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情感>未知错误>第74章 74

  “而且得等到最后。”艾米叹口气,往后看了看,“你吃东西吗?”

  于丛婉拒:“我晚饭吃得比较饱。”

  “行。”艾米也没动,主办开场的话冗长无趣,“你是踝关节脱臼吧?”

  “是。”于丛听出她的无聊,“已经好了。”

  “最近有钝痛或者刺痛的感觉吗?”艾米甚至瞟了一眼他的脚。

  两只套着白色运动鞋的脚立刻并拢,于丛无可奈何地回答:“没有。”

  “你为什么要等到最后?”于丛不等她再说话,开口问。

  艾米奇怪地看了看他,唉声叹气:“因为要捡vip区剩下的。”说完,她指向最前面的那几排丝绒沙发。

  姜清昼端坐在第二排的中间,于丛失神地盯了一会,问她:“vip怎么区分的?”

  艾米抱起手臂,很感兴趣地打量他:“你不是他们的新员工。”

  于丛没承认,想了一会,也没承认。

  “你完全不来拍卖会啊。”艾米感叹,“你是他们朋友?”

  于丛表情紧张了一些,抿着嘴没说话。

  “因为通利的场都是优先服务艺术品经纪公司的,用亚拍协的话来说,他们是对拍卖行业有贡献的人。”艾米说,“我是个人,没有资格的。”

  于丛听懂了一部分,礼貌性地说:“明白了。”

  “等他们结束了,才给我们发手牌。”艾米摊开双手,“你也可以拍。”

  于丛没什么意味地笑了笑,不接她的话。

  “所以你是姜清昼的朋友?”艾米口气带着怀疑,“比较…特别的朋友?”

  于丛喉咙动了下,说:“我们是大学同学。”

  “大学?”艾米捕捉到一个陌生的词汇,若有所思:“你是他初恋。”

  拍前的致辞终于到了尾巴,一声清脆的敲击声贯穿整个会场,于丛跟着声音看过去,看见那把漂亮的酸枝拍槌落在桌案上。

  一锤定音,拍卖正式开启。

  “他只谈过一次恋爱。”艾米神秘地笑了,好像觉得当下的情况很有趣。

  “我不知道。”于丛默认了身份。

  艾米笑容更明显了:“还好艾柯没来。”

  于丛脸上没什么情绪,看向台上。

  “哦,艾柯是我……”艾米反应过来,开始进行介绍。

  “你弟弟。”于丛语气冷静,抢先回答。

  艾米调侃的神情少了一点,多了点认真:“对。”

  往最前排的射灯变得明亮起来,清晰地描绘着第一件拍品的轮廓。

  于丛遥遥看见有个欧洲面孔的白人走过去,跟姜清昼说了什么,姜清昼听完颔首,他又走开。

  亮得近乎刺眼的灯光照着某些东西,于丛感觉心里尘封的、静默的惶惑又冒了出来。

  他想起过去很长时间,很多人说的话:姜清昼和他并不完全算一个世界的人,不在一块的话会比较好。

  于丛脸色严肃起来,继而变得冷峻。

  他看着姜清昼的背影,沉稳地坐着,不打算对第一件东西下手。

  “我是他大学同学。”于丛平静地说,“也是他初恋,也是他现在的男朋友。”

  艾米愣了,好久才噗嗤笑了一声:“诶,你们好可爱啊。”

  于丛板着脸,没有配合她的笑容。

  “知道了。”艾米突然绽开一个十分关爱的笑容,于丛只偶尔在长辈的脸上见到,“艾柯没戏,我们大家都知道。”

  于丛还是没放松,不知道说什么好。

  “哦——”艾米声音拖得很长,“于丛,你就是那条鱼啊。”

  于丛听不懂,避开她的眼神。

  “我晓得了。”艾米突然带着西南口音说。

  于丛想起什么:“你不是台湾人吗?”

  “我们全家都是重庆人。”艾米解释,“后来去的台湾,但是我弟在美国,我在香港,我爸妈在新加坡,我们全家各过各的,不过都是医生。”

  “哦,这样啊。”于丛有点敷衍地回答。

  “小于,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特别有亲和力。”艾米瞟了眼台上的东西,凑近了一点,“我平时不爱跟人聊天的,但是我见到你就特别想跟你说话。”

  “没有。”于丛干巴巴地说,“我不会聊天。”

  艾米看了他一会,又长叹了一口气,抽了两本拍品介绍,递了一份给于丛。

  于丛接过来,轻声说谢谢,随手翻开。

  大多数拍品都来自东南亚,全是金灿灿、很有年头的摆件,艾米的介绍又飘过来:“通利的品都是亚洲货,我爸喜欢中国古画,我在等十四号和十五号。”

