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当以国士报君王【完结番外】>第94章 川拨棹

  二十四天的假期是美妙的, 这种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没事大孩子的生活实在是太快乐了,快乐到齐滺已经在琢磨着二十四天到期之后,他要用什么样的理由, 才能让萧楫舟再给他放几天假。

  也不知道“凑个整”这个理由如何。

  齐滺休假在家, 每日里还能抽出时间来和家中借住的那几个韩氏子弟玩。几个孩子都挺喜欢齐滺给他们讲故事, 每次看到齐滺来,总是笑容灿烂。

  唯一不开心的,大概只有韩令节,因为齐滺不但抽查他的功课, 还抽查他把弟弟们教得怎么样。

  就在齐滺快乐到要乐不思蜀的时候, 在他不知道的地方, 朝堂之上却汹涌起了轩然大波。

  四月十五又是望日, 正巧赶上大梁每半月一次的大朝会。如今的大朝会举行在洛阳宫最中心的洛阳殿中,规模比之昔日的大兴殿大朝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自从萧楫舟迁都洛阳之后,几次大朝会都是平稳度过, 除了例行公事一般的歌功颂德与群臣吵架之外平淡得乏善可陈。

  所以,谁都没想到, 这场大朝会,萧楫舟一连投下了两个炸/弹。

  第一个是训练新军。在满朝文武还没有得到消息的时候, 已经更名的杨念玄便以左翊卫鹰扬郎将的身份兼职新军大都督,受皇命将左翊卫训练为第一支新军。

  已经和关陇贵族吵架成习惯的关东贵族下意识就出来反驳,历数华夏历史几千年从来没有过新军、所以新军就不应该存在, 听得萧楫舟差点当堂笑出来,恨不得当场说一句“你听听你自己说的是人话吗”。

  然而看着胡子花白的老臣,担心老臣在朝堂上被他气死不好善后, 萧楫舟还是十分尊老爱幼地咽下了所有的话, 干脆利落地来了一句:“朕只是通知, 不是让你们商议。”

  这下子被气得差点吐血的不是那位老臣,而是满朝文武。

  就在作为受益者的关陇贵族也觉得话不能这么说的时候,萧楫舟扔下了他的第二个炸/弹:“朕决定在国内大开科举。”

  “科举”一词是新词,但对于大梁的百官来说,这词也不是新到无法理解。早在梁景帝萧百川执政期间,就已经发明了科举。兴业十三年,梁景帝萧百川第一次开启科举。

  只是萧百川开启的科举带有很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他创立的科举仅仅是在官员中增加考试,让已经成为大梁官员的人在一次次的选拔中优胜劣汰,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官员的选拔方法。

  而萧楫舟在此时此刻郑重其事地提出科举制度,显然不仅仅是想要复制萧百川的路这么简单。

  百官们沉思许久,最终还是国子寺祭酒第一个站了出来,问道:“敢问陛下,不知陛下口中的‘科举’所指为何,有何章程?”

  萧楫舟看了王福全一眼,王福全立时领命,拿着奏本宣读起来:

  “朕承启国运,常思几过,心忧天下之民,以万民之饥为饥,万民之溺为溺,恐民生之怨、愧对祖宗法度。今沉思已久,终觉应重启科举取士。”

  “科举者,举士也,只此士非彼士。科举之士,非贵族世家之士,乃天下之士。凡今天下,有读书之士人,均为士子,可参加科举,成为我大梁之官员,为我大梁百姓谋福祉。”

  “九品之弊,百害而无一利。九品之官,多庸碌无能甚至为非作歹者,前有荆杨二刺史不恤国恩,后有昌黎韩氏者误国殃民,朕心痛已。”

  “大梁之官,本为百姓之官。朕乃天子,代天牧养万民;官为朕卿,代朕牧养万民。然则当今之世,我大梁官员竟以手中之权压迫百姓,使天下百姓虽有官而如盗,千百之冤不知诉于何处。何也?九品之弊也。”

  “故朕之所愿,乃重启科举,自天下间选能臣干吏,进可为君分忧,退可偿民之愿。天下士子凡有为民之心者,均可参加科举,为民请愿。”

  “牧民者,当念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圣人之言,朕心念之,愿诸卿亦念之。”

  近四百字的长篇大论听得满朝文武晕晕乎乎,只觉得这篇奏本左一句“爱民”右一句“为民”,字字句句都是在打他们的脸。可偏偏面对这份奏本,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满朝文武捏着鼻子说着“陛下圣明”,于是接下来就只能顺理成章地接受了科举的诞生。

  而面对如何举办科举一事,萧楫舟大方地将这件事交给礼部和国子寺去商量,并且在礼部尚书和国子寺祭酒谢主隆恩的时候笑眯眯地说了一句:“十日之内没有章程,你们就回家吃自己吧。”

  礼部尚书姚弘深:“……”

  国子寺祭酒常宁:“……”

  二人脸上笑眯眯地接了旨,至于背地里将萧楫舟骂了究竟多少次,谁也不知道。

  姚弘深和常宁接旨的速度快到旁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等他们在这一连串的大炸/弹里反应过来的时候,王福全已经高声念着退潮了。

  下了朝,朝野上下都觉得皇帝陛下不太对劲,可他们左看看右看看,愣是没找到十成十是搅动这一切风云的齐滺。

  兵部尚书李之昂刚刚走出宫门,就被同僚拽了回去:“李大人,别急着走啊。”

  李之昂:“……”

  李之昂心里骂了这没眼力见的八百遍,脸上还要笑着问:“赵大人,怎么了?”

