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穿成反派女将【完结番外】>第219章 新天京与安罗的建交

  阿尔嗱与单雨候没有抓到。五万匈兵最高将领是上卫巴拿罗。

  五万匈兵作为降兵是个不小的数字, 北胡匈那边只来了几次信要与新天京沟通,要降兵的态度一天一个样。

  这跟北胡匈内部势力产生分歧有关。

  北胡匈太后柳姿暂时并不想接回降兵,因为降兵是正式支持原大力罗的。柳姿觉得能拖一天是一天。

  以北胡匈大臣为首的人, 屡次要与王通话。好不容易有人溜进去见到王, 王却变得非常沉默寡言。问他国巫去哪了?王也不说。

  不少人觉得王也磕了逍遥丸,反被太后挟持。

  北胡匈大臣们开始组织人拯救王。没想到反被王以擅闯王宫谋反为由, 抓得抓, 流放的流放。一举震动整个北胡匈。

  以至于阿尔嗱和单雨候没回来,北胡匈都没管。只有阿尔家族与单家派人寻找他们。

  两人就跟弃子一样用完就丢。

  北胡匈那边因为战事暂时延误,巴拿罗又被谢兵捅破第三勇士巴拿图的谎言。击碎五万降兵对巴拿罗的信任。

  战俘营就设在已被灭的熊国地界。

  五万降兵没有一个闹事,本来不少人寄托巴拿罗能够带他们反击。没想到巴拿罗自己也不干净。秘密被捅破,导致五万降兵内部分裂。

  再加上鲁国国主公付令,时不时随着谢兵过来安抚降兵, 降兵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惶恐。

