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穿越七零,带着妹妹下乡插队>第109章 杨白衣的办学计划

“娘,我也要读书识字。”

“爹,你去跟杨大夫说说吧,明天我能不能也去读书。”

“奶,狗蛋都会背诗了,我大字都不识一个,我不管,我也要读书识字。”

……

各家各户,几乎都有这种声音,说好了一起做文盲,可是他们却偷偷去补课,这让其他的孩子们都坐不住了。

看到其他孩子们的反应,杨白衣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的像个狐狸一样。

这都是杨白衣安排的,他想在妹妹上学以前,陈家屯可以拥有自己的学校。

这样妹妹就可以不用去马家河子生产队上学了。

孩子们整天在家哭闹,再加上大人也想让自家的孩子认几个字,没过两天,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杨大夫,听说有好多孩子都在你家读书识字,我家二狗子能不能也过来啊?”

一个男社员陪着笑脸问道。

“这位大哥,实在不好意思,我家堂屋也没有多大,实在是坐不下了。”

杨白衣一脸歉意的回答道。

“杨大夫,我家小石头天天在家闹,你就行行好吧!”

一个老太太说话的语气近乎哀求。

“大娘,您的心情我是很理解的,到我家实在是坐不下了。

您要实在是想让孙子读书识字,还是让大队长想想办法吧。

这么大的屯子,怎么能连个小学都没有呢?

孩子们长大以后,大字不识一个,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那不成了睁眼瞎了吗?”

不管谁来,不管杨白衣认不认识,他都没有再接收孩子,而是往陈百旺那里引导。

效果很明显,没过三天,陈百旺就找了过来。

“白衣,你真会给我找事啊!好好的你教孩子们读什么书啊?

现在倒好,我家每天都有社员们围在门口,要求生产队建学校。”

这几天,陈百旺被社员们闹得头疼。

“大队长,你这话说的,我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替生产队培养人才,还落下不是了对吗?”

杨白衣委屈的说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要教你都教啊,现在一群社员天天堵在我家门口,烦都烦死了。”

陈百旺没好气的说道。

“我也想把他们都收了,可是我家实在是坐不下,这么冷的天,总不能让孩子们在院子里学习吧?那还不冻坏了?

大队长,既然孩子们都想读书识字,那你们就没想过建一个学校吗?”

杨白衣先是说了自己的难处,然后开始试探陈百旺的想法。

“以前咱们屯子也有小学,前几年闹得太厉害,公社里来人把老师都赶回去种地了,把学校也给关了。

学校荒废了以后,大队部就把学校当宅基地分给社员们了。

既然你这里坐不下了,我也不勉强你,他们想闹就闹去吧,想上学就把孩子送到马家河子去。

现在又不能上大学,读几年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回家种地吗?”

屯子里每天大事小情多的很,陈百旺什么都要管,整天忙的不可开交的,也没闲心管孩子上学的事情了。

“大队长,你这么想可不对,读书可以启智,读书可以明理,不管能不能上大学,读两年书总归没有什么坏处。

大道理咱们不讲,就说咱们屯子吧,你们这些大队干部,都是识字的吧?还有计分员和仓库保管员,都是识字的吧?

你们为什么可以当上领导,计分员和仓库保管员为什么可以不用上工?不都是吃了读书的红利吗?”

杨白衣据理力争,怼的陈百旺哑口无言。

“你说的也有道理,读两年书总比当个瞪眼瞎好。”

“大队长,你这么想就对了,其实建个学校也花不了多少钱。

趁着农闲,组织社员们打一些土坯,去山上砍点树做房梁房檩。

每家每户都有要上学的孩子,相信大家都没意见。

老师也是现成的,知青大院里你闭眼睛摸一个,都是高中毕业生。

大队长,你想想,如果陈家屯小学在你的主持下重新建起来,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啊!

不管过多少年,不管以后你还当不当大队长,只要看到陈家屯小学,大家都能想起你的好来。”

杨白衣趁热打铁,说的陈百旺两眼直放光。

“杨大夫,你先忙吧,我晚上就召集社员们开大会,商量这个事情。”

陈百旺扭头就走,脚步都比往常要轻快许多。

当大队长这么多年,光干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谁不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生活在农村,也没那个机会啊!

杨白衣今天的话,给陈百旺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以后上学的孩子们,都会念自己的好,万一有人进城当上工人,或者是有机会上工农大学,都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陈百旺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现在就黑天,赶紧召开社员大会,商量盖学校的事情。

“成了。”

杨白衣会心一笑,自己谋划了好几天,事情终于差的不多了。

“孩子们,你们表现的很好,哥哥给你们发糖,一会放学回去,背古诗要更加大声一点。”

杨白衣高兴,孩子们成了直接的受益者,每人都得到了杨白衣发的两块大白兔奶糖。

孩子们结束了今天的课程,放学回家的路上,孩子们背诵古诗格外卖力。

社员们都在家里猫冬,通知起来倒也方便,吃完了晚饭,大家都聚集在了大队部。

“天气这么冷,大队长怎么想起开全员大会了?”

刘桂花紧了紧花棉袄,打了个哆嗦。

棉花,现在属于特别紧俏的物资,大家的棉衣普遍都不厚,这也是东北猫冬习俗的由来。

“估计是说孩子上学的问题。”

也有聪明的社员,猜对了今天召开社员大会的原因。

“社员们,知青们,天气寒冷,咱们长话短说。

今天让大家过来开会,主要是要解决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杨大夫和林知青在家里教妹妹识字,顺便也教了几个屯子里的孩子。

后来有很多社员去找杨大夫,奈何杨大夫的堂屋已经坐满了孩子,实在是再也接纳不下了。

于是社员们又求到了我的门上,既然我做了你们的大队长,自然要为大家考虑,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说到这里,陈百旺停顿了一下,拿起茶缸喝了一口茶。