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穿成反派女将【完结番外】>第76章 一场令两人引发的危机感

  墨家弟子除了思想理论, 最擅长的还有机关术,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百年前墨家在大晋还是与儒家并肩的两大显学,后来墨家在大晋内百年消失殆尽, 如今被胡匈所用, 成为胡匈主张的显学,让胡匈逐渐以墨家立国。

  但是胡匈真以墨家为国本, 那为何原著从未提起此事?

  难道墨家在胡匈兴起是下半部的事?

  这样的可能性太多, 宛如筛子洞。

  只要作者想就能信手拈来,拉出一条伏笔着重写。

  狗作者在前半部结尾就有此骚操作,保不准下半部为了人气又增加桥段来提高女帝统一的难度。

  因为晋女帝史是本崛起女强的小说,崛起过程会遭遇很多障碍,障碍到小凤凰面前就是绝境,再简单来说就是虐女主, 而喜欢女帝史的部分群体, 粘性很高。

  难听点这群人就是抖m。

  谢兰芝看着美丽大方的小凤凰, 她眉间稚气还没褪去,偶尔还喜欢跟自己撒娇。她抿唇鼓腮时就像娇滴滴养的女儿。

  她离原著城府极深的御姐的设定, 时间还差几年。

  “看来我们在答应北域结盟之前, 需要先了解胡匈。”谢兰芝问身边的女人:“这些年我一直没有打听过胡匈的消息, 按理说北方胡匈强大无论做点什么事都会传遍天下,怎么最近二年,我却没听到那边有什么动静。”

  司栖佟也心生古怪, 她因为天京的事忙的晕头转向,偶尔接待邻臣总会在他们口中得知其他小国的事。但唯独最强势的大国比小国的存在感还低。

  九晋建立时, 她让人向北方胡匈传递消息, 胡匈那边也犹如石沉大海。

  如此安静实在不像胡匈凶狠无理的性情。

  “兰芝, 谢氏那边可有什么消息?”司栖佟双眉一凝, 似有些忧愁:“早些年胡匈忙于内政早为天下人所知,近来却仿佛消失般没有消息。”

  “我总有种预感,偌大的国度哪怕一丝风声灌入都仿若雷霆飓风,如今都消失匿迹。”

  “我恐胡匈已经在秣马厉兵,为战攻备!”

  她知道小凤凰指得是什么。

  那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现在不是一百年前,国与国宣战前还会下战书,如今的时代要战,战得就是兵贵神速,打得敌人措手不迭。

  胡匈百万铁骑渔阳鞞鼓,屠戮天下,早为四方所忌。

  胡匈人上王阿其那如今是第六代君主。

  关于阿其那的消息微乎其微,还不如胡匈内政互斗来的有存在感,以至于将阿其那很多讯息被盖去风声。

  而小国们都是默认称臣,谁强大他们就对谁称臣,晋末后是谢氏,石国府,北域,天京等等为小国的上主。

  一个小国就有六七个上主,死一个少一个,对小国反而是好事。小国处政向来比大国更谨小细微,胡匈阿其那的消息,自然也会被小国重视。

  谢兰芝迅速给各个小国发传指令,命他们将阿其那和胡匈所有的消息通通整理上报。

  上主的指令一下,各县各区的小国很快举国力来加快消息的传送。

  短短功夫,谢兰芝收到关于胡匈留下过的消息。

  多数小国记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大国间的丑闻,趣闻,五花八门,有用的讯息特别少。

  只有一个小国记载了胡匈在海路的一次贸易,上头写着:西城十八年,上君阿命贡八千石,以海路取船。宝船盛载千人,长四十三丈四尺,宽十七丈,高纳四层,九桅十二帆锚重千斤,以粮马战坐船四路运输小国纳贡,省去小国成本。为此国津津乐道。

  其他小国因为没有记载的习惯,所以没有这小国的谨慎。这小国也因为四艘巨型宝船为胡匈折服,年年开始上访胡匈。

  胡匈潦草派过二人接待小国,之后就将小国搁置了。但小国还是每年会去朝拜胡匈上主。

  “宝船?郑和?”

  谢兰芝稍稍用力,手臂皮肤的青筋树状般浮现,她皮笑肉不笑说:“那么好的配置,都给了胡匈?”

  她不知爱人为何如此生气?似乎是在诉说自己遭遇不公平的待遇。

  “你也不必气恼。”

  仅仅两年,她自己不也是成为南部霸主,几乎统一南部所有直辖处,一举超越石国府与北域平起平坐。

  司栖佟没有忘记祖先的蕃篱之鷃,将墨家子弟视为奇技淫巧龌龊之类,肆意打压墨家,迫害墨家,让墨家万念俱灰改投胡匈。

  墨家出自中原,是中原人的墨家,却被中原的帝王赶到遐方绝域与胡匈为谋。

  按理说墨家子弟出身中原,身为中原人,基本都有些上朝国民的自尊是不会与眼中的蛮夷为伥。

  光是蛮夷的礼俗,就无法令人适从,更别说出身就受孔孟教育的墨家子弟,压根不会去礼远众。可墨家子弟现在确实在为胡匈效力。

  “先祖酿下的大错,必须由我削株掘根,才能无以祸邻,患自不存。”