  现在新天京频繁联系北胡匈, 拿条件交换五万降兵。北胡匈只出十万两, 愿意赎一批人回来。

  而且这十万两还是巴拿家族联合其他下卫家族凑够的钱。

  新天京表示十万最多赎回五千人。五千人已经是极限。而五千人的名额转到熊国,五万降兵听说只有五千人才能回去。

  让降兵们对母国感到失望。军心浮动。最后公付令挑了五千人回去。顺便将巴拿罗与一部分下卫给送回去。

  那些家族势微的人没办法回母国, 有不少人选择自杀。

  公付令将此事上报新天京。

  新的归降令下来。开始并没有降兵答应, 之后公付令将四万五千人都赶到农田做事, 要么修路。正好四万五千人,能修多少路就多少路。由于四万五千人要吃的粮食也不少。

  鲁国多用番薯代替,鲁国的厨子厨艺也不好, 每次煮的番薯黏糊糊跟潲水一样,降兵们什么时候吃过那么糟糕的东西。顿时敲起碗喊不满。

  谢兵出马杀了几个有意煽动人闹事的, 然后抓起跟风闹事的关黑屋几天。

  再让人换个中原的厨子才消停。

  降兵闹得事还算小, 晚上时不时有人想逃跑, 给鲁国和谢兵造成很大的麻烦。毕竟是五万人体量不少。不少人并不服中原人。

  这件事传到谢兰芝的耳朵, 她觉得匈兵的战斗力不错,只认自己祖国很正常。

  没有人会轻易背叛自己的家乡。

  而且四万五千人也不能说杀就杀,谢兰芝就让底下人将降兵分散,然后往中部扩散,越少越好。

  原先降兵就想攻下中部联盟,现在投降被分到各地从某种程度也算是打入中部联盟。

  中原地大物博,五万人说分散就分散,聚集在一起的人数都不超过百人,被分的很散。村镇山区只让他们劳役修桥修路。养农畜。

  北胡匈一直没人来熟人,降兵们久而久之不再抱有期待。大多数人都母国感到失望。

  新天京最近为了中部联盟各地归属的问题忙碌。

  因为十国只剩下两国,八国都被摧毁自然不能再重新建国。有好几个小国的王族都被屠戮了。剩下的散兵因为匈兵投降才开始聚集,根本不溃不成军。

  小国王族内部又产生分歧。

  司栖佟未免小国间内耗损失集体的利益,她宣布不再恢复八国,并且请马刘国等遗亲来新天京居住。并且封马刘国少主为马刘侯。

  其他小国都是分公侯之位,剩下的那两国积极效仿鲁国。靠近新天京。

  至于土地,新天京收归国有。将各国散兵纳入京衞军预备军,各派谢兵去训练这些预备军。

  各国散兵也非常愿意归附京衞军。各国散兵加起来也有八万人。

  新天京的京衞军已经从三十万人,扩张到四十万人。新军种加入让新天京后勤面临更大的挑战。

  原先只要三十万人口粮,现在增加三成压力。

  虽说天京的粮食暂时够用,但免不了未来遇到困难。

  已经有税务官建议加税,因为司栖佟已经很久没加税,现在太平年代加一点税对国库有利。再节源开流。

  司栖佟需要这么多储备兵,但她也不想加税。

  这是历朝历代都会遇到的问题。司栖佟也一样。

  她觉得开源节流有必要,更重要的是为国库增加收支。以传统的办法,增加国库收支都会先朝内想办法。

  新天京代表的整个南中原商业并不发达,各地也不流通。谁都知道只能朝外海发展,转而打通内部经济。

  现在农业经济也十分单一,自给自足容易,百姓趋于安定也不愿意奔波。就算是商人,多数还是谢氏商人到处跑跑。天京商人都喜欢在南方游荡,并不喜欢出海。大多数趋于保守。

  谢兰芝想了想,直接提出与南洋四国重新建立贸易的想法。丰富国内农业种类,基以衣食住行基盘,扩展各大产业。

  “朝廷要做的就是维持安定,然后明确指出一个大方向让众人走,商业这一块只需要交给商人,商人会知道怎么做。”

  司栖佟道:“在商言商本是好事,可商人劣性总是难以根治。”

  历朝历代商人的行为给朝廷造成很大的麻烦。这批流动性的人如果形成趋势,会加大朝廷治理成本。

  谢兰芝道:“所以历朝历代都采取堵而不是疏的方式,去治标不治本,甚至统治者还害怕人员流动,荒于耕种。”

  “因为立国之本还是粮食。”

  “但现在我们已经在各方修路,拥有火器大炮,以武器的优势足以震慑敌人,震慑内敌。”

  “如果你担心流动性造成的成本,这些成本就划一个规定由商人自己承担些成本,分别摊薄。”

  司栖佟之前已经成立商会都在朝内做些运输行业。现在新天京的运输行业已经扩展南域。运输业解决不少民生问题。

  现在农业十分发达。运输业与农业盐业水利这几块一直是新天京收税的重区。

  司栖佟道:“扶持别人我不放心,兰芝可有什么好人选?”

  谢兰芝猜到她想标杆一名国商,但又想遵守传统,商不入官,军不言商。商人就是商人。必须要将商人独立出来,牢牢控制在朝廷手里。

  她推出一个人选:“谢氏商人可以作为出海主力,但代表人物,我觉得还是司伯公可以胜任。”

  司栖佟眸子闪过一丝喜悦:“就这么办。”

  很快亲王府,司伯公还在抱着自己的小孙子乐呵呵讲故事,司栖佟的御令就来了。

  命令他利用四海的人缘建立起一支中原国有商团出行南洋四国,重新打通海上贸易之路。

  大晋前几任皇帝都曾想过要打通海上贸易,增加收支,只是国内保守派居多。再加上国力日益渐微,所以很多时候都不了了之。

  连先皇西城帝也曾想过,他也派人去联系过。只是生意做的不频繁。一出事就容易中断,也只能勉强维持一下在外的影响。

  南洋四国知道大晋,也只知道一百年的晋文帝,与二十三年前的西城帝。

  西城帝在南洋四国还是留了些影响,现在西城帝的女儿有潜力统治南中原,传到南洋。南洋四国其实早就翘首以盼,他们实在太依赖大陆的物产。同样南洋四国也有大陆没有的海鲜与各大稀有矿产。

