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穿越七零,带着妹妹下乡插队>第244章 不请自来

杨白衣本就不是个小气的人,更何况是宛如的父母呢!

“你就宠着她吧。”

看着一脸无所谓的兄妹二人,林骁不禁有些无语,这两个心大的人啊!

不过林骁也对妹妹的将来彻底放了心,杨白衣对妹妹好,这也是林骁求之不得的事情。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杨白衣交代妹妹今天放学了去知青大院吃饭,小丫头满口的答应了。

吃完了早饭,林宛如和林骁又开始为今天送乐乐什么礼物而发愁。

“送礼金会不会显得太俗?可是我也没什么可以送的呀?”

林骁翻遍了自己的行李,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东西。

“昨天光顾着玩了,咱们在县城应该给乐乐买点礼物的。“

林宛如为自己的粗心有些沮丧。

“好啦!早给你们准备好啦!我去给你们拿。”

杨白衣去了一趟里屋,再出来时手里多了几件东西。

“宛如,这是两桶奶粉,你送给乐乐当礼物吧。”

杨白衣把奶粉递给林宛如。

“林骁哥,这是一串风铃,是我去市里出诊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随手买的。

挂在炕上,手一碰叮叮当当的响,哄孩子最合适了。”

杨白衣把金属枫林递给了林骁。

“这个东西好,价值不高,韩飞收了也没什么负担,而且很有实用性,比送礼金合适多了。”

两人的礼物都准备好了,杨白衣自己也给干儿子准备了礼物,是从那十几箱珠宝里翻出来的。

一个黄金的长命锁,下面还挂着几个黄金铃铛,做工考究,小巧而精致。

“那咱们就走吧,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礼物准备好了,林宛如就催促着杨白衣和林骁赶紧过去。

“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早点去也好。”

杨白衣喂完了狗子,三人锁上院门,去了知青大院。

“白衣,宛如,林骁同志,你们来了?”

知青大院里并没有很热闹,李媛和何庆魁去了学校,其他的知青都去河滩里记工去了,知青大院里只有韩飞一家三口和何莹莹在家。

“李雪嫂子,这是我送给乐乐的礼物。”

林宛如把两桶奶粉放在炕桌上。

“我替乐乐谢谢干娘了。”

李雪抱着襁褓中的乐乐,向林宛如表示了感谢。

虽然两桶奶粉价值不菲,但满月礼是对孩子的祝福,可不兴推辞,韩飞两口子记在心里就行。

等以后杨白衣的林宛如有了孩子,不管想什么办法,也要把这份人情还回去。

“这是我送给乐乐的小礼物,不值什么钱,不过哄孩子还是很好的。”

林骁提着风铃,微微一晃,风铃叮叮当当的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李雪怀里的乐乐顿时露出一个好奇的表情,小脑袋转了一下,寻找声音的来源。

刚满月的小孩子,视力还没发育好,听力却很灵敏,本能的寻找声音。

“谢谢林骁同志,你看乐乐很喜欢呢。”

李雪看着怀里的儿子,满脸母性光辉。

“韩队长,李雪嫂子,这是我给乐乐准备的礼物。”

杨白衣掏出一个古色古香的紫檀木盒子递了过去。

“白衣,不急,我们也替乐乐给你准备了拜干爹的礼物,等中午大家都回来了,咱们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韩飞两口子对儿子拜干爹的事情非常的重视,想在大家的见证下举行。

“也好。”

杨白衣把长命锁又重新装了起来。

“韩飞,你抱着乐乐陪着白衣兄弟还有林骁同志说话吧,我去厨房准备中午的饭菜。”

李雪把儿子送到韩飞的怀中。

“李雪嫂子,我和莹莹去做饭就行,你才刚出月子,还是别进厨房了。”

林宛如赶紧阻止道。

“我没那么金贵,能做月子,已经是大家对我的照顾了。

我现在一点事也没有,昨天晚上我就洗头了。”

三个女人说说笑笑的进了厨房,屋里就剩下三个男人抱着一个孩子。

“韩队长,中午都请了谁?还缺什么不缺?”

自己干儿子的满月酒,杨白衣也不想出什么纰漏。

“就咱们大院里的人热闹一下就行了,还有就是几个大队干部,其他人我都没有通知。

本来也没什么往来,满月酒通知人家,就像是想要收人家的礼金一样。”

韩飞为人还是很低调的,再说现在也不适合大操大办。

肉都是杨白衣送来的,韩飞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如果再拿着杨白衣送来的肉大宴宾客,收受礼金,韩飞也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九点多钟时,就有社员拿着礼金登门了。

“韩校长,感谢你和李雪老师对我孙子的教导,今天你儿子满月,我沾沾喜气,过来讨杯喜酒喝。”

李秀莲掏出两块钱放在桌子上。

“婶子,你能过来就是看得起我们了,快把钱收回去,中午您只管过来吃饭就可以了。”

韩飞怀里还抱着儿子呢,想把钱还给李秀莲也腾不出手来。

“韩校长,喝喜酒哪有不送礼的道理?除非你看不起我。”

“秀莲嫂子,你来的还真早,在路上喊你你都没听见。

韩校长,恭喜恭喜!现在有儿子了,以后你和李老师也圆满了。”

刘桂花也掏出两块钱,和李秀莲的两块钱放在了一起。

刘桂花作为陈家屯的资深媒婆,屯子里的红白喜事,向来是从不缺席的。

所以社员们谁家有适婚的孩子,一般情况下都会找刘桂花说媒。

人家刘桂花从来都不差事,这份媒礼让人家挣了去,大家也心甘情愿。

“白衣,你看这……”

李秀莲和刘桂花的到来,完全出乎了韩飞的预料。

在农村一向讲究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来,自己明明没有通知别人,可还是有社员自发来了。

“秀莲大娘说的对,人家来都来了,你还能把人家赶出去不成。

礼金收就收了,咱们把礼单给记好,等人家家里有喜事,你再还回去也就是了。

关系都是越走越近,正常的人情往来还是有必要的。”

对于这一点,杨白衣可要比韩飞看开的多。

“林骁哥,咱们两个今天客串一下账房吧!”

有人送礼,必须要记住,以后回礼是个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