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第216章 二者结合做到事半功倍。

之所以只在南方甚至是江南的城市出现手223工业作坊主,是因为南方的地主其实 并没有受到多少战乱的波及。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大族。

这些江南地区的世家大族既有当朝大员能保护他们的利益又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

早就把自己弄成了铁桶一片。

所以这才又开始出现了土地兼并的情况。

不过朱元璋已经是预料到了这种情况随着大明王朝的发展会在地方上愈演愈烈。

干脆就先不管,让朱高炽来处理,看看自己这个锦鲤皇孙儿能有什么好的办法。

朱高炽没有在书房里待太久就被府上院子里的嘈杂声给吸引了过去。

此时金忠已经是将他要的工匠全都给找来了。

为首的那个人就是之前工匠们的领头,李三金。

再看到朱高炽之后,院子里的工匠立刻对着朱高炽行礼道:

“睿王殿下!”

朱高炽摆了摆手,将自己拿来的图纸摆在了桌子上,说道:

“之前咱们就一起打造过汽车,这个同样也是一个原理,只不是汽车的放大版,里 面的用料跟尺寸都要比汽车多。”

“图纸就在这里了,你们先按照我的图纸来进行打造,打造完再找我汇报。”

这些工匠都是老人了,什么都不用教,拿到图纸后就去一旁研究起来。

他们需要先将图纸里面不清楚的内容搞懂之后,才能去开展工作。

朱高炽让那些工匠们先自行研究,自己则是把金忠又叫回了书房,拿出了第二份图 纸。

金钟看着自己面前的图纸反复确认了一下,神色有些复杂的说。

“殿下,如果都按照您图纸上的内容来修建的话,那可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啊!”

“要是真的按照您的设想做下来的话,恐怕要花费不少的银两!”

朱高炽淡定的说道:

“前期花费一些银两是一定的,不过这件事情也是有利有弊!”

“我看了一下时间,最近这段时间刚好是农闲的时候,可以发动线路上沿途的百姓 让他们一起去修建!”

“百姓们参与这个工程,我们会给他们发工钱!”

“他们拿到工钱之后能够去附近的城市里面消费,这样一来一回,钱又会通过税收 的方式重新留回国库!”

“而且,如果这条铁路能够修建成功的话,那么从铁路修成开始,北平到达奉天府 的路将会畅通无阻!“

“我觉得这条铁路修建成功之后,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安定,皇爷爷应该也会比较期

待能够看到这条铁路贯通!”

金钟对于钱粮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敏感的,在听到了朱高炽的话之后在心中计 算了一下,说道:

“奉天府到北平的距离大概有一千多公里,在当初修官道的时候就是耗费了不少的

人力物力!”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水泥路倒是已经将奉天府跟北平之间的线路给重新修筑了一 遍!”

“如果咱们要是修铁轨的话,好像也能凭借着水泥路的优势快速的将所需要的材料 运过去!”

“但是这样一下,征发的民夫也估计要超过10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朱高炽点了点头,说道。

“给钱的话,我觉得这些老百姓应该是愿意来的,不过要找一个靠得住的人去盯住 这次的工程!”

“就从皇爷爷给我调拨的那些太学生里面找一个精明点的人,让他去盯这次的钱粮 情况!”

“最近这段时间正好农闲,那些百姓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只要我们给的报酬稍 微高上那么一点!”

“保证他们这次工期结束之后每个人都能拿到钱,估计有人愿意来。”

朱高炽看着金忠叮嘱道。

“我们做这件事情本质上的出发点在于给这条百姓谋福利,无论是伙食也好,还是 工钱也罢,全都要给足!”

“就按照现在奉天府的雇佣一个人物价来, 一分一厘都不能少给参加这次工程的民 夫!”

朱高炽说的很郑重,金钟自然也是想要将这件事情办好,可是此时却有些犹豫的说 道:

“如果我们要蒸发民夫的话,自然是肯定会经手那些沿途的地方官。”

“首先,这些地方官吃拿卡要已经成为常态了,即便是现在的高压态势让这些人不 敢~那么明显。”

“但是该伸手的地方他们绝对不会-含糊!”

“我觉得如果要是限制他们的话,光靠咱们派人是不够的,恐怕还是得需要那一队 禁军随行,跟那个太学生一-起进行监管!”

“二者结合做到事半功倍。”

金钟的建议朱高炽想一下,点了点头说道:

“没问题,正好最近这一旗的禁军也要扩充人手,就从这些征发的民夫入手,看看 有没有不拖家带口的青壮愿意成为杂军的一员。”。

“就交给这些禁军去办了!”

“皇爷爷虽然明面上不会过多干扰我的决定,但是实际上应该也会关注着我们做的 事情。”

”我想这些沿途的地方官员即便是伸手也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

“而且就在天子脚下,这些地方官员应该也是要镀金,谋求高升,他们应该也会在 乎这条线路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的功绩!”

“这并不像是水利工程那样,在修完之后所有的福泽都留给了他下一任的官员,是 能够当即就能看到效果的!”

奉天府周围的地方官员其实还是比较吃香的。

这些周围的县令都在兢兢业业的做事情,谋求的也就是为了在年终考核的时候让自 己的履历变得更加的漂亮。

能够尽早的高升。

虽然朱元璋对待明朝的这些官员所给出的俸禄不是很多,可是也确实有很多的机 遇。

只要你有能力能让老朱看到,那老朱自然会把你放到一个适合你的位置上去发光发 热。

在边远的地区,恐怕那些县令还会有一点额外的小心思,但是奉天府周围的地方官 还是很有政治抱负的!

如果是兴修水利设施的话,恐怕他们在任期的这两三年是看不出来什么成效。

很多地方官员会嫌事情麻烦,可能会出现什么隐患就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