  南洋四国千年来都对中原保有附属感,哪怕是中断二十年,仍旧有国王不断向天京上贡,维持联系。

  与中原保持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经是南洋四国几百年的共识。这份共识暂时还能发挥作用。

  司伯公接受出游外海御令。他要求除了谢氏商人,还必须从南中原选出优秀的商人派出代表一起随行。

  于是石国府最富有的女商人公孙枫站了出来。

  公孙枫站出来立马在天京引起轩然大波。公孙枫是司栖佟的人。司栖佟第一个保举她进国商团。

  谢氏商人,由谢凤青的堂弟谢伟代替。谢兰芝特地选了他。

  她又从谢峡的水兵部队挑出二千精锐随行。由于她知道点出海的常识,就特地订下了一批册子发行,人人一本。

  西城帝那个时期积累不少出海知识,只是都是文言文读起来比较绕口。商人群体除了贵族皇族书香门第,识字率高,很多商人都仅限普通常用的汉字。所以谢兰芝推行的册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很快被商人追捧。

  此次去的是南洋四国,是对中原有附属感的国度,所以谢兰芝与司栖佟并不用特别担心南洋四国袭击国商团。

  七天后,司伯公就带着公孙枫,谢伟等等商人前往南洋四国。

  前往南洋四国的消息并没有到处传播,十分低调。到时有个出过海的大儒魏源出了个话本【海国图志】,描述了对外海的憧憬。什么金山银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鱼。有地方没有冬天,只有春天。没米吃一种豆子作为主食。等等资源与习俗。

  这个话本被谢兰芝与司栖佟注意到,司栖佟立刻推行海上图志的发行,由朝廷印发一千本。各大书馆纷纷收录,没一下子成为学子中的抢手货。

  谢兰芝另外掏腰包让画师来画内容,传播民间。

  一下子海上图志成为民间中既大公断案最受欢迎的话本与画本。

  商人看到有利益可图,纷纷邀请出过海的人,请先生提笔再发行。模仿海上图志竟然也有不少收益。不过很快被跟风抄袭了。

  商人自己一度闹上官府。

  司栖佟借机推行版权,判抄袭者罚款。并且明确规定不能复制一模一样的内容,占为私用。

  其实大晋早就有印刷真伪的律法,必须支持正版。只是印书成本高,就算别人抄去也得负担成本,更别说卖给百姓。百姓又不识得几个大字。

  不过三年前推行的科举,司栖佟谢兰芝曾经为了打开科举通道,特地出资在修办不少学堂。

  让天京不少草根家庭的孩子都读过三年书。这些读过一二年学的孩子基本认字,读得懂话本。更别说有画本。

  认字的群体多了,话本就好卖了。这才激发了大晋从来没有大用的文字法。

  而读过三年书的孩子基本被工部招去当学徒了。

  至少天京大多数百姓家不愁吃喝,有条件送孩子上学。再加上谢兰芝特地补贴而不是直接免费,聘请些先生来贡献自己的学识。

  这些落榜的学子们,如果无心再考,还能成为先生传授知识。

  司栖佟非常重视这些人,每年会批发一些津贴给这些先生。使得他们逢年过节体面一些,继续为传书授业做贡献。

  谢兰芝一笔计下来,又花费一大笔银子。看来赚钱迫在眉睫。

  司栖佟比她反应快立即想起养在国宾府的安罗使者和玛丽莲。

  司栖佟安排玛丽莲进宫。

  谢兰芝下意识想躲,因为这个女人实在太热情了。现在小凤凰又在面前,她可不敢让玛丽莲靠近自己一下,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很快皇宫的亲军去请玛丽莲。

  玛丽莲此时还在大街上买买买,她聘请十个丫鬟给自己提东西。对中原的小玩意十分感兴趣,反倒对工部新出品的武器,或者其他工艺不感兴趣。在天京玛丽莲觉得吃喝玩乐没有比中原更好的国度,可又发愁中原的钟点竟靠人力传,要是皇宫里还有日冕和计水钟。

