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侯夫人日常>第一百三十五章

  傅家在边城功德圆满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 距离当年的那次逼宫,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先帝也于三年前驾崩,原本的皇太子继位, 魏氏成为宠冠后宫的皇后。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这堪称漫长的岁月里,荣王和钱家的事还记得的人已不多。也就是忠郡王——先帝驾崩前两个月册封的前荣王之子——出来走动、亦或者谈论起“三公六侯”之类话题的时候, 大家才会议论一二。

  广宁侯府内,老夫人钱氏也从佛堂走了出来, 但她如今头发全白, 眼神沧桑,瞧着年岁和老太君差不离,显然钱家的败落对她的影响非常的大。至于支撑了侯府多年, 真正年事已高的的老太君则暮气尽显, 行走间都需要人搀扶。

  看到曾淑他们几个陆续从马车上下来,老太君欣慰的同时也眼眶含泪。她老人家握住傅永宁的手, 不住地上下打量他和几个孩子,激动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么多年过去了,广宁侯府有了很大的变化。

  小辈中最为年长的傅敦这次也站在门口迎接,他一身书卷气,已经考中了举人,并且迎娶了承恩公世子的嫡次女,如今夫妇二人并肩站在此地。

  “给父亲、母亲请安。”

  傅永宁点点头,说了两句好, 而曾淑则亲手扶起没怎么相处过的大儿媳妇,柔声道:“好孩子快起来,这些日子辛苦了。”

  说起傅敦的婚事, 因为身世的缘故,当初相看的时候就很是艰难。曾淑为此特地从边城赶了回来,但找来找去都没有合心意的。

  京城里的高门大户虽然不一定知道傅敦不是傅永宁的亲儿子,但都知道他的外祖钱家犯了谋逆大罪,族中年长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砍了脑袋。剩下的几个小娃娃先帝看在敬国公府祖辈的份上留了下来,但也被贬为庶民,日常都要广宁侯府照料。

  至于出嫁了的那些女儿们,如今大半都过得不好,要么突然病死了,要么被送去了家庙下半辈子都得伴着青灯古佛,要么虽然还留在夫家,但地位却大不如前。

  最重要的是,傅敦虽然是广宁侯府的嫡长子,但却不在广宁侯夫妇身边长大,在外人看来就是他这个长子并不受宠的明证。而宫里又迟迟未封他为世子,傅家态度暧昧,由此至终都没有给过上门试探的人一个准话……

  如此,他婚事上的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世人结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老太君和曾淑他们虽然有心为他寻一个秀外慧中的名门闺秀,但知道他被立为世子的机会不大后,那些夫人们都笑盈盈地推却了。老太君和曾淑也不能为了给傅敦娶个高门闺女,就胡乱许诺给广宁侯府带来灾祸。

  也不是没有人家递橄榄枝,但要么对方品行有瑕,要么提出了他们满足不了的要求,这样的人家她们也看不上。

  最后,还是长袖善舞的承恩公世子夫人带曾淑见了她的二女儿。

  承恩公府,是太后的娘家。

  曾淑刚嫁到侯府那一年还去参加过他们家二儿子和四公主的婚事,但随着太后去世,未有出息儿郎的承恩公府是一年不如一年。

  而且承恩公的嫡长子虽然被册封为世子,但次子可是四公主驸马,在贵妃去了之后,四公主在宫里头受宠的程度,也就只比嫁到了辅国公府的五公主低上一筹罢了。有承恩公府这层关系,她可比前面的几位公主有脸面。

  所以近些年承恩公府表面祥和,但内里却波澜不止。

  毕竟驸马爷的名头,哪比得上承恩公呢?