  她其实气的不是岳父家的爷爷,而是气原著的安排。安排非常的不合理,哪怕有理有据牵引出是小凤凰、祖、先、酿成的大祸,但也不该让小凤凰独行踽踽去面对。所以谢兰芝心疼她,都快被现实气笑了。

  “小凤凰,这不是你的错。祸端我们可以铲除,但这份罪过你不必去承担。”

  司栖佟心里甜蜜,她知道这人多么的疼爱自己。半点不想让自己受到委屈。

  她说:“你说的对,不是我的错我不必承担,但是天下却是我的责任。只因我以凤凰自诩于身,我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号。”

  谢兰芝握住她柔软的玉手:“我是相信你的。但该抱怨的委屈还是不能藏在心里,否则下次可能还会吃这个哑巴亏。”

  没有人能让小凤凰吃哑巴亏。小凤凰运气不好。她接下的都是先祖留下来的烂摊子。

  即使墨家子弟为胡匈效力,甚至将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都给发明出来。她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挡在天下征途面前的敌人。

  既不是效忠大晋的人才,如果还敢妨碍大晋统一。

  哪怕是墨家子弟,她都会踩在脚底下,将他们通通碾成齑泥!

  小国提供有用的消息仅仅这一则。

  南域北域石国府地处内陆,唯一和水路靠得上边的就只有南域谢氏跟如今的新天京。

  因为不靠海,所以完全不知道海边的情况。更不知道现在海上已有发展雏形,而这个雏形正是开启史无前例,一个时代的先匙。谁先抓到钥匙谁就能席卷八荒。

  若是让胡匈趁机抓住海权时代...。

  谢兰芝又陷入沉思:“小凤凰,我说万一,万一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个陆海交换的大时代。”

  “陆海交换?”新词汇令司栖佟眼前一亮,她去两人的床榻上翻出记录簿,重新挨在谢兰芝身边,等她说,她就写。

  谢兰芝放缓语气:“只是个比方,从前都是陆上国的时代,凡军事和兵力只需要和陆上有关就行。但哪一天遇到以海权为主的大国,走的是海兵,水兵的路线来和陆兵对抗。”

  “而陆兵不擅水,打仗时若遇到水上战场,入水必自溺。那么陆兵将毫无战斗力。”

  “尤其是当海兵拥有远程武器时,他们可以隔岸开火,陆兵惧水又无法反击,岂不是只有挨打的份?”

  司栖佟记录时,她手一顿,墨点荡开在页面糊成一圈黑团。

  一种迫在眉睫,岌岌可危的预感袭上心头。

  难怪内地没有消息,原来发展都在海上,诸陆地各国又很少与海上来往,对海上自然一无所知,更不会与海上的胡匈有交际。所以胡匈在海上做什么,自然就无人知晓。如今的胡匈就相当潜伏在一个无人区的宝地,想抢得先机独自开发宝藏侵吞所有好处,先占为己有。

  这些年来胡匈在陆地的发展已经开发的差不多。那海上自然是个谜一样的领域。

  陆地强权们又对海上不感兴趣,胡匈作为铁骑帝国,应该更不会感兴趣,如今却反着来发展。

  难保不是有人在背后引导胡匈重视海权。这些人也许就是岳父培养的墨家子弟。

  “我想,先、祖、埋下的祸,比我想象中要根深蒂固。”

  司栖佟眉色间透着对危机的焦灼感,谢兰芝单手抱住她,安抚她:“不要怕,我们的工部和库房还在发展,并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司栖佟的危机感更多来源于未来,过去的她没法改变,但在未来她还有足够的机会去对付敌人。

  她说:“若是父皇培养的那批墨家子弟,他们自投靠胡匈那天起,就开始发展强大的机关术,那么二十年已足够他们收获成果。”

  “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更要加快脚步了。”

  谢兰芝和司栖佟想到了一块:将库房和工部合成一个技术部门。

  “我先取名吧,就叫工业部。子部分为墨门,工门,匠门,科门。生物门。”

  司栖佟本来想起得雅一点,讲究寓意,如今听到天下马上要面对胡匈翻江倒海的力量,她已经没心思管这些。

  何况,兰芝取得这些名字很像墨家的风格。

  她还记得父皇还是太子时,总会带着她去墨家的机关室参观,里面贴的铭牌都有种实物感,也就是缺乏风趣但贴切的名字。

  比如:珠算叫计算,弓箭叫射击,火器叫【枪】

  曾经她问过父皇为什么要将火器叫做枪,父皇告诉过她,如果百年后的战场将长,枪,长矛这等普遍兵器淘汰后,那必定会出现一种取代它们的兵器。

  并且此兵器同时具备长,枪,长矛的广泛性,还拥有弓箭射击的远程性。

  顾名思义为“枪”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12-15 19:22:46~2021-12-16 12:32: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司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武御猫 20瓶;罢罢罢路 10瓶;香菜君 6瓶;歆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