  可来了民间就只能靠打更的敲锣定点。

  实在是不方便,但是与此相对的天京的路却修的非常好,这点就比安罗国出城堡后都是泥路要好。

  尤其是水泥这种东西,玛丽莲想购买方子去她的母国。建设她母国的大路。

  玛丽莲挥着买来的折扇,让人快点送回国宾府。

  亲军看见这位姑奶奶回来了,赶忙上去通知:“玛丽莲小姐,殿下召您去建章宫一趟。”

  “看来殿下终于忙完了。”玛丽莲顿时高兴不已,她将折扇送给亲军,扭身就请了马车带自己去皇宫。留下亲军收了折扇闹了个大脸红。安罗的女人果然开放。

  玛丽莲进宫畅通无阻,她热情火辣的性格让皇宫每个亲军都闹个大红脸。因此她也在皇宫内部成为最有有争议的人物。

  宫女们觉得玛丽莲不守女德天天与男人勾三搭四,十分不正经。也有宫女羡慕玛丽莲生性自由洒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亲军大多数仰慕玛丽莲,毕竟玛丽莲漂亮的脸蛋和性感的身材都摆在那里。

  不过中原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总是十分婉转,一来二去竟然没人敢追求玛丽莲。

  让玛丽莲十分郁闷。她以前去南洋四国时可是非常受王子们的仰慕追求,连他们的将军都要追求她。

  怎么到了中原,中原男人没有一个动静?玛丽莲忍不住摸自己的脸蛋,怀疑自己没有魅力了。

  又想到自己被女人欺骗过感情,玛丽莲也放弃在中原艳遇一番。

  中原人给她的爱情观留下一定的阴影。可以不爱但不要欺骗。

  玛丽莲走进建章宫,给宝殿那位居高临下的殿下行单跪礼:“尊敬的公主殿下,请问您找玛丽莲有什么指教?”

  司栖佟见她愁眉苦脸,不知掩饰自己的情绪,完全也不在乎冒犯天威。

  旁边站着的京臣早有不满。觉得安罗人粗俗不知礼数。

  司栖佟却主动关心起她:“玛丽莲小姐,有何烦心事?”

  玛丽莲顿时说起自己在中原被骗,还没走出情伤的事。希望司栖佟给她介绍个绅士谈场恋爱。如果可以当然是越多越好。她可以挑选。

  旁边的京臣听得两眼直瞪。这个女人,竟然还想一女御多夫。

  司栖佟道:“中原男子多含蓄,而且婚念观与安罗不同。玛丽莲小姐你可要想通在中原找恋人,就必须通过媒妁之言,然后成亲。”

  “结婚,那我才不要。”玛丽莲顿时捂住脸:“有没有不结婚只谈恋爱的美男子?”

  此话一出,京臣顿时忍不住要开口。反驳玛丽莲。不过京臣马上就被司栖佟打发出去了。

  司栖佟道:“那需要玛丽莲小姐自己好好挑人。”

  这算是答应下来了。

  玛丽莲十分开心,这样自己留在中原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对了,谢元帅呢?”玛丽莲两头望了望:“我听说她已经从战场上回来。”

  司栖佟道:“她还有别的事,先说说安罗与新天京的建交如何?”

  玛丽莲立即点点头。司栖佟赐座后,她将自己打算如何与安罗国建交和玛丽莲说了一通。

  司栖佟不了解安罗国,暂时需要大臣出访安罗国,打听一下那边的国情。但是愿意留玛丽莲作为南中原的翻译官。

  玛丽莲作为中原翻译官比安罗派来的使者的汉语要好。

  当安罗使者知道银行左务长被重用,一边高兴一边惋惜自己不是中原通。只能勉强说几句中文。

  两人在建章宫谈论许久,期间玛丽莲好几次试探司栖佟,是否允许安罗在中原设立银行,也就是票号之类的铺子。

  司栖佟岂能不知道玛丽莲在打算什么,她没有明确答应,却委婉提醒玛丽莲,中原会有自己的国有银行。

  玛丽莲十分惋惜,她原以为中原没有银行,没想到这位先进的明主已经有打算。

  她又换了一招希望安罗商人日后来中原得到中原的优惠,去贩卖本国货物。

  司栖佟也提醒她,只要像威都交够进口税,并且质量有所保证,可以估量。因为中原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安罗定价必须与中原商量。而中原也会依据情况优惠。并且会开放优惠让安罗人购买中原货物。

  玛丽莲又提起是否可以让安罗人在中原设立工厂。

  司栖佟答应了。

  玛丽莲终于露出开心的笑脸:“公主殿下,您比我想象中要聪明,并且有见识,可惜的是元帅不在。”

  “我很想知道元帅怎么看?”

