在京中便爱这般胡闹。”

  钱彦泓摇头道:“非也,非也,闻相此子多谋善断,来日前途无量啊。”

  *****

  接到靖阳帝谕令,闻雪朝与赵凤辞启程前往荫城,与赵焱晟与阳疏月辞别。

  阳疏月指挥着府中下人,将成箱的荫城海味全搬上了回京的车马。赵焱晟刚欲上前搭把手,便被阳疏月狠狠剜了一眼,只能作罢。

  “阳大夫自随我南下杜陵时便嚷着要走,如今你我都要返京了,他仍还留在此处。”闻雪朝看着眼前忙前忙后的小大夫,笑着对赵凤辞说。

  “心安便是归处。”赵凤辞淡道。

  阳疏月恳挚地握住李队守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李队守,打今日起,我与你化干戈为玉帛,有朝一日若能在广阳相逢,你我定要去望归酒楼,畅饮一番。”

  李队守绕着弯避了小阳大夫多日,没能避开王爷落在自己手上尖锐的视线。他不着痕迹的缩回双手,飞快道:“在下不敢当,不敢当。”

  赵焱晟走到二人马前:“后院堆着的那几十箱真金白银,二位要我如何处置?”

  商贾们孝敬王府的金银珠宝仍堆在后院,日积月聚已落上了许多灰。

  闻雪朝似笑非笑:“王爷心中不是已想好了么?”

  赵焱晟看了眼仍在对羽林卫嘘寒问暖的阳疏月,佯装无奈道:“闻大人总把民生挂在嘴边,那本王便只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片刻后,白纨前来禀报,车马干粮皆已准备妥当。前方传来驭马的吆喝声,回京的队伍就要启程了。

  翻身上马后,赵凤辞突然对赵焱晟道:“四哥,你会是个好王爷。”

  赵焱晟与赵凤辞虽同为龙嗣,但生平境遇大为不同。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赵凤辞唤他兄字。

  他未做多言,只是上前拍了拍赵凤辞的肩:“五弟,闻大人,一路保重。”

  赵焱晟与阳疏月站在东海王府前,目送一行人骑马远去。

  “赵焱晟,你为何不将心中所思告知五殿下?”阳疏月问。

  “他二人之事,又岂能容得了旁人多言。”赵焱晟捏了捏阳疏月的耳垂,“况且,闻雪朝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当初自北下南,闻雪朝心系五殿下安危,一路走马观花便到了杜陵。如今从东境返京,才得以赏味江南的好景致。

  夏末初秋,沿途花开正盛。闻雪朝沿着河堤信马由缰地驰骋,赵凤辞便只能随他撒野。他不知从哪儿寻到两朵栀子花,偏要给赵凤辞戴上。

  他拗不过闻雪朝,只能沉着脸,由着闻雪朝将花瓣别在他的发冠上。

  临洲太守为迎接延东军人马,专程在易水河上备了画舫。闻雪朝饮了许多酒,卵足了劲招惹他。那夜,他对闻雪朝比往日都要粗暴些,宛若丧失了理智。

  过了易水河,策马走过江南十二城。闻雪朝的迎合令他心中发狂,他们激烈地拥吻着对方,欲望刻进了灵魂,渗入了血肉。闻雪朝是如此放纵,他陷落在与心爱之人缱绻厮磨之中,好似要倾尽所有以作回应。

  远远便看到了琊山的影子。闻雪朝策马来到赵凤辞身侧,对他笑:“殿下,我们甩开队伍多远了?”

  赵凤辞轻吻他的眼角:“约莫已有三十余里。”

  闻雪朝任着赵凤辞在山水间吻他,细碎的吻沿着脖颈往下。他闭上眼睛,睫毛微微颤了颤。

  吻毕,只听闻雪朝道:“白纨的人马已快到琊山。我而今要去同他们汇合,便在此与殿下分道扬镳了。”

  赵凤辞神情一僵:“你不随延东军一同入京?”

