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极品桃运小农民>第103章 土地情怀

刘海明高兴的坐在大奔上,四下里张望了一番:“嗯!风龙,这豪车就是不一样,坐着舒服!”

姜风龙笑笑没有说话,一脚油门踩下,大奔冲出了刘海明家地坪。

虽然现在还没考驾照,不过对于他来说操作起来,动作如行云流水。

“风龙,驾驶技术不错嘛!你什么时候考得证啊?”

刘海明微微转头,一脸羡慕的问道。

姜风龙摸了摸鼻子,如实回答道:“明叔,我可还没考驾照呢!正准备去驾校报名。”

刘海明听了,心里一惊:“什么?你都没考证,就敢买这么豪华的轿车开上路。知道你小子有本事,闷声发了财,可是咋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啊!”

刘海明这惊讶又关心的话语,姜风龙听了忽然觉得有点尴尬。

“明叔,早一阵子我是赚了些钱,所以才要搞种植园项目,不过这大奔是太阳村杨维中大老板的车,只是借给我开一阵罢了。”

姜风说的没错,大奔确实是杨维中的,只不过没说是他女儿借给他的。

刘海明听了精神一振:“是这样啊!怪不得一租就要上百亩田地,原来和杨大老板搭上线了,连这么豪华的大奔都随便借给你了,哈哈!感情是你小子把他女儿降服了吧!”

“明叔你……”

姜风龙无语了!

“哈哈!风龙伢子就是有本事!”

刘海明这个村长,确实眼光毒辣,什么东西一点就通透的。

片刻后,大奔直接开到了村部广场上,姜风龙停车熄火,两人一起进入村部大厅。

两人刚进来,隔壁会议室的门没有关,纷纷的议论之声,立刻传到了他们耳朵里。

“这时候是谁在开会啊……”

刘海明嘴里碎碎的唠叨着,似乎突然有点紧张的样子。

两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陈建文和姚会计,还有三个队的队长。

他们好像正在讨论什么,会议桌上面还摆了一堆档案资料。

姜风龙立马掏出香烟,抢先一步走过去:“姚会计好!汪叔好……”

“风龙好!”

“风龙好……”

“风龙人长得帅,就是有本事,有出息吉叔很看好你哦!”

看着姚会计和几个生产队长,热情洋溢的表情,姜风龙就知道,陈建文办事不错,打点得非常好!

姜风龙散完一圈香烟后,把陈建文喊到一边:“文哥,怎么样?你们没去公家地坪吗?”

“风龙,情况很好,我们已经去公家地坪一趟了,那里就他们三队、四队、五队的田地最集中在那块,村部的资料齐全,所以我们就过来了。”

陈建文耐心的跟姜风龙作出汇报。

刘海明看着眼前的情景,愣神一笑,走到姜风龙面前:“风龙,你小子不错啊!居然来个双管齐下。”

“明叔,我……哈哈!”

姜风龙只能一笑而过!

刘海明想了想,轻轻的拍了拍姜风龙的肩膀,突然严肃道:“风龙,既然你确定要租地,干大事,我们村部绝对百分百支持你,等彻底查清楚了公家地坪附近田地主人,我第一时间广播,晚上让他们来村部开会。”

“那就太感谢了,明叔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会为我们村作出贡献的。”

姜风龙当着刘海明和几个村干部的面,作出了强硬的表态。

“好……风龙不错,志向远大,有颗感恩之心”

刘海明带头向姜风龙竖起了大拇指!

在村部喝茶聊天了一个多小时,姜风龙站起身就准备走人。

临走前姜风又一次对陈建文交待道:“文哥,租地的事就彻底交给你了,你留下来跟他们谈一下价格。随着行情走就是,只要不是高得离谱,让点微利也未尝不可,你自己看着办吧!

“希望三天时间把这事办好!到时我拿钱过来,首付五年租金,立马现金结算。”

“文哥,那就辛苦你了,我先走了。”

“各位领导!费心了!”

姜风龙说着,就准备离开村部。

“好的,风龙,事情进展情况,我一定第一时间跟你汇报!”

“谢了,兄弟!”

两风龙说着,朝村部广场走去。

“风龙,你就放一万个心吧!三天之内保证至少有一百亩田地租给你……你就准备筹集现金来就是,哈哈!”

都快走到大奔跟前了,还能听见姚会计兴奋的保证声音。

村部办公室里,刘海明隔着窗户,看到姜风龙开着黑色蹭亮的大奔扬长而去。

“这小子,确实有派头……”

刘海明翘着二郎腿,自言自语道。

姜风龙自己心里明镜一样,作为村上的干部,能兴奋的保证他能租到地,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清楚的知道,这次租地绝对事好了第一件利己、利村、利民的好事。

因为近些年来,外出务工或者进城居住的年青人居多,家里的土地主要靠老一辈打理。

虽然留在村上的老一辈,基本都有着对土地的情怀,是勤劳朴实的人,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终究是力不从心。

慢慢的这些年来,村上肥沃的田地里,由以前的双季稻,变成了一季稻。

有的个别家庭甚至连一季稻都不种了,就让自家田地荒废着。

也就这两年开始,国家政策好,各级干部们的关心倡导,扶植了整个镇的烟叶生产,和大棚种植。

这样才使得村上的田地,起码又泛起了一点点生机。

说句不好听的,要没搞烟叶和大棚之前,田地就是送给别人种,一粒粮食也不要,都没人愿意种。

甚至当时有年轻人说过大实话,去城里务工两个月,回来买的粮食起码可以吃上一年有余。

当时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那些有务工能力的年轻人,谁还愿意去种地,除非是条件不允许离家。

姜风龙记得读初中的时候,一个同学爸妈在城里开店,家里的田地没人种。

可是,政府政策有规定,又不能荒废太久,所以同学爸爸只能央求,邻居大爷帮他把地种上。

同学家不但不要一粒粮食,每年还要给邻居大爷三百块肥料和犁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