  司栖佟微笑道:“兰芝和我的看法一样畩澕。”

  得到答案,玛丽莲识趣地不再提起谢兰芝。

  她突然讲起另一件事,总算走进正题,说了些司栖佟想听的话。

  玛丽莲到:“实不相瞒,公主殿下,我的母国现在正面临立储的危机,我的老国王乔尼,威尼斯看中小王子佐治,希望佐治王子统治安罗国。”

  “而大王子乔森并不答应,并且向小王子佐治发起挑战,只要谁在海外获得建交权多,谁将继承国王的位置。”

  “现在距离大王子乔森与小王子佐治打赌,已经有五年。目前是大王子乔森的建交权最多。最受外海欢迎来往。”

  司栖佟问道:“敢问玛丽莲小姐支持的是哪一方?”

  玛丽莲在此卖了个关子,她俏皮眨眨眼睛:“您猜,我无所不能的公主殿下。”

  司栖佟很快给出回答:“本宫认为你不属于任何一方。”

  “公主殿下果然神通广大。”玛丽莲打了个响指,让司栖佟蹙了蹙眉头。看来玛丽莲应该是老国王派出来的特使。

  玛丽莲道:“我的老国王虽然心仪小王子,但国内的伯爵们都支持乔森王子,认为乔森王子更有能力。”

  “但乔森王子脾气火爆,手段血腥,在我国的公民都害怕他。相反公民更喜爱亲民的佐治王子。”

