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裴娘子:这个案子我看刑>第68章 羊肚婴孩

  “请等等,我们是……”裴约素见有人出来,欲上去自报家门,却被刘若竹拦住了。

  “这位老兄,我是沈娘子的远亲,听说了她故去的消息,特来奔丧,请问是这一家儿吗?”刘若竹客气道。

  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奇怪地看了二人一眼,毫不遮掩道:“沈梅哪来的什么远亲,还是这么有钱的。”

  “老兄这是不信我?”刘若竹仍然维持着礼仪。

  男子摆摆手,“要真有你这样有钱的亲戚,你家的长辈忍心将她一个小女孩儿,那么小就丢在孤独园?接回家去当丫鬟,给口饭吃也好啊。”

  “这么说,梅儿这些年吃了很多苦了。”刘若竹语气哀伤,双睫下垂。

  裴约素在一旁干瞪眼,简直要为刘侍郎的演技所折服。他这睁着眼睛说瞎话,且脸不红心不跳的本事,究竟是从何处来的?

  中年男子见他这般,倒也将信将疑了三分,“她一个小女孩儿,从小就在孤独园抢饭吃,若是不抢,大概只有饿死的份儿。”

  “这么说,梅儿以前是个极其强悍的女孩儿了?”刘若竹问道。

  “是啊,比男孩儿还凶。可惜啊,这样强悍还是死了,还是死得这般……”男子突然三缄其口,默默摇摇头,然后就走了。

  一阵风吹过,挂在梁下的白幡和堆放在门口的纸人随之晃动,充满诡异。

  裴约素不自觉就打了个寒颤。

  “你若是直接说咱们是衙门的人,这些底层百姓总是会心生防备和畏惧,事不关己,也就难说什么实话。”刘若竹转身,朝裴约素说道。

  “受教。”裴约素顿了顿,又道:“不过,刘侍郎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演什么像什么。”

  刘若竹听出了她语气里的调侃之意。但没有同她计较的意思,只是问:“你没发现一个疑点吗?”

  “嗯?”裴约素同他对视。

  “都说沈氏强悍,吴石第一次在县衙时,也说自己看上了沈氏的强悍。可他今日怎么说的,说沈氏胆小怕鬼,他才请人设了这阵。”刘若竹说道。

  “自相矛盾,必定有诈。不过,说不定,沈氏确实强悍,但强悍的人未必不怕鬼,不是吗?”裴约素提出这个可能。

  “这个问题,若想知道答案,只能去拜访一下镜观大师了。”刘若竹神秘一笑。

  二人离开吴家,看到巷子口一妇人正坐在石头上浆洗衣物。

  刘若竹这位「妇人之友」忙上前和她打招呼,妇人见是这样俊朗的年轻郎君,自然是笑着回应。

  “大娘子,我是里头死了的沈氏的远亲,特来奔丧的。我这远亲突然暴毙,也不知怎么回事儿。我想问问,平日里,这吴石和我这远亲的关系好吗?”刘若竹佯装好奇,也故意做出沈氏死得可怜,想要探寻出几丝内幕的感觉来。

  “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不过这都是别人的家事,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妇人撇嘴道。

  “这怎么说?”刘若竹眼神发亮。

  “哎哟,谁不知道沈氏以前是孤儿,是吃了苦的。吴老板将她娶回来,她就没做过粗活儿了,连洗衣服这样的事儿,都不曾见她做过。我们都说沈氏是后半生享福的命。不过呢,这沈氏似乎很怕吴老板。平日里,她说句什么,吴老板看她一眼,她就能立刻闭嘴,还不断说着自己不好,整个人完全变了个性子。你说,夫妻二人过日子,哪有一个人,那么怕一个人的,这正常吗?”妇人道。

  正常不正常的,刘若竹不好评断。只是,他的直觉没有错。这吴石和沈氏之间,确有问题。

  刘若竹沉默片刻,又低下声去,“大娘子,那你觉得,这沈氏的死有没有蹊跷呢?你们都是邻居,你应当是了解一些什么的,对吧?”

  说完,刘若竹还朝妇人抛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

  可惜这次,刘若竹的「美男计」没能派上用场。

  妇人想要说什么,但想了想,却是直接赶刘若竹和裴约素走了,“这事儿太骇人了,你们赶紧走,赶紧走,别找我打听。别再来了!”

  光是说还不成,妇人干脆站了起来,用实际行动来驱赶他们。

  刘若竹和裴约素只能快步离开,走出去一两里外,两人才慢下脚步。

  “这妇人前后的态度也差得太大了。”刘若竹觉得甚是奇怪。

  “你不觉得那男子的态度也很奇怪吗?他是说到……对,说到沈娘子的死时,就停住了,然后赶忙离开了。似乎所有人都很害怕提到这个。虽然,沈娘子的死状确实离奇又可怖,但是并不曾对外公布,这些人的害怕,是源于什么呢?”裴约素也觉得特别奇怪。

  “难道案情被泄露出去了?”刘若竹只想到这一种可能。

  “不可能吧。”裴约素直觉上,不愿事实趋于这种可能。

  但有时候,世事便是如此。越不想面对的,往往越会发生。

  二人回到县衙,见到吴伯甫面色忧虑,正在堂前来回踱步。裴约素甚少见到他这般。

  “吴县令,发生什么了吗?”裴约素开口问道。

  “这案子,不知怎么的,竟叫人泄露了出去,现在街头巷尾都传遍了,而且越传越离谱。说有狂徒专杀幼儿,然后塞进羊的肚子里。现在,家家户户都将刚出生的婴儿看得紧。”吴伯甫见到刘若竹和裴约素,总算见到了能分担压力的人。

  刘若竹神色难看,他一下子料想到后果。

  “这种案子最会弄得人心惶惶,怕就怕有人装神弄鬼,混在其中,偷鸡摸狗,大多百姓是没有分辨的能力的。且不说,这种案子闹大了,不光是县衙、刑部要被牵扯进来,陛下那儿,很快也会得知消息了。”

  “还请刘侍郎替我在陛下面前多多解释,宽限一些期日啊。”吴伯甫知道这事儿闹到陛下面前,自己不会有好果子吃。就算笔下不怪罪他的「不治之罪」,恐怕也会限定他几日内定要捉拿凶手归案,安抚民心。

  可这件案子,目前还没个正经头绪,如何能被限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