  对此心里明白得很的承恩公世子夫妇忧心忡忡,他们夫妇遍数京城的勋贵,然后就看中了广宁侯府,想要借广宁侯府之力,保住承恩公世子的继承权。

  两家一拍即合。

  其实按照承恩公世子夫人的意思,是想把二女儿嫁给傅玠的,但奈何两人年岁相差太大,自己的女儿容貌和性情也只是寻常,这才不得不选择了傅敦。好在傅敦也没让她失望,去年下场考中了举人,这在勋贵人家里头,也算是出息了。

  “老太君,母亲,正院已经让人收拾妥当了,外头热,咱们先入屋歇一歇吧。”原承恩公府的二姑娘,现广宁侯府的大奶奶表情沉静,但语气有几分紧张地道。

  因为嫁过来之后与婆婆曾淑相处的时日不多,所以听闻他们要回来,帮着老太君管家的傅大奶奶这些日子忐忑不安,事事亲力亲为生怕有哪里做得不好。

  今早上起来的时候眼底都是青的,不得不用了好些脂粉遮掩。

  “老太君。”

  曾淑上前和弯着腰的傅永宁一起搀扶住了老太君,柔声道:“墩儿媳妇说得对,这天热得很,咱们先回去歇着吧。”

  老太君自是答应。

  傅大奶奶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喊人抬轿子来。

  **

  深受陛下信重,又在陛下的继位上立过大功的广宁侯以及广宁侯夫人回京,整个京城的勋贵圈子都惊动了,帖子如雪花一般送到了门房。

  傅大奶奶看着管事媳妇晴屏拿进来的帖子,越看越是惊讶。

  世袭罔替的辅国公府、同样世袭罔替并且因为亲姑姑成为了太后还升了爵位的一等承恩公府兼永安侯府、自家祖父尚在尚未降爵因此同样是一等的承恩公府、虽未参与谋反但身为怀王妻族亦卷入夺嫡之争导致更加败落的安平伯府、一直低调安分办差如今取代因为谋反被夺爵的兴德侯府驻守江南的弘远伯府。

  这些有爵位的人家一个没少都递了帖子来。

  除此之外,还有当今首辅魏家、刑部尚书闫家、工部尚书刘家、礼部尚书张家、户部侍郎陈家等等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释放出了善意。

  傅大奶奶摸着这些帖子,咂舌道:“这,满京城的人都知道父亲和母亲回来了吗?”

  “可不是,毕竟陛下派了永安侯陆侯爷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呢。”

  早几年就从回乡荣养的郭嬷嬷手里接过管家权的晴屏坐在小凳子上,腰杆都挺直了几分,她笑盈盈地对新媳妇傅大奶奶解释道:“京城里的都是人精,自然就派人上门来了。”

  “大奶奶,这些人家里头,辅国公府的老夫人和咱们家里的老太君是手帕交,咱们两家交情一向都好。至于永安侯府就更不必说了,永安侯陆大人和咱们侯爷打小一起长大的,而且每次咱们夫人回来的时候,她和永安侯夫人都是皇后娘娘宫里的常客呢。”

  “这两家都是极为亲近的。”

  见大奶奶及她身边的嬷嬷,丫鬟们都听得全神贯注,晴屏更是有几分得意道:“至于魏家、闫家、刘家、张家、陈家等等,除了陈家是咱们夫人亲戚家外因为是朝臣不好和侯爷太过于亲近,但都派了得力的管事送了礼来。”

  “侯爷和夫人进宫去了,大奶奶您看这些要如何安排?”

  傅大奶奶所在的承恩公府最大的靠山太后娘娘死在了陛下驾崩之前,至今已过去七八年了,所以在太后过世之后才成长起来的傅大奶奶没有见识过这般门庭若市的场景。

  她把桌上的帖子再三看过,瞧了又瞧,这才谨慎地开口道:“父亲和母亲一大早就进宫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恐怕陛下和娘娘会赐宴,既是如此,那回来了也没有空闲召见他们,所以那么这些人家的管事就不必留了,请他们回去吧。”

  “再跟他们说一声……”

  傅大奶奶仔细斟酌,缓慢地吩咐着,说完后见晴屏没插口说话这才放下心来,端起了茶。晴屏自然是识趣地告辞离去,屋内的几人目送着她拿着帖子远去,也纷纷松了口气。

  如今名义上虽然是傅大奶奶管着家,但管事媳妇晴屏的娘可是老太君的陪房,她自己又嫁给了夫人的陪房,身份不同一般。

  在府内,那是所有人都不敢怠慢的。

  傅大奶奶身边的这些人刚刚进府没满一年,自然是不敢得罪对方,即使以往有起了心思的,经过今日也得歇了大半。

  这时,一个三十余岁的仆妇走了进来,神色慌张地道:“大奶奶,不好了大奶奶,姨娘那边来了人,说姨娘怕是不好了!”