  于是安罗国因为伯爵与公民之间产生巨大的分歧,原本以为要胜出的乔森王子输给了亲民。

  前年佐治王子更是要主动退出王位竞争,没想到乔森王子却要刺杀他,如果他退出身边的骑士就要被调走,没人会保护他。所以佐治王子不敢再退出竞争。

  而乔森王子明明知道佐治王子要退出,他还是不放过他。这让佐治王子不得不想尽办法参与竞争,并且要拿下国王的位置。

  老国王乔尼威尼斯痛心两个儿子自相残杀,他在乔森马上要赢得胜局时,提出谁要是在这个时候东渡远洋,打开东方之国,晋的贸易之路,算是最终回合。

  乔森王子行动力很快就接触了在晋国的北胡匈人。乔森王子并不知道现在的晋国已经分裂。只知道东方人黑头发白皮肤,人非常聪明,拥有百万大军百万国土,并且是最强大的军队。

  乔森王子的人遇到北胡匈的大宝船,看见北胡匈的大宝船碾压他们的大船,已经就认定北胡匈就是晋国人。

  而外派的北胡匈人默认自己是晋国人,并且主动与乔森王子签下贸易条约。

  北胡匈南下之前,其实已经与安罗有几次贸易。只是还在接触当中,还没完全商榷下来。北胡匈的后勤突然断了,大宝船不得不去鹿儿渠采购。没想到一下子就卷入战争。

  这时谢集又派人攻击鹿儿渠周边的小岛,控制了那一带的外海,切断了北胡匈与安罗人的交易。

  鹿儿渠还有跟随北胡匈宝船来的安罗人,安罗人登陆鹿儿渠时才发现,原来晋国已经不是一个国家。

  他们遇到的只是晋国分裂后的其中一股势力北胡匈。还是北方最强的国度。

  安罗人又没见识过南中原,所以自然认为北中原最强。

  直到北胡匈输了,鹿儿渠被漠北大军打回一番。安罗人见强大的北胡匈竟然被游牧人打败,还以为北域比北胡匈更强大,没想到他们又被一群强大的,自称南中原的将士擒住。

  安罗人随着北胡匈降兵被抓,安罗人已经懵了。原来北域只是南中原的附属国,并不强大。

  可北胡匈如此强大为何还会输?于是安罗人在降兵堆里看见南中原的人。

  不过安罗人看见的是谢兵。认为这是南中原最强大的军力。

  直到他看见京衞军推着跟船差不多长的大炮,在杀逃走的降兵时,战斗力非常强。

  安罗人再度被强大的军力震撼了三天三夜。

  最后这批安罗人发现晋国分成三个他们惹不起的国家。

  最后安罗人找了个机会联系天京的安罗使者,希望安罗使者能将他们救出去。

  其实谢兵多多少少是见识过世面的人,他们发现安罗面孔的人就单独抓出来关起来。

  过了几天,新天京果然派人来接这批安罗人。

  于是本该属于北胡匈争取的第一股外海权,现在阴差阳错落在新天京手里。

  司栖佟早前已经收到情报,命人接了。现在召见玛丽莲一是为了建交行商,二是为了归还这批安罗人。

  玛丽莲将自己国家的局势说的差不多,并且希望司栖佟尽快定下建交的时间。

  司栖佟觉得急不来,不过她给了玛丽莲一个大概的时间,春节那天。

  现在九月,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玛丽莲十分高兴;“公主殿下,能够和贵国做贸易,我安罗三生有幸。”

  司栖佟道:“玛丽莲小姐客气了,贸易对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本宫希望与贵国能够长久保持联系。”

  两人洽谈愉快。之后玛丽莲被人送出宫,安罗使者立即找上她告诉她,他找到乔森王子派出的那批安罗人。现在快到天京了。

  玛丽莲顿时打量一下使者:“杰克,这些安罗人你尽快送回安罗国,我听殿下说他们在一个叫鹿儿渠的地方,曾经与殿下的敌人联系过。”

  “为免殿下误会,耽误与安罗建交行商的时间,请你不要让他们来到天京,被殿下知道。”

  安罗使者杰克听后,他顿时手足无措,知道事情的后果。杰克立即跟玛丽莲握下手:“玛丽莲左务长,我们谁也没想到原来晋国还在,只是一时的落魄才会以为北胡匈是下一个晋国主人。”

  “请您一定要隐瞒这段关系,否则国王不会原谅我,并且赐我死刑。”

  玛丽莲回握他的手:“请您尽快行动,能否成功建交就靠您了。”

  杰克立即点点头,他火急火燎地转身带着自己的人往天京城门赶去。

  玛丽莲等他走了。她掏出手绢擦了擦手,然后随手扔进垃圾桶。

  她淡淡一笑:“愚蠢的男人,我怎么可能会将我的功劳,交给你们这群乔森追随者。”

  建章宫。

  司栖佟处理最后一点折子,一个密探出现说了几句再次消失。

  司栖佟搁下笔心想果然如此,玛丽莲是支持佐治王子的追随者。

  玛丽莲表面看似维护老国王,实际上从她接触新天京开始。与京衞军抓到的那批安罗人结合起来,司栖佟就已经断定玛丽莲是谁的追随者。

  这会儿,谢兰芝晃了一圈走进建章宫。

  她见御座上的人儿若有所思,就知道她在想玛丽莲的事。

  谢兰芝开口到:“小凤凰,玛丽莲是个狡猾的女人,她说的话不能完全信。”

  “你提醒过我的。”司栖佟抬头见她来了,眼里闪过一丝喜悦。

  谢兰芝本来不打算管的。她一插手谢氏就喜欢把她的功劳揽在家族上,并且要求分蛋糕。何况小凤凰也不是没有能力处理,只是费点时间。

  而现在,她打算在背后给小凤凰出谋划策。

  她继续道:“玛丽莲能够在双子岛令一群不法商人遵守规矩,并且乖乖交一万租金,就足以证明她的外交手腕不简单。”

  “尤其是那个双子岛岛主,小凤凰,你可认识?”

