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第224章 扶不扶?

【所以千万不要站在事后的角度去判断,要站在什么角度,事前的一般人角度,而不是事后的理性人角度。】

【说白了事后的理性人是什么人?是事后诸葛亮!】

诸葛亮“???”

“几个意思?”

“说我干什么?”

一旁的刘备忍着笑说道。

“军师,后世所言也无错,你比我们要沉稳太多,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所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您的看法也不能说是错的。”

诸葛亮:“............我谢谢你夸我昂。”

......................

【理解我的意思没有?不要动不动用事后诸葛亮,那叫上帝誓言,你是一个一般人,你把你自己想象成为被害人你会怎么着?】

【当然,这里面也请同学一定要注意的是,因为刚才有同学说她是事后防卫啊。】

【我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来,看这句话。】

【不法侵害虽然已经结束,但不法侵害结束后的防卫行为跟结束前的防卫行为,属于一体化的防卫行为,不应当认定防卫不事实。】

【如果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应认定为正当防卫,如果超过了必要限度,认定为防卫过当,换言之,就是不要切割来看,要合在一起来看,不要把他切成三个行为,要把他堪称一个整体性的行为,站在事前一般的角度看你的行为是不是一般人的常情常理。】

【不要对防卫人过于的苛求。】

【你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把那个男的推到粪坑,他往上爬,你踩不踩?肯定踩!拿不拿石头砸?肯定砸!】

【但是,砸的时候别把那东西溅到自己身上。】

---“当时那种情况,女方除了狠,也没有其他办法,这个男的如果爬上来,肯定会愤怒,女的结局很难想象。”

---“我踩了,还有机会坐到被告席,我不睬,明年的今天没准就是我的忌日,我宁愿上法庭,也不愿意见法医。”

---“如果他不在下面躺着,没准死的就是我,我的家人宁可出现在我的法庭上,也不愿意出现在我得葬礼上。”

---“就不该有正当防卫这种说法,对方先惹到我了,要是我弱我就会被对方打死,我防卫了,打死对方也是活该。”

---“刚刚看到一个弹幕,说踩完一脚就跑,跑得赢吗?一个女人惊慌失措,一个歹徒怒火上头,抓到了就是虐杀。”

............

光幕前。

嬴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后世的律法与我大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们更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分析问题,事前一般人...........”

“这个观点很新奇啊,李斯,你觉得如何?”

李斯回道:“臣觉得此种概念尚可,只是我大秦刚稳,需要重典以儆效尤,此法过于温顺,恐怕不太适合当下的大秦。”

“不一定。”

嬴政笑道:“法令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国家稳定,百姓安康,乱世用重典自是无错,但也要酌情考虑,就像这个案子,后世如此判定完全是为了防止日后女性不再因此受到侵害,能够有相应的反制手段,能够减少类似恶性案件的发生,这对于国家的安稳也是大有裨益。”

“所以,朕决定,现在咸阳试验一下后世的这条律例,看看效果怎么样,如若尚可,便全国推广。”

李斯点了点头,觉得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能够将变数掌控在自己手中,因此他也并未反对。

...................

大明,朱元璋很是满意的说道。

“看来后世也是很注重女子的名节啊。”

“这一点,我大明功不可没!”

..............

就在这时,光幕出现了一个新的标题。

【如果路边有个老头倒在地上,你扶不扶?】

这算是什么问题?

所有人都很是不解。

敬老爱幼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老头儿都倒在地上了,你扶一把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难道后人连这最基本的礼仪都忘记了吗?”

孔子皱着眉头,心情很是凝重。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若连此基本原则都做不到,国家即便在强大也只如巨石之于树梢,摇摇欲坠矣。”

大唐。

李世民也是皱起眉头。

“老者都是历经风雨几十年的长辈,对家庭对国家都是有贡献的,理应尊敬”

“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能够评定一个人的道德品,更何况我华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此等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吗?”

......................

【18年前,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让中国人心里多了一个灵魂拷问。】

【遇到老人摔倒,你扶还是不扶?】

【不扶吧,不符合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毕竟人人都会老,良心上是很难过得去的。】

【但扶吧,那些社会上被扶者倒打一耙的新闻时有发生,结果好心人变成了撞人者,费钱费力还不讨好。】

这怎么倒打一耙?

嬴政搞不懂。

我扶了你,你不该感谢我吗?倒打一耙是什么操作?

埋怨人家扶你起来了?

你就想在地上躺着?

咋滴,下面是埋着你爹呢还是你妈呢?

这不纯纯有病嘛!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几乎都要指向一个事件,那就是在16年前发生的南京彭宇案。】

光幕中播放起案件重现。

【2006年11月20日上午约9点半。64岁的退休职工徐寿兰买完菜,在南京水西门广场公交站准备乘车回家,这是接连进站3辆公交车,后面两辆83路正是徐寿兰要乘坐的车。】

【由于前面一辆车人比较多,徐寿兰一路小跑着去追第三辆车,这时26岁的小伙彭宇正从第二辆公交车后门下来准备转车,他感觉背部和人撞了一下,回头一看,没有人,却听到了地上有呻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