  傅大奶奶大惊,“怎么会?前些日子大爷不是请太医来看过,换了方子吗?”

  那位仆妇苦着脸,“姨娘心思重,夜里头都没怎么闭过眼,尤其是今日听闻侯爷回来了,更是一口气没提上来,晕了过去,醒来之后面白如纸,让人来喊大爷过去呢。”

  傅大奶奶心一沉。

  自家夫婿名义上养在老夫人身边,但却是由秋姨娘带大的,这个事情傅大奶奶出嫁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嫁过来之后她见夫婿对秋姨娘很敬重,便也按照娘亲的教导,敬着这个沉默寡言,日夜吃斋念佛的姨娘,有时候也会过去陪对方说说话。

  所以听这个仆妇这么一说,她心中一紧,连忙吩咐道:“去喊大爷回来,另外再传府医!”

  **

  秋姨娘静静地躺在床上,时不时地问一句,“大爷来了吗?”

  主仆有别,即便是姨娘那也是半主半仆,所以虽然傅敦是由秋姨娘带大的,小时候她也敦哥儿、敦哥儿地喊着。但待其长大一些,搬到外院跟着夫子读书的时候,她便慢慢地和其他人下人一样喊一声大爷。

  不过也许是回想起了傅敦小时候的事情,也许又是因为自己眼前渐渐地模糊,她喊着喊着,又换成了名字。

  “敦哥儿来了吗?”

  “没呢,”她身边一个年岁不大的丫鬟轻声回道:“姨娘您别着急,已经让人去喊了,大爷得了信,定会马上回来的。”

  秋姨娘哦了一声,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门口,过了没多久,又问:“敦哥儿呢?”

  ……

  那一日,傅大奶奶并不知道秋姨娘在临终前和傅敦说了什么,她听到消息后就急匆匆地来到了秋姨娘的住所,看着府医给她把过脉,然后对自己摇了摇头。

  那一日,出门在外的傅敦骑着马冲进府内,一边喊着“姨娘”一边焦急万分地进了屋子,然后大半个时辰之后,失魂落魄地出来。傅大奶奶连喊了他几声,都没有回应,把她吓得不行。

  那一日,广宁侯傅永宁和侯夫人曾淑从宫里出来,听闻秋姨娘的死讯,傅永宁没说什么,曾淑却叹息一声,吩咐丧事大办,并将她葬在先夫人,也就是傅敦的生母小钱氏身侧。

  那一日,傅永宁不知道和傅敦说了什么,傅大奶奶只知道经过侯爷公公与夫婿的一番谈话之后,次日傅敦恢复了几分精神。他整个人虽然还有些沉郁,但以往浑身缠绕着的焦躁却是不见了踪影,望着自己的目光中更是隐隐带着愧疚。

  那一日,傅大奶奶忙碌之中偶感不适,然后让府医来把脉,诊出了身孕。

  再三年,傅敦考中了进士。

  然后广宁侯傅永宁上书,欲将长子傅敦过继给已逝的兄长,承袭广宁侯府大房一脉,陛下欣然允诺。朝野上下或了然,或震惊,或议论纷纷,但与之相关的广宁侯府、承恩公府以及钱家余脉等人都沉默不语,尤其是未对广宁侯府爵位的归属发表任何意见。

  于是各家私底下猜测着这里头的缘由,但在辅国公府、永安侯府等府邸都不参与的情况下,此事并未掀起太大波澜。

  其后,傅敦夫妇外放为官,十五年后方回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