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凝视着艾瑞克森-蒙夏尔,显然这位科学巨擘打算测试他一番。

只是不知,艾瑞克森-蒙夏尔会抛出怎样的难题来困扰他。

只见艾瑞克森-蒙夏尔缓缓开口。

\"张青同学,你对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有何见解?\"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就连方丹教宗也从座位上起身,心想这个问题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是否过于苛刻。

在第五次索尔维盛会中,这个问题引发了爱因斯坦与玻尔这两位科学巨擘长达数十年的辩论。接着,他们的追随者,古典学派与哥本哈根学派,围绕此议题又进行了数百年的争鸣。

现今的科学理论虽已足够支持玻尔的哥本哈根诠释,但其中仍有许多模糊不清之处。众人料想,艾立克森-孟夏尔会提出最新的科研论文来测试张青的学术根基。然而,他出乎意料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就连艾立克森-孟夏尔本人可能也无法给出无懈可击的答案,用此来考验张青,众人皆认为过于苛刻。艾立克森-孟夏尔并未期待张青能给出完美答复,只要能表达个人见解,就算达到目的。

毕竟,张青的成就多侧重于实验成果,理论物理学的造诣或许并不深厚。他只是想借此机会给张青一个教训。别以为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绩,就可以目中无人,甚至轻视索尔维会议,恐怕你对基础物理知识都一知半解。

就像那些拥有数千万粉丝的流量歌手,连最基本的音乐理论都不懂。张青这次沉思良久,忽然笑道: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反问一个问题。艾立克森教授,世界杯即将来临,您会为球队下注吗?”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而方丹教授则舒展眉头,重新坐下。艾立克森-孟夏尔同样困惑,只能坦诚回答:“偶尔会。”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总是输掉赌局的人,如果他为一场比赛下了注,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吗?” 张青平静地说,完全避开了艾立克森-孟夏尔的提问。许多科学家笑出声来,这不是蝴蝶效应的典型问题吗?

量子物理学早已证实,在已知事实不变的情况下,蝴蝶效应确实存在影响。艾立克森-孟夏尔没有回应,眉头紧锁,仿佛张青看似简单的疑问掐住了他的咽喉。

过了许久,艾立克森-孟夏尔才开口:“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在量子世界观的框架内讨论。”

张青简洁地回答:“当然,我们是在量子世界观内探讨。”

当年,爱因斯坦与玻尔在索尔维会议上争论的是一个粒子现象。两个处于量子纠缠状态的粒子,从一个原点向相反方向飞去。由于它们相互纠缠,测量其中一个的状态就能推断出另一个的状态。

无论是爱因斯坦的古典学派,还是玻尔的哥本哈根学派,对此都没有异议。他们的分歧在于,爱因斯坦坚信观测到的粒子状态是确定的。

误差的存在,源于测量的不完美,提升测量精度,便能消除这差异。

玻尔却主张,粒子并无固有状态,人们所见的状态,实乃观测所致。

人类的介入,令粒子呈现多元状态。

每一个观测到的现象,都是确切无误的,误差之说,纯属误解。

这一论点,彻底挑战了爱因斯坦的古典物理学理念。

古典物理坚信万物皆有定论,无定论者,归属哲学或神学,非物理学范畴。

两派之争,绵延数十年,至今未有定论。

未曾料到,埃里克森-孟夏尔以此考校张青。

张青亦以独特之论,回应了埃里克森-孟夏尔的质疑。

埃里克森-孟夏尔皱紧眉头,深思熟虑后道:

“此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讨论的前提是粒子已处于量子纠缠状态,而赌徒与球赛,显然并非如此。假设赌徒离世,球赛仍将进行并得出结果。”

张青轻轻摇头:

“埃里克森教授,您误解了我的意思。赌徒的预测与球赛,才相当于纠缠的两粒粒子,预测成真之时,纠缠状态方才显现。”

埃里克森-孟夏尔反驳道:

“但球赛是未来之事,即未来的粒子,现有粒子与未来粒子的纠缠,岂非荒诞?”

话未毕,埃里克森-孟夏尔忽然止住,原地转了几圈,低声自语。

随后,令人诧异的一幕发生了,他竟未回头,径直离开众人,走向主会场之外。

待他转身,匆忙留下一句:

“年轻人,我们的问题,下次再继续探讨。”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惊愕不已。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埃里克森教授怎么了?”

“是不是身体不适,回去取药了?”

仅少数人明白缘由,埃里克森-孟夏尔近期的论文中,就提及了这个问题。

即粒子产生的时间顺序,对量子纠缠状态的影响。

张青的质询,或许触动了埃里克森-孟夏尔的灵感。

方丹教皇面色凝重,几句言语,竟让知名物理学家灵光乍现,独自离场?

张青微摇头,他早已研读过对方的论文。

他认为,埃里克森教授在论文的某个点已接近突破,只差最后一步。

故他提出此问题,意在引导教授在思维上实现突破,终结这场无趣的辩论。

实际上,理论物理学才是张青的拿手好戏,这令埃里克森-孟夏尔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