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能换钱, 之后每天收摊儿回来几个人都会去河边、水沟、稻田摸螺,运气好还能捉到不少螃蟹、鳝鱼和泥鳅。虽说随着摸螺的人越来越多,收获一日不如一日, 但也多多少少能换些铜板补贴家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 天气越来越凉爽, 稻穗慢慢变黄,玉米叶子也开始枯萎, 地种得早的已经在忙着秋收。

  李轻舟却还没回来。

  “我们明天在家过中秋,不来摆摊儿了, 各位不要跑空了。”每来一位客人, 月笙都要提醒一下。

  忙活了一上午, 准备的东西总算是卖完了。月笙一边帮着收拾用具,一边跟李重山说话:“重山,等会儿你就在这儿看着东西, 我和乔乔去街上逛逛, 买些明天要用的。你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李重山正把木盆一个一个摞在一起, 闻言想了会儿, 才道:“没什么要买的。”倒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真的一时想不起来, 家里现在不缺吃不缺穿, 确实没什么要买的。

  月笙也就不再问,又嘱咐了几句就和李乔挎着篮子走了。

  月笙和李乔却没直接去买东西, 而是先去了回春医馆。

  医馆里依然只有宋宴清和小六子两个人在。

  月笙把特意留的鱼丸和炸小鱼给了宋宴清, 又给陈秀云抓了药。

  临走时还是忍不住问了宋宴清:“宋爷爷, 宋小叔可有消息说什么时候回来?”

  宋宴清半眯着眼, 懒洋洋地答:“没哦。”

  许是见月笙眼里的失望太明显, 又补充道:“不过这小子虽然不怎么着调, 每年中秋还是都回来了的,说不定今晚就到了,你也别着急。”

  没得到想要的答案,月笙还是礼貌地道了谢才告辞。

  虽然已经对李轻舟回来不抱太大希望,但中秋节还是要过的,该备的东西还是要备好。按照习俗,中秋这一日要吃月饼和螃蟹、祭月神,还要饮酒赏月。

  于是月笙又和李乔去买了做月饼要用的面粉、糖和核桃、瓜子等干果仁,还买了立香、寒瓜和桂花酒。就这么些东西,就花了差不多一百文。不过过节嘛,总是要比以往破费些的。

  之后月笙就去了江大柱的肉铺上买肉。明天就是中秋节,不少人都要准备吃些好的,今天的肉卖得挺好,月笙他们过来时,案板上就剩了些卖相不怎么好的边角肉。

  “猜到你今儿要来买肉,给你留了两斤上好的五花肉。”江大柱一见月笙过来就赶紧去铺子里拎了块串好的五花肉出来,见和月笙一起来的只有李乔,又问:“轻舟还没回来啊?”

  一说这个月笙就垮了脸,“还没呢,先前他是说中秋节前一定会回来的,但这都十四了,也没个影儿。我刚刚还去医馆问了下,宋爷爷也没收到消息,他只说往年中秋宋小叔都是回来了的。”

  江大柱夫妇也没法子得知李轻舟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何芳兰只能安慰道:“中秋合该团聚,轻舟肯定不会忘记的。人宋郎中不也说了,年年中秋都赶回来了吗,今年兴许是有什么事儿在路上耽搁了,说不定今晚就回来了。”

  怕李重山一个人等得着急,月笙没在肉铺多待,只和江大柱夫妇说了会儿话,就结了肉钱,和李乔一起回去了。

  回了家,月笙也没闲着。在房里绣了会儿喜服,就去地里摘了些茄子和小南瓜,留了几个晚上吃,剩下的全切块片,用簸箕晒着了,这样冬天也能尝个味儿。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就到了晚上。

  十四的月亮已经挺圆了,清冷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院子,哪怕不点灯也能看的清楚。晚风微凉,时不时地吹过,引得树叶飒飒作响……

  一家人早就已经洗漱好了,却没有一个人回房休息。都搬了板凳在院子里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时不时地望一眼院门口。

  就连汤圆都没回窝,一会儿在这个人脚边蹭蹭,一会儿又把爪子搭到那个人腿上,玩得不亦乐乎,倒是帮着几人排解了些许烦闷。

  就在月笙已经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汤圆突然冲着门口“汪汪”叫了起来,一开始还挺凶,没一会儿就摇着尾巴,变成了“嘤嘤”叫唤。

  “是不是轻舟回来了?”陈秀云惊喜道。

  月笙也来了精神,果然很快就有人在门外喊:“娘,月笙,我回来了!”正是李轻舟的声音没错。

  月笙几乎是小跑着去开了门。就见门口站着一高大男人,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头发微微凌乱,脸上长了胡茬,肩上挎着个包袱,手里还提着几个包裹,看着月笙的眼神却如月色般温柔,不是李轻舟是谁。

