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第72章 赵素的计划

靖康二年,六月。

完颜阇母率领一万女真铁骑与韩世忠的三千骑在河北定州相遇!

完颜阇母吸取了完颜昌的教训,一路上并没有以最快速度行军,时刻保持着战马的充沛体力。

两军相遇的那一刻,金兵当即发起了一往无前的冲锋!

他们要报仇雪耻,将这支宋军一个不留地杀个干净,不如此难以重振女真铁骑的威名。

韩世忠二话不说,带着三千骑打马就逃。

完颜阇母紧追不舍,他们一万人都是一人三马,宋军只有一人双马,很多人还只有一匹马,迟早要被他们追上!

只有消灭这支宋军,他才能完成这次任务。

这一追就是一天一夜。

最后,走投无路的韩世忠带着三千骑拐进了一片柏树林中。

完颜阇母没有怀疑,直接一头扎了进去。这片稀稀疏疏的柏树林若是有埋伏,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到。

宋军马上就要耗尽马力,他岂有放过的道理?

当金兵冲出树林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眼前哪里是三千宋骑啊,迎面向他们发起冲锋分明是密密麻麻的宋国骑兵!他们根本数不清具体有多少人!少说也有五六万。

中计了!

完颜阇母脸色大变。

下一刻,两支骑兵狠狠撞击在一起。

杀喊声中,人仰马翻,落马的士卒被踩成肉泥。

宋军以逸待劳,有备算无备,加上人数是金兵的五倍,只是一轮冲杀,金兵就少了一半人。

完颜阇母惊骇不已,根本不敢回头,直接带着剩下的人逃了。

宋军紧追不舍。

形势完全反转!

最终,只有完颜阇母带着几百人成功逃脱。

一万女真铁骑,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逃命中的完颜阇母悲愤欲绝,宋国什么时候在河北部署了这么一支数量庞大的骑兵?他根本一无所知啊!

其实想一想就知道了,宋国这样的骑兵只有一支而已。

它就是刘光世带领的五万秦凤西军!

太原反击战之后,完颜宗翰被赶回大同,这五万秦凤西军一直留在太原,等的就是今天!

派岳飞奇袭平定城,打通河东和河北的通道。以韩世忠为诱饵,神不知鬼不觉地调太原的刘光世五万骑兵伏击女真铁骑,这就是赵素的计划!

这个计划,赫然汇集了中兴四将中的三人!

当然,这并不是计划的全部,充其量只是一个开始!

当完颜阇母一身是血地回到黄河北岸的金兵大营的时候,前一刻还战意盎然的金兵大营沉默了。

完颜阇母直接跪在了完颜宗望的脚下,声泪俱下:

“元帅,末将死罪!末将回来,并不是为了自己辩解什么,只是想告诉元帅宋军的阴谋!”

完颜宗望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字:“说!”

“末将在定州遇到了三千宋骑,一路追击,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了宋国的骑兵大军,足足有五万人!”

“什么?”完颜宗望大吃一惊,“五万骑兵?这差不多是宋国全部的骑兵了,从哪里冒出来的?”

完颜宗翰虽然告诉了完颜宗望太原反击战的结果,但并没有详细地说明经过,因为这无异于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

所以,完颜宗望并不知道刘光世带着五万骑兵到了太原。

他更不知道平定城已经陷落,河东和河北交通要道已经掌握在宋国手中。

一个将领沉声道:“元帅,这支骑兵从哪里冒出来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军的粮道再次被阻断,必须马上退兵!”

“此地距离燕京路途遥远,只要迟上一天,我军就有断粮的风险!”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脸色大变。

完颜宗望跌坐在大椅上,喃喃道:“好一招釜底抽薪!宋国,好算计啊!其他人没有这个能耐,这一定又是赵素的阴谋!”

下一刻,他跳了起来。

“退兵,必须马上退兵!”

一声令下,金兵开始拔营起寨,当天就开始退兵。

可是让完颜宗望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们前脚刚退兵,对岸的十五万宋军后脚就过了黄河,不紧不慢地吊了上来!

一个脾气火爆的将领怒道:“元帅,请给我三万骑,我去把宋军杀个大败!”

“不可!”完颜阇母阻止道:“宋军就是想拖住咱们,让咱们陷入缺粮危机。咱们不必管他们,反正他们也追不上咱们。”

完颜宗望点头道:“不错,继续撤退!”

一天之后,前方的斥候传来消息:五万宋骑游弋在前方,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后方的斥候也回报:十五万宋军加快了进军的脚步!

金国众将顿时脸色大变,他们哪里还不明白宋军的意图。

这分明就是要前后夹攻他们的节奏啊!

若是平时,他们根本无惧一战。可是现在他们的粮道被阻断了一个多月,军中只剩下几天的粮食,根本不能停下脚步啊!

完颜宗望陷入了两难的局面,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大内,垂拱殿。

最新的消息传回,大殿一片欢声笑语。

赵桓高兴道:“老师的计划真是天衣无缝啊!完颜宗望完全入套!现在咱们两军前后夹攻,短兵缺粮的完颜宗望只有败亡一途!”

赵素淡淡道:“未到最后一刻,官家还是别高兴得太早。”

李纲趁机捧臭脚:“任完颜宗望狡诈似鬼,也要喝国师的洗脚水!”

赵素一脸嫌弃:“老李,看不出你是这么恶心的人!以后你别拉贫道去喝酒,我怕会吐。”

还是刘韐比较务实,问道:“国师,下一步我们怎么做?”

赵素冷冷道:“当然是要给完颜宗望最后一击,把他永远留在河北,祭奠河北无数因他而亡的英灵!”

赵桓连忙道:“老师,这次你不能卖关子了!快说,咱们怎么做?”

几人都死死盯着赵素。

“很简单……”

“官家!”一名小太监匆匆忙忙走了进来,打断了赵素的话。

赵桓大怒,指着小太监喝道:“大胆奴才!朕正与众卿商议军国大事,谁让你进来的?”

小太监吓得连忙磕头:“官家,奴才死罪!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外面百官求见,说是……”小太监望向了赵素,欲言又止。

赵桓大喝:“说!”

小太监一咬牙:“说是要状告国师包藏祸心,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