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嬴政:为何刘邦?]

  秦始皇问得很简短,手心忍不住微微出汗。

  这天幕中男子性情在他看来古怪得很,此人既能在大庭广众下大四宣讲皇家轶事,也能将秦汉背后的危机分析地鞭辟入里。

  而且似乎回答问题与否端看他心情,若是问出些在此人看来没有价值的疑问,那人是读都不会读的。

  秦始皇上次受这种如履薄冰的委屈,还是在被父亲嬴异人丢在赵国的那段时间,被赵国人人喊打,只能藏匿在赵姬母族府上,仰仗着他人的鼻息过日子。

  不过现今这种感觉是不同的,四十年前尚且年幼的自己漂泊如一叶孤舟,而今是在为了自己治下的广阔疆域而请教世外高人。

  【学而不思则罔,这的确是个值得深挖的问题,想知道为什么认为扶苏可以向刘邦学习,要对扶苏嬴政和刘邦三人都进行分析。

  首先扶苏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大秦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百官万民之心所向……尽管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记载中试着窥探他的部分人物画像。

  最出名的便是他的素有的仁贤之名,所以也有人认为扶苏作为继承人太过软弱,只听取儒家那一套仁义礼智的观点,没有学来他父亲的法家治国观念。

  此外,作为依附于秦始皇的赵高也曾夸赞他“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刚柔并济,重义守信。

  综合来看,这是一个有缺憾的皇子,但也绝非碌碌无为之辈,而他身上缺少的,是一种帝王气度。

  帝王气度有很多种,秦皇汉武的大开大合是开拓型的帝王气度,文景二帝的修生养息是发育型的帝王气度,刘邦不太一样,他是布衣天子的帝王气度。】

  布衣天子?

  秦始皇没能咂摸明白,布衣便是黔首,如何作为天子的前置形容?

  但他还是压下心思,决定相信这位“布衣天子”身上的过人之处。

  他命令蒙毅道:“蒙卿朝后将此段再誊抄一份,让扶苏好好瞧瞧。”

  远在上郡的扶苏也正目不转睛地看向天幕。

  神迹称此人是做自己老师的最佳人选,便一定有其道理!

  虽然他不明白,为何天幕称自己太过仁懦,令不得继续任用儒生。

  在这点上,他心底并不认同天幕,但仍秉承着敬畏之心与学习之愿望听下去。

  还有那“高压环境”又是何物?

  无论如何,这位西汉高祖刘邦——

  一定是一位绝顶英雄人物,想必犹如古来圣贤一般!

  【说白了,就是要学来他的市井之气和不要脸皮!

  说起刘邦这个人啊,他是有大智慧的,同时不拘一切小节……】

  “咣当”一声,扶苏差点从垫的厚厚的蒲团上摔倒在地。

  什么不要脸皮,这是能学的东西吗?!不是说好圣贤般的人物吗!

  蒙恬连忙为这位狼狈的公子扶正衣冠,他看向扶苏的眼神颇有些怜爱的意味:

  一物降一物,公子就是太过板正,这个刘邦说不定真的适合做他老师。

  天音对大秦众人心思各异的反应一无所知,他仍在继续聊着刘邦:

  【刘邦此人有一大特点:说谎成性。这种不入流的性格特征在寻常帝王家是不常见的。

  然帝国权力有自己的一套运行机制,自古都是敢想敢做的人笑到最后,墨守成规之士饮恨而终。

  在乱世帝王权术面前,高尚的道德只是个人的操守,并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你看唐太宗李世民,论个人能力堪称人中龙凤,但论资排辈他在李建成后面,如果真的按兄友弟恭那一套,他的才能就得不到体现,盛世大唐,万朝来仪的景象某种程度是也多亏他敢弑兄逼父。

  刘邦靠着“贺钱万”招摇撞骗混来一顿饭,靠的全是一张厚脸皮,甚至老丈人还相中他,把吕雉这么一个奇女子嫁给他。

  鸿门宴上,张良才指点了一句,他便能立刻心领神会,乱忽悠一通,还能配合着闯进来的樊哙一块儿忽悠。

  如果离开这种浑然天成的流氓气质,刘邦大概很难冲破种种困难险阻,坐上秦末纷争最后的王座上。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同样作为竞争秦末战争大赢家有力竞争者的项羽,有很多刘邦没有的东西——楚国宗室出身、一呼百应的旗帜、领军对阵百胜不怠……

  其中和刘邦最为不同的,便是他的贵族气节和含仁怀义。

  项羽慷慨仗义,他宝马赠予亭长,头颅自刎与旧部下,其重大义流传千古,尽显英雄本色。

  但同时他的仁义是小家子气的,在和部下论功封赏时,他不愿意和众人分享胜利的果实,只设的给一些小恩小惠。

  反观刘邦,洞察人心,心胸开阔,行郡国并行制广封诸侯,连自己讨厌的人也能得到他的重用。

  当然,这些分封的异姓诸侯日后的结局暂且按下不表,至少刚打完仗的时候,他是很大方地和众人共享成果的。

  再说回到扶苏身上,他有限的史料中,最出名的一项便是沙丘之变后,一封假遗诏送到上郡,扶苏竟毫不疑心,当真听从君令抹了脖子。

  如果他能学到一点刘邦身上那种油滑的气质,那么他一定会再三怀疑真假,请蒙恬将军护送他亲自去咸阳面见父皇。

  届时,赵高所谋自然会随之破灭,大秦的历史将被改写。】

  扶苏从起初听到“说谎成性”、“不要脸皮”的震惊无措,再到听完整个分析时,宛如雷击一般僵坐在蒲团上,连要在竹简上记下这番醒世之言都忘记了。

  这是他近三十年来,第一次有人告诉他。

  你要油滑,要学来乡野流氓般的气质,他所尊崇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不过是一纸空谈。

