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穿越七零,带着妹妹下乡插队>第231章 杨白衣的计划

两人来到杨白衣家的时候,羊肉也炖好了,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味。

“还是你有先见之明啊,把杨大夫的宅基地划到这里,这要是在屯子里,邻居们还不得馋哭了啊!”

陈大河用鼻子狠狠地吸了几口气。

“大河叔,我哪里有什么先见之明啊,屯子里的宅基地都有主了,只能把杨大夫往外围安排了,谁知道还歪打正着了。”

陈百旺咽了咽口水,这也太香了。

“哥哥,宛如姐姐,大队长伯伯和老支书爷爷来了,咱们可以吃饭了吗?”

等不及开饭的杨小小,看到陈百旺和陈大河的身影,赶紧大声喊了起来。

“行,咱们这就开饭,你赶紧洗洗手,小手天天这么脏,真不知道你今天是去上学了还是上工了。”

林宛如去厨房盛肉,杨白衣和林骁把陈百旺他们俩迎进了堂屋。

“杨大夫,今天让我们来有什么事啊?”

强忍着不去看桌子上的大块羊肉,陈百旺先问起了正事。

“大队长,咱们先吃饭,羊肉凉了就不好吃了。”

杨白衣打开酒坛子,给大家都给满上,虽然这次喝的不是茅台,但也是难得的好酒。肯定要比地瓜烧强上许多。

刚出锅的羊肉,配上香醇的美酒,几人推杯换盏,吃的不亦乐乎。

“杨大夫,我们吃饱了,酒也喝的差不多了,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吧?”

酒足饭饱以后,难得陈百旺还没忘了正事。

“大队长,咱们生产队一个工分合多少钱?”

谈到正题,杨白衣也变得严肃起来。

“一个工分四分钱,满工分一天能挣四毛钱,你和林知青都是按照满工分结算的,这个你应该很清楚啊!

我刚当大队长那时候,咱们陈家屯的地还很少。

社员们一个工分才划两分钱,经过大家十几年如一日的开荒,现在翻上一翻呢。

现在社员们的生活不说过得有多好,最起码能填饱肚子了。”

陈百旺的神情中颇为自得,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满足。

刚刚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和动荡,能填饱肚子,能安安稳稳的生活,已经是老百姓最大的心愿了。

“大队长,壮劳力满工分才能挣四毛,女社员呢?还有知青大院的知青们呢?

如果一天挣八个工分,才合三毛二分钱,如果一天挣六个工分,才合两毛四分钱。

社员家里过得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知青们的日子过得挺艰难的。

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也就直说了,您和老支书就没想过改善一下大家的收入,让大家过得更宽裕一些吗?”

杨白衣盯着陈百旺和陈大河,留意着他们的反应。

自己的计划,肯定要通过大队部,能够得到大队长和老支书的支持,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杨大夫,让社员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年我们一直也是这么做的。

我们以后组织大家多开荒,等咱们的田地多了,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争取再过两年,让一个工分突破五分以上。”

“杨大夫,知青的事情上是我们疏忽了,农活他们毕竟不太擅长,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我们给他们分配的一般都是比较轻松的活计,干什么活得多少工分,都是这么多年定下来的,我们也不能做的太明显啊!”

陈百旺和陈大河对视了一眼,有些为难。

“大队长,老支书,你们想到哪里去了!我怎么可能会让你们做徇私舞弊的事情呢!

知青们干多少活,拿多少公分,这一点完全没问题,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想想其他办法,让所有社员的收入都更多一些。”

杨白衣没好气的看了他们俩一眼,自己请他们吃饭喝酒,可不是要让他们给知青开后门的。

“当然想,做梦都想,可是开荒也需要时间啊,杨大夫不要急,这个要慢慢来。”

这也不怪陈百旺,他认为农民提高收入的唯一途径,就是多开荒多种地,见识决定了他的思维模式。

“大队长,打开你的格局,不要总想着开荒种庄稼。

就拿咱们种的玉米来说,春种秋收,一年到头辛苦伺候,亩产也不过2两百多斤,公粮就要交一多半,社员们还能剩下多少?

而且开荒你又能开多少呢?最多开到和其他屯子接壤,你总不能把人家的地给占了吧?

所以开荒种庄稼,最多能让大家解决个温饱,根本就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你就没想过重点其他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吗?”

杨白衣开始引导陈百旺和陈大河。

“不行啊杨大夫,上面有规定,开出来的荒地必须种植粮食,保证城市供应,如果咱们种其他的会出事的。”

陈大河怕杨白衣不知道政策,赶紧向他解释道。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咱们可以开发河滩地和山坡啊,河滩地和山坡不算基本农田,随便种什么都没人管你。”

昨天晚上有了思路,今天上午杨白衣出门打猎的时候,还特意仔细的考察了河滩和山坡。

“这个倒是可以,杨大夫,那咱们能在山坡上还有河滩里种什么呢?”

陈大河的脑子飞速运转,把这几年的相关政策逐一回想了一遍,确实没有任何文件对山坡还有河滩有什么要求。

“山坡上咱们可以种植果树,苹果和梨树都可以,咱们完全可以把威虎山打造成属于咱们的花果山。

一到秋天,瓜果飘香,收获了以后卖到城里,也能为社员们增加一份收入。

河滩里咱们可以种上向日葵,向日葵生命力顽强,几乎不用怎么管理,收获了以后咱们把瓜子炒熟,可以远销全国各地,打造出咱们自己的瓜子品牌。”

这是杨白衣结合陈家屯的真实情况,想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特别是瓜子,前景特别好,杨白衣知道,前世地球上华夏的第一个百万富翁,就是靠瓜子发家的。

“能行吗?水果的保质期很短,运输和储存都很麻烦,如果销路不好,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还有瓜子,家家户户的菜园子里,几乎都会种上几颗向日葵,这东西能换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