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强横废太子>第141章 誓师

王镇道:“各位,事不宜迟,明天誓师,誓师后立刻包围攻打虎口关。首仗必须取胜,谁愿为前部?”

十几名大将一齐起身应道:“某愿往。”

原来大将们都知道虎口关现在只有三万多守军,主将还是一个文书出身的书生,麾下将领只有五人,先锋虽勇,却是个有勇无谋的黄毛小子。

所以只要对方不是高挂免战牌,但凡敢出来对战,定教有来无回。

这开战首功,历来是重中之重,一记首功相当于同样的功劳来两次以上,实是令人眼馋,谁不想争?

王镇道:“你们休要轻敌,上次我国开局不利,导致后来一败再败,教训深刻,不可忘了,那隋国先锋伍召,有万夫不当之勇,诸良便是死于他的手上,所以需得小心在意。”

王腾拍着胸脯道:“元帅,据某所知,诸将军是中了圈套,死于奸计,不足为虑。若是以某为前部,某定斩其头颅为诸将军报仇。”

另外的将军也纷纷道:“元帅,若是以某为前部,某也定斩伍召雄阔头颅。”

王镇道:“军中可不是吹牛的地方。”

王腾道:“愿立军令状。”

其他将领也道:“某也愿立军令状。”

王镇道:“上阵打仗,不可儿戏,谁能说出伍召所用兵刃,特点,本帅就让谁去。”

众皆愕然。

王镇怒道:“连伍召用何兵刃,有何特点都不知道,就敢说取人家头颅,你们还不吸取五年前的教训么?”

只听麾下一人道:“元帅,某知道他们的特点……”

众视之,却是勇将陈饶。

王镇道:“你说。”

陈饶道:“伍召用的是一支亮银枪,师承隋国皇帝……”

王腾插话道:“这个王某也知道,刚才一时急了,他是隋皇亲传弟子……”

王镇道:“你住口,陈饶,你继续说。”

“是,伍召用一亮银枪,重九十八斤,师承隋国皇帝,所用枪法为暴雨梨花枪法,有万夫不当之勇,坐骑名为雪里沙,是匹千里马,也是隋国皇帝所赠。”

“雄阔呢?”

“雄阔原为我国诸将军帐前文书,但应该是修习过江湖武艺,等级应该很高,但军中武艺未尝听闻,据说当日徒步力战徐振,可知步下功夫不弱,但马上功夫料来不强。”

王镇道:“如果你作为前部,你有无把握斩伍召人头?”

陈饶道:“末将无此把握。”

“那,如果你遇到了伍召,你会如何?”

“末将绝不吝啬武将技。”

“对。好,陈饶听令,本帅就命你为前部,率兵十万,先取道东门,堵住虎口关后路,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攻打。”

陈饶道:“末将遵令。”接过令箭。

众将都大为吃惊,大家纷纷请战,结果,元帅却把前部重担给了在旁边不作声的陈饶,此举实在是让人不解。

王镇道:“你们啊,此次作战,我军优势明显,完全可以围而后攻,你们却一个个声称要斩敌将人头,慢说你们斩不了,就是斩得了,早点斩一个人头意义在哪里?”

众人面红耳赤,心里却颇不服,觉得经过五年前的那一仗,元帅未免把敌人想得太强了,其实大半是因为任用的将帅无能,而那群无能之辈,大部分都已经被隋人杀光了。

而且,随着隋人任用女兵,另一种说法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可能五年前之败,并非自己将帅的原因,而就是因为肖某人私自带女儿上场战,导致霉运连连,如果是这样,可说那批将帅也真够冤的。

王镇神情严肃,厉声道:“本帅知道你们都还不服,不服就到战场见个真章,不要在本帅面前吹牛。

“诸良自请为守虎口关守备时,胸膊拍得比你们响,牛皮吹得比你们大,结果隋国就出了两个人便把他扔进了火堆。

“你们以为这是诸良一个人的耻辱吗?这是东晋所有军人的耻辱!”

众将噤若寒蝉,无人敢作声。

“此次出征,是举全国之力,还有各国援助,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隋国多行不义,我国得道者多助,代表正义力量,应该志在必得,若再不能一雪前耻,我等东晋军人,有何面目再立于天地之间?”

王腾道:“元帅,我们知错了,此战我等必誓死一搏,扞卫正义。”

众将齐道:“誓死一搏,扞卫正义。”

王镇道:“好,就以这一句作为明日誓师口号,传令,每部各制一条横幅,写八个字,誓死一搏,扞卫正义,誓师之时,本帅要看到满眼都是这样的横幅。少写一条,斩所部将领!”

次日,甲午年十一月初三。

五十万大军漫山遍野的排列着。刀枪林立,旌旗遍布,且五百人为一小方队,每个小方队拉了一条“誓死一搏,扞卫正义”的横幅,五十万人共列了一千个方队,千条横幅,煞是庄严。

每二十个方队,又为一个大方队,各有一将横刀立马在前。

而在方阵之前,则是一面东晋军旗,有十四个隋国人,五花大绑的跪在军旗前,男女老少都有,身边各有一个赤膊刽子手,拿着鬼头大刀,等候砍头。

原来这是一家到东晋来经商的隋国商人,家长不听亲友家人劝告,自以为有东晋关牒,又且听说隋国此战必输,便留在东晋,见了东晋官员就送些钱说好话,同时不忘骂当着东晋官员的面几句隋皇和程咬京等人,只想图个平安能长留东晋。

哪知道这次东晋人找不到合适的祭旗人后,就找留在东晋的隋人,一时想不到别人,官员就想起了这一家特别友善的隋国商人,于是就告诉了寻找祭旗人的军士。

那军士也不管什么关牒了,直接就抓了来,本来打算只抓几个,后来想想,这次来了五十万人,十个是必须的,而既然抓了十个,那剩下几个小孩留着更显得残忍,索性送一家子一起上路,以此表现东晋军人的慈悲

而且祭旗之前,更是把女眷都糟蹋了,以此表现东晋军人珍惜每一个女性的价值。

当然,顺手把家产也拿走了,表明东晋军人不喜欢浪费。

那隋国商人一念之差,却让全家成为祭旗人,此时被家人孤立,连跪都不愿跪在一起,当真是欲哭无泪,追悔莫及。

三声炮响之后,王镇站到高台上,大声道:“隋国人残暴不仁,不讲道义,殴打我国使官,挑衅我国君臣,制造两国矛盾,我国不得已进行反击,而众所周知,大神国各国纷纷支持我国之正义,希望我们能够战胜邪恶,扞卫正义。”

“在此,我,大晋国东征大元帅王镇,向大家表示,此战,我必誓死一搏,扞卫正义,来人,祭旗!”

刽子手手起刀落,十几颗隋人的脑袋在大旗前滚落。

接着,漫山遍野响起了响亮的回应,一遍连着一遍,经久不息:

“誓死一搏,扞卫正义!”

“誓死一搏,扞卫正义!”

“誓死一搏,扞卫正义!”

“誓死一搏,扞卫正义!”

“誓死一搏,扞卫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