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我一个导演,写歌赚钱很合理吧?>第260章 亿万富翁

林彦唱过一遍之后,便把这首《蜗牛》教给孩子们。

没想到除了孩子,还有不少士兵和大人也跟着一句一句地学了起来。

于是,这个临时的聚集地很快就变成了大型合唱现场。

林彦:“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大家:“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一直闹腾到天色将暗,孩子们能磕磕绊绊地完整唱下来所有歌词,大家才各自散去。

林彦将吉他还给孟潇。

“小林啊,我能冒昧请你帮个忙吗?”

孟潇接过吉他,问林彦。

“前辈您说。”林彦颔首。

“你这首歌很不错,能授权给《孟洲爱心行》节目当做主题曲吗?我可以和节目组商量一下,由你自己来演唱。”孟潇道。

林彦摇了摇头:“我怎么能抢了孟前辈您的美差。”

孟潇这次亲自跟着部队来这种荒郊野外吃苦,很明显她自己非常看重这个节目,也非常珍视这次主题曲的演唱机会。

林彦当然不会夺人之美。

“我就是觉得你这首歌非常合适,我自己恐怕写不出这么优秀的正能量歌曲。”孟潇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授权给我翻唱怎么样?”

林彦再次摇了摇头。

“那好吧。”孟潇笑了笑,“希望咱们以后能有合作的机会。”

“前辈,我可以帮你写一首新的主题曲。”林彦道。

“啊?”刚刚背上吉他要离开的孟潇突然愣住了,有点没转过这个弯儿。

“我写一首新歌给你。”林彦补充道,“如果您听过之后觉得不合适,再用《蜗牛》好了。”

孟潇之前说过,想要给这些年轻的士兵们出一首歌。

《蜗牛》这首歌虽然足够正向、励志,但是综合了孟潇的嗓音条件以及节目的内容之后,林彦觉得有另外一首歌更适合她唱,也更适合作为这个节目的主题曲。

《为了谁》。

听到林彦的话,终于反应过来的孟潇眼含惊喜:“好!那我就期待你的新歌了!”

孟潇离开后,春舒总算抓到林彦空闲的机会,和摄像师走上前来,对林彦进行了一段简短的采访。

夜幕降临后,大家各自回到帐篷里,早早地休息。

所有人都知道,明天,将会真正的忙碌起来。

休息之前,林彦照例给祁薇打了电话。

“公司目前一切顺利。”

祁薇汇报道。

“海城电视台那边我联系过了,根据合约,咱们电视剧《武林外传》最终的价格是每集330万,后续的一亿一千两百万他们会在年前分批打款过来。”

“腾雷视频那边预估的本月网络点播分成也有可能上亿。”

“所以。”

“你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了。”电话中传来祁薇的笑声,“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随后她接着道:

“我和你还有公司捐赠的物资已经在去孟洲的路上。”

“你的员工小伙伴们也自发捐赠了一批大约三百万元的物资,跟着一起送了过去。”

“三百万?”林彦不由一惊。

公司现在也就一百多号人,平均每个人捐三万?

“嗯……大家一共捐了二十多万,丁雨一个人补了二百七十多万,凑到了三百万……”祁薇道。

林彦:“哦。”

听到是丁雨干的,那便不觉得有任何意外了。

“你有什么要吩咐的吗?”祁薇问。

林彦道:“我短时间内还没法回去,柳城电视台那边你给康立打个电话,让他和何塑两个人全权决策接下来综艺节目的拍摄。”

“另外你叫李达妮和康立联系一下,把她给节目演唱的主题曲安排到节目里。”

“我电话的电量已经所剩不多,现在电是比较珍贵的资源,所以后面非紧急情况我就暂时先不和你联系了,公司有什么事你做主处理便可。”

“好的。”祁薇应道。

与祁薇结束了通话,林彦又给夏凝打了过去。

简单说了一下目前暂时无法离开孟洲的情况,也和夏凝交代了一下,接下来几天为了节省电量,不会每天跟她打电话了。

对此夏凝十分理解,千叮万嘱林彦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之后两个人才互相道了晚安。

就在林彦于孟洲的野外帐篷里进入梦乡的时候。

他的电影,也在这一天和梁洲的观众们见了面。

临近晚上八点。

谭霜霜在梁谊旗下的一家影院检了票,走进影厅。

她是一家全网超过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的视频编导。

虽然这几天因为赶一个项目连轴转了好几天,早已身心俱疲,但是她还是决定下班之后,第一时间来看看林彦这部《这个男人来自蓝星》。

她其实并不是林彦的粉丝。

她只是想看看这个在本届全洲艺术大奖赛影视赛道上拿了大满贯的后生,能够拍出什么样的电影。

没错。

她是上一届最佳短片和最佳导演获奖者。

落座之后,影片即将开始的时候,谭霜霜特意观察了一下影厅的上座率。

大概只有30%。

在这种黄金时段,似乎并不是特别让人满意的成绩。

不过也可以理解。

隔壁有一部投资了五个亿的科幻大片正在热映。

据说这部名为《坤城堡垒》的电影是由三巨头之一的朗星娱乐影视部门打造,特别邀请了时下最受欢迎的当红流量小生马图、以及数次进入梁洲影后提名的美女演员滕丽慧联袂出演。

无论宣传力度、制作成本、演员阵容,都对林彦的这部电影形成了完全碾压。

虽然网上无论对林彦、还是对他的新电影《这个男人来自蓝星》一直有一些讨论的热度。

但是就像所谓的“开三十万汽车的人都是穷人”这种言论的存在一样,键盘说车的人,往往和走进4S店买车的是完全不同两类人。

即便林彦有不少粉丝和喜欢他的人,然而去电影院看电影却不像是在软件上听歌。

歌曲不仅可以提前试听、还不用付出任何时间和出行成本,在家里躺着动动手指,花一根冰棍的钱,就可以支持一下自己的偶像。

而去电影院,又要洗头洗脸换衣服,女生还要化妆。

自己去的话感觉不太好,还得约人。

约人光看一场电影好像有点太单调,往往还得再加一顿饭。

算下来出去一趟不仅要用掉好几个小时,花的钱也够买上百支雪糕了。

所以,前期网络上的讨论热度可以转化成一些票房,但不会太多。

真正决定电影销量高低的,还是要看上映之后电影的口碑发酵程度。

这也是中、西、北三派院线在看到林彦电影前期有一定讨论度,但依旧没有改变排片计划的原因。

除了从事影视行业的工作者和铁杆影迷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到电影院看电影的,都是临时起意。

比如今天刚好约个会,吃完饭之后还有一些时间,决定去看场电影消磨一下。

或者出来逛逛街,一周难得休闲一次不想太早回去,逛累了去看看电影。

一般这样的消费者,在进入电影院之前,对于要看哪部电影几乎都没想法。

都是到了快买票的时候商量一下,想一想最近身边的同事或同学说过哪部电影好看、或者打开手机在购票软件上刷一下、甚至干脆就到买票的窗口再根据海报或者时间来挑选。

有看过的人推荐,那就选推荐的电影。

如果没人推荐,面对两部新电影的时候。

一边是精美的海报、熟悉的演员阵容、大成本制作、大公司出品。

另一边是简单的人物剪影海报、主演是个歌手和一堆新人、出品方也从来没听过。

难得出来看一次电影的情况下,在品质有保障和满足好奇心之间,大多数人也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八点整。

谭霜霜眼前的大屏幕上出现了电影的名字。

《这个男人来自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