  “我南下东境,本就是尽巡疆吏责。”闻雪朝道,“入了这广阳都,我便是内史侍郎,太子近臣,与五殿下并无私交。”

  赵凤辞这时才明白,闻雪朝这一路上是在倒数着,还剩多少时日回到这生他养他的囚笼。

  一路上的索取,都是在饮鸩止渴。

  “朝中危机重重,殿下务必要万分小心。”闻雪朝接着说。

  赵凤辞看着眼前人,缓缓道:“此次回京,我会拿到我自己想要的。”

  闻雪朝笑了,他松开缰绳,伸手拉过五殿下的手掌,在他手心落下了一个轻柔的吻。

  他跟着白纨走了。

  赵凤辞盯着掌心出神,半晌后,伸手从衣襟内取出了一个坚硬的物事。

  左虎符静静地躺在他手心里。离开荫城前,阳疏月将这枚家族世代保管之物交还给了他。

  阳疏月对他说,殿下,时候到了。

  他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包括他的心上人。

  *****

  东境巡抚率先回京,向圣上详尽禀报杜陵府与乌首之战的情形。次日,延东大将军祝梁与监军皇五子奉旨进宫面圣。

  靖阳帝龙体抱恙,已将监国之权交至皇太子赵启邈手中。近年来靖阳帝缺席早朝已成惯例,大多由太子临朝辅政。今日延东将军入宫觐见,靖阳帝竟破天荒来上朝了。

  赵凤辞身着皇子袍服,随祝梁一同走入垂拱殿。他遥遥看到龙椅上坐着的鬓霜老人,拱手正声道:“儿臣参见父皇!”

  立在丹墀前的太子凝起了眉头,殿中朝臣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五殿下是陛下龙子,行的本该是皇子礼,方才行的确是将领礼。

  没想到靖阳帝挥手止住殿中人声,对赵凤辞和蔼道:“数年未见老五,还是这般有英气。”

  太子赵启邈收回了打量的视线,对赵凤辞颔首:“五弟。”

  待众人依次行礼后,靖阳帝问了赵凤辞许多与君留岛海战相关之事,赵凤辞不作迟疑,一一作答。

  靖阳帝听闻乌首主力被延东军尽数歼灭,满意地点点头,和颜悦色道:“闻爱卿目睹君留一战,老五所言可都是真的?”

  朝臣中随即走出一人。此人身着紫色云鹤朝服,手持青木笏板,温润出声:“启禀陛下,君留一战延东军士枕戈寝甲,一鼓作气,将乌首主力全歼,殿下此言非虚。”

  赵凤辞的目光落在了闻雪朝身上。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闻雪朝穿朝服的样子。

  领口处的玉结扣至下颚前,只露出极少颈部的肌肤。在那内襟之下,皆是他昨日留下的猩红痕迹。

  赵凤辞觉得自己已被闻雪朝逼疯了,他竟在这九五之尊的大殿上,想起闻雪朝在身下丢盔弃甲的模样。

  他盯着闻雪朝长身玉立的背影,心中思绪杂乱。

  却见闻雪朝上前一步,接道:“殿下之言的确非虚,但所举之处皆是延东军功劳。臣身为东境巡抚,有巡查军纪吏治之责。今日欲参奏五殿下军中过失。”

  赵凤辞愣住。

  若没听错,闻雪朝要在御前参自己一本?

  靖阳帝亦是一怔:“闻爱卿欲参何事?”

  只见闻雪朝正色道:“臣参五殿下三不当。失防备之心落入乌首敌营,此乃一不当。众将操练时入帐饮酒,此乃二不当。巡防杜陵时当街纵马,此乃三不当。殿下有违军纪,还望陛下惩处,以儆效尤!”

  闻雪朝回头看了木在原地的赵凤辞一眼,眸中尽是肆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