  怎会是一纸空谈?古来圣贤,一直是他向学的榜样,怎么如今反而成了一种罪过!

  可天幕里,他的死亡着实是冤,且此冤怨不得别人,确实是自己的软懦,是多年来淳博士所教之理念。

  他不过是在践行恩师的教诲,却被奸恶的小人玩弄,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葬送了大秦的未来。

  扶苏多年构建的世界观被外来力量骤然撕裂,他先是下意识地想要否定——什么狗屁歪理邪说。

  但事实就这样摆在眼前,他不敢质疑天幕的真伪,这样的神迹如何造伪,这分明是上头对他的旨意,要他做出改变。

  扶苏宛如孩童般望向旁边静立的蒙恬,眼神里是求助与惘然。

  “蒙将军,我……”

  而蒙恬只是轻轻摇头:“公子,莫要为难蒙某,公子才是手握大秦气运之人。”

  这话说出来,对秦始皇有点不敬——妄议皇储,是该被治罪的,但是蒙恬和秦始皇多年君臣相伴,他很清楚始皇陛下的意思。

  陛下是属意公子的,只是公子在为政上太过仁义,缺乏强硬的手腕,所以尚需再调.教观察。

  扶苏的求助他不能回答,这是一个绝佳捶打公子的机会,要让他自己琢磨透彻。

  扶苏读懂了蒙恬的深意,他缓缓看向天幕,深吸一口气,没有再说一个字。

  俏皮的男声继续娓娓道来。

  【不过这种流氓气质对君主来说也不一定要全学来,毕竟老流氓的名号在后世之人中口口相传,那只会越传越难听。

  扶苏有他自己的优点,开国需要秦始皇的雄谋大略,治国图谋长远的发展也需要扶苏这样仁义爱民的君主,他只是恰好缺了刘邦身上这几个点,倘若能学来这些,那他也许会成长为是一个开明勤政,慷慨爱民的汉文帝第二。】

  上郡的公子正在进行心灵的涤荡,咸阳的秦始皇则十分冷静。

  他一面谋划着如何照着天幕的意思,请来刘邦教习扶苏——他倒是不怕此人再率军反了大秦,毕竟今后大秦黔首生活焕然一新,刘邦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同时,秦始皇也在细味天幕提到的另一位英雄豪杰,项羽。

  先前天幕便提到过“楚人一炬”之类的用词,如此联系来,此人便是楚国余孽,如今正潜藏在暗地里,等着秦朝哪里出了乱子,便可振臂一呼,揭竿而起,以重振他楚地的威风。

  还有一个他心中最大的疑惑——秦始皇起初听闻后朝行郡县与分封并行时,便有了这样的疑惑:再分封诸侯,难道不会像周天子封诸侯一样,血脉逐渐淡薄,直至纷争再起,重新割裂诸国吗?

  那句“这些分封的异姓诸侯日后的结局暂且按下不表”给了他答案,虽然语焉不详,但是他敏锐地猜出了西汉的做法——先安抚,再杀!

  这的确是个好法子,虽然残酷,但是既稳定了王朝初立时的动荡局面,又可以在站稳脚跟后用各种各样的谋划逐个击破。

  他当初既有击破六国的能耐,又何尝不能煮了几个分封的王侯?

  属实是英雄大计,值得学习!

  秦始皇欣然颔首,对有问就答的天幕很是满意,于是他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VIP嬴政:西汉强盛,又有秦制为骨,缘何还会灭亡?]

  可主播还没来得及回答什么,天幕骤然一黑,所有音画皆消失不见,只有一行空落落的文字:

  [时空网络□□会员服务免费试用已结束,续费请缴纳民生值!]

  正准备对汉室灭亡缘由大记特记的蒙毅抬起头:“?”

  --------------------

  蒙毅的原型大概就是打游戏蹭加速器会员,打了一半发现试用结束,只能含泪氪金的我

  带个基友的预收:

  穿成苏轼的病秧子哥哥[北宋/科举]by南伍

  考公上岸没几天,猛然爆改苏景先。

  成为苏轼的早逝哥哥,苏景先有三不做,

  简单的事情不做,没难度,直接三元登科强势入朝,让朝堂众人看看自己的实力。

  没意思的事情不做,不好玩,苏轼不懂官场之道,总是被人算计接连被贬,捞呗,多有趣,他就爱这种捞苏活动。

  回报小的事情不做,太亏,百年大计改变靖康耻的“历史”,现在多干一分钟,大宋续命三百年,大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