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权宦为我点朱砂>第30章 围猎

  里面不出所料是一片狼藉, 杯盘碗盏都碎了一地,仔细看,地上的碎瓷片处还有淋淋的血迹。服侍的宫人跪了一地, 就连宋妃也不能免,脱钗跪于地上。

  皇帝面色沉沉, 眼里是压不住的暴戾,仿若已经煮沸的油锅, 再往里面加一滴水就会爆裂沸腾。但还好,慕卿不是一滴水,他是凛冽的冰, 能将沸腾的油锅归于平静。

  当皇帝听到门外的动静, 已是不虞, 但见是慕卿, 才顿了顿, 让自己一寸一寸冷静下来。再开口时,皇帝的声音已趋于平静。

  “慕卿。”他唤了一声慕卿的名字。

  慕卿微微垂首,态度恭敬谦顺, 他应道:“臣在。”

  皇帝闭了闭眼, 转而亲手扶起跪在地上的宋清韵,没有暴戾情绪的皇帝面容清俊雅致,似翩翩公子。他抚去宋清韵脸上的泪痕, 柔声向她安慰解释:“朕一时控制不住情绪,被吓坏了吧。”

  宋清韵轻轻点头, 而后摇头。她脸上虽有泪痕,但是在皇帝温柔看她时已缓缓有了笑意。

  皇帝揽着她,那臂膀好似给了她坚实的支撑,宋清韵眼波柔软, 一脉清泉一般,她轻声对皇帝道:“本来是很怕的,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是因为是今上,清韵又不怕了。”

  这样的话显然很得皇帝的欢心,他对怀中的女子多加安抚,语声柔和,就如同一般的少年郎一样,费尽甜言蜜语的心思,只为换心上人一笑。待到宋清韵终于被安抚下来,好似将之前的记忆都一并淡忘了一样,皇帝才命人送她归去。

  宋清韵重新戴上发钗,玉带鸾羽,罗袖轻衫,还是原来的宋妃娘娘。宫女扶着她,慢慢朝外走去。慕卿侧身,为宋清韵让出一条坦道来。

  宋妃微微顿住,她的视线轻轻落在慕卿身上,但也如同清风,一扫即过,只是颔首道谢后才离去。

  屋子里面的人终于走了个干净,只留下皇帝和慕卿。

  皇帝方才安慰宋清韵温柔轻和褪了个干净,留在脸上的竟是疲惫与难以掩饰住的惊惶。

  “慕卿。”他攥住了慕卿的手,像极了溺水的人攥住唯一的浮木,“朕最近,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皇帝的语速越来越快:“方才,只是有个小太监打碎了灯盏,朕却像被打碎了冷静一般,感觉耳畔都是碎裂的声响。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只想让周围安静下来。”

  “朕当时想的是,那些人太吵了,死人就不会吵了。”

  慕卿听着皇帝的话,神情是不变的谦和,没有骤然紧缩的眉头和严肃的神色,让人觉得,皇帝口中所说的异常,并不是如此严重,这让皇帝的心也慢慢放下一些。

  “朝中近日事多,陛下日日为国事忧虑费心,想来应是疲倦忧虑产生的情绪失控。”慕卿缓声道,“便连臣,诸事缠身时也会难以抑制情绪,打骂下人。”

  “陛下若不放心,明日叫御医过来诊治,左不过这些缘由。”

  他最信重的掌印太监衣上发间有浅浅的沉水香的味道,这味道安宁沉静,皇帝的心绪也如同这沉水香一般,安宁了下来。他甚至还有心情打趣起慕卿:“怪道慕卿外头的名声不好,原是由此而来。”

  慕卿笑了笑,极是温润清雅的模样:“如此,还望陛下赏臣一个恩典,请太医也为臣开个方子,治臣的病症。”

  皇帝也笑起来,笑声舒朗开阔,连声道允了。

  -

  第二日起时并不着急走,还要在此地修整,约莫到午后才会启程,听闻是钦天监说今日有雨,到午后才会停歇,因此就拖延了行程。

  扶欢推开窗,外面的天气阴沉沉的,看着是要下雨的模样。后来果真下了雨,雨点不大,扶欢坐在廊檐下,伸出手来,雨丝被风裹着,飘到她手上,细细的一道,一瞬的功夫,痕迹就消失不见了。

  这大半天的时间要如何打发过去,晴晚翻开箱笼,给扶欢寻出了话本。自然,是背着嬷嬷的。其实扶欢年纪愈大,嬷嬷们已经不大能管住她,只是有些事,能不被嬷嬷唠叨也是好的。

  不过扶欢的话本才拿到手中,就听到前院传来动静。小宫女过来通禀,说是陛下派遣太医,为公主请平安脉。

  不年不节,不前不后的时间,皇帝派太医过来,听起来是有几分奇怪。但到底是皇帝的好意,扶欢略略整理了衣裳后,宣太医进来。随着太医进来的还有皇帝跟前的太监,太监舌灿莲花,在向扶欢请安问好时就将皇帝的用意一并道出来。

