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玄幻奇幻>娶妻长生,我拒绝凡人修仙>第140章 剑势自成天地

李子夕出剑。

一招万剑影从。

剑气立时无穷无尽,成浩荡长河。但这道剑河里,不仅仅有金剑,还有木剑、火剑、土剑、水剑。且金木水火土五行勾结、五行相生。

一招千峰重峦。

剑下一座大山,山高似有万仞,其上万木森森。高山落到地上,地气崩裂。却有藤蔓生出,取土生木之意,藤蔓迅速生长,遮蔽四方。

这是,薛师曾经展现过的剑意!

薛师只是筑基真修。他的剑意最高也只到剑势。

但薛师天纵之材,剑道天赋无与伦比。他以一己之力,将剑势这一意境,推演至前人从未有过的全新境界!

那种意境……

剑势融合五行,五行相生,剑势自成天地!

剑势自成天地,这一意境离剑域之境,只差毫厘。

甚至可以说,这其实就是剑域之境,且是剑域中的极高深境界。只是因为修为没达到,剑域这才“降”为剑势。

如此境界,李子夕从前不敢奢望。

因为他“天赋”不行,感悟不了天地五行。

现在完全不一样。

虽然五行还未圆满,土灵根只下品下。但他五行俱全,且四大灵根已入上品。还有神通道法自然,让他亲近大道、身与道合。

李子夕对五行的理解、对五行的感知,已跟当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碍于从前的心结,还有受困于自己习惯,他“剑下自成天地”的努力终告失败。

但今天,在幻境作用下,他忘了心结、忘了习惯。又在生死威胁下,他全力突破。这才破茧化蝶,终于达到了薛师曾达到过的境界!

剑势自成天地,此等境界,凌天宗号为剑宗,立宗上万年,前唯有薛永真,今唯有李子夕!

李子夕喜不自胜!

还有,当年苍梧山中,李子夕一时犹豫,没有给范青衣一个吻。

这是他心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在幻境中,他吻了下去,一次又一次。

这个遗憾,终究被抹平。

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吧。

至于那名金丹仙人,李子夕心知肚明,必是司空玉的江师叔,问天宗的扶苏仙人。

李子夕剿灭天圣教,与魔门结下深仇大恨。扶苏仙人勾结魔修,自己却躲在幕后,倒是打得一手好算计。

可所有算计,终究被李子夕一一破解。一场精心谋划,落了个空。

此事已了。临走前李子夕深深地看了锁妖塔一眼。

锁妖塔是重地,自然有宗门修士看守。这些人看着同门遇险,却闭塔不出,着实让人有些失望。

懒得打这场官司,李子夕放出飞天梭,往凌天山而去。

之后一路无事。第二天李子夕回到凌宵城。

奔波数千里,李子夕累了,先去逍遥居休息了下。

现在的逍遥居,已完全取代了从前天下阁的地位,几乎垄断了凌宵城及附近的高级符阵生意,称得上是日进斗金。

一夜睡醒,欧阳清前来求见。

五年未见,欧阳清身上气势更盛,显然符阵又有精进。

两人交谈中,欧阳清虽然貌似恭敬。但,绵里藏针,隐隐带着挑衅。

这家伙是狼,你压不住它,就得被它反噬。

李子夕微微一笑,与欧阳清交流起符阵来。

这五年来,他于符阵一道上投入不算多。但有道法自然在,闭关期间他时有玄悟,符阵水平其实进步迅猛。

半个时辰后,欧阳清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个时辰后,欧阳清长跪不起,口称“师父”

三个时辰后,欧阳清倒退着出门,脸上心满意足。

这番交流,他受益匪浅!

自当了“半师”后,因从前的观感,李子夕从未指点过欧阳清半句。

但这些年来欧阳清为他做事,尽心尽力。这次一见面,更是一分不少,奉上逍遥居这五年来的分红。

足足十二万灵石!

这是一笔连金丹仙人都要垂涎三尺的财富。

人家如此上道,再不教点真东西,李子夕自己都觉得良心不安。

于是赏了些甜枣。

休息好后,李子夕返回宗门,第一时间去了听剑阁。

却得知秋露华一回宗,立即闭关,至今未出。

没有见到佳人,李子夕有些遗憾。

他去内务堂交了九华令。

如今的李子夕今非昔比,内务堂堂主搬山仙人亲自来迎。两人品茶一番,李子夕这才知道,宗门急召他回来所为何事!

梧州出了件大事!

五年前,问天宗、凌天宗出动各自门下真传弟子,赶赴梧州和问海州,扫荡群魔,成绩斐然。

两年前,因天圣教入侵九华故,龙渊剑脉脉主断情仙子并问天宗昊日真人,同赴梧州。两大真人联手,将天圣教几乎连根拔掉。魔道损失非常惨重。

连遭重击,剩余的魔道妖人聚集起来,组成了魔道联盟,策划了一次全面反攻。

双方厮杀极其惨烈。

这一战,凌天宗和问天宗胜。但代价也非常大。

凌天宗损失一位真传,两位仙人,近五十位内门,近四百外门。

问天宗损失更在凌天宗之上!

两宗勃然大怒,主力尽出。

可惜剩余魔修已掩藏下来。

两宗将梧州和问海州几乎犁了个遍,斩杀魔道妖人不少。但终究无法斩草除根。

经此数役后,西南一地,魔乱几已平复。

九华离凌天山太远,李子夕是真没想到,自己在九华闭关苦修期间,遥远的梧州和问海州,竟然是大战连天,无日不停。

可旋即想到一事,李子夕心中一动。

凌天宗损失了一位真传。

这意味着什么?

真传名额有缺!

凌天五脉,每名脉主,最多可收五名真传弟子。

真传弟子若定,不论生死,百年内不得更换。

但这规矩,前者是铁规,永不可变更。后者,却留了一定余地。

比如这次死去的太昊真传,是为宗门征战而死,死的光荣、死的壮烈。若是不准太昊一脉再补一位真传,那试问从今往后,哪位真传愿为宗门效死力?

当然,为防止脉主借此契机,随意更换真传,宗门又规定,替补的真传,其选拔必须得到五位脉主一致认可。

这就为真传选拔,增添了无限难度!

但不管难度有多大,至少有机会。不像从前,完全没有半点机会。

李子夕原本对真传之位,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他虽是内门弟子,但一应待遇,其实与真传相差不大。

只是这次,真传之位他势在必得!

得不到就会死。

因为问天宗,不老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