  李轻舟见月笙瞧着他有些呆愣,忍不住笑了起来,轻声说道:“我回来了!”又与跟在月笙身后的其他人一一打过招呼,还轻轻踢了一脚汤圆肉乎乎的屁 股。

  月笙这才点了点头,帮着接过李轻舟手里的包裹,和李轻舟并肩往堂屋走去,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脸上的梨涡一直没消。

  “是不是累着了?吃饭了吗,要不要给你煮碗面条。”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还好,不怎么累。下午在船上吃了大米饭和鱼汤,这会儿还不饿。”

  月笙听着熟悉的声音,心里总算安定下来。

  天色已经晚了,李轻舟既然已经回来,也不急在这一时问个清楚。虽然他嘴上说不累,但看着风尘仆仆的,想来也没怎么歇息好。陈秀云他们便只和李轻舟简单说了几句,就催着他去洗漱歇息了。

  李轻舟洗漱完回到卧房时,月笙正坐在桌前等着他。两人一对视,就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傻。

  “过来,我给你把头发擦擦。”

  李轻舟依言坐下,由着月笙帮忙擦头发。

  “近来家中可好?”

  “都挺好的,娘亲换了新的药方抓药,看着气色一日比一日好了。铺子上的生意也跟以前没什么区别,这段时日我们还摸了不少田螺、螃蟹,每日还能多换几个铜板儿……”明明先前在院子那会儿,月笙都快睡着了。这下见了李轻舟,困意却突然消散了,只想和李轻舟再多说说话。

  李轻舟也很是享受这样的时刻,日思夜想的夫郎就站在自己身后,动作轻柔又细致地用布巾一下又一下地擦过自己的头发,轻声细语地诉说着家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村里的八卦趣事儿。多日的奔波劳累在此时一一消散。

  李轻舟就静静地听着月笙说话,时不时地问上一两句,听到有趣的也会哈哈大笑。

  等月笙讲完村里的事儿,李轻舟又说了自己走商时的见闻。

  “这一趟我们直接去了珉州,那里果然如宋小叔所说,十分繁华。米面什么的都比我们这儿要贵上一两文,一间客栈最次的房间一晚也要八十个个铜板。不过东西也多,布料色彩多样,材质也好,衣裳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我还带了些回来。”说着李轻舟就把自己带回来的几个包裹在桌上一一打开。

  “这匹天水碧的你穿着好看,缃黄的就留给嫣嫣,娘亲就用这匹绛紫的,缁色的这个就给重山。对了我还给你买了支簪子,你看看喜不喜欢。”李轻舟又在包裹里翻了翻,拿出一个用帕子包起来的长条状物件儿。

  李轻舟打开帕子,里面果然是一支发簪——发簪整体是银质的,尾部是竹叶托着一轮白玉弯月,下方还坠着一颗莹白的水滴状小玉石。

  月笙一眼就喜欢上了,拿在手里爱不释手地摸了又摸,又在头上比了比。只是比划完又有些心疼,“这些布料和这簪子是不是很贵?”

  李轻舟见月笙眼里都是欢喜,心里也高兴,他笑了笑:“也不是特别贵,这些布料都有些瑕疵,宋小叔又和店家相识,给了我们低价,加起来也就六百文。簪子是我在货郎手里买的,只花了一两。”

  月笙翻了翻几匹布料,果然见有几处地方颜色并不均匀,但月笙摸着布料是极好的,在镇上的铺子里少说也要两三百文,这样一看确实是不贵了。而且东西都已经买回来了,离得那么远,也不可能还去退了,月笙也就不再纠结。

  “等我把黎哥儿的喜服做完,就用这些布匹给大家都做身新衣。”月笙一边说着一边把包裹重新包好放着。

  李轻舟在这时又递给月笙一个小布袋子,“这个你也收着。”

  月笙接过布袋子,还挺重,打开一看果然是一个个小银块。

  月笙数了数竟然有十二两多,眼里笑意更甚,“这么多啊?”

  李轻舟点了点头,“嗯,原本应该有十四两的,不过买东西花了些。这些钱你先收着,我想着过几日去当铺把娘的镯子赎回来,毕竟是爹留下来的,也算个念想。还有舅舅那里还剩下一两半银钱也一并还清,大伯那里就还是先还一两。等我再跑一趟就能把账都结清了。”先前沈桂花赔了五两银子后,李轻舟就给舅舅家还了一两半,大伯家也还了一两。

  月笙点点头,“是得先把账结清了,虽然都是亲戚,但拖久了难免让人生怨。”李轻舟并未瞒着月笙大伯、舅舅贴补聘金的事儿,月笙进门没多久就知道了。

  两人聊着聊着,一直到快亥时中才回了床。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两人许久未见,自然没可能安安分分入睡,又折腾到后半夜才终于相拥而眠。

  --------------------

  啊啊啊,服了,写了删,删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