  原是怕公主初离皇宫,水土不服,才特地派了太医过来诊脉。

  皇兄难得有这样一番细腻心思,令扶欢感动,她在太医请脉后对晴晚道,我要绣一只香囊,送给皇兄。

  身为帝姬,虽不被要求精通针线,但针织女红也需略懂一二,扶欢也曾为她的兄长们绣过荷包扇坠等小物件,只是等燕重殷登基后,她就很少绣了。皇帝的贴身衣饰自有后宫妃嫔缝绣,她送上去,只怕会被占了她们的位置而暗地被人诟病。而五哥,若是她送去绣制的物件,是否会被皇兄怀疑别有用心,对他不满。

  天家的亲情,总是带着用意和算计。

  不过此时不一样,出行在外皇兄对她如此关照,扶欢自然要用心回报。

  于是扶欢便拣了丝线,挑选布料缝制香囊。

  这是不繁重的活计,但依然需要精心,仅是绘制花样就费了许久的功夫,窗外的雨停了,扶欢才敲定香囊上的花样。

  午后半晌,雨停后,果然传来启程的消息。今日的这场雨下得不大,用纷纷细雨来形容是完全可以的,出到驿站外,只是觉得这场雨湿润了天气。送给燕重殷的香囊终于在到达西兰围场前完成,扶欢原想亲手送给皇帝,但是不凑巧,被路总管恭谨地在门外拦下了。

  路总管赔着笑脸,对扶欢道:“陛下正和宋妃娘娘一道,殿下您看?”

  路总管下半截话未尽,扶欢已了然地止住步伐。

  “皇兄同宋妃娘娘在一起,我便不多加打搅了。”扶欢将香囊给到路总管,“这是我为皇兄绣制的香囊,路总管待皇兄闲暇时替我呈上去吧。”

  那时蜀锦缝制的香囊,扶欢用丝线在上头精心缝制了芙蕖游鱼,,芙蕖当中,游鱼躲在浅绿蜀锦的一角。

  路总管满口答应,笑呵呵地接下扶欢的香囊,一遍遍应道奴婢定将香囊亲手交于皇上。

  到达西兰围场那日,是一个日光晴朗的好天气,皇帝开心于今日上天给的好天气,当下便下圣谕,今日猎得猎物最多的人,便可得流云和田玉如意,另有金帛若干。这柄流云和田玉如意,听闻是由一整块和田玉雕刻而成,玉质细腻,是皇帝新得的珍品,不时拿来把玩。扶欢曾见过一次,仿佛整个屋舍内都被它着凉了,如此的通透明亮。

  围猎的彩头,彩头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得皇帝青眼,更何况,这次皇帝还拿出了不俗的珍品赏赐。所以这次围猎,至少表面上,是群情激奋,势要争夺首功。

  扶欢也趁着这个兴头,扬鞭策马往茂密的丛林里去。她今日着宝蓝的骑装,长发高高挽起,束成利落的马尾,这样一打扮,金枝玉叶的公主倒有了几分英姿飒爽的意味。但是扶欢知道,仅仅只是面上能看。

  若要她挽弓疾驰,是万万不行的。

  即便围猎,扶欢的身后也跟着许多人,是保护她的侍卫,如同永远也甩不掉的影子,若即若离,总是隔着一定的距离在她身后。西兰围场虽是皇家围场,皇帝来临之前,对于大型猛兽,围场肯定驱逐过,现在留在围场内的,定是能够狩猎的温驯动物。但世上没有绝对一说,在前朝还出过熊瞎子伤人的消息,所以护卫再怎么多也是不为过的。

  但总归还是不舒服的。

  扶欢让座下的马跑得更快了些,心底留存一点希望,希望能甩掉那些影子们。身后的护卫仿佛也明白了公主所想,离她稍微远了些,再过一会,仿佛都不见了踪影。只是仔细看过去,仍能在树梢阴影里窥见一点湛蓝袍角的端倪。

  不是不见了,而是藏起来了。

  扶欢也感激他们的躲藏,至少现在,她看起来是一个人了。

  好像真的自由了。

  扶欢松了缰绳,随便马带自己到哪里。从郁郁葱葱的茂林往上望过去,天空被树叶枝条切割成大大小小零碎的形状。倏忽一瞬间,上头还有鸟雀飞过,扶欢怔了一瞬,随后拿起她的牛角笑弓,朝着鸟雀的方向挽箭射过去。

  箭矢从弦上出去的一瞬,扶欢就知晓自己是射不中的。但是底下的人却兴高采烈地捡回来一只鸟雀,上面的箭矢与扶欢射出去的那支一模一样。

  他笑容满面地恭喜扶欢。

  扶欢不想破坏他们的用心,便对他道一声辛苦。

  接下来她没有再射箭,就是信马由缰地四处漫游,西兰围场的景致很好,浓荫深翠,雀鸟啼啾,连呼吸的空气都是清新的。扶欢坐在马背上慢慢地走,她觉得这样走一天也是快乐的。

  远处一片苍翠中,却迎来了一线明黄。

  这世上,只有一人能用这种颜色。

  扶欢不能调转马头,只能迎了上去。越到近前,那明黄旗帜下看到的人声色就越发清晰,一片叫嚷声中,皇帝身边,着朱红曳撒的慕卿举起了弓箭。

  日光在他眉间铺展,可是消融不了其中的霜雪冷冽,他神色清冷,唇线锋利似刀刃,扶欢到皇帝面前时,慕卿的手中的箭恰好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