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第204章 睿王殿下,快让我们看看这汽车要怎么动起来吧。

清晨,睿王府中。

十几位工匠都集中在院子里,心情紧张地等待结果。

为了这个叫“汽车”的怪东西,他们可是废寝忘食地工作了几个月。

根据睿王殿下的描述,工匠们大概对汽车的功用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这是一种比马车更便捷的通行工具,只要推广出去, 一定能让大明朝发生翻天覆地 的变化,

甚至匠人们都不敢想象,如果将这些铁家伙应用到战场上,

那么他们对抗蒙古人的骑兵骚扰不是游刃有余?

朱高炽迈步走入院中,脸上带着几分欣喜,

“辛苦大家这几个月的工作,接下来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后~阶段,

我要将汽车的各个部分组装起来。如果一切顺利,今天这个大明朝的奇-迹就将面 世,

而你们的名字也一定会被后人铭记。”

匠人们的内心也是万分激动,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穷苦出身,不求被后人铭记,

但眼前这可是他们几个月的劳作成果,他们也想看看这个大个儿的铁家伙有多神 奇。

“开工!”

朱高炽一声令下,工头李三金立即指挥匠人们动起来,大家按照朱高炽的指示,

一点点将汽车的组件组装起来。

一直到日上三竿,这个四个轮子的方正铁家伙终于将它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

大家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眼中都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这可是他们亲手制造出来的奇迹,在这个时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都不曾有这样的东西。

工匠们都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他们的工作成果。

这辆汽车的制造可真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光是为了打磨那些形状古怪的零件,

匠人们都要绞尽脑汁,再加上睿王殿下的精益求精,这里面不知道耗费了他们多少 的心血。

光是汽车四面的四块玻璃,在这个时代就价值不菲,要想再搞出一辆同样的汽车,

那几乎就是天价。

而这些都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汽车的制造工艺实在太过复杂,

每一个环节都要睿王殿下亲自检查,亲自指导,少了朱高炽,

这汽车造出来也只是个空壳。

李三金激动不已,大喊道,

“睿王殿下,快让我们看看这汽车要怎么动起来吧。”

朱高炽看着眼前的汽车,内心也万分的激动,他知道造出这么一个东西有多难。

其实一开始,朱高炽拿出图纸的时候,他自己也只抱着四成的希望,

因为汽车有很多零件的结构都太过复杂,在这个时代没有机床,真的很难生产。

好在南京城里的能工巧匠确实不少,匠人们排除万难,才让这东西真正出现在大明

朝。

“好啊,那我就试试看。”

朱高炽钻进了汽车的车厢,尽管跟后世比起来,这里的东西都相当的简陋,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好了。

朱高炽触摸着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驱动装置,缓缓拨动看起来有些笨拙的档杆,

汽车发出巨大的响声,之后竟然真的动了起来。

这个时代,想要开采油气资源还太过艰难,所以这全世界第一辆汽车,

朱高炽选择了蒸汽驱动,尽管速度和便利程度上可能要差一点儿,

但绝对是跨时代的发明。

工匠们看着这个比马车还要大的铁东西,在没有任何牲畜驱动的情况下,

居然真的动了起来,脸上满是震惊的表情,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太过不可思议了。

匠人们纷纷惊呼起来,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汽车居然如此的神奇。

朱高炽开着车在小院子里转了两圈,之后才停车下来。

匠人们来到他面前,李三金一句话,

“睿王殿下大才,草民五体投地。”

十几位匠人全都屈膝跪拜,在他们眼里,朱高炽就是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

朱高炽赶忙搀扶,

“你们这是干什么,汽车能在我大明朝问世,你们一样功不可没。”

“各位先起来吧,我这边也为大家准备了一点心意,就当作是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 辛劳。”

………

匠人们互相看看,带着几分疑惑起身。

朱高炽一拍手,管家和家仆们捧着两个托盘来到院中,

“这第一样是大家的工钱,我知道大家最近一段时间的辛苦,不会亏待了大家。”

管家揭开了托盘上的红布,底下是白花花的银两,

匠人们彻底傻眼了,大家都看得眼睛发直,他们都是在这南京城中为工部做工的匠

来往做工的官宦家也不少,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报酬。

李三金正要开口,却被朱高炽拦住,

“三金,你先不急着开口,我这儿还有第二样东西……”

管家再次揭开红布,上面是几封文书,朱高炽道,

“这是你们在工部的户籍文书,我想要帮你们去了工籍。从今往后,

你们就在我这睿王府做工如何?”

“这些银两就是本王的诚意,不知各位师傅能否给本王这个面子?”

睿王殿下摆出如此阵仗,就连管家都有些看不明白,

他要用这些工匠,直接召来用就是了,根本用不到这么多银钱,

还帮他们去了工籍,这对这些匠人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处。

其实朱高炽心里早有盘算,他眼前的十几位就是这南京城中最难得的能工巧匠,

他们又亲手帮自己造出了这辆汽车。

以后只要让这些匠人们为自己工作,他不管再想造什么,都有人能从旁协助。

至于这些银钱嘛,朱高炽倒觉得,要真心换真心,这些银两的支出必不可少,

只有这样,这些匠人们才能死心塌地地为自己工作。

以后,如此复杂的工作还会层出不穷,他需要的是一个固定的匠人队伍。

李三金已然泪眼朦胧,扑通一声,所有人又跪下了,

他们在工部被那些官员压榨得太久了,在这个时代,匠人们就是得不到尊重,

他们与耕地的牛马无异,而朱高炽是第一个如此看重他们的人。

十几个头磕在地上,

“睿王殿下大恩,我们定当竭力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