  司栖佟也不妨告诉她:“双子岛是我的人,当初存储一百万,我并未真的交钱,而是他出的。”

  “他叫什么名字?”谢兰芝从没见过双子岛岛主,但却知道岛主的重要性。

  司栖佟并未告诉她,而是到:“名字代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会背叛大晋,现在他已经去了他想去的地方继续潜伏。”

  谢兰芝还真的没有再问。

  “玛丽莲的手段虽然不足挂齿,但她很清楚自己的利益在那。”

  今天表现的友好无非是找到更强大伙伴。帮她入驻大晋。当初她就是被玛丽莲盯上,自己又急需解决安山的事,才会主动上她的套。将她带来。

  现在她可不会让这个女人继续动用她的小心思。

  谢兰芝走到御座边,抬手按在司栖佟的玉肩提醒她:“小凤凰,既然你什么都知道,那你可要抓住建交的主动权,否则一朝失手百年大计将付之一炬。”

  司栖佟的眼眸瞬间凝视起来:“交给我吧。”

  很快城外的安罗使者杰克接受了安罗人,点了人数总共十八人,他立即带人雇了马车要去威都转船去南洋四国。然后再会母国。

  安罗人们见使者急匆匆带他们回去,纷纷问道:“使者,是不是有人要追杀我们?您才要带着我们跑?”

  杰克道:“玛丽莲小姐今天得大晋殿下的召见,已经商量好建交的时间,就定在中原春节的那天。”

  此话一出,安罗人纷纷高兴地拥抱起来,表示自己愿意回母国。

  只是这群人跑到凤溪镇附近就被谢兵截住,谢氏校尉将杰克截到当地官府,见了一下吴秋。

  吴秋暗访民间已经有两个月,现在回到凤溪镇是听说元帅回来了。他必须回到元帅身边。

  现在元帅飞鸽传书让他截住安罗使者杰克,安排他们在凤溪镇住一段时间,劝他们留下来。

  杰克开始还非常害怕中原将军会不会杀了他们?直到吴秋说了他们的母语,与他们交流。

  杰克顿时高兴地与吴秋交流,并且表明自己愿意留下来。

  吴秋提出要让杰克不要暴露行踪,一边与安罗联系。杰克生怕自己的人再卷入中原权力漩涡,本来还不敢贸然答应。

  直到他看见凤宁殿下的凤印红章。

  杰克知道凤印代表国王的冠冕,一诺千金。杰克顿时答应留下来,并且立即给母国写信,由回去的安罗人送到国王手中。还有乔森王子的手中。

  杰克被留下来的事,玛丽莲并不知道。

  而谢兰芝之所以要留下杰克就是为了制约玛丽莲,然后打破玛丽莲对中原贸易未来的垄断。

  玛丽莲实在太狡猾。在外交她也搞起垄断。

  谢兰芝心想,现在的安罗都知道垄断外交权,也难怪后世什么都想垄断。原来是自古就与中原的意识形态不同。

  玛丽莲并不知情杰克被留下来,她在次日还邀请谢兰芝聊一聊安罗国和中原。表示自己急需知道中原更多信息传达给母国。

  为此,她还特地将自己个人传记与日记都献出来。

  表示自己想写一本关于中原的风土人情与制度。

  谢兰芝听了决定她非常有趣,就派了这届的状元马科去陪玛丽莲。

  司栖佟本身对垄断二字陌生,不过她听兰芝说了很多她的国度的事,得知垄断对底层对国本的毁灭性。

  还有当她知道现代有一批商人已经强大到凌驾于朝廷之上,控制民生,她便起了杀心。

  “兰芝,区区一商人竟敢操弄国权,浊乱民生与国本,简直罪该万死。”

  谢兰芝搂住她道:“所以说小凤凰要尽快研究安罗,了解安罗越多,我们就越不容易被动。”

  “玛丽莲是个很好参照的对手。”

  司栖佟眼眸微微一闪:“既然她想利用本宫,那本宫倒不如反过来利用她。”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2-18 20:16:01~2022-02-19 21:03: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武御猫、鸿言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