  于丛条件反射地往后看,见到一张摊开的年画册,介绍里写明了年份,来自清代后期的民间。

  封面已经有些污损,带彩的部分只剩小半张。

  于丛看着只剩下半张脸的年兽,腾地冒出一些熟稔的感觉,姜清昼大学的时候,也画过类似这样的东西。

  “你要拍这个吗?”于丛指着十四号。

  艾米百无聊赖:“我估计轮不到我,很多人都是冲这个来的。”

  于丛摸了一下介绍页上破碎的位置,有种难以言喻的遗憾弥漫开来,不那么沉,淡淡的。

  艾米等了一会,没听见他开口,又往后翻了两页。

  顶层信号不太好,于丛便没看过手机,把手里的册子翻来翻去,期间听艾米很无聊地说话。

  姜清昼一直没动,在于丛的视线里几乎没换过姿势,王洁倒是举过几次牌子,很顺利地拿了一堆看起来珠光宝气的东西。

  “各位,接下来是中华属的。”拍卖师港腔很重,还是用普通话把十四号拍品介绍了一遍。

  场下有轻微的骚动,于丛集中精神听了一会,明白了个大概。

  拍卖师说得很委婉,但它只是个并不算艺术品的、年代久远的小物件,作者可能是街边干苦力的工人,也没有什么创作天分,因此这东西只是久远,并不珍稀。

  于丛依稀听过某个理论,很多艺术品价格高只是因为它是,而不是它久,换做什么时候,都是这样。

  他一边想,一边觉得自己学会了姜清昼口中不存在的艺术理论,笑了出来,就看见姜清昼举起了手里的东西。

  于丛怔了几秒,听见拍卖师替姜清昼报出了价格:“好的,二十号买家五十万开张。”

  他吸了口气,听见艾米耳边骂了句:“要死哦。”

  于丛侧过脸看她,艾米不怎么掩饰地皱着脸:“怎么他也要啊!这样我只能再加一道钱买了。”

  于丛默然,她又嘀咕:“还不一定卖。”

  他还没回头,就听见十几号、几百号的买家纷纷举牌,拍卖师砸一下加五万,跟上大课点名似的,匆匆忙忙地把价格往上抬。

  于丛看不见姜清昼的脸,但知道他的表情肯定不会太好。

  此起彼伏好几轮,只剩下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人跟姜清昼竞争,两个人不紧不慢地一下接一下,拍卖师的声调跟着价格飙升,破音了两次。

  于丛心提着,莫名跟着紧张起来,感觉呼吸不过来。

  价格超过两百二的时候,他听见艾米在旁边啧了一声。

  “你别这么紧张。”艾米极其自然地拍拍他的背,手法颇有点医生的意思。

  于丛看了看她,勉强地说:“还好。”

  “他们今天拍了很多了。”艾米说,“这点东西,姜大师洒洒水啦。”

  “是么?”于丛反问。

  “是啊,这也不贵。”艾米收回手,抱着双臂坐回原处,“就是不值得,这东西不值。”

  于丛呆呆地看着姜清昼再度举起来的手,后方的射灯把他的手映得很清晰,骨节分明,无端让人觉得坚硬而有力。

  王洁凑到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姜清昼又举了一次牌。

  灰色西装紧接着跟上,但他没再动过。

  于丛听着拍槌响了三声,拍卖师冲着灰色西装那个人说句恭喜,周围响起一阵短促的掌声。

  那人坐在第一排,回过头朝姜清昼的方向睨了一眼,于丛才看清他是个蓝眼睛的外国人,脸上有不太明显的轻蔑。

  最后拍价是二百五,于丛心往下掉,跟着成交价骂了一句。

  “哎呦。”艾米在旁边说,“你这是要哭了吗?”

  于丛不说话了,没什么精神地盯手里的东西。

  散场前,姜清昼回过两次头,大约逆着光,他找不到具体的位置,只是看着某个方向,而于丛正好在这片阴影里。

  于丛抓着那本介绍册,图片上是破损的年画,握在手里确是光滑无痕的质感,带了某种割裂的、不真实的反差。

  人群缓慢地松动,姜清昼走得比王洁快一点,没多久就站在他面前。

  于丛面前的光被他遮了大半,仰头看不清姜清昼的表情,只感觉他还算自若,起码不生气。

  “怎么不先回去?”姜清昼开口同时摸了下鼻子,低声问他。

  于丛猛然反应过来,姜清昼这个惯性动作囊括的意思,幼稚而直接,无非是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不顺利的样子。

  别人指的是于丛。

  艾米早早去取下一场的买家手牌,于丛一个人坐在已经空了的后排,温吞吞地站起来:“等你啊。”

  他态度很好,语调往上扬,听起来有点撒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