  来人正是吏部尚书赵成安,赵成安脸上带笑,仿佛只是唠家常一般说道:“刚刚叫你你还不听,不知道了吧,谢大人要宴客呢。”

  谢大人,尚书左仆射谢留,自从尚书令元津被封为衡山郡公永留衡山后,尚书令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空了下来,谢留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梁第一人。

  只是这个大梁第一人做得实在是太过憋屈,但凡奏折。皇帝宁可叫那个不知道哪里来的齐滺批,也不肯让谢留分忧。

  现如今,科举这么大的事,几乎要撼动整个朝纲,可朝野上下竟然没有人提前听到一点风声。

  皇帝陛下将所有人都瞒得密不透风,这样的信号可是让这些贵族世家并不快乐。这不,大朝会刚刚结束没多久呢,谢留就准备要大摆筵席了。

  听到是谢留要宴客,李之昂的脸上当即露出了掩饰不住的讽刺:“他?什么东西,真当自己做的那点事别人不知道?”

  当年大梁对外还没有如今这么强势,梁景帝萧百川要嫁女于东/突勒联姻。后来萧楫舟领兵大败东西突勒,萧百川看到突勒已经再也无法成为大梁的阻碍,便淡了联姻的心。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谢留站了出来,说愿意献出自己的女儿谢清瑶前往突勒和亲。

  当年的情况何其凶险,稍有不慎,嫁过去的和亲公主就有可能成为两国对弈的炮灰。李之昂只有一女李问疆,恨不得将女儿捧在手心,自然看不上谢留这等卖女求荣的混账东西。

  更别提不久之前萧楫舟要迁都洛阳,谢留为了不让萧楫舟迁都,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让千金公主谢清瑶说服东/突勒现任可汗——沙罗可汗率军南下。

  结果可想而知,萧楫舟给崇玉山放了消息,崇玉山来了一出关门打狗,东/突勒现在已经龟缩于塞北草原不敢南下了。

  当知道沙罗可汗大败而归的时候,谢留吓得重病一月,就连朝廷迁都洛阳,他都是病歪歪地躲在马车里不敢出来,让其他人看足了笑话。

  李之昂现在提起谢留,还是想啐他一口:“狼心狗肺数祖忘典的东西。他可真是走了一步好棋,要不是陛下现在忙着内/政,不想这个时候掀起和东/突勒的大规模战争,谢留还能活到现在?”

  赵成安与李之昂多年至交,听到李之昂大骂谢留也不劝阻,只是说道:“小声点,到底是没有证据不好定罪的事。再说了,依我看,陛下心里还是向着咱们关陇老臣的。不动谢留,也是不想关陇老臣寒心。”

  提起这,李之昂深深叹了口气:“陛下难啊……这么大的摊子,谁都想上来分杯羹。照我说,留着谢留做什么,咱们关陇老臣也不屑和这种玩意为伍。”

  赵成安一把勾住李之昂的肩,说道:“走,咱们去看看谢留这老匹夫到底想做什么。”

  李之昂想了想,到底没有反对。只不过他和赵成安一跨入谢留的大门,就觉得今日这地方还真是来错了。

  谢留作为尚书左仆射,又是陈郡谢氏的家主,面子不浅,几乎关陇数得上号的世家贵族都来了。

  李之昂和赵成安找了个僻静处坐下,结果听到的就是谢留的高谈大论:“诸位,陛下如今的意思很明确了,他这是想变法啊!”

  李之昂一口茶水差点喷出去。

  谢留像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说了什么一样,反而自顾自地说道:“你们看看,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所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哪里在乎过我们老臣的心?”

  “迁都洛阳,偌大的大兴说不要就不要,我们关陇世家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洛阳,被迫放弃的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土地!”

  “再看如今,什么科举,竟然想让那等寒门甚至庶民与我们世家同朝为官,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我们不能再让陛下被奸佞蒙蔽了!我提议,我们现在就上书禁止举行科举!世家的尊严必须维护!”

  李之昂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更可怕的是,还真有几人被煽动,准备写奏折“清君侧”,要求陛下亲贤臣远小人。

  李之昂掐了掐脸,觉得自己起床的姿势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